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季度IPO同比顯著增長,市場對IPO不再恐懼了嗎?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 A股市場IPO發行節奏顯著提升, 而在去年11月份以後, A股IPO發行節奏更是調整為每週一批次的速度, 並延續至今。

由此一來, A股市場月均IPO核准數量大幅增長, 而月均籌資規模也水漲船高。

進入2017年, A股市場IPO發行節奏並未有減緩的跡象, 且繼續延續去年11月份之後的發行節奏。 在此期間, 雖然今年春節後曾出現了短暫性的IPO發行節奏減緩的現象, 但歸根到底, 還是節後效應以及企業補充年報等因素的影響, 而3月份以後, A股IPO發行節奏依舊保持高居不下的狀態。

今年以來, A股市場已經經歷了一個季度的交易時間。 不過, 從過去一個季度的IPO情況來看, 仍然保持高居不下的狀態, 並較2016年一季度的IPO數量出現了顯著增長的態勢。

與此同時, 從規模偏大的IPO來看, 10億元以上的企業家數有所增多, 市場抽血壓力依舊不減。 至於年內仍存在多家企業IPO上會未獲通過的情況,

整體而言, IPO發行節奏加快的同時, IPO審核也愈發趨嚴。

不過, 與IPO相比, 歷年來股市再融資的抽血力度顯著高於IPO融資, 而隨著再融資新政等舉措的出爐, 卻對上市公司再融資亂圈錢等現象給予了打擊, 從某種程度上緩解了股市整體抽血的壓力。

近幾個月來, A股市場的IPO發行節奏顯著提升, 但IPO堰塞湖問題卻依舊存在, 並未獲得太實質性的洩洪效果。 其中, 截至今年3月30日, 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44家, 已過會40家, 未過會604家, A股市場IPO堰塞湖問題依舊嚴峻。

雖然目前距離“隨報隨上”的發行方式仍有一定的差距, 但時下的A股市場, 卻似乎提前進入類似於註冊制的模式。 無論從IPO發行節奏, 還是從月均籌資規模來看, 目前A股市場的IPO發行速度還是出乎市場的預期。

過去, 每逢市場談及IPO或註冊制, 都會或多或少受到心理層面上的衝擊。 不過, 縱觀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股市表現, IPO發行節奏的加快, 對股市的衝擊影響似乎略有減緩, 但總體而言, 其對市場心理層面上的影響大於實際影響。

其中, 再融資新政以及減持規則的進一步完善預期, 這對IPO發行節奏的加快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縱觀過去幾年的時間, A股市場融資與再融資規模逾萬億, 而IPO年均融資規模逾千億, 但再融資圈錢的力度更為猛烈, 市場甚至用“再融資猛於虎”來描述過去多年股市圈錢的怪像。

再者, IPO新規的出爐, 取消了預繳款申購模式, 取而代之, 則是更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後再去繳款的形式。

與此同時, 結合市值配售的因素, IPO新規的深入推進, 容易鎖定了一部分的市場流動性, 對市場的持續穩定起到一定的積極性影響。

除此以外, 在國家隊資金的影響下, 股市整體運行區間不斷縮小, 而當股市處於加快上漲的過程中, 適度增加IPO發行節奏, 提升月均籌資規模, 卻間接起到壓制指數加快上行的作用。 至於市場加快下行之際, 則通過國家隊資金護盤, 以及減少IPO發行數量, 來達到護盤穩定市場的目的, 大大降低了市場的波動率水準。

A股市場的IPO發行節奏, 在不經意間, 逐漸演變為一周一批次的發行速度, 且延續了多月的時間。 就目前看來, IPO發行節奏的快慢, 對市場心理層面上的影響依舊存在, 但隨著市場逐漸適應了新的發行節奏,

市場對IPO的恐懼感也有所降低。

不過, 對於股市的健康發展, 仍需要維繫股市投資與融資功能的均衡發展, 而近期大力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 當屬提振市場投資回報的重要舉動, 值得點贊。 但, 對於股市IPO發行節奏, 仍需要適度適量, 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進行靈活調節, 過快發行或停止發行, 也並不可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