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油氣改革大突破!大氣田探礦權壟斷破除,山西迎天然氣發展新機遇

隨著中國首例煤層氣探礦權公開出讓成功, 我國油氣改革市場化得到大力推進!而事件的主角山西, 也將迎來天然氣發展的新時代!

文 | 石油Link (更多深度內容, 請關注公眾號:石油Link)

據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消息, 近日, 山西10個煤層氣區塊探礦權全部出讓成功, 總面積約2043平方公里, 預測煤層氣資源總量約為4300億立方米。

這是礦權制度改革以來全國出讓的首批煤層氣礦業權。 同時, 山西敲下中國煤層氣探礦權公開出讓第一槌, 也預示著中國煤層氣市場化向前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中國煤層氣探礦權首次公開出讓

近日,

根據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發佈的《2017年山西省煤層氣探礦權出讓結果公示》, 山西省境內10個煤層氣區塊探礦權全部出讓成功。

本輪勝出公司有山西藍焰煤層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

共涉及柳林石西、介休、平遙南、和順橫嶺、和順西、榆社東、武鄉南、古縣永樂北、古縣永樂、安澤南10個勘查區塊。 預計, 這10個煤層氣區塊3年內將投入10.73億元, 年均投入超過17.5萬元/平方公里。

在區塊規模方面, 單個區塊面積為51-299平方公里, 總面積約2043平方公里, 預測煤層氣總資源量約為4300億立方米。

其中, 藍焰控股中標柳林石西區塊、和順橫嶺區塊、和順西區塊、武鄉南4個區塊, 合計面積為616.01平方公里, 占出讓區塊總面積的30.15%。 山西國新能源發展集團中標榆社東區塊, 初步預測, 區塊面積達237平方千米, 僅煤層氣儲量達480億立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 山西省今後將繼續分期分批公開投放煤層氣探礦權,繼今年投放10個探礦權之後,明年仍將投放10-15個探礦權。

這也意味著, 在未來, 市場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將得到越來越充分的發揮。

5家民營企業成主力

山西省的煤層氣產業長期以來由央企控制。 在山西省5萬平方千米的油氣區塊中, 鮮見省屬企業身影。 在煤層氣開採相對集中的晉城沁河流域, 聚集的眾多煤層氣開採企業大多也都是央企。

資料顯示, 以中石油、中聯煤層氣等為主的央企擁有山西省煤層氣登記面積99.68%的煤層氣礦權, 而晉煤集團等省內煤層氣企業的礦權面積僅占山西省登記比例的0.32%。

這種情況有利有弊, 一方面央企資金、技術實力雄厚, 對開發油氣區塊擁有不可比擬的天然優勢, 但另一方面油氣資源勘查開發競爭力不足, 比較優勢難以發揮,

勘查開發進程難以令人滿意。

而此次煤層氣礦權的公開出讓解決了這一難題, 為國企民企同台競技搭建了新平臺。 本次礦權出讓共吸引省內外22家企業進入, 其中參與投標的民營企業達12家, 而在中標的8家企業中, 有5家是民營企業, 3家是國有企業。

這種方式, 在山西是首例, 在全國也是首例。

“8家新企業正式進入煤層氣勘查開發領域, 標誌著我國煤層氣礦業權公開競爭出讓、市場化配置煤層氣資源新機制的正式建立。 ”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相關領導表示。

煤層氣產業作為一個資本、技術集中型產業, 其礦權在公開出讓後, 就山西本省而言, 將從很大程度上改變國企獨大的觀念, 增加了市場競爭力和活力, 打通勘探企業和資本市場的通道。 而對全國範圍內的油氣體制改革來說, 也是一次跨越性的進步。

此外, 煤層氣產業鏈衍生出豐富的就業機會、清潔能源帶來的環境改善、產值增長帶動的經濟上揚, 將有利於“氣化山西”戰略的實施 , 幫助山西走出“一煤獨大”的局面。

可以說,作為煤層氣礦業權審批制度改革的試點,山西已經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管理模式,成為全國煤層氣發展的一個典型和示範。10個煤層氣勘查區塊探礦權公開招標出讓,也意味著新投資者按照市場方式進入的格局已經形成。

山西迎來煤層氣發展新時代

不容否認,山西煤層氣在全國範圍內都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儲量來看,截至2015年,山西煤層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超過5000億立方米,約占全國的90%。全省每年綜合抽採煤層氣(煤礦瓦斯)超過100億立方米、利用量接近60億立方米,分別占全國總量的56.1%、62.3%。

根據《山西省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規劃(2016-2020年)》,這一資料將再一次刷新。到2020年山西省力爭煤層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5000億-8000億立方米,累計超過1萬億立方米,達到1.1萬億-1.4萬億立方米。這也成為山西發展煤層氣的最大動因。

而山西作為一個煤炭大省,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環保壓力是另一大原因。相關資料表明,到2020年,山西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累計下降45%。而煤層氣的發展將使這一情況得到大幅改善。

另外,煤改氣工程的實施,使煤層氣的發展變得更加刻不容緩。

根據發改委最新資料,今年1至8月,我國天然氣產量9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8%。天然氣消費量150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8%。天然氣進口量達到5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4.8%。而造成天然氣消費爆發式增長的主要原因來於“煤改氣”工程的實施。值得注意的是,未來這一工程還將由京津冀地區向全國範圍內推廣,使我國天然氣的供需矛盾更加緊張。

我國逐步優化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到2030年,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力爭達到15%左右。這也意味著到203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7000億立方米,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而山西煤層氣憑藉著巨大的儲量優勢,將成為常規天然氣的重要補充。

屆時,隨著煤層氣市場的逐步完善和大力開發,山西也將顛覆其“煤老大”形象,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天然氣大省。同時,我國煤層氣也將以山西為撬動點,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可以說,作為煤層氣礦業權審批制度改革的試點,山西已經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管理模式,成為全國煤層氣發展的一個典型和示範。10個煤層氣勘查區塊探礦權公開招標出讓,也意味著新投資者按照市場方式進入的格局已經形成。

山西迎來煤層氣發展新時代

不容否認,山西煤層氣在全國範圍內都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儲量來看,截至2015年,山西煤層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超過5000億立方米,約占全國的90%。全省每年綜合抽採煤層氣(煤礦瓦斯)超過100億立方米、利用量接近60億立方米,分別占全國總量的56.1%、62.3%。

根據《山西省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規劃(2016-2020年)》,這一資料將再一次刷新。到2020年山西省力爭煤層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5000億-8000億立方米,累計超過1萬億立方米,達到1.1萬億-1.4萬億立方米。這也成為山西發展煤層氣的最大動因。

而山西作為一個煤炭大省,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環保壓力是另一大原因。相關資料表明,到2020年,山西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累計下降45%。而煤層氣的發展將使這一情況得到大幅改善。

另外,煤改氣工程的實施,使煤層氣的發展變得更加刻不容緩。

根據發改委最新資料,今年1至8月,我國天然氣產量9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8%。天然氣消費量150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8%。天然氣進口量達到5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4.8%。而造成天然氣消費爆發式增長的主要原因來於“煤改氣”工程的實施。值得注意的是,未來這一工程還將由京津冀地區向全國範圍內推廣,使我國天然氣的供需矛盾更加緊張。

我國逐步優化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到2030年,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力爭達到15%左右。這也意味著到203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7000億立方米,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而山西煤層氣憑藉著巨大的儲量優勢,將成為常規天然氣的重要補充。

屆時,隨著煤層氣市場的逐步完善和大力開發,山西也將顛覆其“煤老大”形象,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天然氣大省。同時,我國煤層氣也將以山西為撬動點,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圖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