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春天|踏青賞花,如何才能顯的有文化?

編者按:“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春光無限, 何不來一場有文化的賞花會。

桃花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題都城南莊》

桃花:古人常用桃花來表達自己對心上之人的愛慕, 比如“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 桃花, 亦指紅顏知己, 後人有桃花運一說。


梅花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蘇東坡《紅梅》

梅花:向來在人們心中是高尚堅貞的象徵, 常常用“紅梅品格”來讚美一個正直的人。


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 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賞牡丹》

牡丹:牡丹文化興盛于長安, 唐代特別看重牡丹, 牡丹成了國運昌隆的標誌,

種植、觀賞牡丹成為一種社會習尚, 許多著名詩人都留下了無數歌詠牡丹的佳章妙辭。

丁香

丁香體柔弱, 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 疏花披素豔。

深栽小齋後, 庶近幽人占。

晚墮蘭麝中, 休懷粉身念。

——杜甫《江頭四詠·丁香》

丁香:丁香花清香宜人, 外樸而內秀,

具有“花中君子”之美譽。 除了它素雅清純的美麗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 它還是愛情與幸福的象徵, 常被人們譽為"愛情之花"、"幸福之樹"。

櫻花

芍藥櫻花兩鬥新。

名園高會送芳辰。

洛陽初夏廣陵春。

紅玉半開菩薩面, 丹砂濃點柳枝唇。

尊前還有個中人。

——蘇軾《浣溪沙·同上》

櫻花: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 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 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 盛唐時期, 萬國來朝, 日本深慕中華文化之璀璨, 園藝花卉的種植技術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併被遣唐使帶回了東瀛。 現在櫻花是最受日本人喜愛的花種, 白雪似的櫻花, 象徵日本武士道絢爛而短暫的美學。

杏花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僧志南《絕句》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

杏花:有人說,杏花是最懂得情懷的,杏花常被比喻成美妙的少女,“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迎春花

二月迎春花盛柳,清香滿串蕩悠悠。

經年弄巧籬笆網,疑慮黃金甲未收。

——《七絕》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

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令狐楚《遊春詞》

迎春花:它從來都是悄悄地告訴人們“春天來了”,然後悄悄隱匿在春天那片花海中,透著陽光的顏色和希望,它就是迎春花。

蘭花

瀟灑寒林,玉叢遙映松篁底。

鳳簪斜倚。笑傲東風裡。

一種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風細。

國人爭媚。不數桃和李。

——姚述堯《點絳唇(蘭花)》

蘭花:“一株蘭草千幅畫,一箭蘭花萬首詩”。享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稱號的蘭花確是中華歲月長流裡千萬花叢中最令人心神俱震的奇葩。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

——白居易

杜鵑花:其實在古詩中用到的“杜鵑”,大都是指杜鵑鳥而不是杜鵑花,而杜鵑花和杜鵑鳥有著相同的情感,都是表達思念。

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情。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東欄梨花》蘇軾

梨花:梨花在古詩詞中以“悲情”長存,寫盡相思與哀愁,比如李清照的“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而現代人常用“梨花帶雨”來形容美好的女子的哭泣。

虞美人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

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

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辛棄疾《虞美人·賦虞美人草紅梅》

虞美人:“霸王別姬”是戰國時期最為淒美悲壯的愛情故事之一,傳頌千百年。後來,在虞姬的墓上長出了一種草,形狀象雞冠花,葉子對生,莖軟葉長,無風自動,似美人翩翩起舞,嬌媚可愛。民間傳說這是虞姬精誠所化,於是就把這種草稱為“虞美人草”,其花稱作“虞美人”。

日高閒步下堂階,細草春莎沒繡鞋。

折得玫瑰花一朵,憑君簪向鳳凰釵。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李建勳《春詞》

玫瑰花:玫瑰長久以來就象徵著美麗和愛情。在希臘神話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進了愛神的鮮血,它集愛與美於一身,這在花的國度裡,可是相當幸運的了。可以說,在世界範圍內,玫瑰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

杏花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僧志南《絕句》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

杏花:有人說,杏花是最懂得情懷的,杏花常被比喻成美妙的少女,“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迎春花

二月迎春花盛柳,清香滿串蕩悠悠。

經年弄巧籬笆網,疑慮黃金甲未收。

——《七絕》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

暖日晴雲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令狐楚《遊春詞》

迎春花:它從來都是悄悄地告訴人們“春天來了”,然後悄悄隱匿在春天那片花海中,透著陽光的顏色和希望,它就是迎春花。

蘭花

瀟灑寒林,玉叢遙映松篁底。

鳳簪斜倚。笑傲東風裡。

一種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風細。

國人爭媚。不數桃和李。

——姚述堯《點絳唇(蘭花)》

蘭花:“一株蘭草千幅畫,一箭蘭花萬首詩”。享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稱號的蘭花確是中華歲月長流裡千萬花叢中最令人心神俱震的奇葩。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

——白居易

杜鵑花:其實在古詩中用到的“杜鵑”,大都是指杜鵑鳥而不是杜鵑花,而杜鵑花和杜鵑鳥有著相同的情感,都是表達思念。

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情。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東欄梨花》蘇軾

梨花:梨花在古詩詞中以“悲情”長存,寫盡相思與哀愁,比如李清照的“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而現代人常用“梨花帶雨”來形容美好的女子的哭泣。

虞美人

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

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

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

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

——辛棄疾《虞美人·賦虞美人草紅梅》

虞美人:“霸王別姬”是戰國時期最為淒美悲壯的愛情故事之一,傳頌千百年。後來,在虞姬的墓上長出了一種草,形狀象雞冠花,葉子對生,莖軟葉長,無風自動,似美人翩翩起舞,嬌媚可愛。民間傳說這是虞姬精誠所化,於是就把這種草稱為“虞美人草”,其花稱作“虞美人”。

日高閒步下堂階,細草春莎沒繡鞋。

折得玫瑰花一朵,憑君簪向鳳凰釵。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李建勳《春詞》

玫瑰花:玫瑰長久以來就象徵著美麗和愛情。在希臘神話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進了愛神的鮮血,它集愛與美於一身,這在花的國度裡,可是相當幸運的了。可以說,在世界範圍內,玫瑰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