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劉燁是在裝,你還真以為他不懂演技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上次說了《演員的誕生》後, 毒飯反應熱烈。

這不, 第三期剛播沒多久, 後臺不少人求點評。

行, 滿足你們, 再請我們熟悉的@宋雯婷, 為你有信念感地點評。

文 | 宋雯婷

Sir電影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演員的誕生》截止到現在播出三期, 已經前前後後來了二十余位演員。 他們有男有女, 有老有幼, 有的常駐舞臺, 有的久踞螢屏。

每一期節目, 我在認真觀看演員的表演之餘, 也看到大量網友評價。

我覺得有一個基礎的概念首先需要給大家捋清楚, 這樣能夠更好地來幫助觀眾理解“表演藝術”。

那就是——

舞臺演員、電視演員與電影演員, 其實是有差別的。

因為觀眾在觀看這三種形態的表演時, 與“演員”的距離不同, 這直接導致演員在表演的輕重上, 有不同取捨。

首先, 我們需要明確, 所謂好演員的好,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字概括, 那就是:真。

第二, 我們需要再度明確, 哭喊叫駡不等於“真”。

第三, 真情實感地追綜藝, 都是要傷透心的。

這個節目裡面的pk結果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要, 有趣的反而是演員的表演過程、細節處理、情緒傳遞, 以及導師在點評上的意見。

——劉燁尤其被低估了。

話不多說。

我們先回顧第三期的三組嘉賓表現。

第一組:陳小紜 VS 於月仙

片段《唐山大地震》, 助演嘉賓王俊凱。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片段, 於月仙扮演陳小紜和王俊凱的母親。

在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 弟弟和姐姐都被壓在青石板下, 母親只能救一個。

她救了弟弟, 但沒想到姐姐活了下來。 這個片段, 姐姐時隔三十二年, 回到自己兒時的“家”中。

陳小紜和於月仙的表演都很好。

對於母親角色的處理, 於月仙一開始就是悲痛的。

她知道女兒還活著。 她的這段表演中, 母親對女兒表現最為突出的情感是:愧疚。

這是符合故事情境的。 但是我看了徐帆版發現, 原來更好的處理不是愧疚。

也是這個片段, 也是這些臺詞, 徐帆演繹的是:思念。

她甚至責怪自己的女兒, “我還以為你跟你爸在一起……我惦著你們三十二年, 你們怎麼不理我呢!”

這是真。

我覺得於月仙處理得太重了。

陳小紜說名字, 我並不知道是誰。

但說起她在《小別離》中塑造的後媽角色, 我實在是太有印象了, 非常非常有實力。

在這場比賽中,她情緒上的連貫性與於月仙保持著一致,不落下風,但同樣的問題是,處理得偏重。

一些叫喊,還有臺詞,都用力很猛。

但同樣是重,我選陳小紜。

因為她的“重”在我看來,除了恨,還有隱忍。

人的感情其實都是忍著的,這個理解就比較高級。

她的人物角色塑造的連貫性與發展都出來了。尤其是跟王俊凱對戲之後,轉身的那些表演,內心特別豐富。

王俊凱的表演也很完整,不出戲,並且在即興環節,反應很快,他的天花板應該不低。

第二組:鄭昊 VS 歐陽娜娜

這一組表演,最大的問題是劇本。

鄭昊在採訪的時候說了一句話,特別對——

這個劇本裡面出現了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我們需要用我們的表演去把它彌補掉。

作為一名老演員,他對於表演的理解與對待,是非常嚴肅而到位。

問題出在,他在《我的父親》這個片段中,最後解決矛盾的方法特別“假”。

也就是被章子怡和其他人所提到的一個重要情節轉捩點:“摔碗”。

父親失憶了,房子要拆了,女兒假扮母親的樣子給父親送飯,父親發現打開飯碗裡面什麼都沒有,女兒告訴父親其實母親已經死了很多年了,你不要自欺欺人了,然後父親就…….清醒了。

那父親說到底還是清醒的?

他根本不是失憶,而是自欺欺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摔個碗就能讓他恢復正常,這太“戲劇化”了,而這種戲劇化,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高級表達,反而讓觀眾很混亂。

劉燁說得很委婉,但是也特別清楚:

你那個飽滿的情感可能會讓人感覺到很清醒,所以混沌一點可能會更好。

所以鄭昊的處理,的確有一些問題存在。

但我個人絕不認為問題完全出在鄭昊身上,節目組請自覺背鍋。

因為其實不止一次,出現了劇本上的各種嘩眾取寵、生編硬造。好的演員是要會改劇本,但演員畢竟不是編劇。

至於歐陽娜娜,臺詞實在太臺灣偶像劇了啦。後來跟劉燁對戲的片段,倒好不少。

第三組:週一圍 VS 尹正

兩個都是戲癡,戲迷,戲瘋子。

但請原諒我,在這一場對決中,我必須瘋狂為週一圍打call。

真的,尹正一點也不弱,但是週一圍太強了。他強到,他就是出現在你生活裡,你一定會愛上的那種男人。

他有魅力,而且他的魅力完全不是單一的,是深不見底的:他能把個人魅力和角色魅力合二為一。(即演員的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

黃浦江8號碼頭。

作為被日本人收買的“賣國賊”鄭樹森,從一抬頭,他就是鄭樹森。

一開始不分伯仲,但從他們開始交流,控場的就一直是週一圍。

他(鄭樹森)問尹正(黃旭初),你拋棄妻子,你現在來問我要他們?我給他們的生活,你給得了嗎?

尹正很老實地回答,給不了。

這就跟我在上一期專欄中寫任嘉倫說“你來了”的時候一樣,他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反應。

尹正完全可以在這個臺詞上做一個微小的修改,反問週一圍:“你以為我不想給嗎?”

戲就搶過來了。

但他就是太實在了。尹正是內心戲處理很強的演員,他的邏輯和分寸也很好,但我覺得他在這一場比拼中,他沒有一直在狀態裡。

週一圍不是勝在這裡,他勝在幽默感。

他的幽默感增加了他的戲劇張力,這就非常獨特。

說完三場比賽,我回想起有一個細節。

那就是餘少群與翟天臨對抗結束之後,餘少群身上依然帶著“魏忠賢”的色彩,但是翟天臨已經完全是他自己了。

這一點只有劉燁一個人發現了。

但節目不知道怎麼剪的,我反復看了幾遍,還是最後跟我老師交流她給我講了一遍才明白,劉燁說翟天臨最後去弄一下他的帽帶是這個意思。

劉燁在《演員的誕生》,很多時候嬉笑怒駡,顯得對“表演”不如同班同學章子怡認真。

但是我必須替社長澄清,他還真是一個對“表演”非常嚴肅的人。

綜藝是有人設、有劇本的。

不可能三個評委一個比一個正經。

但你可以注意到,劉燁觀察表演,其實非常準確。

尤其在這一場裡,他的判斷完全一針見血。

前面我們說舒暢表演精准,但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片段,劉燁(更精准地)把安嘉和處理得不那麼變態而是躁郁時,舒暢(的表演)反而弱了。

這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什麼都不說了,我就等著看下一期章子怡與週一圍“共赴黃泉”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在這場比賽中,她情緒上的連貫性與於月仙保持著一致,不落下風,但同樣的問題是,處理得偏重。

一些叫喊,還有臺詞,都用力很猛。

但同樣是重,我選陳小紜。

因為她的“重”在我看來,除了恨,還有隱忍。

人的感情其實都是忍著的,這個理解就比較高級。

她的人物角色塑造的連貫性與發展都出來了。尤其是跟王俊凱對戲之後,轉身的那些表演,內心特別豐富。

王俊凱的表演也很完整,不出戲,並且在即興環節,反應很快,他的天花板應該不低。

第二組:鄭昊 VS 歐陽娜娜

這一組表演,最大的問題是劇本。

鄭昊在採訪的時候說了一句話,特別對——

這個劇本裡面出現了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我們需要用我們的表演去把它彌補掉。

作為一名老演員,他對於表演的理解與對待,是非常嚴肅而到位。

問題出在,他在《我的父親》這個片段中,最後解決矛盾的方法特別“假”。

也就是被章子怡和其他人所提到的一個重要情節轉捩點:“摔碗”。

父親失憶了,房子要拆了,女兒假扮母親的樣子給父親送飯,父親發現打開飯碗裡面什麼都沒有,女兒告訴父親其實母親已經死了很多年了,你不要自欺欺人了,然後父親就…….清醒了。

那父親說到底還是清醒的?

他根本不是失憶,而是自欺欺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摔個碗就能讓他恢復正常,這太“戲劇化”了,而這種戲劇化,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高級表達,反而讓觀眾很混亂。

劉燁說得很委婉,但是也特別清楚:

你那個飽滿的情感可能會讓人感覺到很清醒,所以混沌一點可能會更好。

所以鄭昊的處理,的確有一些問題存在。

但我個人絕不認為問題完全出在鄭昊身上,節目組請自覺背鍋。

因為其實不止一次,出現了劇本上的各種嘩眾取寵、生編硬造。好的演員是要會改劇本,但演員畢竟不是編劇。

至於歐陽娜娜,臺詞實在太臺灣偶像劇了啦。後來跟劉燁對戲的片段,倒好不少。

第三組:週一圍 VS 尹正

兩個都是戲癡,戲迷,戲瘋子。

但請原諒我,在這一場對決中,我必須瘋狂為週一圍打call。

真的,尹正一點也不弱,但是週一圍太強了。他強到,他就是出現在你生活裡,你一定會愛上的那種男人。

他有魅力,而且他的魅力完全不是單一的,是深不見底的:他能把個人魅力和角色魅力合二為一。(即演員的第一自我與第二自我)

黃浦江8號碼頭。

作為被日本人收買的“賣國賊”鄭樹森,從一抬頭,他就是鄭樹森。

一開始不分伯仲,但從他們開始交流,控場的就一直是週一圍。

他(鄭樹森)問尹正(黃旭初),你拋棄妻子,你現在來問我要他們?我給他們的生活,你給得了嗎?

尹正很老實地回答,給不了。

這就跟我在上一期專欄中寫任嘉倫說“你來了”的時候一樣,他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反應。

尹正完全可以在這個臺詞上做一個微小的修改,反問週一圍:“你以為我不想給嗎?”

戲就搶過來了。

但他就是太實在了。尹正是內心戲處理很強的演員,他的邏輯和分寸也很好,但我覺得他在這一場比拼中,他沒有一直在狀態裡。

週一圍不是勝在這裡,他勝在幽默感。

他的幽默感增加了他的戲劇張力,這就非常獨特。

說完三場比賽,我回想起有一個細節。

那就是餘少群與翟天臨對抗結束之後,餘少群身上依然帶著“魏忠賢”的色彩,但是翟天臨已經完全是他自己了。

這一點只有劉燁一個人發現了。

但節目不知道怎麼剪的,我反復看了幾遍,還是最後跟我老師交流她給我講了一遍才明白,劉燁說翟天臨最後去弄一下他的帽帶是這個意思。

劉燁在《演員的誕生》,很多時候嬉笑怒駡,顯得對“表演”不如同班同學章子怡認真。

但是我必須替社長澄清,他還真是一個對“表演”非常嚴肅的人。

綜藝是有人設、有劇本的。

不可能三個評委一個比一個正經。

但你可以注意到,劉燁觀察表演,其實非常準確。

尤其在這一場裡,他的判斷完全一針見血。

前面我們說舒暢表演精准,但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片段,劉燁(更精准地)把安嘉和處理得不那麼變態而是躁郁時,舒暢(的表演)反而弱了。

這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什麼都不說了,我就等著看下一期章子怡與週一圍“共赴黃泉”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