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融證券債市違約烏龍:已與洛陽銀行順利解決了相關交易問題

債券市場又發生代持違約?這一回, 是個烏龍。

11月13日盤後, 在債券市場上開始流傳起“國融證券代持違約”的消息。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 當時流傳的消息稱, 國融證券有一筆債券請洛陽銀行代持, 原本協商在11月13日上午買回, 但對接並未能夠完成, 於是就傳出了“代持違約”的風聲。

不過, 這一傳言很快就得到了澄清。

債券交易員間交流群聊天紀錄。

澎湃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債券交易員間交流群聊天紀錄顯示, 有人透露, 早上洛陽銀行還能聯繫上國融證券的負責員工, 結果下午該員工就離職了, 導致了溝通問題, 而非違約。

11月14日, 有國融證券的員工在交流群內對傳言發出嚴正聲明:

“從昨天傍晚到今天, 看到也聽到不少同業關於我司與洛陽銀行之間交易的負面討論, 在查證相關記錄之後, 我司昨日已與洛陽銀行順利溝通解決了相關交易問題。

但截至目前, 仍有不少匿名人士, 編造了一些與我司完全無關的事由, 惡意中傷國融證券的市場形象, 對此我司保留法律追訴的權利。 ”

“銀行間市場是一個陽光的市場, 希望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如果覺得我們有任何做的不完美的地方, 可以提意見, 也可以通過報協會或交易中心這些正規途徑解決問題, 歡迎大家直接批評指正。 ”國融證券在聲明中寫道。

另外, 國融證券也在官網放發佈了官方聲明。

在這份名為《關於我司“債券代持違約”不實傳聞的聲明》的檔中, 國融證券表示:“11月13日, 因在交易時間內對交易要素未來得及核實, 我司當天已與交易方口頭確認於11月14日進行交易。 11月14日, 該筆交易已完成, 我司已將具體情況向債券業務主管部門溝通報告。

官方聲明 官網截圖

這樣的情況, 讓人聯想到2016年底的國海證券“蘿蔔章”事件。

當時, 也是流動性緊張、債券市場疲弱, 國海證券先是被爆出請人代持的100億元債券違約, 後又發佈公告稱交易用章為員工私刻的“蘿蔔章”, 頓時引爆債券市場。

當時甚至有從業人員感慨, 此事一度動搖了整個金融行業的信用根基。

不過, 從澎湃新聞記者瞭解的情況來看, 國融證券的這則傳言並沒有造成當年國海證券事件的影響。

甚至有固定收益產品的基金經理對記者開玩笑地說:“這種消息我都習以為常了, 哈哈。 ”

另外有一名債券交易員透露, 圈子裡基本沒有過多討論, 就是有流傳這個說法, 然後就過去了。

但也有人認為, 此事並不是簡單的負責人離職這麼簡單, 有可能是交易雙方確實因為債券買賣價格存在分歧而導致交易受阻, 最後有一方妥協了, 交易因此得以繼續。

流言的背後, 是持續低迷的債券市場。

從國債期貨的價格走勢來看, “債熊”已經十分明顯,

下半年開始五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價格持續走低, 10月份起更是連番跳水, 11月14日收盤時僅報95.890元。 十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價走勢十分類似, 11月14日收報92.445元。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師表示, 10月份以來債券收益率持續上升, 比較主要的一個影響因素是銀行存款派生減弱, 銀行缺存款配置債券, 導致債券尤其是利率債的供需關係惡化, 推動了無風險利率的上升, 並滯後傳導到風險利率。 尤其是10月份財政存款上升1.05萬億, 僅次於7月份的1.16萬億, 處於歷史上財政存款單月增量的高位, 導致普通存款減少。 而銀行同業資產的壓縮也導致所派生的存款也繼續減少。 這些因素都對銀行負債端構成了較大壓力, 抑制了對資產的配置, 從而容易推高負債端和資產端利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