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個展覽作品數量不多,但件件都是“得意之作”

得意之作

當代中青年代表性書家蘇州邀請展

暨蘇州優秀中青年書家作品展

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開幕

2017年11月14日上午, 得意之作——當代中青年代表性書家蘇州邀請展暨蘇州優秀中青年書家作品展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由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蘇州市書法家協會、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蘇州工業園區文化館主辦, 共展出63件作品。 包括9位元來自全國各地當代中青年代表性書家作品27件、蘇州美術館、蘇州革命博物館舉辦了“蘇州市首屆‘得意之作’書法邀請展”“中國書法名家‘得意之作’蘇州邀請展”和“得意之作——全國中青年篆刻名家邀請展”, 意在與書壇流行的展覽模式相區分, 即作品毋需評委評選, 而採取由專家直接提名邀請的方式。 被邀請的書家不受牽絆與干擾, 抱著文責自負的態度, 樂意獻出“自鳴得意”的作品。 可以說這一操作方式為書家們帶來了非同尋常的創作體驗,

受到普遍歡迎。

2008年, 蘇州榮幸地成為第一座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命名授牌的中國書法名城, 其書法創作、學術、教育及交流活動此起彼伏, 引人入勝。 而當今書壇由於受展廳文化和評審機制等的影響與制約, 林林總總的書法大展大多偏重形式追求, 缺乏深切的學術探討與人文關懷;創作者則為取悅評委競相以拼貼做舊乃至代筆造假為能事, 從而導致書法創作製作化、工藝化、功利化、庸俗化, 書法展覽也因創作者群體的盲目跟風而致千人一面。 有識之士疾呼時代經典與代表作的出現, 疾呼展覽體制與評審機制的改革, 熱切期盼書寫回歸到原本應有的狀態:自由自在,

意與心得。

今年秋, 蘇州即將再次推出得意之作——當代中青年代表性書家蘇州邀請展暨蘇州優秀中青年書家作品展, 旨在進一步加強對當代書法展覽文化的學術思考, 引導書法後學放開視野, 立定腳跟, 少跟風, 多思考;少浮躁, 多探索;輕名利, 重學養, 從而為營造一個寬鬆、純淨的書法文化生態環境盡綿薄之力。 此次主辦方邀請的九位中青年代表性書家來自全國各地, 均為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書家, 目前已成為當代書壇的中堅力量, 創作總體上已臻成熟, 有鮮明的審美追求並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 同時推出的“蘇州優秀中青年書家作品展”的18位元作者年齡均在55周歲以下, 他們是活躍在當今蘇州書壇的一支生力軍。

而“得意之作”展覽本身宣導對書家主體精神的高揚, 宣導展覽獨立品格的塑造, 宣導創作與學術的融會貫通, 這些其實正是當下書法發展多元化的生動景象, 對於提升書法活動的學術品位, 堅定當代書法人的文化自信具有現實意義。

得意之作

當代中青年代表性書家蘇州邀請展

部分作品欣賞

▲於明詮(行書條幅)

▲白砥 行書小品

▲許雄志(隸書條幅)

▲呂金光(行楷條幅)

▲李木教(行書條幅)

▲李嘯(楷書中堂)

▲陳海良(草書條幅)

▲傅亞成(隸書條幅)

▲管峻(楷書中堂)

得意之作

蘇州優秀中青年書家作品展

部分作品欣賞

▲王潔(楷書條幅)

▲孫玉林(草書條幅)

▲劉山林(行書條幅)

▲劉光明(草書條幅)

▲邢宗仁(行書條幅)

▲許晨曦(隸書條幅)

▲邵永(行書條幅)

▲李志煒(行書條幅)

▲李謙(楷書對聯)

▲陳方紅(草書中堂)

▲陳海兵(行草條幅)

▲陸華(草書條幅)

▲張恨無(甲骨文對聯)

▲張斌(章草條幅)

▲趙錕(草書中堂)

▲秦健(隸書對聯)

▲寇忠理(草書中堂)

▲蔡標(隸書中堂)

▲白砥 行書小品

▲許雄志(隸書條幅)

▲呂金光(行楷條幅)

▲李木教(行書條幅)

▲李嘯(楷書中堂)

▲陳海良(草書條幅)

▲傅亞成(隸書條幅)

▲管峻(楷書中堂)

得意之作

蘇州優秀中青年書家作品展

部分作品欣賞

▲王潔(楷書條幅)

▲孫玉林(草書條幅)

▲劉山林(行書條幅)

▲劉光明(草書條幅)

▲邢宗仁(行書條幅)

▲許晨曦(隸書條幅)

▲邵永(行書條幅)

▲李志煒(行書條幅)

▲李謙(楷書對聯)

▲陳方紅(草書中堂)

▲陳海兵(行草條幅)

▲陸華(草書條幅)

▲張恨無(甲骨文對聯)

▲張斌(章草條幅)

▲趙錕(草書中堂)

▲秦健(隸書對聯)

▲寇忠理(草書中堂)

▲蔡標(隸書中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