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信電器129億日元收購東芝電視 加速海外佈局

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 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11月14日, 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佈:東芝映射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VisualSolutionsCorporation,

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 轉讓完成後, 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 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 預期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Toshiba, Toshiba, 新時代的東芝!”, 許多中國人對此仍然耳熟能詳。 擁有142年歷史的東芝在顯示技術領域引領了日本乃至世界科技潮流, 全球科技品牌價值排行榜位居前列。 2016年, 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IHS)。

TVS公司主營東芝電視及各種周邊產品(包括商用顯示器及廣告顯示器), 並在日本擁有優秀的研發團隊, 在電視畫質、晶片、音響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功底。

海信電視佔有率連續13年中國市場第一, 在美國和歐洲發展迅猛, 近年更是在南非、澳洲躋身市場第一的位次, 2015年、2016年位居全球第三, 與此同時, 海信電視的互聯網運營使用者規模也保持著中國市場第一。 作為加快全球市場佈局的戰略部署:海信在2015年託管了“夏普”北美電視業務, 連續贊助2016年歐洲杯、2018年世界盃等世界頂級體育賽事, 強勢推進國際化戰略。

出席儀式的海信集團總裁、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表示:收購後, 海信將整合雙方研發、供應鏈和全球管道資源, 快速提升市場規模, 加快國際化進程。

百年東芝賣賣賣

成立於1875年的東芝是上世紀家喻戶曉的日本家電品牌, 酒井法子的“新時代東芝”形象甚至成為了80後一代人的夢中女神。

時過境遷, 如今的東芝多了假賬、虧損、裁員、變賣資產、負債、破產等附加詞。 截至3月份的2016財年, 東芝預計將淨虧損大約90億美元, 原因是計入了與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成本超支相關的減記, 西屋電氣已在近期申請破產保護。

東芝出售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是不得已而為之, 快閃記憶體業務作為東芝公司的最後一個核心產業, 也在東芝宣佈重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要出售。 快閃記憶體業務是東芝解決財務造假事件、宣佈重組計畫的核心業務, 關乎著東芝的復興。 出售之後, 很可能會打亂東芝的復興計畫。

為了籌錢拯救陷入困境的核電業務, 除了快閃記憶體業務, 東芝被迫考慮出售的東芝電視業務的子公司“東芝映射”的過半股權,

該子公司位於青森縣三澤市。 消息人士表示, 東芝提出的出售條件包括維持日本據點、雇用員工及品牌REGZA。 公開資料顯示, 東芝1960年推出日本首款彩色電視, 現在以“REGZA”品牌拓展業務。 2016年度日本國內的銷量預計為60萬台, 近年來持續萎縮。

中國企業買買買

土耳其Vestel公司及中國海信集團成為潛在收購方, 東芝希望在明年3月份——也就是當前財年結束之前完成這個交易。 Vestel是歐洲主要的消費電子製造公司之一, 在去年與東芝簽署了五年的協議, 獲得了在歐洲以東芝品牌生產和銷售電視機的權利。 不過, 有分析認為最有可能中標的還是中國公司, 因為近年來已有多家中國企業接盤東芝家電業務。

2013年底, 東芝宣佈在中國停止電視自主生產, 之後與TCL集團成立“東芝視頻產品(中國)有限公司”, 但在東芝的持股比例已從51%降至30%, 不再列入合併財務報表。 隨後2015年12月21日, 東芝宣佈出售位於印尼的電視機廠等, 徹底結束自家電視機生產, 而收購方是中國的創維, 收購價為2508萬美元。 除了電視業務, 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也為中國公司所有。 2016年3月30日, 美的宣佈花費514億日元收購了東芝80%的白色家電業務股權, 並獲得了40年的品牌授權以及超過 5000項家電相關專利, 還有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東南亞的市場、管道和製造基地。 不過, 美的也需承接東芝家電約 250 億日元(約2.2億美元)債務。

除了東芝外, 更早之前, 中國長虹收購了松下旗下三洋電視業務, 海爾也收購了三洋的白色家電業務,蘇寧則拿下了三菱重工空調在中國地區的品牌運營權,TCL收購的是三洋電視墨西哥工廠及品牌運營公司90%股權。值得一提的是,海信還收購了日本夏普公司在美洲地區的電視業務及品牌授權,這是在鴻海收購夏普之前發生的,郭老闆拿下夏普之後還希望收回海信的電視授權,結果海信不同意。

近年來,日本家電巨頭集體遭遇瓶頸,伴隨著業績虧損、市場份額下滑,許多企業開始通過變賣資產以求脫困重組。上世紀90年代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三洋號稱日本彩電六巨頭,目前除了索尼、松下之外,其他公司的“日本製造”、“日本品牌”家電業務幾乎都由中國企業在運營。

海爾也收購了三洋的白色家電業務,蘇寧則拿下了三菱重工空調在中國地區的品牌運營權,TCL收購的是三洋電視墨西哥工廠及品牌運營公司90%股權。值得一提的是,海信還收購了日本夏普公司在美洲地區的電視業務及品牌授權,這是在鴻海收購夏普之前發生的,郭老闆拿下夏普之後還希望收回海信的電視授權,結果海信不同意。

近年來,日本家電巨頭集體遭遇瓶頸,伴隨著業績虧損、市場份額下滑,許多企業開始通過變賣資產以求脫困重組。上世紀90年代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三洋號稱日本彩電六巨頭,目前除了索尼、松下之外,其他公司的“日本製造”、“日本品牌”家電業務幾乎都由中國企業在運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