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被拒絕後 博通惡意收購高通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本月初,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廠商之一博通宣佈將以每股70美元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著名手機處理器廠商高通, 總價值為1300億美元。

高通在收到收購要約的一周之後做出了決定, 其董事會一致否決了這一收購提案。 高通給出的最主要理由是:公司價值被嚴重低估, 也就是報價太低。 此外, 高通還認為這一收購具有潛在的審查風險。

那麼, 問題來了。 博通發起要約收購必然不是一時衝動, 如今被高通拒絕, 勢必不會善罷甘休。 如果博通決意要“吃下”高通, 後續必然還會有進一步的動作, 方法自然也還有很多。

首先, 博通可以通過提高收購價格的方式再次發起收購要約, 因為高通拒絕的核心理由就是博通報價太低。 如果價格能夠達到的預期, 對於目前深陷反壟斷調查和專利糾紛的高通來說, 答應收購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 博通可能很難再進一步提高收購價格, 因為其初次報價相對于高通目前的市值來說已經有溢價(當然以高通目前40倍的市盈率來說, 博通確實有趁火打劫的意思, 這還是收購消息爆出股價大幅上漲之後的市盈率), 所以再進一步提高收購價格的可能性不高。

如果不能以正常的要約收購形式推進, 博通最有可能的方式是對高通展開惡意收購。 事實上, 博通CEO Hock Tan在本月早些時候也曾表示, 如果高通拒絕,

博通仍然有意進行惡意收購。

翻看博通的歷史不難看出, 其發展歷程本身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並購史。 這家源于惠普旗下半導體部門的公司通過不斷並購、不斷更名, 最終形成如今的規模和格局。 可以說, 財務運作對博通的貢獻甚至高於技術開發和市場運營。

Source:全球半導體觀察整理

事實上, 半導體產業不乏惡意收購的案例, 最近一次是臺灣封測廠商日月光惡意收購競爭對手矽品。

日月光為了“拿下”矽品不斷在公開市場上買入矽品公司的股票, 雖然矽品通過增資換股引入鴻海對抗, 但在日月光的“多輪轟炸”下, 最終迫使矽品答應以股份轉換方式共組新設控股公司, 達到間接合併的目的。

目前, 高通方面認為, 在半導體行業內, 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更好地定位於移動、物聯網、汽車、邊緣計算和網路, 高通有能力為股東創造顯著的附加價值。 這是高通的底氣, 也是博通希望收購高通的原因。

如今, 高通正式拒絕後, 雙方的博弈已經正式拉開帷幕。 博通將如何出招,

是向管理層提高收購價格還是惡意收購, 而高通將採取什麼應對措施都將成為本案的後續看點。

*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或領英公司頁面(全球半導體觀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