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百年恩怨作笑談,論可口百事兩家可樂公司的前世今生

2016年6月初, 百事集團前首席執行官殷瑞傑(Roger Enrico)逝世, 享年71歲。 老爺子在1983年出任百事可樂北美地區的首席執行官之後, 掀起了一場被外界稱為“可樂大戰”的一系列行銷活動。

百事集團前首席執行官殷瑞傑(Roger Enrico)

此前, 可口可樂幾乎已經壟斷了美國的飲料市場,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銷量比為5:1, 百事可樂虧損嚴重。 今天, 我們一起來看看, 那些年, 百事與可口可樂的恩怨情仇~

從誕生一刻, 就註定敵對的宿命

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樂於1886年誕生於美國, 原始配方是化學家約翰·派姆伯頓發明的, 第一年平均每天賣出9杯, 逐漸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數以億計的消費者, 成為“世界飲料之王”。

化學家約翰·派姆伯頓

百事可樂誕生于可口可樂如日中天之時(當時可口可樂的銷售成績已經是每年100萬加侖, 1加侖約等於3.7升)。 配方是藥劑師凱勒·布萊德漢姆發明的, 它的味道同配方絕密的可口可樂相近, 於是便借可口可樂之勢取名為百事可樂, 後來在與可口可樂的交鋒中越戰越強, 最終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上世紀20年代的可口可樂標識

由於可口可樂在開拓市場上不遺餘力, 人們一提起可樂只會條件反射到可口可樂, 因此百事要撼動它的地位絕非易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一直不見起色, 曾兩度處於破產邊緣。

百事曾試圖採取價格戰戰略。 1929年開始的大危機和二戰期間, 百事可樂為了生存, 不惜將價格降至5美分/鎊, 這可是可口可樂價格的一半,

美國人民都據此創造出口頭禪了, 還是不能把百事拉出泥潭。

然而就算降低價格, 可口可樂依然備受歡迎, 在戰後的1948年, 美國政府對二戰退役軍人的一份調查統計資料表明:63.37%的大兵在最喜歡的食物或者飲料中, 選擇了可口可樂。 而且從1941年到1945年, 可口可樂銷售總量為驚人的100億瓶, 其中大部分是1200萬美軍消費的, 公司銷售收入高達5億美元。

二戰期間的可口可樂廣告畫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 二戰後, 美國誕生了一大批年輕人, 他們沒有經過大危機和戰爭洗禮, 自信樂觀, 與他們的前輩們有很大的不同, 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很高, 這為百事可樂針對“新一代”的行銷活動提供了基礎。

1964年,百事的 “You’re in the Pepsi generation!”系列廣告

神轉折發生在1960年百事可樂將廣告業務交給BBDO(巴騰-巴頓-德斯廷和奧斯本)廣告公司之後……第一個漂亮仗是品嘗實驗和其後的宣傳活動。1975年,百事可樂在達拉斯進行了品嘗實驗,將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都去掉商標,分別以字母M和Q做上暗記,結果表明,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更受歡迎。

百事的品嘗實驗

隨後,BBDO公司對此大肆宣揚:可口可樂的忠實主顧選擇標有字母M的百事可樂,而標有字母Q的可口可樂卻無人問津。針對嬰兒潮一代的美國年輕人而提出的“百事一代”的消費品位和生活方式鮮明地與“上一代”——也就是飲用可口可樂一代的消費者劃清了界限,也在與可口可樂的競爭中找到了突破點,消費者開始重新考慮他們對“老”可樂是否應繼續忠誠下去。

其實,可口可樂是實力拒絕直呼百事可樂這一名稱的,它將其叫做“模仿者”、“敵人”、或者泛泛而論的“競爭者”,不過,對於這種比較,可口可樂除了指責其毫無道德之外,束手無策。

結果,百事可樂的銷售量猛增,與可口可樂的差距從1:5拉近至2∶3。1979年,百事可樂在超市的銷量一度超過了可口可樂。

1983年,殷瑞傑出任百事可樂北美首席執行官,他決意要把百事可樂的“挑戰者”形象打響。隨即,百事可樂以鉅款簽約了邁克爾·傑克遜。紐約時報引述一家當時和百事有合作的廣告公司高層表示,殷瑞傑本人和邁克爾·傑克遜親自談合作。

邁克爾·傑克遜在1983年為百事所拍的廣告截圖

合約達成,一場名為“百事一代的選擇”的廣告大戰開打了,天王巨星和百事可樂的結合十分受年輕一代的青睞。這位紅極一時的搖滾樂歌星為百事可樂贏得了年輕一代狂熱的心,廣告播出才一個月,百事可樂的銷量就直線上升。據百事可樂公司自己統計,在廣告播出的一年中,大約97%的美國人收看過,每人達12次。在這之後,百事變得越發喜愛明星,也越發向青年人靠攏,更多的美國巨星和百事簽約,先後包括了麥當娜、辛蒂克勞馥等人。

到了1985年,百事可樂已經佔據了北美飲料市場30%的份額,開始威脅到可口可樂的霸主地位。

New Coke

可口可樂倉促應對,推出了改革配方的產品,但是反響很差,甚至可口可樂的粉絲們都不買帳,可口可樂因此元氣大傷。

由於飲料行業的激烈競爭,為了規避風險,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多元化經營。

自70年代開始,可口可樂公司大舉進軍與飲料無關的其他行業,在水淨化、葡萄酒釀造、養蝦、水果生產、影視等行業大量投資,這些投資給公司股東的回報少得可憐,其資本收益率僅1%。

百事則是順風順水。它從60年代起就試圖打破單一的業務種類,迅速發展其他行業,使公司成為多角化企業,從1977年開始,百事可樂進軍速食業,它先後將肯德基食品公司(KFC)、必勝客(Pizza-hut)義大利比薩餅和特柯貝爾(TacoBell)墨西哥餐廳收歸麾下。百事可樂終於在它誕生92周年的時候正式趕上了競爭對手,1990年,兩種可樂平分市場。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部分品牌

事實證明,多元化是明智的,如今,整個碳酸飲料的市場形勢都不咋滴。據澎湃報導,可口可樂2016年一季度營收下降4%,是連續第四個季度的營收下降;百事可樂情況也不樂觀,一季度營收下降3%,為連續第六個季度的下滑。

事實上,無論是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不僅都已經認識到碳酸飲料面臨的挑戰,而且已經採取行動。早在2014年底,可口可樂董事長穆塔·肯特(Muhtar Kent)提出五點振興公司計畫,而百事正在擴充產品組合,以降低對碳酸飲料的依賴。在全球看,百事只有12%的飲料收入來自“百事”產品,碳酸飲料的收入占比低於25%,百事可樂近年推出了低卡路里的飲料,還有低鹽和低飽和脂肪的零食,目前它們占到收入的45%。

回過頭來看,百事與可口可樂之間的競爭真是一場好戲。但是如今,這兩家公司的多元化產品已經佔據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再糾結誰強誰弱已經不現實。不過現在人們最津津樂道的還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到底喝起來有毛區別?

1964年,百事的 “You’re in the Pepsi generation!”系列廣告

神轉折發生在1960年百事可樂將廣告業務交給BBDO(巴騰-巴頓-德斯廷和奧斯本)廣告公司之後……第一個漂亮仗是品嘗實驗和其後的宣傳活動。1975年,百事可樂在達拉斯進行了品嘗實驗,將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都去掉商標,分別以字母M和Q做上暗記,結果表明,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更受歡迎。

百事的品嘗實驗

隨後,BBDO公司對此大肆宣揚:可口可樂的忠實主顧選擇標有字母M的百事可樂,而標有字母Q的可口可樂卻無人問津。針對嬰兒潮一代的美國年輕人而提出的“百事一代”的消費品位和生活方式鮮明地與“上一代”——也就是飲用可口可樂一代的消費者劃清了界限,也在與可口可樂的競爭中找到了突破點,消費者開始重新考慮他們對“老”可樂是否應繼續忠誠下去。

其實,可口可樂是實力拒絕直呼百事可樂這一名稱的,它將其叫做“模仿者”、“敵人”、或者泛泛而論的“競爭者”,不過,對於這種比較,可口可樂除了指責其毫無道德之外,束手無策。

結果,百事可樂的銷售量猛增,與可口可樂的差距從1:5拉近至2∶3。1979年,百事可樂在超市的銷量一度超過了可口可樂。

1983年,殷瑞傑出任百事可樂北美首席執行官,他決意要把百事可樂的“挑戰者”形象打響。隨即,百事可樂以鉅款簽約了邁克爾·傑克遜。紐約時報引述一家當時和百事有合作的廣告公司高層表示,殷瑞傑本人和邁克爾·傑克遜親自談合作。

邁克爾·傑克遜在1983年為百事所拍的廣告截圖

合約達成,一場名為“百事一代的選擇”的廣告大戰開打了,天王巨星和百事可樂的結合十分受年輕一代的青睞。這位紅極一時的搖滾樂歌星為百事可樂贏得了年輕一代狂熱的心,廣告播出才一個月,百事可樂的銷量就直線上升。據百事可樂公司自己統計,在廣告播出的一年中,大約97%的美國人收看過,每人達12次。在這之後,百事變得越發喜愛明星,也越發向青年人靠攏,更多的美國巨星和百事簽約,先後包括了麥當娜、辛蒂克勞馥等人。

到了1985年,百事可樂已經佔據了北美飲料市場30%的份額,開始威脅到可口可樂的霸主地位。

New Coke

可口可樂倉促應對,推出了改革配方的產品,但是反響很差,甚至可口可樂的粉絲們都不買帳,可口可樂因此元氣大傷。

由於飲料行業的激烈競爭,為了規避風險,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多元化經營。

自70年代開始,可口可樂公司大舉進軍與飲料無關的其他行業,在水淨化、葡萄酒釀造、養蝦、水果生產、影視等行業大量投資,這些投資給公司股東的回報少得可憐,其資本收益率僅1%。

百事則是順風順水。它從60年代起就試圖打破單一的業務種類,迅速發展其他行業,使公司成為多角化企業,從1977年開始,百事可樂進軍速食業,它先後將肯德基食品公司(KFC)、必勝客(Pizza-hut)義大利比薩餅和特柯貝爾(TacoBell)墨西哥餐廳收歸麾下。百事可樂終於在它誕生92周年的時候正式趕上了競爭對手,1990年,兩種可樂平分市場。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部分品牌

事實證明,多元化是明智的,如今,整個碳酸飲料的市場形勢都不咋滴。據澎湃報導,可口可樂2016年一季度營收下降4%,是連續第四個季度的營收下降;百事可樂情況也不樂觀,一季度營收下降3%,為連續第六個季度的下滑。

事實上,無論是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不僅都已經認識到碳酸飲料面臨的挑戰,而且已經採取行動。早在2014年底,可口可樂董事長穆塔·肯特(Muhtar Kent)提出五點振興公司計畫,而百事正在擴充產品組合,以降低對碳酸飲料的依賴。在全球看,百事只有12%的飲料收入來自“百事”產品,碳酸飲料的收入占比低於25%,百事可樂近年推出了低卡路里的飲料,還有低鹽和低飽和脂肪的零食,目前它們占到收入的45%。

回過頭來看,百事與可口可樂之間的競爭真是一場好戲。但是如今,這兩家公司的多元化產品已經佔據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再糾結誰強誰弱已經不現實。不過現在人們最津津樂道的還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到底喝起來有毛區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