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要緊密結合新經濟

本報記者 胡畔

當前,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 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其中, 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強弱, 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強弱, 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那麼,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還面臨著哪些問題?又該如何提升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帶著這些疑問,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繼承, 以期釋疑。

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

中國經濟時報:請你分析一下,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還面臨哪些問題?

王繼承: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勢頭非常迅猛,

延續了前幾年井噴式發展的勢頭。 截至2017年9月, 全國實有內資企業2854.96萬戶, 相比2012年9月底增長119.8%;實有私營企業2607.29萬戶。 黨的十八大以來, 私營企業數量和註冊資本對企業總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98.9%和69.8%;個體工商戶的數量也接近6000萬戶, 增長速度保持在兩位數以上。

具體而言, 可以從四方面來看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 一是從政策角度來看, 本屆政府把中小企業發展政策作為重點, 連續幾年持續發力中小企業政策, 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政策、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等, 到督促各方面出臺一系列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重大舉措, 持續優化中小企業營商環境;二是經濟發展到新階段,

新經濟新商業模式帶來了巨大的創業機會;三是社會上下營造出了尊重企業家精神的良好氛圍;四是“互聯網+”背景下的“平臺+小微”模式, 讓創建小微企業獲得了比以往更有效的平臺支持和孵化。

不過, 目前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也很多, 傳統的要素資源如融資、用工、土地、技術等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仍然需要持續努力改進, 而營商環境尤其是具有“外部性”的公共產品嚴重不足。 如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 需要公權力結合協力廠商社會化征信機構共同建立, 目前在政府資料打通和政務資訊公開上仍然存在問題。 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 大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貨款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這兩年我國經濟呈現L型發展態勢,

導致這一問題愈發突出。 這些問題都是依靠單個市場主體難以解決的, 需要通過政府部門的“放管服”改革來推進解決。

轉型升級提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經濟時報:對於提升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你有何建議?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 中小企業應從哪些方面著手?

王繼承:目前來看, 我國中小企業的競爭力普遍不夠強大。 資料顯示, 在近3000萬中小法人企業中, 75%的企業營業收入少於100萬元, 82%的企業收入不超過1000萬元, 98%的企業收入少於5000萬元, 只有1%的企業收入大於1億元。

由於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分佈在服務業, 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 尤其是在供給側改革上, 中小企業能否在高品質服務供給能力上取得突破,

提供符合社會需求的個性化、高品質服務, 是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我認為, 服務型中小企業可以緊密結合新經濟和共用經濟的發展, 從“移動互聯網+”方面著手實現服務模式和品質的轉型升級。 對於制造型中小企業來說, 抓住萬物互聯和智慧製造的時代趨勢, 提升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以及柔性製造、智慧製造能力, 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企業+小微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來著手提升市場回應能力、籌資能力、研發眾包能力等, 從而實現中小製造企業的轉型升級。

“互聯網+”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你認為, 中小企業該如何創新發展, 具體應從哪些方面著手?

王繼承: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首先, 在觀念上應樹立起終身學習、跟住時代發展趨勢的理念, 要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緊緊圍繞本企業供給的產品和服務中與客戶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適應的地方開展創新, 圍繞客戶對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要求, 從產品和服務標準、商業模式設計等方面來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其次, 在具體手段上, 對於製造業中小企業來說, 小米公司的做法可供參考。 即圍繞使用者需求, 通過互聯網資訊手段線上與使用者和設計師溝通產品創意、市場需求, 通過正在成型的幾大互聯網製造平臺去實現高效率敏捷製造、財務融資和支付便利, 以及通過精准的供求資訊和協力廠商物流實現零庫存等高效運營。對於服務業中小企業來說,充分利用平臺企業如滴滴、餓了嗎等提供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帶來的高效率,著重于服務品質創新上下功夫。

以及通過精准的供求資訊和協力廠商物流實現零庫存等高效運營。對於服務業中小企業來說,充分利用平臺企業如滴滴、餓了嗎等提供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帶來的高效率,著重于服務品質創新上下功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