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誰與斯人慷慨同|紀念孫中山先生

1925年3月12日, 孫中山先生肝癌不治不幸離世, 享年59歲。

他出生時, 英法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的餘灰還未散盡, 席捲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剛剛平息, 滿清政府還試圖通過洋務運動做最後的掙扎。

他離開那年, 國共兩黨合作結成革命統一戰線, 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 新民主主義革命初現曙光。

—— 鞠躬盡瘁的一生 ——

風雨滄桑的59年, 上書李鴻章、組織興中會、創建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改組國民黨、兩度護法……直到去世前還在帶病為國事操勞, 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鞠躬盡瘁的一生。

1924年10月, 奉系軍閥的張作霖和直系將領馮玉祥聯合推翻曹錕為總統的直系軍閥政權。 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 此時的孫中山先生已重病纏身, 但為結束軍閥割據局面, 他仍長途奔波一個多月, 扶病到達北京, 直到1925年3月在北京去世。

彌留之際, 在口述遺書《國事篇》中, 他還依然把拯救中國、拯救民眾放在心中。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 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 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 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奮鬥。 ”

有人回憶, 孫中山臨終前口中反復的說著:“和平、奮鬥、救中國。

—— 懷揣理想的一生 ——

從年幼時對洪秀全等反清人士產生崇拜, 到寄希望於清政府改良主義, 再提出“三民主義”走上“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的革命道路, 到最終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孫中山先生一生不斷調整的理想, 也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

推翻帝制後, 革命果實不斷被篡奪, 軍閥割據民不聊生, 先生理想不斷碰壁。 直到晚年, 俄國革命的成功給他很大的鼓舞。 他親自制訂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強調“今後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 ”

臨終前夕, 他再次把希望寄託于蘇聯, 特地口授了《致蘇聯遺書》, “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 與你們合力共作。 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於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 ”

只是先生辭世不久, 國民黨便背叛了先生遺志, 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 事業未竟的一生 ——

“自宜昌而上, 入峽行, 約一百英里而達四川之低地……急流與灘石,

沿流皆是。 改良此上游一段, 當以水閘堰其水, 使舟得以溯流而行, 而又可資其水力”, “分級壩堰, 改善航道, 壅流發電”。

孫中山先生早在1918年撰寫的《建國方略》“實業計畫”中就提出了建設三峽水閘、開發長江水電的設想。

陳列在上海孫中山故居二樓走廊東面的《中國鐵路全圖》, 是孫中山當年親手制定的中國鐵路規劃全圖。 這個規模浩大的10萬英里的鐵路計畫, 在那個內憂外患的年代也註定只會出現在地圖上。

當時有人在背後給孫中山先生起了一個不雅的外號“孫大炮”,說的就是孫中山雄心勃勃的國家建設計畫。如今回味起來,令人唏噓。

然而,先生終究可以了無遺憾,中國共產黨人不僅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也是最忠實的繼承者。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向著振興中華的目標堅定邁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那個先生日思夜想的三峽工程也在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開始蓄水發電,於2009年全部完工;到2016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除此之外“建設西部”“開發浦東”“海南建省”“青藏鐵路”這些在當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施的計畫,也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尚餘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這是孫中山先生的哀悼革命烈士劉道一的一首詩,今天也讓我們用這首詩來紀念孫中山先生。

在這些場合,習近平都提到了孫中山

歷史不會忘記孫中山先生

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任何一項偉大事業要成功,都必須從人民中找到根基,從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來完成。今天,要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我們黨就必須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擁護和支持作為力量源泉,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永遠同人民站在一起,把13億多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磅礴力量。

——2016年11月11日,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產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湧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韓愈、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魯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近代以後,中國飽受戰亂動盪,歷經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磨難。100多年前,中國人民開始“睜眼看世界”,努力探尋救國救民的道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經到英國求學。在經歷君主立憲制、議會制、總統制等的失敗嘗試後,中國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2015年,當地時間10月21日,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市政廳發表題為《共倡開放包容 共促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舊的制度推翻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君主立憲制、復辟帝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2014年4月1日,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 歷史不會忘記,100多年前,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以當時留日中國學生等為骨幹組建中國同盟會,毅然發動和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點燃了振興中華的希望。 ——2013年10月21日,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多次引用孫中山語錄

孫中山的語錄中,習近平引用最多的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什麼是當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2014年3月28日,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發表演講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裡,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老框框內。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題為《順應時代前進潮流 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就是歷史規律。世界繁榮穩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 ——2013年1月28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一點號:指尖陽光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

當時有人在背後給孫中山先生起了一個不雅的外號“孫大炮”,說的就是孫中山雄心勃勃的國家建設計畫。如今回味起來,令人唏噓。

然而,先生終究可以了無遺憾,中國共產黨人不僅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也是最忠實的繼承者。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向著振興中華的目標堅定邁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那個先生日思夜想的三峽工程也在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開始蓄水發電,於2009年全部完工;到2016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除此之外“建設西部”“開發浦東”“海南建省”“青藏鐵路”這些在當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施的計畫,也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尚餘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這是孫中山先生的哀悼革命烈士劉道一的一首詩,今天也讓我們用這首詩來紀念孫中山先生。

在這些場合,習近平都提到了孫中山

歷史不會忘記孫中山先生

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任何一項偉大事業要成功,都必須從人民中找到根基,從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來完成。今天,要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我們黨就必須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擁護和支持作為力量源泉,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永遠同人民站在一起,把13億多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磅礴力量。

——2016年11月11日,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產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湧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韓愈、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魯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近代以後,中國飽受戰亂動盪,歷經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磨難。100多年前,中國人民開始“睜眼看世界”,努力探尋救國救民的道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經到英國求學。在經歷君主立憲制、議會制、總統制等的失敗嘗試後,中國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2015年,當地時間10月21日,習近平在倫敦金融城市政廳發表題為《共倡開放包容 共促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舊的制度推翻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君主立憲制、復辟帝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2014年4月1日,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 歷史不會忘記,100多年前,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以當時留日中國學生等為骨幹組建中國同盟會,毅然發動和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點燃了振興中華的希望。 ——2013年10月21日,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多次引用孫中山語錄

孫中山的語錄中,習近平引用最多的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什麼是當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2014年3月28日,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發表演講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裡,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老框框內。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題為《順應時代前進潮流 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就是歷史規律。世界繁榮穩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 ——2013年1月28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一點號:指尖陽光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