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如何超越胡雪岩?

研究源於資料 研究創造價值

厲哥曾經有一個同事, 他說開源比理財更重要, 所以, 現當下低頭賺錢就好, 錢到一定量了, 自然什麼都夠了,

他說, 所謂的“擔心”, 就是錢不夠, 不如把精力放到積累上, 到時候“船到橋頭自然直”!反正現在退休時間也延遲了, 誰知道未來什麼樣呢.

最後, 他還勸我多讀讀《胡雪岩》, 說要以胡雪岩為榜樣,

我還特意在當當網去查了下, 發現企業家類傳記裡有關胡雪岩的書都是排在前幾位的, 而且光胡雪岩的書就二百多種, 這麼看胡雪岩還是很火, 細細酌思, 在胡雪岩的背後其實關係的是中國長久以來養成的理財觀念的問題, 而且這裡還有一個歷史的事實我們不得不正視:

胡雪岩在人生的最巔峰的時候(1871年)開了二百多家阜康錢莊, 而在同一時期的美國, 也就是1872年有一位叫J.P摩根的年輕人創立了摩根公司, 代理歐洲資金在美國投資的業務,

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銀行投資業務, 發展到現在我們還知道有摩根基金的存在,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阜康錢莊的存在?而在真實的歷史上, 胡雪岩死後, 其家道僅僅在9年間就迅速的敗落掉了,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他的那一點商業傳奇的基因一點也沒有傳承下去, 依然躲不過“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從表面看, 似乎再簡單不過, 一個人擁有財富之後難道理財還難嗎?可是歷史事實證明, 理財之道遠非表面那麼簡單, 否則, 怎麼會有富不過三代之說呢?所以, 厲哥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和“富不過三代”是存在矛盾的

財富有三個層次:

一、土豪式的階段, 完成豪宅、豪車、養妻妾的消費, 這時即使是數億之巨, 也僅僅是收入而已。

二、錢成為企業發展的資本, 用來發揮個人能力, 比如辦企業等等, 在競爭中實現個人價值, 目前大部分中國企業都處在這個階段, 胡雪岩的經歷就是這兩個層次的最佳注腳。

三, 錢是社會化的財富, 人們開始思考財富的價值與意義,

你會發現巨額的財富並不能令人得到社會的尊重, 胡雪岩如果跟比爾蓋茨、洛克菲勒相比可能商業的財富不分伯仲, 但是在社會和人類的貢獻上, 後者們都有著非常偉大的成就, 而胡雪岩卻乏善可陳, 唯余慶藥堂被大家所稱頌, 所以論後世的影響, 胡雪岩留給我們更多的只有惋惜。

胡雪岩的熱度背後反映的是國人關於“財富永續”的思考, 發財致富依然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我們說在古代, 財富的積累週期要拉得很長, 往往是老人奮鬥一生積累財富, 然後把財富留給兒孫, 兒孫因為不懂得經營, 家財散盡, 這就存在兩代人或三代人之間的財富經驗斷代的問題, 現在不同了, 財富聚集快, 它更多的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同時競爭更激烈, 所以在積累和理財的問題上就必然要同時進行, 因此不管你的財富有多少, 理財問題怎麼可能不聞不顧而回避它呢?除非你生活在亞馬遜的原始部落裡或古代, 否則你就要面對你的財富的保值、增值, 你的養老、保險,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在過去, 農業社會裡理財的空間很小, 增值保值的機會也有限, 無非出租土地、放貸(楊白勞的故事)、蓋房子置地、參股合夥企業、或者投資從事商品販賣, 這五種, 而且還面對週期的社會動盪(比如農民革命), 尤其是仇富心理, 從根本上讓人們不敢大膽的去投資增值, 咱們經常看到舊時候的富人常常把金銀財寶藏到地下, 可見一斑

現在,全世界的富翁越來越多,同時還越來越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前幾年在烏鎮召開的世界互聯網的大會,有一道有趣的風景,就是與會的一幫中國的年輕互聯網精英們與一幫白髮蒼蒼的西方IT老者們坐在一起指點江山……,這就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如此年輕的財富精英掌握了財富會如何?

況且,年輕人的特點是愛衝動,愛消費、喜歡風險更大的投資,往往有一部分又不計成本……

曾經讓西方人看起來吃驚的“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現象,其實就說明了理財的日益重要性,我們看除了大家熟悉的黃金、股票、銀行存款、房地產還有政府債、企業債、開放式基金、私人股權基金、還有各類保險、以及我們耳熟的餘額寶、理財通等等,這麼多的選擇讓我們眼花繚亂。

從這些讓我們眼花繚亂的各類理財管道來看,理財本身已經是一門專業化的學問了,可以說這些豐富的選擇實際上已經改變了咱們整體的福利,它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體面,自主、能讓我們能夠更好的規避未來各種可以預見和不可預見的風險,理財本身解決的是我們的資產保值,並且能抵抗住未來通脹的問題,或者直接說能夠保證咱們的財產“不掉價”!

今天中國家庭的理財投資組合,普遍是80%以上的存在銀行裡,很少的比例用於投資股票,債券,保險上,而美國恰恰相反,很少的部分存在銀行裡,80%左右投在銀行存款上,跟美國家庭比,中國家庭的資產結構非常不利於升值,也不利於規避未來風險,這種差別說明我們的金融發展水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且目前,咱們對於理財的認識程度也有限,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就更不能忽視它們。

時代在變,我們的商業環境也在變化,僅僅靠“官商勾結”的歷史不可能永遠發生了,我們也不應該僅僅靠一部虛構的歷史小說來塑造我們的偶像,這是多麼的可笑,努力地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現代人,應該比學做歷史上的人要實際的多得多,否則只能在原地打轉,走不出歷史的魔咒,那豈不是誤了你自己的美好人生?

開始行動,走出你理財的第一步!

現在,全世界的富翁越來越多,同時還越來越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前幾年在烏鎮召開的世界互聯網的大會,有一道有趣的風景,就是與會的一幫中國的年輕互聯網精英們與一幫白髮蒼蒼的西方IT老者們坐在一起指點江山……,這就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如此年輕的財富精英掌握了財富會如何?

況且,年輕人的特點是愛衝動,愛消費、喜歡風險更大的投資,往往有一部分又不計成本……

曾經讓西方人看起來吃驚的“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現象,其實就說明了理財的日益重要性,我們看除了大家熟悉的黃金、股票、銀行存款、房地產還有政府債、企業債、開放式基金、私人股權基金、還有各類保險、以及我們耳熟的餘額寶、理財通等等,這麼多的選擇讓我們眼花繚亂。

從這些讓我們眼花繚亂的各類理財管道來看,理財本身已經是一門專業化的學問了,可以說這些豐富的選擇實際上已經改變了咱們整體的福利,它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體面,自主、能讓我們能夠更好的規避未來各種可以預見和不可預見的風險,理財本身解決的是我們的資產保值,並且能抵抗住未來通脹的問題,或者直接說能夠保證咱們的財產“不掉價”!

今天中國家庭的理財投資組合,普遍是80%以上的存在銀行裡,很少的比例用於投資股票,債券,保險上,而美國恰恰相反,很少的部分存在銀行裡,80%左右投在銀行存款上,跟美國家庭比,中國家庭的資產結構非常不利於升值,也不利於規避未來風險,這種差別說明我們的金融發展水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且目前,咱們對於理財的認識程度也有限,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就更不能忽視它們。

時代在變,我們的商業環境也在變化,僅僅靠“官商勾結”的歷史不可能永遠發生了,我們也不應該僅僅靠一部虛構的歷史小說來塑造我們的偶像,這是多麼的可笑,努力地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現代人,應該比學做歷史上的人要實際的多得多,否則只能在原地打轉,走不出歷史的魔咒,那豈不是誤了你自己的美好人生?

開始行動,走出你理財的第一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