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砥礪奮進神東人:創領文化驅動 黨建工作引領 共用發展聚力

過去5年, 煤炭市場上演著跌宕起伏的“悲喜劇”。 對於地處陝晉蒙三省區交界處的神東煤炭集團而言, 這個年產2億噸煤炭的全國最大煤炭生產基地卻穩紮穩打、砥礪奮進, 堅持創領文化驅動, 把黨建“內嵌”到發展中, 以共用發展的理念帶動區域繁榮, 實現了煤炭開採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由高危產業向本質安全型企業的轉變、由環境污染型向清潔環保與資源節約型的轉變, 為中國大型煤炭生產企業樹立了一面標杆。

創領文化驅動 核心工藝技術“雙創新”

在神東煤炭集團哈拉溝煤礦一處綜采工作面,

巨大液壓支架整齊地排列在工作面內, 圓形割煤刀緊貼著在嶙峋厚重的黑色煤體。 哈拉溝煤礦黨政辦公室主任甘建軍說, 通過多年持續不斷努力, 神東公司類似的支架、刮板機等部件已基本國產化, 採煤機的國產化也正逐漸實現。

為了降本增效, 神東煤炭集團近年一直宣導以科技創新為驅動, 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創領文化”, “創”是創新、創造, “領”是領先、領跑。 在“創領文化”的引導下, 神東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不斷加強。

2013年, 世界首套井下快速掘進系統問世, 並在神東大柳塔煤礦進行試驗開採。 這項工作的負責人, 正是時任大柳塔煤礦連采三隊隊長的薛占軍。 由於系統是首次進行井下工業性試驗,

運行過程中設計缺陷逐漸暴露。 系統後配套的八臂錨杆機體積過大無法入井、皮帶轉載機受料斗和壓帶輪處經常堵大塊煤、設計缺少破碎機、轉載處聯接不緊密……

已被評為全國勞模的薛占軍坦言, 他只能帶領全隊邊幹邊學邊總結, 最終憑著不服輸的倔勁攻克了一項項難題。 隨著快掘系統日趨完善, 進尺記錄被不斷刷新。 2015年2月, 單班掘進88.7米, 圓班掘進158米, 刷新了煤礦掘進的世界記錄。

過去5年時間, 8米大采高、沿空留巷、切頂卸壓無煤柱開採等新技術和TBM盾構、全斷面快速掘進等新工藝在神東一步步投入實用。 “我去澳大利亞交流時發現, 我們的設備技術不弱於發達國家, 部分設備技術水準還超過了他們。 ”薛占軍說。

“創新是神東發展的不竭動力。 ”神東煤炭集團董事長楊鵬認為, 創新作為神東集團的主要優勢, 將在日後發揮更大的作用。

黨建工作引領 黨建成為生產內生動力

“這5年來, 黨員這兩個字的意義重了很多。 ”哈拉溝煤礦綜采一隊隊長溫大江說, 今年中秋節, 哈拉溝煤礦一台採煤機的搖臂出現故障, 很多黨員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 連續工作24小時修好了設備。

在榆家梁煤礦, 近幾年還結合黨建工作推廣標準型、和諧型、技能型、學習型、安全型、創新型、績效型、自控型等“八型班組建設”, 並與黨建工作結合起來, 實現了黨建工作“落地”。

神東目前擁有近萬名黨員。 為了提高黨員學習和管理水準, 神東煤炭集團於2013年起研發了集團黨建資訊平臺,

並在2015年上線使用, 通過結合黨建資訊平臺與黨員示範崗位的設置, 使得“我是黨員, 向我看齊”的思想意識在神東全面鋪開。

據瞭解, 資訊平臺通過黨支部的應用帳戶與展示平臺互聯互動, 即通過黨員自主學習、黨員線上承諾、自主履責踐諾、黨員相互評議、積分考評應用, 讓黨員的自主學習和黨組織的管控、指導、服務變得更加方便。 “以前總是找不到學習資料, 現在都被明明白白地梳理出來。 ”榆家梁煤礦運轉隊技術員張勝利表示。

哈拉溝煤礦礦長魏光榮說:“全礦241名黨員, 每個黨員都認真學習黨規黨章和黨建知識, 真正實現了以黨建帶動生產。 ”

共用發展聚力 成果惠及企業地方員工

目前神東煤炭集團在內蒙古、陝西、山西境內共擁有生產礦井15個。

早在礦區開採之初, 神東就提出了發展國家能源工業、繁榮地方經濟、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三位一體”的開發原則。 近5年地方發展更是得到了神東的強大助力。

2016年9月, 神東礦區所在的陝西省神木縣大柳塔鎮, 正式升級為鎮級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驗區。 正是得益於神東的快速發展, 已有10萬居民的大柳塔鎮形成了以煤炭開採及煤化工為主的產業集群。

“5年來最大的變化, 是礦區停車位不夠了。 ”哈拉溝煤礦綜采二隊生產二班班長賈雙喜說,隨著神東的發展, 員工的腰包越來越鼓, 大柳塔鎮的人氣也越來越往, 現在一大半員工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車, 礦區街道也越來越繁榮。

對於大柳塔煤礦連掘二隊隊長王連生來說, 這5年神東的變化他是最佳見證者之一。2012年,王連生博士畢業來到神東,成為大柳塔第一個下井的博士員工。5年來,他不僅在這裡紮下根、成了家,還從一個大學畢業生一步步成為業務骨幹、副隊長、隊長,“神東的快速發展給了我施展才華的舞臺。”

成立於1997年的神華神東救護消防大隊,不僅承擔神東集團礦山救護和神東礦區地面消防救援任務,同時為陝西省榆林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以及山西省忻州市境內百餘座煤礦提供緊急救援服務,服務半徑達150公里。

“共用發展才能彙聚合力。我們要兼顧企業、員工、社會的利益,使企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員工,反哺地方百姓。”楊鵬表示。(尹亮 趙陽 張振聲)

這5年神東的變化他是最佳見證者之一。2012年,王連生博士畢業來到神東,成為大柳塔第一個下井的博士員工。5年來,他不僅在這裡紮下根、成了家,還從一個大學畢業生一步步成為業務骨幹、副隊長、隊長,“神東的快速發展給了我施展才華的舞臺。”

成立於1997年的神華神東救護消防大隊,不僅承擔神東集團礦山救護和神東礦區地面消防救援任務,同時為陝西省榆林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以及山西省忻州市境內百餘座煤礦提供緊急救援服務,服務半徑達150公里。

“共用發展才能彙聚合力。我們要兼顧企業、員工、社會的利益,使企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員工,反哺地方百姓。”楊鵬表示。(尹亮 趙陽 張振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