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信電器:129億日元收購東芝電視業務,意在OLED?

海信電器(600060)11月14日晚間發佈公告, 公司計畫以自有資金129.16億日元(約人民幣7.98億元)收購株式會社東芝所持有的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公司95%股權, 東芝保留5%股權。 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 TVS公司將成為海信電器的控股子公司, 並將獲得東芝電視40年全球品牌授權。

儘管此次收購交易金額並大, 僅不足8億人民幣, 但仍引起了市場方面的猜測和擔憂。 有人猜測此次收購可能與公司未來的技術佈局有關, 更有人擔憂此次收購會否步上次收購夏普的後塵。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就此問題給公司董秘夏峰發了短信, 但截至發稿時, 並沒有得到回復。

進軍OLED?

有行業內人士猜測, 公司此次收購東芝電視, 是為了進軍OLED電視領域。 儘管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證實, 而公司公告似乎透露了一些端倪。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 本次收購將進一步拓展公司在電視業務的研發、品牌和行銷的全球佈局, 未來, 雙方將在顯示技術上相互取長、相互借力, 可以向全球提供有競爭力的智慧電視內容運營服務, 全面提升公司的全球影響力與綜合競爭力。

在國內電視行業, 海信電器以技術強大著稱。 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 公司在鐳射電視技術、ULED 電視技術、智慧電視技術三大領域擁有話語權, 尤其是ULED電視技術, 提升了LCD畫質, 吸引了索尼和TCL等企業跟進。

然而, 今年以來, OLED電視和QLED電視逐漸崛起,

海信電器在這兩個領域並無優勢。 而東芝獨有的OLED 畫質引擎技術、超解像技術在日本電視行業位元列前茅, 其高端OLED電視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

會否步收購夏普後塵

目前, 市場方面對此次收購的擔憂更甚, 因為海信電器而今收購東芝跟往日海信集團收購夏普有類似之處, 都是從陷入財務危機的國際公司收購一塊業務, 外加若干年商標使用權。 如何規避類似于夏普收購的風險, 公司方面並沒有給予回應。

當時, 夏普因陷入財務危機, 欲出售部分電視業務。 2015年, 海信集團以2370萬美元收購了陷入困境的夏普墨西哥工廠, 並獲得了夏普在北美市場的5年液晶電視商標使用權, 該使用權將2021年1月5日到期。

然而, 夏普被富士康收購,

度過了財務危機之後立即反悔, 在美國起訴了海信集團, 認為海信違反合同銷售低品質商品, 要求收回其在北美的商標使用權。 夏普同時還斷掉了海信集團的面板貨源。 目前, 海信集團與夏普的這場海外官司仍在進行中。

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 也是日本兩大綜合電機製造商之一, 業務領域涉及能源、社會基礎設施、電子元器件、數碼解決方案。 TVS公司主營從事電視機及相關周邊設備、商用顯示器、HomeIOT等多媒體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雲服務等業務。

根據海信電器公告, 2016年度, 東芝實現營業收入48707.73億日元, 淨利潤為9656.63億日元。 2017年上半年度報告顯示, TVS營業收入為11.95億元人民幣, 淨利潤為2.47億元人民幣。

但此前有媒體報導,

受投資失敗、財務造假等醜聞影響, 東芝陷入財務危機, 目前已經連續兩年資不抵債, 東芝必須在2018年3月底前徹底改變這種困境, 否則, 按照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規定, 東芝將會被強制退市。

此次出售電視業務, 是東芝近兩年來業務重組的措施之一, 另外, 該公司相繼出售電視、白色家電、醫療設備等業務, 並進行了大幅裁員。

海信電器三季度報告顯示, 公司前三季營收237.46億元, 同比增長7.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996億元, 同比下降47.39%。 第三季度營收101.79億元, 同比增長15.86%;淨利潤2.04億元, 同比下降近五成。 對於公司業績下降的原因, 公司曾在半年報中解釋為“受電視市場低迷以及面板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