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央視《朗讀者》上的清華學霸,她竟是湖州才女!

4月2日, 央視《朗讀者》的舞臺上, 出現了這樣一位嘉賓, 她身上貼著好多標籤:90後、保送清華、理科學霸、書香門第。

她在21歲的時候, 放棄了清華推研直博的機會,

選擇了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 她是全國唯一一個職業音樂劇譯配。 她就是我們湖州的才女, 清華大學生物系高材生——程何!

程何, 七幕人生音樂劇劇本總監。 還沒過27歲生日的她曾主導或參與過許多經典音樂劇的漢化翻譯工作:《我,

堂吉訶德》《音樂之聲》《獅子王》《媽媽咪呀!》《貓》……幾乎囊括了國內市場上所有引進音樂劇的中文版。

音樂劇在國內是個小眾愛好, 很多種觀眾對“中文版”都抱有偏見。 程何卻認為優秀的本土化作品不僅不會折損原作者的意思, 還會把原文隱藏在字裡行間的資訊以更貼近國人知識結構的方式傳達出來。

程何朗讀的《不會成真的夢》, 就是她的譯配作品《我, 堂吉訶德》中的主題曲。 她說在日本、韓國甚至以色列, 每年都有不計其數的本土化音樂劇上演。 看到音樂劇在中國遍地開花, 就是她“不會成真的夢”。

伴隨著《我, 堂吉訶德》男主角劉陽的演唱, 程何的朗讀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大四那年她拒絕了清華的推研名額, 沒有和家人商量、沒有Plan B, 加入了一家叫“七幕人生”的音樂劇公司, 成為了這家公司的第三名成員。 在七幕, 程何主導了《Q大道》《一步登天》《我, 堂吉訶德》《音樂之聲》的漢化工作。 成為公司劇本總監的時候, 她剛滿23歲。

音樂劇譯配和一般翻譯不同, 它是要在舞臺上唱出來的。

在兼顧語義、語音的同時, 必須完全尊重原作者的意思。

《我, 堂吉訶德》取材自名著《堂吉訶德》, 劇中的“堂吉訶德”讀了太多騎士小說, 覺得自己也是一個騎士, 而別人都覺得他是個瘋子。

對西方人來說, 騎士小說司空見慣。 對於中國人來說, 一個人讀騎士小說讀瘋了是什麼概念?經過長時間的糾結, 程何靈光乍現找到了一個對照。 如果堂吉訶德是個中國人, 這感覺可能類似於“讀武俠小說讀瘋了”。

“武俠小說”這個概念就很“中國”, 即使沒讀過武俠小說, 中國觀眾也能一下子就明白作者想表達的狀態。

《我, 堂吉訶德》的劇本譯配前後耗時三年。 2015年底, 這部戲在上海迎來了中文版首演。 演出異常順利, 《我, 堂吉訶德》一炮而紅, 甚至在第二年把年輕的團隊帶進了北京保利劇院。

每場演出程何都會坐在觀眾席最後一排, 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下劇本中可以改進提高的地方。 有的觀眾看完戲, 得知這部劇是翻譯過來的時候會顯得非常驚訝“居然是翻譯的?我一點兒也沒感覺出來。 ”

這種褒獎對程何來說, 比“翻譯得美”要高得多。

《我, 堂吉訶德》中有一句臺詞:“瘋子是上帝的寵兒”。 程何很喜歡這句臺詞, 她說上帝給了瘋子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就像住在垃圾堆裡的拾荒者撿到一塊彩色玻璃, 透過玻璃看到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以及金色的太陽, 就義無反顧地向著太陽追逐過去。 這是獻給理想主義者的故事。

▲程何手寫《不會成真的夢》歌詞

程何在《朗讀者》中朗讀的《不會成真的夢》,就像她寫給自己人生的注腳:

追夢,不會成真的夢

忍受,不堪承受的痛

挑戰,不可戰勝的敵手

跋涉,無人敢行的路

改變,不容撼動的錯

仰慕,神聖高潔的心

遠征,不懼傷痛與疲憊

去摘,遙不可及的星!

這個女孩沒有被時代的大潮裹挾前行,她選擇了一條沒有任何人走過的路。這條路在別人眼裡近乎“自毀前程”,而她並不在乎。

畢竟她已經走了這麼遠,而且她會一直走下去。

加油,那些用自己的勇氣,奔跑在夢想的道路上的湖州人!

▲程何手寫《不會成真的夢》歌詞

程何在《朗讀者》中朗讀的《不會成真的夢》,就像她寫給自己人生的注腳:

追夢,不會成真的夢

忍受,不堪承受的痛

挑戰,不可戰勝的敵手

跋涉,無人敢行的路

改變,不容撼動的錯

仰慕,神聖高潔的心

遠征,不懼傷痛與疲憊

去摘,遙不可及的星!

這個女孩沒有被時代的大潮裹挾前行,她選擇了一條沒有任何人走過的路。這條路在別人眼裡近乎“自毀前程”,而她並不在乎。

畢竟她已經走了這麼遠,而且她會一直走下去。

加油,那些用自己的勇氣,奔跑在夢想的道路上的湖州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