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沒什麼存在感的森雅R7在東北找到自信,但增配後最大硬傷還是配置

本文是駕仕派的原創文章, 來自撰稿人阪道。

前些天筆者看到森雅R7推出新配置了——外觀內飾沒變動, 增加了一些“有點互聯網味”的功能,

同時配置分級更細, 很明顯主打物件還是和之前一樣都為年輕人。

就在同一天, 筆者看到一組資料, 是關於“全國各省SUV銷量排名榜單”, 森雅R7跟姐妹車型奔騰X40居然雙雙佔領了吉林省最暢銷的SUV前五中的兩個席位。 說實話還是挺意外的, 從全國銷量資料來看, 森雅R7這款車一個月也就三四千銷量, 加上奔騰X40後在一萬輛左右, 在小型SUV如日中天的市場內實在談不上暢銷, 看來都是東北老鐵在撐著, 才不至於像別的省份那樣被哈弗H6和傳祺GS4兩款車橫掃天下。

不過想來一汽也不打算萬年都靠東北老鐵吃飯吧,

畢竟東北經濟的不景氣就跟冬天的黑夜一樣漫長。 剛開始上市的時候森雅R7可是推出了好幾種顏色的A柱與好幾種顏色的車身, 這都是為了討好全國範圍內的年輕人而努力的證據。

從最終效果來看, 森雅R7這車倒是沒討好什麼年輕人, 反倒有一個特質讓筆者從去年6月森雅R7上市後關注至今:國內的自主小型SUV形形色色多種多樣, 但像森雅R7這麼德味滿滿的設計還真就R7一款, 協調的比例, 平直的線條, 保守的前後臉, 簡潔的輪轂……當時筆者還一時興起, 把大眾的前臉給P了上去, 效果如圖:

很合適吧!

當然筆者不是說森雅R7山寨德系車什麼的, 森雅R7在外觀上確實是原創設計, 筆者個人還覺得一汽能設計出好看的車型其實挺難得的。 另一個人引起我注意的點是價格:當時森雅R7在上市之初就定下了6.69萬的起步價, 而同級的長安CS35得差不多一年後才捨得打入6萬級區間。

好看的外觀, 合適的價格, 過得去的配置, 一汽明明拿的是一手好牌, 挺困惑為什麼森雅R7才上市一年多就打成這種戰局……不過, 一汽很少輕言放棄。

趕在廣州車展前上市的年度改款森雅R7, 增加了一些配置, 最大的亮點是一汽稱之為“E-travel逸駕智聯系統”的配置, 其本質上就是個車聯網, 增加這個配置後多少能讓森雅R7更強調自身的科技感。

該智聯系統的最主要功能在於遠端控制, 比如可以在家或者辦公室裡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瞭解車輛的狀況:車燈是否關閉,剩餘油量、胎壓等等,能夠更方便地瞭解車輛是否需要加油、保養,同時可以遠端啟動車輛、開關鎖、尋找車輛等等。

簡而言之就是讓車主與車輛建立一種溝通方式。現在的年輕人可不像老司機那麼精通汽車,而智聯系統在這裡更多的是一個媒介的關係,與這個配置類似的功能在很多合資車的頂配上都能見到。值得一提的是這在同價位/同級別車型中卻是非常少見的,而森雅R7這個配置主要搭載在八九萬級別的車型上,不得不說性價比確實不錯。

這也是一汽森雅R7一直以來的一個優勢所在:別人有的我都有,別人沒有的我也有,簡單說就是配置高。不過,這其中也有森雅R7最令人費解的一點——森雅R7年度改款增加了新配置,但卻沒把老配置上的毛病改掉。

以6.99萬元的手動舒適版為例,你都能在森雅R7上看到ESP、8英寸中控大屏+倒車影像、定速巡航、17英寸鋁合金輪轂、真皮方向盤、手機互聯/映射等等,配置豐富得令人驚訝,價格才不到7萬!而競爭對手有這種配置至少要多3000塊——這也意味著購車預算要上漲5%。但是,我們再看一遍配置表,就會發現“擁有如此豐富配置”的同時,6.99萬手動舒適版(也即是次低配)的森雅R7,是沒有副駕駛安全氣囊的。

對,你沒有理解錯誤,我一開始看到也被嚇了一跳。我們知道很多便宜自主車的最低配是沒有安全氣囊的,這很常見。但森雅R7不同,R7是最低配和次低配都沒有副駕安全氣囊——這意味著,我買輛配置還行的森雅R7回家卻不敢讓副駕位坐人!

所以說為何一汽手握一張好牌卻還是打成這樣?連東南DX3都月銷一萬多輛了,森雅R7月銷也就四五千左右。再說了上市一年半就頹成這樣,以後可咋整啊?

雖說這可能只是車型個例配置的問題,但這個例影響其實挺大的,要知道森雅R7乃至整個自主小型SUV市場賣出去的大部分車型都是中低配。同門姐妹車型奔騰X40配置沒有森雅R7那麼豐富,同是手動舒適版連ESP都沒有,居然還比森雅R7那邊的6.99萬貴上900塊,就因“全系標配主副安全氣囊”,再加上多出“後視鏡加熱”這個東北老鐵們喜聞樂見的配置,因此奔騰X40無論是在全國範圍還是在老家吉林,都比森雅R7多出將近一倍銷量。

擺出一個趨勢圖大家就都明白了:奔騰X40上市之後森雅R7銷量明顯走低。就算是存在品牌差距,森雅R7也占著先發優勢,按道理應該是雙雙攀升的。

此外,除了配置這些可以改善的點,森雅在品牌建設方面的硬傷也很難解決。這是很多對汽車瞭解的人容易忽略的一點,一個簡單的例子:一般人一聽到森雅就會聯想到那款引入大發技術的麵包車,從源頭來說,那款車可以算作五菱宏光的前輩了,在當年還賣了不少,但這也是森雅R7在品牌建設方面最大的累贅。

這方面奔騰X40的品牌優勢就非常明顯了,好歹之前基於兩代馬六平臺推出了B50、B70、B90,怎麼說也是正經做轎車的,不至於聯想到麵包車上邊去。也就是說,森雅和奔騰,兩個品牌之間存在著階級差距——除了配置之外,這也是森雅R7一直被奔騰X40壓制的原因之一。

駕仕結語:

筆者一直覺得森雅R7是一款很有意思的車,但在配置方面過於“有意思”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前些日子就聽說有新配置要上市,但從結果來看,老毛病還是沒改。而一汽讓森雅R7先行上市,應該是抱著發展森雅品牌的想法的,但想填補品牌差距併發展品牌,如不用盡全力就跟癡心妄想差不多。

比如可以在家或者辦公室裡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瞭解車輛的狀況:車燈是否關閉,剩餘油量、胎壓等等,能夠更方便地瞭解車輛是否需要加油、保養,同時可以遠端啟動車輛、開關鎖、尋找車輛等等。

簡而言之就是讓車主與車輛建立一種溝通方式。現在的年輕人可不像老司機那麼精通汽車,而智聯系統在這裡更多的是一個媒介的關係,與這個配置類似的功能在很多合資車的頂配上都能見到。值得一提的是這在同價位/同級別車型中卻是非常少見的,而森雅R7這個配置主要搭載在八九萬級別的車型上,不得不說性價比確實不錯。

這也是一汽森雅R7一直以來的一個優勢所在:別人有的我都有,別人沒有的我也有,簡單說就是配置高。不過,這其中也有森雅R7最令人費解的一點——森雅R7年度改款增加了新配置,但卻沒把老配置上的毛病改掉。

以6.99萬元的手動舒適版為例,你都能在森雅R7上看到ESP、8英寸中控大屏+倒車影像、定速巡航、17英寸鋁合金輪轂、真皮方向盤、手機互聯/映射等等,配置豐富得令人驚訝,價格才不到7萬!而競爭對手有這種配置至少要多3000塊——這也意味著購車預算要上漲5%。但是,我們再看一遍配置表,就會發現“擁有如此豐富配置”的同時,6.99萬手動舒適版(也即是次低配)的森雅R7,是沒有副駕駛安全氣囊的。

對,你沒有理解錯誤,我一開始看到也被嚇了一跳。我們知道很多便宜自主車的最低配是沒有安全氣囊的,這很常見。但森雅R7不同,R7是最低配和次低配都沒有副駕安全氣囊——這意味著,我買輛配置還行的森雅R7回家卻不敢讓副駕位坐人!

所以說為何一汽手握一張好牌卻還是打成這樣?連東南DX3都月銷一萬多輛了,森雅R7月銷也就四五千左右。再說了上市一年半就頹成這樣,以後可咋整啊?

雖說這可能只是車型個例配置的問題,但這個例影響其實挺大的,要知道森雅R7乃至整個自主小型SUV市場賣出去的大部分車型都是中低配。同門姐妹車型奔騰X40配置沒有森雅R7那麼豐富,同是手動舒適版連ESP都沒有,居然還比森雅R7那邊的6.99萬貴上900塊,就因“全系標配主副安全氣囊”,再加上多出“後視鏡加熱”這個東北老鐵們喜聞樂見的配置,因此奔騰X40無論是在全國範圍還是在老家吉林,都比森雅R7多出將近一倍銷量。

擺出一個趨勢圖大家就都明白了:奔騰X40上市之後森雅R7銷量明顯走低。就算是存在品牌差距,森雅R7也占著先發優勢,按道理應該是雙雙攀升的。

此外,除了配置這些可以改善的點,森雅在品牌建設方面的硬傷也很難解決。這是很多對汽車瞭解的人容易忽略的一點,一個簡單的例子:一般人一聽到森雅就會聯想到那款引入大發技術的麵包車,從源頭來說,那款車可以算作五菱宏光的前輩了,在當年還賣了不少,但這也是森雅R7在品牌建設方面最大的累贅。

這方面奔騰X40的品牌優勢就非常明顯了,好歹之前基於兩代馬六平臺推出了B50、B70、B90,怎麼說也是正經做轎車的,不至於聯想到麵包車上邊去。也就是說,森雅和奔騰,兩個品牌之間存在著階級差距——除了配置之外,這也是森雅R7一直被奔騰X40壓制的原因之一。

駕仕結語:

筆者一直覺得森雅R7是一款很有意思的車,但在配置方面過於“有意思”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前些日子就聽說有新配置要上市,但從結果來看,老毛病還是沒改。而一汽讓森雅R7先行上市,應該是抱著發展森雅品牌的想法的,但想填補品牌差距併發展品牌,如不用盡全力就跟癡心妄想差不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