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象理財銀行存管將正式上線,資金安全成重中之重

2017年11月中旬,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 截至2017年10月23日, 共有811家正常運營平臺宣佈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定(含已完成資金存管系統對接並上線的平臺), 約占同期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40.47%, 其中有580家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並上線(含上線存管系統但未發存管標的平臺), 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28.94%。 據去年“8·24”網貸監管細則發佈已經一年有餘, 銀行存管已經成為了網貸行業的正式標配, 作為國資背景企業入股, 且交易量突破300億的互聯網理財平臺的海象理財也即將完成與北京銀行進行直接存管的最後測試,

該平臺表示, 網貸合規的逐步推進, 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後已經成為全行業共識, 其中銀行存管的上線將直接對用戶資金安全形成“雙層管控”, 一層是銀行風控系統, 另一層是平臺自有風險控制, “雙機制”作用下, 投資者資金安全將成為平臺後續發力的穩定基礎。

在剛剛過去的“雙11”期間, 有心人發現往年許多網貸平臺推出的“百萬紅包”、“理財狂歡”之類的促銷活動在今年基本銷聲匿跡, 據知情人士透露, 由於監管趨嚴, 網貸平臺在產品行銷的自由度在近期明顯收窄, 資金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網貸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為了更好地對投資用戶的資金安全設立保障,

銀行存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行業的“隱形牌照”。 在之前曝光的“跑路”平臺中, 據不完全統計, 其中沒有上線存管的平臺已經佔據了90%, 部分行業人士認為, 上線銀行存管不僅對“網貸平臺-銀行”雙方的IT技術、風險管控、產品/運營機制設置著較高的適配性門檻, 同時銀行也對合作網貸平臺的准入條件, 設立越來越高的要求, 其中包括註冊資本、實繳資本、高級管理人員、運營時間、資訊披露、風險管理、背景、交易額等多項指標, 加上銀行存管一年的技術、人力投入對於部分網貸平臺是一個壓力, 因此大多數網貸平臺在瞭解之後均望而卻步, 而海象理財正是全面滿足了合作方的要求, 同時與北京銀行自身的技術實力和風控水準全面合拍,
所以合作

能夠很快推行並在11月下旬正式上線。

目前網貸行業的共識是, 能夠加入並正式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將直接決定未來網貸行業的格局, 某種程度上也加強了平臺自身自我轉型的能力。 正如海象理財與北京銀行的直接存管合作, 海象理財前期在風控、產品、運營、客服上全線發力, 以“投資人、接管人、平臺”三者帳戶彼此獨立的直接存管模式, 全面對資金的支付、劃轉施行全程監控, 投資人、平臺的資金流向實現了雙向透明, 並在此基礎上與平臺獨立研發的風控系統——“埃癸斯風控體系”全面對接, 在投資使用者和平臺交易的全流程上施行單筆把控, 進一步規避了資金交易的風險。

在國資背景企業正式入股之後, 據悉海象理財將在產品與技術層面繼續發力, 跟上與北京銀行直接存管的業務步伐, 平臺已經設立了專門的技術小組在大資料、智慧投顧的研究上持續發力, 銀行存管只是第一步, 圍繞資金安全的接續性技術投入, 海象理財表示將沿襲監管精神, 成為全面、高效、合規、簡約的互聯網綜合理財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