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淺議農信社客戶身份識別風險管理之對策

【摘要】農信社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而農信社在反洗錢工作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 農信社反洗錢工作在人民銀行的正確領導和精心指導下, 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 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與反洗錢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相比, 我們所面臨的工作任務還十分艱巨, 特別是在客戶身份識別洗錢風險管理上還十分薄弱, 因此我們要從貫徹落實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高度, 提高對客戶身份識別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

增強反洗錢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求真務實, 開拓進取,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不斷開創農信社反洗錢工作的新局面。

一、客戶身份識別的基本要義

客戶身份識別也稱“瞭解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s,KYC)或者“客戶盡職調查”(Customer Due Diligence,CDD), 即履行反洗錢義務的金融機構瞭解客戶的真實身份, 包括瞭解客戶本人的真實身份, 瞭解客戶的交易目的、交易性質、資金來源和用途, 瞭解實際控制客戶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實際收益人。 客戶身份識別是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的第一道防線, 是做好客戶風險等級分類、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資訊保存等反洗錢工作的核心基礎, 對金融機構有效開展反洗錢工作意義重大。 農信社作為服務“三農”的百姓銀行,

履行好反洗錢“第一道防線”職責和義務, 顯得尤其重要。 因此, 客戶身份識別成為反洗錢工作的核心內容, 更是金融機構能否真正做到合規經營、穩健經營和持續經營的“試金石”。

二、農信社客戶身份識別存在的突出問題

(1)客戶身份識別資訊獲取方面。

農信社客戶身份識別是通過聯網核查公民身份資訊系統核對或查詢相關個人的公民身份資訊, 以驗證相關個人的居民身份證所記載的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照片及簽發機關等資訊真實性的行為。 但是目前, 很多客戶選擇網上支付, 通過網路匯劃等方式進行購物、消費、匯款交易。 網上支付無紙化、數位化, 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 但兼具隱蔽性、匿名性的弊端,

該弊端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 網上支付的興起導致很多客戶身份識別存在很多問題, 金融機構在辦理這些業務時, 並不能直接面對客戶, 很難瞭解客戶的真實性。

(2)客戶身份識別手段方面

當前, 企業身份資訊和個人身份資訊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 但個人資訊被一些機構和個人濫用、洩露牟利的報導屢見不鮮, 導致客戶對金融機構“瞭解客戶”要求存疑慮及反感甚至畏懼, 普遍不願提供詳細的個人資訊, 導致金融機構真實、準確收集客戶身份資訊存在現實困難;同時, 客戶提供的職業、住所、收入等方面的證明文件也存在權威性、有效性操作難題。

(3)客戶身份識別技術方面。

隨著我國高科技、大資料化的發展,

聯網核查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現有的發展趨勢, 資料更新不及時、網路核查效果不理想等局限性日益突出, 例如:部分核查結果顯示姓名不符、無此號碼, 或是影像出現錯誤、不完整, 或是持同號士兵證、同號軍官證、同號護照, 或是無工商註冊資訊、工商營業執照被登出等問題, 導致聯網核查工作存在困難。

(4)客戶身份識別制度建設方面。

當前, 農信社在反洗錢內控制度建設上已初見成效, 但與日趨複雜的國際國內反洗錢工作要求還相差甚遠, 制度漏洞頗多。 例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和人民銀行以及反洗錢監督管理中心的有關規定, 雖然農信社已初步建立了《反洗錢管理規定》、《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制度》、《大額交易和可疑報告制度》以及相關操作規程,

但是對於公民個人配合金融機構在客戶身份識別方面應當履行的反洗錢義務缺乏強制性規定以及還存在反洗錢風險評估機制不科學、反洗錢系統建設方面的內控制度尚未形成、反洗錢內控制度未完全涵蓋人民銀行規定的全部內容、操作流程不夠細化、融入度不高等諸多問題。

(5)客戶身份識別資訊平臺方面。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融合發展和大資料發展戰略的縱深推進, 金融機構間的合作也呈現了“協調發展、取長補短、良性競爭、合作共贏”的良好態勢, 合作共用是當今共用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 反洗錢工作中各金融機構缺乏客戶身份資訊共用平臺, 導致金融機構間的客戶資源資訊不對稱,客戶身份資訊和帳戶資訊得不到有效整合。

三、對策與建議

針對當前農信社客戶身份識別工作的現狀和反洗錢工作出現的新特點、新情況和新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筆者大膽提出如下的對策與建議:

第一,制定農信社客戶身份識別行業標準化,明確資訊證明和核查標準,全面完善農信社客戶身份識別制度。一是明確農信社網點櫃員對職業、聯繫方式、位址、資金來源等關鍵資訊的證據佐證和核查義務;二是確立各種證件、檔的審查指導性原則和標準,劃定真實性和有效性底線,確保客戶身份識別的基本品質要求。

第二,大力提高客戶身份識別科技建設水準。一是加大客戶身份識別聯網核查系統“智慧化”建設,增加身份證留存、身份證資訊聯網核查標識控制功能,使不同櫃員在辦理業務時,不僅可以從系統調閱身份證資訊,還可以看到是否留存或是否核查,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強聯網核查系統“網路化”建設,實現網點業務終端的客戶資訊即時自動更新,以此來降低農信社網點櫃員洗錢風險問題的發生。三是加強客戶資訊管理“系統化”建設,實現對新舊客戶身份資訊自動識別的功能。

第三,從金融機構誠信建設著手,培育金融誠信文化。一是人民銀行會同銀監部門、行業協會宣導加強金融機構誠信建設;二是嚴厲打擊販賣、洩露客戶身份資訊的不法行為,震懾不法分子,降低社會公眾的個人資訊安全顧慮。

第四,將客戶身份識別有關內容納入征信管理。一是建議征信管理部門建立有效機制,將客戶如實提供個人資訊義務以合理方式納入征信管理;二是對客戶提供的個人資訊存在隱瞞、作弊行為,或有洗錢嫌疑,金融機構及時上報人民銀行,列入資訊誠信黑名單予以記錄;三是大力開展反洗錢宣傳活動,積極營造反洗錢社會輿論氛圍,鼓勵社會公眾支援金融機構開展反洗錢工作。

第五,加強對反洗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隨著我國反洗錢基本制度架構逐步形成和反洗錢工作持續深入,人民銀行也不斷健全完善我國反洗錢工作規章制度,特別是2016年頒佈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3號令),對金融機構做好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交易資料保存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農信社必須要加強反洗錢工作的認識,全體員工要充分認識到洗錢犯罪活動對於社會的危害性和客戶身份識別在反洗錢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強農信社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勇於承擔反洗錢鬥爭的第一道防線的職責。同時,要根據反洗錢工作新形勢新特點新要求,不斷建立完善農信社反洗錢內控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第六,構建協調配合機制,搭建資訊共用平臺。由反洗錢主管部門主導,建立金融機構之間以及與公安、工商、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資源分享的資訊平臺,説明金融機構解決核查企業、個人身份資訊的瓶頸,提高銀行業反洗錢工作效率。同時,反洗錢主管部門加強資訊共用平臺中涉及客戶資訊的保密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相關資訊洩密,切實保證銀行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正常安全進行。

導致金融機構間的客戶資源資訊不對稱,客戶身份資訊和帳戶資訊得不到有效整合。

三、對策與建議

針對當前農信社客戶身份識別工作的現狀和反洗錢工作出現的新特點、新情況和新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筆者大膽提出如下的對策與建議:

第一,制定農信社客戶身份識別行業標準化,明確資訊證明和核查標準,全面完善農信社客戶身份識別制度。一是明確農信社網點櫃員對職業、聯繫方式、位址、資金來源等關鍵資訊的證據佐證和核查義務;二是確立各種證件、檔的審查指導性原則和標準,劃定真實性和有效性底線,確保客戶身份識別的基本品質要求。

第二,大力提高客戶身份識別科技建設水準。一是加大客戶身份識別聯網核查系統“智慧化”建設,增加身份證留存、身份證資訊聯網核查標識控制功能,使不同櫃員在辦理業務時,不僅可以從系統調閱身份證資訊,還可以看到是否留存或是否核查,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強聯網核查系統“網路化”建設,實現網點業務終端的客戶資訊即時自動更新,以此來降低農信社網點櫃員洗錢風險問題的發生。三是加強客戶資訊管理“系統化”建設,實現對新舊客戶身份資訊自動識別的功能。

第三,從金融機構誠信建設著手,培育金融誠信文化。一是人民銀行會同銀監部門、行業協會宣導加強金融機構誠信建設;二是嚴厲打擊販賣、洩露客戶身份資訊的不法行為,震懾不法分子,降低社會公眾的個人資訊安全顧慮。

第四,將客戶身份識別有關內容納入征信管理。一是建議征信管理部門建立有效機制,將客戶如實提供個人資訊義務以合理方式納入征信管理;二是對客戶提供的個人資訊存在隱瞞、作弊行為,或有洗錢嫌疑,金融機構及時上報人民銀行,列入資訊誠信黑名單予以記錄;三是大力開展反洗錢宣傳活動,積極營造反洗錢社會輿論氛圍,鼓勵社會公眾支援金融機構開展反洗錢工作。

第五,加強對反洗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隨著我國反洗錢基本制度架構逐步形成和反洗錢工作持續深入,人民銀行也不斷健全完善我國反洗錢工作規章制度,特別是2016年頒佈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3號令),對金融機構做好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交易資料保存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農信社必須要加強反洗錢工作的認識,全體員工要充分認識到洗錢犯罪活動對於社會的危害性和客戶身份識別在反洗錢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強農信社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勇於承擔反洗錢鬥爭的第一道防線的職責。同時,要根據反洗錢工作新形勢新特點新要求,不斷建立完善農信社反洗錢內控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第六,構建協調配合機制,搭建資訊共用平臺。由反洗錢主管部門主導,建立金融機構之間以及與公安、工商、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資源分享的資訊平臺,説明金融機構解決核查企業、個人身份資訊的瓶頸,提高銀行業反洗錢工作效率。同時,反洗錢主管部門加強資訊共用平臺中涉及客戶資訊的保密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相關資訊洩密,切實保證銀行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正常安全進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