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幸福吉州:讓“生人社區”變“熟人社區”

鷺洲觀瀾社區業委會主任歐陽祖隆介紹社區情況

居民們聚在一起看書下棋

居民開展文藝活動

中國江西網吉安訊 記者周茜報導:俗話說, “遠親不如近鄰”, 但在現代社區中, 這樣的鄰里關係已是罕見, 不少鄰里生疏到對門遇見互不認識的地步。 過去幾年裡, 在吉州區, 隨著各方面工作的有效推進, 各社區疏遠的鄰里關係得到了改善, 鄰里之間充滿溫馨和諧。

近年來, 吉州區堅持把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作為一項文化惠民工程來抓, 積極舉辦文藝活動, 充分利用街道社區文化廣場廣泛開展社區文體活動, 宣導社區新風尚, 致力於打破“對門相望, 形同路人”的鄰里關係僵局。 此外, 通過開展“七彩義工”“生對三送”等活動,

組建“宜家幫忙團”“紅杜鵑”等民間組織, 宣導鄰里互助, 組織鄰里互動, 發動鄰里共建, 搭起了鄰里交流的平臺, 鄰里間從陌生人變成熟悉人, 甚至知心人。

對於近幾年社區鄰里關係的變化, 文山街道思源社區黨委書記馮麗莉感觸特別深, 她表示, 近年來, 社區開展了鄰里守望、留守兒童親情守護等志願活動, 引導社區鄰里之間互幫互助, 加上時常開展的社區活動, 有效增進了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一次我在路上看見社區的一個住戶帶著4個小孩去上學, 我心想這家怎麼這麼多孩子, 一問才知道, 只有兩個孩子是她家的, 她是7棟的, 另外兩個孩子一個是5棟一個是10棟的。 ”看到社區居民的關係越來越好,

情誼越來越深, 馮麗莉十分欣慰。

同樣有著深切感受的, 還有古南鎮街道火頭門社區鷺洲觀瀾社區業委會主任歐陽祖隆。 “我們11棟有一個住戶, 她愛人在部隊, 有一次她二年級的孩子放學沒有人接, 她就打了一位元鄰居的電話, 這個鄰居帶著小孩在自己家吃飯, 當小孩吵著要回家時, 這鄰居便拿出鑰匙打開了這個住戶家的門陪孩子玩。 ”歐陽祖隆認為, 在這個淡漠的社會裡, 這些顯得尤為珍貴。 在社區, 許多鄰居之間都會相互留鑰匙, 互幫互助的事情更是時常發生的, 這讓他這個業委會主任特別驕傲。

而在永叔街道, 所用的方法則是服務居民所需, 開展特色公共文化活動, 讓居民們有“地”可去、有“樂”可尋,

從中醞釀出醇厚的鄰里親情。 據介紹, 近幾年來, 永叔街道培育各類文體組織, 引進依託各類社會團體, 開展特色公共文化服務。 組建社區文體隊伍17支, 包含有舞蹈、合唱、攝影、繪畫、籃球、足球、柔力球、腰鼓, 每年節假日組織群眾文藝演出、群眾趣味運動會, 在轄區形成了“年年有活動、季季有節目、月月有歡笑”的文化活動氛圍。

在永叔街道, 還有一座有百年歷史的徽派四合院——胡家大院。 這裡鄰里關係親如一家。 在老吉安節日風俗裡, 人們紛至遝來, 看一看這座融凝了百年親情的大院, 聽一聽老人們溫暖的話語, 大家聚在一起慶佳節、享美食、話家常, 醇厚的鄰里親情在節日的濃濃氛圍中醞釀。 “社區經常會開展活動, 我們這些老居民都會積極參加, 也會認識很多人,在這裡我覺得生活得很幸福!”青石街社區的一位老大爺樂呵呵地說著。

也會認識很多人,在這裡我覺得生活得很幸福!”青石街社區的一位老大爺樂呵呵地說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