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事業單位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每日一練11.14

1.下列句子中, 橫線的成語使用最恰當的一句是( )。

A.昨天晚上, 忽然狂風大作, 暴雨如注, 我被振聾發聵的雷場驚醒了

B.《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實為依據的鴻篇巨制, 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時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

C.最近, 那位足球明星在場上情緒低落, 心不在焉, 傳球和防守都差強人意, 真是令人失望。

D.當年中國音樂家往外走, 現在世界著名音樂大師趨之若鶩地進入中國。

2.下列各句中畫橫線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句是( )。

A.我過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學語文排斥在必修課之外, 而近年來, 外國留學生報考HSK(中國漢語水準考試)的人數大幅度上升,

真可謂“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B.求學期間, 他春風得意, 事事順心。 沒料到踏入社會後, 幾樁生意下來, 被騙的血本無歸, 於是他總是感歎遇人不淑, 命運多舛。

C.同學們, 考入大學僅僅是一個新的起點, 讓我們志存高遠, 學海無涯苦作舟, 在老師們的推波助瀾下, 直掛雲帆濟滄海。

D.等我趕到賽場, 兵乓球賽已經結束, 遇見小李, 我忙打聽戰績, 他說:“我們幾個本來就是‘馬尾巴串豆腐’, 碰到強手, 當然是‘孔夫子搬家了’!”

3.下列各句中, 畫橫線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鄰里之間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屑小事引起的, 不必尋根究底, 你們還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吧。

B.身處春秋鼎盛的時代, 我們這些身強力壯 的青年應該奮發有為,

積極向上, 刻苦學習, 為國家和社會多做貢獻。

C.這位代表數偶的雖然不是什麼崇論宏議, 但他說的話發自肺腑, 句句實在, 沒有套話和假話, 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 成交總額同比減少一半, 這說明以往超過底價數十倍成交的火爆場面已明日黃花

4.下列各句中, 畫橫線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近兩三年來, 某市大型商場所增營業面積相當於過去十年所增營業面積的三倍, 但前往購物的消費者卻寥寥無幾, 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B.沿著岷江且行且看, 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動人心魄的偉大, 又能領略沿江兩岸鮮為人知的民族文化, 體會別樣的風土人情

C.西昌市攀西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也是攀西資源綜合開發的重點區域, 不言而喻, 這裡開發潛力巨大, 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D.10月2日, 北京故宮接待量達11.48萬人次, 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遊人摩肩接踵, 難以感受紫禁城的莊嚴氣氛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A項“振聾發聵”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 不能用來形容雷聲大;C項“差強人意”原指能振奮人的意志, D項“趨之若鶩”是貶義詞, 用在此處形容音樂家不恰當;表示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此處望文生義。 所以選擇B。

2.【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A項望文生義,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是說好像外面來的人都是人才。 B項張冠李戴, “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個品質不好的丈夫。

C項褒貶誤用, “推波助瀾”是指“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展, 擴大影響。 ”D項“馬尾巴串豆腐”是歇後語指“別提了”或“串不起來”, 用在此處正確, 所以答案為D。

3.【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尋根究底:尋找根源, 追究底細。 弄清來龍去脈。 與語境義相符合。 春秋鼎盛:春秋, 指年齡;鼎盛, 正當旺盛之時。 比喻正當壯年。 應用物件應該是人, 不能用於修飾“時代”等, 使用物件錯誤。 崇論宏議:指高明宏大的議論或見解, 與語境義相符合。 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 後多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故選B項。

4.【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A項“僧多粥少”比喻不夠分配之意, 此處應改為“供大於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