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市場風險偏好回升 兩融餘額連續9日突破萬億

自從11月1日年內首次攻破萬億元大關以來, 兩融餘額已連續9個交易日站穩萬億元之上, 至11月13日, 這一餘額達10322億元。 作為高風險偏好的杠杆資金,

兩融餘額的上升被解讀為A股市場趨向活躍和樂觀的一個指標。 而跟蹤兩融資金操作的行業和個股, 也為投資者分析、把握市場熱點提供了參考。

兩融餘額持續創新高

進入11月份以來, A股市場出現兩個搶眼的資料:一是上證綜指站穩3400點, 不斷創出階段新高;二是兩融餘額在11月1日強勢突破1萬億元之後, 至11月13日這一餘額達10322.17億元, 暫未出現下行跡象, 看漲信號強烈。

事實上, 從以往經驗來看, 兩融餘額的增減基本與A股行情走勢正相關, 這兩個資料相輔相成, 配合默契。 上證綜指自11月3日盤中探底回升, 11月4日至13日實現了6連陽, 昨日雖然收陰, 但盤中創出了3450點的階段新高, 11月以來上證綜指漲1.07%。 而從資料上看, 近期兩融餘額的增加,

對股指回暖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11月1日, 滬深兩市兩融餘額達到10051億元, 這也是自2016年1月15日跌破1萬億之後, 首次登上萬億大關。 此後兩融餘額連續9個交易日站穩萬億元之上, 尤其是最近7個交易日節節攀升, 刷新22個月新高, 其中融資餘額為10269億元, 融券餘額為53億元。 財通證券認為, 兩融餘額回升反映出市場風險偏好穩步回升, 投資者仍有望繼續掙風險偏好小幅回升的錢。

不過, 兩融餘額過億並不意味著A股將迎來大牛市, 只能說明A股在突破3400點後, 投資者對後市呈現樂觀情緒, 由於場內外資金在當前點位上對後市的判斷不同, 其步調顯然並不一致。 從兩融餘額的結構來看, 融券餘額已連續兩個交易日超過50億元,

說明了空方力量也在集結準備反撲。 中原證券提醒, 警惕兩融餘額激增以後市場行情的回檔風險。

據財通證券分析, 雖然兩融餘額站上萬億, 但A股市場尚沒有去杠杆風險。 從兩融餘額市值占比、兩融交易額占比和兩融交易額絕對水準看, 都反映出當前市場杠杆率合理, 市場情緒沒有過熱, 股市不存在去杠杆風險。 11月13日, 兩融交易額占A股總交易額比重為11.56%, 相當於上一輪牛市啟動前2014年6月的水準, 較股災前峰值22.23%大幅下降約50%。

融資客偏好電子行業

儘管兩融餘額能否繼續創出新高備受關注, 但就目前而言, 投資者風險偏好還未有實質回落。

同花順統計顯示, 11月以來, 融資客淨買入額超過10億元的行業有9個, 其中電子行業的區間融資淨買入額最高,

達到52.02億元;其次是銀行和非銀金融行業, 融資淨買入額均在40億元以上;醫藥生物和電腦的融資淨買入額分別為32.06億元和27.56億元。 此外, 淨買入額超過10億元的行業還有電氣設備、家用電器、建築裝飾和家用電器。 而有色金屬、紡織服裝、交通運輸及輕工製造則是融資撤離的“重災區”。

財通證券表示, 隨著股市行情向好, 目前非銀金融行業已由之前的融資淨賣出轉成淨買入, 預計未來醫藥生物行業資金淨流出狀況也將會有所好轉。 中原證券則建議行業上進行食品飲料、電子、醫藥生物、大金融等行業的均衡配置。

個股方面, 統計顯示, 11月以來融資淨買入金額居前的個股份別是京東方A、中國平安、科大訊飛、平安銀行、興業銀行;融資淨買入額分別為20.83億元、16.88億元、11.09億元、10.19億元和8.81億元;中信證券、中國建築、恒瑞醫藥、農業銀行、四維圖新緊隨其後。

可見, 這些股票主要集中在近期表現搶眼的銀行、保險、人工智慧等板塊。

來源 / 證券時報

編輯 / 武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