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驚呆丨《人民的名義》火了,熊孩子終於不搶遙控器了!

小長假期間, 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的《人民的名義》刷屏朋友圈。 讓外界意外的是, 這部劇獲得了口味刁鑽的年輕人的喜愛。

隨便來幾條評論大家體會一下。

導演李路感慨:“年輕人喜歡這部劇, 非常之重要。 證明年輕人的三觀是正的。 ”(PS:還好《人民的名義》火了, 否則我們年輕人還要繼續被大家誤解惹)

這部被年輕人看上的“神劇”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到底有多火?豆瓣評分9.1分

《人民的名義》“規格”之高, 高在剖析反腐之烈度、深度開創了新境界, 高在1.2億投資創下同題材電視劇之最, 也高在讓國產劇有了高顏值高智商檢察官等方方面面。

期間, 《人民日報》也連續發佈兩篇文章, 其中包括一篇頭條, 對《人民的名義》評價頗高。

更令人驚訝的是,

甚至連老美都來關注了!美國CNBC新聞網3月30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反腐可能出現在你身邊的螢幕上。 ”讓我們看看美國媒體是怎麼評價的。

外籍情人、特警出動和鈔票鋪就的床——這些出現於中國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元素, 若放在美國政治劇《紙牌屋》中,

一點都不會有突兀感。 但讓美國人驚訝的可能是, 在中國播出的這部劇的主角是一名政府官員。

同時, CNBC也對此劇給出了非常積極的評價:迄今, 中國觀眾對該劇的反應是正面的。 據報導, 在視頻網站試播的一集觀看次數達750萬, 各平臺累計觀看次數3.5億次。

由此可見, 在外媒的眼裡, 這部大尺度“正劇”最大尺度的地方, 在於對我國反腐工作的真實披露。 正如本片導演李路所說, 從一開始, 《人民的名義》就被定義為是“極現實主義題材”。 他理解的反腐劇, 是深挖人性、揭露人性、提示人性的一個深刻題材。

為爭取年輕觀眾下了功夫

在進行後期製作時, 很多負責制作的“90後、95後”都喜歡上了這部作品, 這也讓導演李路感到很欣慰。

“過去10年, 年輕人根本沒有接觸過這種類型的戲, 常見的要麼是婆媳, 要不然就是玄幻仙俠二次元, 很少切切實實表現當下生活的, 我們希望讓他們看到我們所生活的真實的世界。 ”

事實上, 在拍攝時, 導演李路也特意加入了時代感比較強的形象, 也是希望從另一方面拉近年輕觀眾。

“因為周梅森以前作品裡很少出現情感和家庭, 比如領導一般都很少涉及家庭生活, 但是這次我們都設立了感情線。 ”

舔屏時間

證明年輕人的三觀是正的

在導演李路看來,與年輕一代觀眾的交流非常重要。“無論是反腐意識的加強還是整體引導,都要從年輕人做起。我們希望能傳達給他們一些觀念:你有天大的本事,對社會有再大的貢獻,都不能觸犯法律,一旦觸及,就要繩之以法。”

而總製片人高亞麟對“吸引到年輕人”表示很意外:“說實話,我們很擔心90後會不會愛看,因為沒有任何小鮮肉。事實證明回饋不錯,看來無論90後、80後,好的東西依然是大家追尋的主流。”

現在,一部電視劇中演員平均年齡接近50歲,還能吸引20多歲的年輕人,這不是常理、邏輯可以預判的。李路感慨:“年輕人喜歡這部劇,非常之重要。證明年輕人的三觀是正的。”

尺度究竟有多大?涉及到副國級

這部劇能火,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因於“尺度大”。

2004年之後,受政策影響反腐題材電視劇逐漸淡出螢屏,幾乎形成了10多年的空窗期。而在此期間,該劇編劇周梅森也陷入了創作困境,幾度擱筆。

轉機出現在2015年初,伴隨著國家反腐工作的大力推進,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劇中心三顧茅廬,力邀周梅森參與創作。

來者有一句話最終打動了周梅森,“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這場硬仗中下了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在這樣的時代命題下,文藝創作不應該缺席”。

該劇以某部門的一位專案處長被人舉報受賄開始,抽絲剝繭一步步牽出錯綜複雜的內幕。最高官員涉及到副國級,劇中還有政法幫、秘書幫等的爭鬥。

前些年在小說創作中頗有顧慮的周梅森坦言,自己劇本寫到半途還在考慮,“情節應該觸及到怎樣的程度才最合適”?

結果,他得到的鼓勵是———“反腐形勢那麼嚴峻,你能這麼輕描淡寫嗎?”周梅森相信,反腐劇的春天又回來了。

總製片人兼導演李路介紹,貪腐案件中的“蒼蠅”、“老虎”都可以在劇中找到代表,“還有當官不作為的、懶政的,都寫到了,筆墨還不少。”

僅用了十天就過審

在創作這樣一部大尺度的反腐劇時,導演李路也坦言自己有著巨大的壓力。因為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題材,所以這部劇終歸是帶著一定風險的,能否順利過審就是最大的考驗。

《人民的名義》拍完送審時,編劇周梅森曾跟導演李路打了招呼:“要做好刪掉5集、改1000次的準備。”然而沒想到的是,審查僅僅十天就通過了,這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周梅森表示,他的前作《絕對權力》和《國家公訴》送審時,分別修改了許多回,而《絕對權力》更是差點就被“斃”了。

投資方之一的大盛國際傳媒總裁安曉芬表示,此次審核部門都對這部劇表示了堅定的支援。

“他們都帶回家去看,熬夜去看,他們各個審委都是這樣,一個禮拜就把55集全部看完了。看完了大家給提意見,基本上都是非常肯定的。當時就給出了‘氣勢磅礴,石破驚天’這樣八個字的評價。”

不說了,小編要去追劇了!

來源|

編輯| 劉怡廷

舔屏時間

證明年輕人的三觀是正的

在導演李路看來,與年輕一代觀眾的交流非常重要。“無論是反腐意識的加強還是整體引導,都要從年輕人做起。我們希望能傳達給他們一些觀念:你有天大的本事,對社會有再大的貢獻,都不能觸犯法律,一旦觸及,就要繩之以法。”

而總製片人高亞麟對“吸引到年輕人”表示很意外:“說實話,我們很擔心90後會不會愛看,因為沒有任何小鮮肉。事實證明回饋不錯,看來無論90後、80後,好的東西依然是大家追尋的主流。”

現在,一部電視劇中演員平均年齡接近50歲,還能吸引20多歲的年輕人,這不是常理、邏輯可以預判的。李路感慨:“年輕人喜歡這部劇,非常之重要。證明年輕人的三觀是正的。”

尺度究竟有多大?涉及到副國級

這部劇能火,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因於“尺度大”。

2004年之後,受政策影響反腐題材電視劇逐漸淡出螢屏,幾乎形成了10多年的空窗期。而在此期間,該劇編劇周梅森也陷入了創作困境,幾度擱筆。

轉機出現在2015年初,伴隨著國家反腐工作的大力推進,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劇中心三顧茅廬,力邀周梅森參與創作。

來者有一句話最終打動了周梅森,“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這場硬仗中下了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在這樣的時代命題下,文藝創作不應該缺席”。

該劇以某部門的一位專案處長被人舉報受賄開始,抽絲剝繭一步步牽出錯綜複雜的內幕。最高官員涉及到副國級,劇中還有政法幫、秘書幫等的爭鬥。

前些年在小說創作中頗有顧慮的周梅森坦言,自己劇本寫到半途還在考慮,“情節應該觸及到怎樣的程度才最合適”?

結果,他得到的鼓勵是———“反腐形勢那麼嚴峻,你能這麼輕描淡寫嗎?”周梅森相信,反腐劇的春天又回來了。

總製片人兼導演李路介紹,貪腐案件中的“蒼蠅”、“老虎”都可以在劇中找到代表,“還有當官不作為的、懶政的,都寫到了,筆墨還不少。”

僅用了十天就過審

在創作這樣一部大尺度的反腐劇時,導演李路也坦言自己有著巨大的壓力。因為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題材,所以這部劇終歸是帶著一定風險的,能否順利過審就是最大的考驗。

《人民的名義》拍完送審時,編劇周梅森曾跟導演李路打了招呼:“要做好刪掉5集、改1000次的準備。”然而沒想到的是,審查僅僅十天就通過了,這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周梅森表示,他的前作《絕對權力》和《國家公訴》送審時,分別修改了許多回,而《絕對權力》更是差點就被“斃”了。

投資方之一的大盛國際傳媒總裁安曉芬表示,此次審核部門都對這部劇表示了堅定的支援。

“他們都帶回家去看,熬夜去看,他們各個審委都是這樣,一個禮拜就把55集全部看完了。看完了大家給提意見,基本上都是非常肯定的。當時就給出了‘氣勢磅礴,石破驚天’這樣八個字的評價。”

不說了,小編要去追劇了!

來源|

編輯| 劉怡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