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保監會首次公佈壽險保額 保險“姓保”純度幾何?

11月9日, 保監會發佈前三季度保險業成績單, 從承保到投資再到盈利的諸多資料中, 保障特色凸顯。 保監會也在“悄悄”調整公佈指標的範圍, 逐步體現“保障”功能, 壽險保額的公佈就是其中之一。

保監會每個季度發佈的保險業業績報告, 一般由以下幾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業務增速, 多是行業保費及其增速;第二部分是業務結構, 諸如財產險的車險、非車險占比, 壽險公司的普通壽險、萬能險、分紅險占比, 以及各個管道業務的分佈;第三部分是資金運用情況;之後是新科技、服務實體經濟等內容。

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行業成績單中,

第一部分依舊是關注保費, 特點概況為“業務增長穩中趨緩, 風險保障金額較快增長。 ”但在書寫完不同險種的保費及其增長之後, 緊隨著是“前三季度, 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2909.81萬億元, 增長46.33%。 其中, 壽險28.31萬億元, 同比增長53.62%。 ”兩句保障資料的描述。

這兩句話, 可能並未引起讀者特別注意, 但筆者比較了多份季度行業業績報告後發現, 這是保監會首次在專屬於行業保費的章節發佈保障資料, 且系首次公開壽險保額數據。 筆者認為, 此一小步意義重大, 特別是壽險28.31萬億元保額數據的發佈。

這也意味著保監會開始將業務發展的關注點, 從“保費”擴圍到“保額”。 而事實上, 作為後者的“保額”才是更能反映保險行業硬實力以及“姓保”程度的關鍵指標。

從保監會公佈的前三季度資訊來看, 前三季度壽險保障28.31萬億元, 同比增長53.62%。 目前尚無法斷定這一壽險保障的口徑, 若僅對應前三季度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8940.92億元, 保額是保費的15倍, 也即1塊錢保費可以換取15元的壽險保障, 壽險業務提供了15倍左右的杠杆保障。 不過這僅是簡單換算, 具體口徑是否如此, 還需監管更多資訊確認。

鑒於此, 筆者希望, 監管公佈的保額指標可以進一步細化。 例如, 人身險行業的保額指標, 可進一步細化到壽險、重疾險、意外險等, 以及每個險種下的人均保單數、人均保額、件均保額等資料。 事實上, 在世界成熟保險市場中, 均會以這方面資料來反映民眾的保障是否充分,

例如, 人均持有壽險保單情況為臺灣地區2.4張、韓國1.65張、日本1.57張, 美國0.87張。 保障程度方面, 若均折算成人民幣, 日本人均壽險保障是61萬元、美國44萬元、臺灣地區32萬元、韓國29萬元。

同時, 保額的指標公佈還可以常態化, 比如, 在每月公佈保險公司的保費時, 同步公佈保額數據, 讓各家公司的保障指數透明起來。

事實上, 保額的公佈, 不僅能倒逼保險公司注重保障, 還能倒逼公司真正以客戶為中心。 敢於自爆“姓保”家底, 接受社會各界監督評價, 才有利於保險行業走得更實、走向更遠。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