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京最高古塔燃燈佛舍利塔全新亮相,你聽過2248枚風鈴合唱嗎?

北京古塔第一“巨人”修繕完工

去年11月, 在距離副中心僅僅10公里遠的地方, 通州老城的地標——古建燃燈佛舍利塔開始大修。 這位憑藉56米的“傲人”海拔而穩居北京古塔身高排名第一位的“巨人”,

是沿著通州進入北京的標誌。

塔身雕刻神像暗藏玄妙, 風鈴打破世界之最……今年10月末, 伴隨著30年來首次大修工程的宣告結束, 燃燈塔得到全面修葺與維護, 而燃燈塔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也在大修過程中浮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手腳架不能與文物本體接觸分毫】

燃燈塔身共十三層, 十三, 是佛教中的大吉數。 十三層, 也是佛塔中的最高層數, 象徵著功德圓滿。 作為一座實心磚塔, 燃燈塔不像樓閣式佛塔那樣可以登臨遠眺, 但卻獨具古樸雄渾之美。 塔簷緊密重疊, 幾乎看不出樓層, 這種造型被稱為密簷式。

通高56米的燃燈塔是北京地區現存最高的密簷式古塔, 腳手架想要達到與塔身齊高的高度, 這並非易事。 北京市文物古建公司副總經理李博介紹, 燃燈塔修繕項目最大的難點就在於這麼大型的手腳架, 不能與文物古建本體有絲毫的接觸。 “為此, 我們請來了專業的設計團隊和施工團隊, 對手腳架的方案進行論證,

以確保萬無一失。 ”

原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中心主任李永革說, “我們以往搭架子, 是要它跟建築本身聯繫緊密才能保持穩固、不晃, 但是現在我們為了保護文物, 又必須讓架子和這個文物本體保留一點距離, 目的是防止架子對這個建築磕碰造成損傷。 ”

記者瞭解到, 今年5月中旬, 腳手架搭建完成, 工匠們在腳手架內工作了5個多月。 這套“裝備”經歷了北京大風和雨季的考驗。 此外, 各層瓦面揭瓦修繕, 補配殘破缺失瓦件和構件, 也是燃燈塔修繕最主要、最繁雜辛苦的一項工作。 八簷十三層, 先清理、統計、按需補配再到安裝, 狹窄的之字馬道內, 工匠們很難找到舒服的幹活兒姿勢。

【意外發現30年前大修的“遺跡”】

工作人員在佛塔蓮花座之上的那道門內, 找到了令人意外的“發現”。 推開這扇面朝正南方向唯一能打開的拔券門洞, 工作人員們發現了塑膠花等現代的裝飾。 難道說在最近的幾十年裡, 有人曾經上來過嗎?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副處長李糧企說, 這很可能是30年前那次維修的時候放進去的,

“依照這個高度, 一般人是到達不了的。 所以, 很有可能是在前一次維修的時候, 人們留下的一些痕跡。 ”

據李糧企介紹, 原來, 在30年前, 燃燈塔曾經被修繕過。 1976年唐山地震時, 北京周邊磚石結構的塔, 如妙應寺白塔、北海白塔等都遭到了嚴重損害。 而作為北京最高的密簷式佛塔——燃燈塔也沒有倖免於難。八十年代的那次修繕,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大修。

然而,歷經了30年的風雨日曬,眼前的燃燈塔多層瓦面都出現了殘壞現象,木構件油飾大部脫落,塔身雜草叢生。人們期待通過這次大修,千年佛塔能永葆那鐫刻於歷史深處的奕奕神采。“當然,古建的保護最重要的就是所謂的‘歲修保養’,修繕、修復、重建、恢復,這些專案工程好大、要求繁複。但對於古建的維護拉說,最基礎的,就是每年都要‘保養’一次。底座基礎的排水一定要通暢,木結構要刷漆”,知名古建專家王世仁說。

【物盡其用“鋦”好塔頂神獸】

修繕過程中,借助腳手架,工作人員看清了這座千年佛塔上,很多在地面上根本看不清的“奇絕”。比如,每一層塔簷下面的神像,雕刻之精堪就稱燃燈塔的“奇絕”。塔身各處雕有424尊神像,有披鎧甲執劍者,有著袈裟合掌者,有慈眉善目者,也有兇相畢露者,惟妙惟肖。最奇特的是居然還一尊長得神似豬八戒的神像,肥頭大耳,撅著嘴挺著肚,形象十分逼真。

“有些塔在‘拱肩臂’上會出現少量的動物造型,而一般塔的‘拱肩臂’多是空的。唯獨通州燃燈塔,它的‘拱肩臂’上有許多小佛的造型。”燃燈塔修繕工程現場負責人楊秀海介紹,為了讓佛塔最大程度的保留歷史風貌,這次修繕的工匠們可真是做到了物盡其用。比如塔頂那只大塊頭的“神獸”,它已經開裂了,想要找到匹配的替代品十分不易。因此,經過專家的論證,工作人員還是決定將它粘黏起來。

“文物建築修繕講究是儘量不換,因為一換就把歷史資訊給弄沒了,就不是原來的東西了。”那麼怎麼保證開裂的“神獸”修繕完成後可以結構堅固呢?原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所長侯兆年介紹,工作人員們採用了傳統的文物修繕手法——“鋦”。“鋦是歷史上的傳統手段,過去鋦鍋、鋦板、鋦大缸。這種傳統手段使這個垂獸最大限度地保留歷史資訊。”

【2248枚風鈴半數需要補配修繕】

“實際上,這一次燃燈塔修繕工程經歷了長時間的前期準備工作。大概在四五年前,通州區的文物部門就提出了對燃燈塔進行一次整體維修的計畫。”李糧企說,燃燈塔本身存在的問題中,最主要的就是塔身上的風鈴丟失的問題。“我們知道,燃燈塔之所以聞名遐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風吹過的時候,在通州附近都能聽見風鈴產生的動聽悅耳的聲音。”因此,本次修繕的一大主要任務就是補配風鈴。

據介紹,整個燃燈塔共有風鈴2248枚,堪稱世界之最。這些銅質風鈴大小不一,轉角簷頭掛大鈴,其餘為小鈴。大鈴一個重2斤,小鈴一個重1斤。一座古塔之上,怎麼會掛有這麼多風鈴呢?“有個習慣說法叫‘靈動’,一座塔如果不安鈴好像就沒有了靈氣。塔安上風鈴,颳風的時候就會發出叮叮噹當的響聲,顯得整個塔就‘活’起來了,就有了靈氣。塔的層數越多,它觸角的位置就越多,鈴鐺放置得就越多。”李永革說。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燃燈塔半數以上風鈴都存在部件缺損的情況,需要整體摘取修繕。2248枚,絕對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編號、拍照、摘取、裝箱,師傅們必須一絲不苟,小心翼翼。

文字 | 北晚記者 孫樂琪

圖片 | 北晚記者 甘南

實習編輯 | 蘇越

而作為北京最高的密簷式佛塔——燃燈塔也沒有倖免於難。八十年代的那次修繕,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大修。

然而,歷經了30年的風雨日曬,眼前的燃燈塔多層瓦面都出現了殘壞現象,木構件油飾大部脫落,塔身雜草叢生。人們期待通過這次大修,千年佛塔能永葆那鐫刻於歷史深處的奕奕神采。“當然,古建的保護最重要的就是所謂的‘歲修保養’,修繕、修復、重建、恢復,這些專案工程好大、要求繁複。但對於古建的維護拉說,最基礎的,就是每年都要‘保養’一次。底座基礎的排水一定要通暢,木結構要刷漆”,知名古建專家王世仁說。

【物盡其用“鋦”好塔頂神獸】

修繕過程中,借助腳手架,工作人員看清了這座千年佛塔上,很多在地面上根本看不清的“奇絕”。比如,每一層塔簷下面的神像,雕刻之精堪就稱燃燈塔的“奇絕”。塔身各處雕有424尊神像,有披鎧甲執劍者,有著袈裟合掌者,有慈眉善目者,也有兇相畢露者,惟妙惟肖。最奇特的是居然還一尊長得神似豬八戒的神像,肥頭大耳,撅著嘴挺著肚,形象十分逼真。

“有些塔在‘拱肩臂’上會出現少量的動物造型,而一般塔的‘拱肩臂’多是空的。唯獨通州燃燈塔,它的‘拱肩臂’上有許多小佛的造型。”燃燈塔修繕工程現場負責人楊秀海介紹,為了讓佛塔最大程度的保留歷史風貌,這次修繕的工匠們可真是做到了物盡其用。比如塔頂那只大塊頭的“神獸”,它已經開裂了,想要找到匹配的替代品十分不易。因此,經過專家的論證,工作人員還是決定將它粘黏起來。

“文物建築修繕講究是儘量不換,因為一換就把歷史資訊給弄沒了,就不是原來的東西了。”那麼怎麼保證開裂的“神獸”修繕完成後可以結構堅固呢?原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所長侯兆年介紹,工作人員們採用了傳統的文物修繕手法——“鋦”。“鋦是歷史上的傳統手段,過去鋦鍋、鋦板、鋦大缸。這種傳統手段使這個垂獸最大限度地保留歷史資訊。”

【2248枚風鈴半數需要補配修繕】

“實際上,這一次燃燈塔修繕工程經歷了長時間的前期準備工作。大概在四五年前,通州區的文物部門就提出了對燃燈塔進行一次整體維修的計畫。”李糧企說,燃燈塔本身存在的問題中,最主要的就是塔身上的風鈴丟失的問題。“我們知道,燃燈塔之所以聞名遐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風吹過的時候,在通州附近都能聽見風鈴產生的動聽悅耳的聲音。”因此,本次修繕的一大主要任務就是補配風鈴。

據介紹,整個燃燈塔共有風鈴2248枚,堪稱世界之最。這些銅質風鈴大小不一,轉角簷頭掛大鈴,其餘為小鈴。大鈴一個重2斤,小鈴一個重1斤。一座古塔之上,怎麼會掛有這麼多風鈴呢?“有個習慣說法叫‘靈動’,一座塔如果不安鈴好像就沒有了靈氣。塔安上風鈴,颳風的時候就會發出叮叮噹當的響聲,顯得整個塔就‘活’起來了,就有了靈氣。塔的層數越多,它觸角的位置就越多,鈴鐺放置得就越多。”李永革說。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燃燈塔半數以上風鈴都存在部件缺損的情況,需要整體摘取修繕。2248枚,絕對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編號、拍照、摘取、裝箱,師傅們必須一絲不苟,小心翼翼。

文字 | 北晚記者 孫樂琪

圖片 | 北晚記者 甘南

實習編輯 | 蘇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