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圖書推薦 書店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的書店:作家暢談自己鍾愛的實體書店》

作者:[美]羅奈爾得·賴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定價:48.00元

實體書店曾是人們獲取圖書的主要途徑。

雖然在網路競爭下實體書店不復往日繁盛之勢, 但在愛書人眼中, 這些散佈於城市或者鄉村各個角落的書店, 始終是最具溫情的理想之地。

在《我的書店》中, 數十位當代美國作家各自選取一家自己鍾愛的書店, 將他們與書店之間長達數十年的情誼凝結為文字。 這些書店支持了作家的寫作之路, 讓其作品為更多讀者所接受, 書店也作為社區中心融入作家的個人生活, 變成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東北的佛蒙特州到西北愛達荷州小城凱徹姆, 一家家書店聯結起一個個社區, 支撐著文學世界的繁盛。

對於愛書之人而言, 理想世界必然以書為中心。 有名的愛書人博爾赫斯便曾有過頗受推崇的論斷,

他在《關於天賜的詩》中說:“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書店是提供有形交流的理想場所。 在美國出版業中, 一本書出版之後, 最重要的工作或許就是作家的巡迴簽售。 作家在短時間內密集地奔波於全國各地書店之間, 與無數讀者見面, 為其朗讀作品片段並在書上簽名。 簽售自然意義非凡, 這是提升圖書銷量的必需手段。 但更為重要的是面對最終閱讀自己作品的人, 暢談對自己創作或者作品的感想, 以及下一部作品的打算, 聽聽讀者讀完手上所捧之書後有何看法, 對於作家下部作品有何意見, 並據此來適當調整創作方向。 這才是一個完整創作流程的結束:不在畫下最後一個句點時,
不在書運出印刷廠時, 也不在擺上書店書架時, 而是創作者和閱讀者最終見面, 就書展開交流之時。 也正是在這一時刻, 一本書才形成了一個交流的閉環。 對於作家而言, 高強度的簽售旅行是疲憊的, 而在書店中暫停腳步、面對讀者的一刻讓一切疲憊都具有了價值。 在這個過程中, 作家得到了共鳴, 收穫了他人對其職業的最高肯定。

二百餘年的波瀾壯闊

《劍橋美國史》

作者:[英]蘇珊-瑪麗·格蘭特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定價:68.00元

1620年, 一艘三桅蓋倫船在英國的港口揚帆起航, 船長站在船頭意氣風發, 幻想著大洋彼岸的那片夢想之地。 11月11日, 五月花號靠岸於鱈魚角時, 船上102名新移民中的41名成年男子簽署了五月花號公約。 這份公約成為美國日後無數自治公約中的首例, 這在王權與神權統治的時代, 增添了許多民主的信念。

1776年7月4日, 《獨立宣言》經大陸會議專門委員會修改後通過, 並由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漢考克簽字生效。 《獨立宣言》開宗明義地闡明一切人生而平等,

具有追求幸福與自由的天賦權利;淋漓盡致地歷數了英國殖民主義者在美洲大陸犯下的罪行;最後莊嚴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 《獨立宣言》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文獻。 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也成為美國人民永遠紀念的節日, 定為美國獨立日。

而後的美國又經歷了諸多風風雨雨。 南北戰爭中旗幟飛揚, 最終羅伯特·李率部向聯邦軍投降。 兩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 都有美國軍隊的身影。 經過兩百餘年的奮鬥, 美國終於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這個國家的歷史仍然作用於當下, 影響著美國民族身份的塑造。

美國對於民族身份的追尋以及對於建國之本的困惑, 正是這本《劍橋美國史》所探討的根本問題。 這本書還探討了美國的一些內在矛盾:這是一個崇尚自由卻一度建立在奴隸勞動力基礎之上的國家;這是一個遭遇過分裂和內戰,重新統一後重估理念的國家;這也是一個在20世紀的金融危機和全球衝突的背景下努力建立道德霸權、加強軍事保障並且維持經濟穩定的國家。書中對美國社會政治圖景變遷的翔實勾勒中,編織呈現了歷史長河裡各色人物的視角:奴隸和奴隸主,革命者和改革家,戰士和政客,移民和難民。正是這些聲音,和當今多元化美國社會中的其他聲音一道,共同定義了今天這個新世紀之初的美國。

在鄉野之間

《鄉野閒人》

作者:安寧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定價:39.80元

《鄉野閒人》是安寧“鄉村三部曲”的第三部,書中所選的個案代表了中國大部分鄉村的組成,比如村長、小販、鄉村醫生、手工藝人、大學生、單身者等等。這些人物的悲歡離合代表了大多數鄉村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態。

人與村莊的關係大約就是如此吧。人會遠離或忘記一個村莊,可是,村莊卻保留著所有人曾經行經過的足跡。那些印記如此細微,猶如暗夜中的螢火。小到你挨過的一次責駡,被一隻兇猛的鵝追趕過街巷,一隻公雞越過你的頭頂飛上平房,除夕夜雪地裡濃郁的鞭炮的氣味,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消失在漆黑的地平線上;大到家族裡的親人,歷經生老病死,一個個離你而去;所有的一切,都會被村莊悄無聲息地記住。它無需筆墨,它只將這些故事掛在庭院裡的一株核桃樹上,或者十幾年都沒有任何變化的小巷裡,再或那些被一年年的風給吹舊了的屋簷下。每個人經過昔日的村莊,不用向任何人打聽,一切都好像還是舊時熱鬧世俗的模樣。

在這本《鄉野閒人》中,賣豆腐的小販清早起來,光著膀子用力地推著自家院子裡的石磨盤,口中喊著的號子和天上絲絲縷縷的白雲交相輝映,組成了鄉間一幅美麗的畫卷。一隻白鵝搖搖擺擺地走過他家門前,伸著脖子嘎嘎地叫了兩聲,歡快地奔向了不遠處的水塘。隔壁的赤腳大夫老洪剛剛起床,抬頭望瞭望稀薄的晨光,推了推還在熟睡著的婆娘。不遠處的老王家一派生活氣象,幾縷炊煙從煙囪中不舍地升起,在朝陽的映照下越飄越高,慢慢與天上的白雲融為一體,再也看不見了。這裡有鄉間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有中國鄉村裡最樸素的生活場景,久居在城市中的我們也許從沒有見過鄉間做飯的土台,也未曾領略過鄉間漆黑又寂靜的夜晚,這本《鄉野閒人》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新奇的體會,更有一代鄉村人真實的生活場景。就讓我們慢慢地翻開它,打開一幅通往鄉村的幽靜畫卷,慢慢地走上那條田壟間的小小步道,一起去體會那蛙鳴,那蟬嘶。

消失在人間

《奔月》

作者:魯敏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定價:45.00元

《奔月》是魯迅文學獎得主魯敏最新長篇小說力作。這本書折射出了都市族群最真實的精神狀態——孤獨、疏離、無力逃脫又渴求打破的灰度空境。

奔月,即為消失在人間,月亮上冰冷的廣寒宮和千百年來一直佇立在那裡的桂樹默默無言,一顆在人間飽受折磨的心在那個冰冷的玉臺上又該如何慢慢磨平波瀾。那是一場意外,一輛大巴車不小心翻車墜崖,小六在這次車禍中失蹤了,這既是一種不幸,但又是一種別樣的幸運,她的丈夫由此展開了一場“尋找”之旅。在這場不被認可的探尋中,丈夫賀西南的世界幾乎被完全顛覆,他一步步發現那個與他朝夕相處的妻子小六有著完全不同的一面。

離得越近,越看不清楚,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事,都是如此。小六的離開使得“身在此山”的賀西南有機會從一個“外人”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生活,這個普通市民所安享的太平之下其實暗流湧動,然而,一切都被日常的模範所掩蓋了,所有鋒利的企圖都被鄭重其事地修飾著,直到小六失蹤,它的另一面才全無遮攔地顯現出來。那麼,究竟哪一個生活才是真實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秘密,這秘密隱晦而自得,這個隱性的自我與那個堂皇的自己哪個才是真我?我們所信奉的準則總是兩線並行互不干涉,我們的品格、尊嚴與聲望都將分頭被評定——一個是公共的、一個是暗自的。

而作為“奔月”的主角,小六則經歷著另一種虛妄。出於對某種庸碌的厭倦,她選擇了逃離。然而,逃離之後並不是換得新天做新人,她所厭倦的虛妄只是換了一個地點、換了一批人、換了一種形式被重新演繹了出來。“她扔掉什麼,就又重新裝備起了什麼,且像是可以無限延續下去”。他處即此處。她仍然深陷在泥淖中。虛妄在人心裡,而這內心的空洞無法彌補,仿佛一個反反復複的舊夢,永遠也醒不了。而這正恰如其分地契合著那個古老神話的憂患困境:嫦娥不能忍受後羿的暴戾與荒淫,一粒仙藥的長生更是一種絕望,她只能選擇兩粒仙藥的逃離。然而,逃離卻帶來了另一種相似的困境。這反諷的結局究竟是一種報應還是命定的窮途?

這本書還探討了美國的一些內在矛盾:這是一個崇尚自由卻一度建立在奴隸勞動力基礎之上的國家;這是一個遭遇過分裂和內戰,重新統一後重估理念的國家;這也是一個在20世紀的金融危機和全球衝突的背景下努力建立道德霸權、加強軍事保障並且維持經濟穩定的國家。書中對美國社會政治圖景變遷的翔實勾勒中,編織呈現了歷史長河裡各色人物的視角:奴隸和奴隸主,革命者和改革家,戰士和政客,移民和難民。正是這些聲音,和當今多元化美國社會中的其他聲音一道,共同定義了今天這個新世紀之初的美國。

在鄉野之間

《鄉野閒人》

作者:安寧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定價:39.80元

《鄉野閒人》是安寧“鄉村三部曲”的第三部,書中所選的個案代表了中國大部分鄉村的組成,比如村長、小販、鄉村醫生、手工藝人、大學生、單身者等等。這些人物的悲歡離合代表了大多數鄉村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態。

人與村莊的關係大約就是如此吧。人會遠離或忘記一個村莊,可是,村莊卻保留著所有人曾經行經過的足跡。那些印記如此細微,猶如暗夜中的螢火。小到你挨過的一次責駡,被一隻兇猛的鵝追趕過街巷,一隻公雞越過你的頭頂飛上平房,除夕夜雪地裡濃郁的鞭炮的氣味,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消失在漆黑的地平線上;大到家族裡的親人,歷經生老病死,一個個離你而去;所有的一切,都會被村莊悄無聲息地記住。它無需筆墨,它只將這些故事掛在庭院裡的一株核桃樹上,或者十幾年都沒有任何變化的小巷裡,再或那些被一年年的風給吹舊了的屋簷下。每個人經過昔日的村莊,不用向任何人打聽,一切都好像還是舊時熱鬧世俗的模樣。

在這本《鄉野閒人》中,賣豆腐的小販清早起來,光著膀子用力地推著自家院子裡的石磨盤,口中喊著的號子和天上絲絲縷縷的白雲交相輝映,組成了鄉間一幅美麗的畫卷。一隻白鵝搖搖擺擺地走過他家門前,伸著脖子嘎嘎地叫了兩聲,歡快地奔向了不遠處的水塘。隔壁的赤腳大夫老洪剛剛起床,抬頭望瞭望稀薄的晨光,推了推還在熟睡著的婆娘。不遠處的老王家一派生活氣象,幾縷炊煙從煙囪中不舍地升起,在朝陽的映照下越飄越高,慢慢與天上的白雲融為一體,再也看不見了。這裡有鄉間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有中國鄉村裡最樸素的生活場景,久居在城市中的我們也許從沒有見過鄉間做飯的土台,也未曾領略過鄉間漆黑又寂靜的夜晚,這本《鄉野閒人》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新奇的體會,更有一代鄉村人真實的生活場景。就讓我們慢慢地翻開它,打開一幅通往鄉村的幽靜畫卷,慢慢地走上那條田壟間的小小步道,一起去體會那蛙鳴,那蟬嘶。

消失在人間

《奔月》

作者:魯敏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定價:45.00元

《奔月》是魯迅文學獎得主魯敏最新長篇小說力作。這本書折射出了都市族群最真實的精神狀態——孤獨、疏離、無力逃脫又渴求打破的灰度空境。

奔月,即為消失在人間,月亮上冰冷的廣寒宮和千百年來一直佇立在那裡的桂樹默默無言,一顆在人間飽受折磨的心在那個冰冷的玉臺上又該如何慢慢磨平波瀾。那是一場意外,一輛大巴車不小心翻車墜崖,小六在這次車禍中失蹤了,這既是一種不幸,但又是一種別樣的幸運,她的丈夫由此展開了一場“尋找”之旅。在這場不被認可的探尋中,丈夫賀西南的世界幾乎被完全顛覆,他一步步發現那個與他朝夕相處的妻子小六有著完全不同的一面。

離得越近,越看不清楚,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事,都是如此。小六的離開使得“身在此山”的賀西南有機會從一個“外人”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生活,這個普通市民所安享的太平之下其實暗流湧動,然而,一切都被日常的模範所掩蓋了,所有鋒利的企圖都被鄭重其事地修飾著,直到小六失蹤,它的另一面才全無遮攔地顯現出來。那麼,究竟哪一個生活才是真實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秘密,這秘密隱晦而自得,這個隱性的自我與那個堂皇的自己哪個才是真我?我們所信奉的準則總是兩線並行互不干涉,我們的品格、尊嚴與聲望都將分頭被評定——一個是公共的、一個是暗自的。

而作為“奔月”的主角,小六則經歷著另一種虛妄。出於對某種庸碌的厭倦,她選擇了逃離。然而,逃離之後並不是換得新天做新人,她所厭倦的虛妄只是換了一個地點、換了一批人、換了一種形式被重新演繹了出來。“她扔掉什麼,就又重新裝備起了什麼,且像是可以無限延續下去”。他處即此處。她仍然深陷在泥淖中。虛妄在人心裡,而這內心的空洞無法彌補,仿佛一個反反復複的舊夢,永遠也醒不了。而這正恰如其分地契合著那個古老神話的憂患困境:嫦娥不能忍受後羿的暴戾與荒淫,一粒仙藥的長生更是一種絕望,她只能選擇兩粒仙藥的逃離。然而,逃離卻帶來了另一種相似的困境。這反諷的結局究竟是一種報應還是命定的窮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