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楊志賣的那口寶刀哪裡去了?

文/快哉風

《水滸》中楊志賣刀的故事膾炙人口, 拜潑皮牛二多嘴, 我們從楊志口中知道了寶刀的三大功能:第一, 砍銅剁鐵, 刀口不卷;第二, 吹毛得過;第三, 殺人刀上沒血。

圖:連環畫上的楊志賣刀

圖:連環畫上的楊志賣刀

圖:連環畫上的楊志賣刀

楊志殺人犯事, 被發配到北京大名府充軍。 那麼, 他的那口寶刀哪裡去了?

書中寫道:“那口寶刀沒官入庫”。

冰冷冷的八個字, 一口稀世難逢的寶刀就此銷聲匿跡——最終落到了高俅手裡。

圖:終極BOSS高俅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有足夠的前戲。

林沖誤入白虎堂被冤充軍, 就是因為高俅有口寶刀。

圖:林沖誤入白虎堂

書中寫道:那一日, 兩個(林沖和魯智深)同行到閱武坊巷口, 見一條大漢, 頭戴一頂抓角兒頭巾, 穿一領舊戰袍, 手裡拿著一口寶刀, 插著個草標兒, 立在街上, 口裡自言自語說道:“不遇識者, 屈沈了我這口寶刀!”……那漢颼的把那口刀掣將出來, 明晃晃的奪人眼目。 林沖合當有事, 猛可地道:“將來看。 ”那漢遞將過來。 林沖接在手內, 同智深看了, 吃了一驚, 失口道:“好刀!你要賣幾錢?”那漢道:“索價三千貫, 實價二千貫。 ”林沖道:“價是值二千貫, 只沒個識主。 你若一千貫時, 我買你的。 ”

圖:林沖買刀

(一千貫買來後)林沖把這口刀翻來覆去看了一回, 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 胡亂不肯教人看。 我幾番借看, 也不肯將出來。 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好刀, 慢慢和他比試。 ”次日, 已牌時分, 只聽得門首有兩個承局叫道:“林教頭, 太尉鈞旨, 道你買一口好刀, 就叫你將去比看。 太尉在府裡專等。 ”

圖:林沖問祖上是誰,那漢回答“若說時,辱沒殺人”

這一大段文字,四個重點,也是四個疑點。

第一,賣刀的是誰。鐵定是高俅派來的影帝,但“一條大漢,頭戴一頂抓角兒頭巾,穿一領舊戰袍,手裡拿著一口寶刀,插著個草標兒,立在街上”的形象,為何活脫脫是楊志的落魄形象?不肯說祖上是誰,“辱沒殺人”,豈不是和楊家將後人的楊志是同一流人物?

圖:戴敦邦畫筆下的楊志

第二,刀是什麼刀。林沖接過刀看了後,“吃了一驚,失口道:“好刀!”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什麼眼神和見識?他說好刀,真就是好刀。林沖是行家,不搞牛二剁銅錢、割頭髮那一套小兒科,但這把刀絕對具備楊志所言的三大功能。

圖:高虎版楊志

第三,價格多少。那個大漢索價是三千貫,一千貫就賣了(高俅老賊百忙之中還賺了兩千貫)。楊志索價也是三千貫,但心理價位也是一千貫左右,見書中“只得拿去街上貨賣得千百貫錢鈔,好做盤纏”,又是驚人的相似——難道有寶刀價格同盟?

圖:林沖買刀

第四,刀是哪裡來的。林沖說了,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可以肯定,這把他“買來”的刀,其實就是高俅府中那一把,拿來做誘餌釣林沖上鉤的。

說了半天,林沖買刀在前,楊志賣刀在後,水滸不是穿越小說,楊志那口寶刀自然不會穿越到高俅府中用來陷害林沖。

但是,施耐庵為何故意寫得這麼明顯的相似?

因為他是在暗示:楊志的寶刀就是這個結局。

高俅的寶刀,無疑是從楊志這樣的落魄好漢手中巧取豪奪而來。

圖:高俅和楊志

楊志是在京師犯事的,高俅則是京師的殿帥府太尉,宋朝沒有殿帥府,明朝(施耐庵所處時代)叫做“京營殿帥府”,掌管京城的防衛與治安,相當於今天的首都衛戍司令。

寶刀,屬於高級管制刀具,上交給負責治安的首都衛戍司令,有問題嗎?

高俅這等人,如果不發跡,也就是潑皮牛二一流人物。他府中搜羅的寶刀,絕不是為了上戰場,還“胡亂不給人看”,真正是寶刀屈沉,有個屁用。

高俅:逼死你們這群屌絲

《水滸》的一切,都是反著寫的。宋朝宰耕牛是重罪,梁山好漢卻頓頓吃牛肉;宋朝不許民間私藏兵器,梁山好漢卻天天提著刀;高俅只會踢幾腳氣毬,卻身為殿帥府太尉,擁有削鐵如泥的寶刀,而楊志、魯智深這些一刀一槍拼殺的軍官,卻被逼賣掉祖傳寶刀,被逼上梁山落草,改用樸刀和禪杖。

一口寶刀,實乃全書之眼。

堂堂京師,官府裡有毒辣刻薄的高俅,大街上有撒潑行兇的牛二,楊志林沖們欲不造反,可乎?

好吧,上文其實是引子——

以下才是正文:

《水滸》:一口寶刀引發的造反

圖:水滸的一切,要從這口寶刀說起

故事是這樣的:

第一回,楊志賣祖傳寶刀,殺了骨灰級刀迷牛二被充軍,寶刀沒收入庫;第二回,牛二怨念不死,復活托身高俅當上太尉,如願拿走寶刀;第三回,高俅用寶刀陷害兵器迷同好林沖,林沖被逼連同刀友魯智深逃亡;第四回,寶刀被地下反抗軍間諜王進偷走,路上收了史進當小弟;第五回,晁蓋等人誤聽消息,為奪取寶刀,智取生辰綱,發現上當,一怒之下上梁山; 第六回,王進化裝成頭陀逃到亦正亦邪的孫二娘黑店,中蒙汗藥被剁成人肉包子; 第七回,寶刀被鐵匠湯隆鑄成兩把,送給了殺嫂充軍的武松,一點邊角料順帶做成刀槍不入的盔甲,送給了親戚徐甯;第八回,武松受跨省通緝,投奔江湖大哥宋江,和板斧迷李逵等人集體上梁山,開寶刀大會,排座次正式造反;第九回開始,高俅為了奪回寶刀,派朝廷兵將和祝家莊、曾頭市等黑道組織一次次圍剿;第90回,宋江受不了巨大壓力,送回寶刀,接受招安;第91-99回,梁山好漢南征方臘,高俅為了借刀殺人,將一把寶刀送給石寶,託名“劈風刀”,殺了一批梁山好漢,另一把送給包道乙,託名“混元劍”,砍斷了武松胳膊;第100回,武松出家,宋江李逵被毒死,吳用花榮上吊。高俅終於可以抱著寶刀安心的睡覺,醒來後發現自己重新變成牛二,正在拉扯怒火萬丈的楊志……全劇終。

圖:林沖問祖上是誰,那漢回答“若說時,辱沒殺人”

這一大段文字,四個重點,也是四個疑點。

第一,賣刀的是誰。鐵定是高俅派來的影帝,但“一條大漢,頭戴一頂抓角兒頭巾,穿一領舊戰袍,手裡拿著一口寶刀,插著個草標兒,立在街上”的形象,為何活脫脫是楊志的落魄形象?不肯說祖上是誰,“辱沒殺人”,豈不是和楊家將後人的楊志是同一流人物?

圖:戴敦邦畫筆下的楊志

第二,刀是什麼刀。林沖接過刀看了後,“吃了一驚,失口道:“好刀!”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什麼眼神和見識?他說好刀,真就是好刀。林沖是行家,不搞牛二剁銅錢、割頭髮那一套小兒科,但這把刀絕對具備楊志所言的三大功能。

圖:高虎版楊志

第三,價格多少。那個大漢索價是三千貫,一千貫就賣了(高俅老賊百忙之中還賺了兩千貫)。楊志索價也是三千貫,但心理價位也是一千貫左右,見書中“只得拿去街上貨賣得千百貫錢鈔,好做盤纏”,又是驚人的相似——難道有寶刀價格同盟?

圖:林沖買刀

第四,刀是哪裡來的。林沖說了,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可以肯定,這把他“買來”的刀,其實就是高俅府中那一把,拿來做誘餌釣林沖上鉤的。

說了半天,林沖買刀在前,楊志賣刀在後,水滸不是穿越小說,楊志那口寶刀自然不會穿越到高俅府中用來陷害林沖。

但是,施耐庵為何故意寫得這麼明顯的相似?

因為他是在暗示:楊志的寶刀就是這個結局。

高俅的寶刀,無疑是從楊志這樣的落魄好漢手中巧取豪奪而來。

圖:高俅和楊志

楊志是在京師犯事的,高俅則是京師的殿帥府太尉,宋朝沒有殿帥府,明朝(施耐庵所處時代)叫做“京營殿帥府”,掌管京城的防衛與治安,相當於今天的首都衛戍司令。

寶刀,屬於高級管制刀具,上交給負責治安的首都衛戍司令,有問題嗎?

高俅這等人,如果不發跡,也就是潑皮牛二一流人物。他府中搜羅的寶刀,絕不是為了上戰場,還“胡亂不給人看”,真正是寶刀屈沉,有個屁用。

高俅:逼死你們這群屌絲

《水滸》的一切,都是反著寫的。宋朝宰耕牛是重罪,梁山好漢卻頓頓吃牛肉;宋朝不許民間私藏兵器,梁山好漢卻天天提著刀;高俅只會踢幾腳氣毬,卻身為殿帥府太尉,擁有削鐵如泥的寶刀,而楊志、魯智深這些一刀一槍拼殺的軍官,卻被逼賣掉祖傳寶刀,被逼上梁山落草,改用樸刀和禪杖。

一口寶刀,實乃全書之眼。

堂堂京師,官府裡有毒辣刻薄的高俅,大街上有撒潑行兇的牛二,楊志林沖們欲不造反,可乎?

好吧,上文其實是引子——

以下才是正文:

《水滸》:一口寶刀引發的造反

圖:水滸的一切,要從這口寶刀說起

故事是這樣的:

第一回,楊志賣祖傳寶刀,殺了骨灰級刀迷牛二被充軍,寶刀沒收入庫;第二回,牛二怨念不死,復活托身高俅當上太尉,如願拿走寶刀;第三回,高俅用寶刀陷害兵器迷同好林沖,林沖被逼連同刀友魯智深逃亡;第四回,寶刀被地下反抗軍間諜王進偷走,路上收了史進當小弟;第五回,晁蓋等人誤聽消息,為奪取寶刀,智取生辰綱,發現上當,一怒之下上梁山; 第六回,王進化裝成頭陀逃到亦正亦邪的孫二娘黑店,中蒙汗藥被剁成人肉包子; 第七回,寶刀被鐵匠湯隆鑄成兩把,送給了殺嫂充軍的武松,一點邊角料順帶做成刀槍不入的盔甲,送給了親戚徐甯;第八回,武松受跨省通緝,投奔江湖大哥宋江,和板斧迷李逵等人集體上梁山,開寶刀大會,排座次正式造反;第九回開始,高俅為了奪回寶刀,派朝廷兵將和祝家莊、曾頭市等黑道組織一次次圍剿;第90回,宋江受不了巨大壓力,送回寶刀,接受招安;第91-99回,梁山好漢南征方臘,高俅為了借刀殺人,將一把寶刀送給石寶,託名“劈風刀”,殺了一批梁山好漢,另一把送給包道乙,託名“混元劍”,砍斷了武松胳膊;第100回,武松出家,宋江李逵被毒死,吳用花榮上吊。高俅終於可以抱著寶刀安心的睡覺,醒來後發現自己重新變成牛二,正在拉扯怒火萬丈的楊志……全劇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