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5億《贏天下》?4億《好聲音》?明星公司唐德影視也不好混了

今日, 唐德影視收盤價報21.57元, 上漲0.05%, 看似平常, 實則萬幸。

昨日唐德股價大幅下挫, 盤中多次觸及跌停。 截至唐德最後收盤的跌停價, 報21.56元, 成交約2.37億元, 換手率達7.26%, 創八個月以來新低。 交易資料顯示, 一機構淨買入1022.84萬元, 金額占比4.32%, 但五機構聯手拋售公司股份金額超7200萬元, 拋售金額占當日成交金額的30.47%。

起因為昨日早間披露公告稱, 唐德9日收到《“……好聲音”協議》相對方Talpa Media B.V.發來的關於要求終止協議的函件, 後者擬單方面終止與公司的合作協定, 並在 確認收到公司1875萬美元(約1.25億人民幣)許可費的基礎上, 要求公司繼續支付剩餘的4125萬美元(約2.75億人民幣)許可費。 公司表示, 將繼續推進《中國好聲音》專案, 如被裁定須付完款將由董事長吳宏良個人承擔, 解約通知函不會對唐德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造成任何影響。

無論這份通知函的法律效率是否確定, 從目前的情況來說,

唐德擬於2017年播出的第五季《中國好聲音》勢必流產。

5億拍《贏天下》, 4億買《好聲音》版權, 大手筆唐德花錢任性

對於《中國好聲音》版權再出紛擾, 網友認為這就是給國內影視製作單位的一個警示, 至少是對綜藝節目原創力的鼓勵。 兩年來, 圍繞著唐德、燦星、浙江廣電、Talpa之間的糾紛從未停歇, 小官對其進行梳理:

不同於燦星甩開節目模式的桎梏, 成功製作播出兩季《中國新歌聲》, 選手和導師的各類話題熱度與往常無異;北京衛視手握唐德版《中國好聲音》, 希望憑藉這張王牌在綜藝上打場翻身仗, 年初傳聞其確實贏得老東家加多寶8000萬元的冠名費, 卻苦於唐德方一直處於籌備中。 花了4億人民幣買五年版權, 擱置兩年對唐德的損失不可估量, 尤其是在新型音樂節目《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等變現能力後來居上的情況下, 放太久是否會過時也令人擔憂。

所以, 不僅唐德接手《中國好聲音》版權的原因眾說紛紜, 買了不播的猜測也層出不窮:

1. TALPA為在燦星處掠取暴利, 挑動唐德成為抬價的跳板, 而唐德作為中間方試圖通過浙江衛視將模式轉賣給燦星;

2. 在TALPA與唐德簽訂的協議中, 明確約定唐德“無製作義務”, 即唐德只是模式代理方, 無義務製作第5-8季節目;

3. 在唐德與燦星、浙江廣電的官司糾纏中, TALPA未明確聲明《中國好聲音》大中華區域版權歸屬並給予唐德相應幫助,

沒有盡到賣方義務;

4. 在與浙江廣電的訴訟案未裁定的狀態中, 唐德製作播出節目有較大停播與賠償風險。

除了被追債2.7億元之外, “賣劇好手”本年度的壓軸巨制《贏天下》也屢傳被衛視退片的消息。 針對此類傳言, 唐德發表聲明稱, 《贏天下》此前未與任何電視臺簽署播出協議, 不存在遭退劇之說, 撲街之說更是無稽之談。

事實上,該劇己於 2016年10月實現4.8億元資訊網路傳播權預售, 並將於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及/或其合作公司運營的網路平臺(即優酷)播出,5億元的製作成本必然能夠收回。

不過,此前在10月于長沙舉辦的第24屆中國國際廣告節上, 湖南衛視將《贏天下》作為一大重頭戲予以推廣宣傳, 到底是湖南衛視還是唐德在打臉呢?

在去年兩會重點關注影視劇注水問題之後,今年播出的大部分古裝劇諸如《秦時明月麗人心》、《醉玲瓏》、《擇天記》、《上古情歌》等都將體量確定在50集左右,三次送審未果的《如懿傳》也因100集的體量有違觀劇習慣遲遲不能定檔,那《贏天下》的80集在審片小組的接受範圍之內嗎?而且流出片花中有不少不輸“馬震”“露胸”的大尺度鏡頭,會不會被要求重新剪輯呢?目前尚不能論斷。

4億元買版權、5億元拍電視劇,唐德一貫大手大腳的花錢手法不禁使小官陷入沉思:唐德這麼大手筆投入,盈利了嗎?

Q3實現營收5.29 億,擬發債6億,暴露現金流不暢問題

此前,唐德發佈前三季度業績報告: 2017年1-9月分實現營收5.29億元,存貨13.55億元。

營收增加是因《花兒與遠方》、《計中計》、《親愛的好久不見》、《那年花開月正圓》收得相應賣劇款項,存貨與應收款項激增由於《贏天下》、《東宮》還未實現預售且《贏天下》專案規模較大,除常規影視劇製作支出外,《中國好聲音》版權費導致資金支出較多。

從業績報告來看,唐德前三季度靠賣劇取得了不錯的營收。不過今年,唐德業績整體呈現高開低走,後又高走的態勢。 今年前三個季度,其淨利潤增速分別為7%、6%以及41%。

影視內容公司苦於營運資金緊張和匱乏的情形,已是行業頑疾,唐德在影視綜的全面佈局出現資金捉襟見肘也不意外。 年中,唐德宣佈籌畫發行6億元公司債券,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用途, 但目前尚無進展, 而正在拍攝的《東宮》與Q4計畫開機的專案都將持續燒錢。

2015年上市之後,堅持全面佈局的唐德野心昭昭,電視劇產量逐漸增多,電影和綜藝也沒有落下。然而,並不是每一部大製作成為爆款,自《武媚娘傳奇》之後,公司再未出現能夠大幅提升公司業都能績的電視劇作品;電影方面, 通過協助推廣《天空之眼》《生門》實現收入449萬元, 僅為去年全年電影業績的 1.2%,全資子公司東陽鼎石 出資800萬元與合作方共建院線剛剛投入使用; 而綜藝方面,《中國好聲音》《未見傾心》《公益C計畫》仍在策劃、製作和運營階段。

目前,唐德存貨和應收賬款已超21億元,9部計畫開機的專案亟待投錢,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是迫切需求,否則大規模的投資將會不斷加重公司現金流的負擔,范冰冰主演的《贏天下》無疑是唐德重點押注專案。

去“範冰冰化”,趙薇哥哥減持,唐德與明星的離合

2005年,唐德依靠影視劇的製作發行起家,拍攝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趙薇主演的《車神》。2011年4月,範冰冰和趙薇在唐德增資擴股時進入,分別持有129萬股和117萬股。2015年2月,範冰冰、趙薇世紀同台,在唐德上市儀式上敲鐘致辭,被傳為一段破冰佳話。

同年,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為唐德帶來了4.3億元的業績貢獻,直接使公司市值最高觸及160億元的規模。為了密切與範冰冰的合作,雙方在范冰冰經紀約到期後商討不再續約,唐德於2016年上演資本版的“千金買骨”:擬用4.35億元高價收購範冰冰空殼公司51%股權。但由於估值過高,收購案以失敗告終。不過,這並未影響范冰冰作為唐德主心骨的地位,2016年仍保持了電影《絕地逃亡》的合作。

但單一明星能帶來極大收益的同時,發展過程卻有點“囫圇吞棗”式。 今年,唐德展開一系列去“範冰冰化”的舉措,除《贏天下》外,削減了一切與範冰冰的影視合作。 從前三季度依靠其他類型電視劇實現的業績反彈或許可以成為唐德多元化發展的一個節點。

女版巴菲特趙薇在經歷了萬家文化的一系列事件後,強化了身上資本之惡的公眾形象,成了網友眼中控制輿論的萬惡資本家。

唐德影視的三位初始出資人之一趙健,即趙薇兄長,在10月份宣佈將自己持有的總股本的4.81%過戶給前妻陳蓉,自己保留總股本的3.2%,造成轟動一時的天價離婚案。有人質疑,此舉是為了規避5%的減持披露紅線。如果唐德影視股價持續向好,在價格合適的前提下,限售股解禁後遭遇股東減持並非不合理。 只是減持這一動作在外界理解來看,是不看好企業未來表現。

是否具備《中國好聲音》製作權及是否要還債2.75億元仍是橫在唐德面前的一場持久戰,但毫無疑問的是,唐德在這個項目上已經花費的1.25億元難以追回,目前現金流不暢的弊端仍要依靠《贏天下》賣劇收益緩解。

而現在,唐德影視的股東名錄上,陳蓉、趙健、範冰冰、趙薇依然在列——按照上市時的承諾, 他們的股票鎖定在2018年2月解禁後才能出售, 4個月後見分曉。

事實上,該劇己於 2016年10月實現4.8億元資訊網路傳播權預售, 並將於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及/或其合作公司運營的網路平臺(即優酷)播出,5億元的製作成本必然能夠收回。

不過,此前在10月于長沙舉辦的第24屆中國國際廣告節上, 湖南衛視將《贏天下》作為一大重頭戲予以推廣宣傳, 到底是湖南衛視還是唐德在打臉呢?

在去年兩會重點關注影視劇注水問題之後,今年播出的大部分古裝劇諸如《秦時明月麗人心》、《醉玲瓏》、《擇天記》、《上古情歌》等都將體量確定在50集左右,三次送審未果的《如懿傳》也因100集的體量有違觀劇習慣遲遲不能定檔,那《贏天下》的80集在審片小組的接受範圍之內嗎?而且流出片花中有不少不輸“馬震”“露胸”的大尺度鏡頭,會不會被要求重新剪輯呢?目前尚不能論斷。

4億元買版權、5億元拍電視劇,唐德一貫大手大腳的花錢手法不禁使小官陷入沉思:唐德這麼大手筆投入,盈利了嗎?

Q3實現營收5.29 億,擬發債6億,暴露現金流不暢問題

此前,唐德發佈前三季度業績報告: 2017年1-9月分實現營收5.29億元,存貨13.55億元。

營收增加是因《花兒與遠方》、《計中計》、《親愛的好久不見》、《那年花開月正圓》收得相應賣劇款項,存貨與應收款項激增由於《贏天下》、《東宮》還未實現預售且《贏天下》專案規模較大,除常規影視劇製作支出外,《中國好聲音》版權費導致資金支出較多。

從業績報告來看,唐德前三季度靠賣劇取得了不錯的營收。不過今年,唐德業績整體呈現高開低走,後又高走的態勢。 今年前三個季度,其淨利潤增速分別為7%、6%以及41%。

影視內容公司苦於營運資金緊張和匱乏的情形,已是行業頑疾,唐德在影視綜的全面佈局出現資金捉襟見肘也不意外。 年中,唐德宣佈籌畫發行6億元公司債券,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用途, 但目前尚無進展, 而正在拍攝的《東宮》與Q4計畫開機的專案都將持續燒錢。

2015年上市之後,堅持全面佈局的唐德野心昭昭,電視劇產量逐漸增多,電影和綜藝也沒有落下。然而,並不是每一部大製作成為爆款,自《武媚娘傳奇》之後,公司再未出現能夠大幅提升公司業都能績的電視劇作品;電影方面, 通過協助推廣《天空之眼》《生門》實現收入449萬元, 僅為去年全年電影業績的 1.2%,全資子公司東陽鼎石 出資800萬元與合作方共建院線剛剛投入使用; 而綜藝方面,《中國好聲音》《未見傾心》《公益C計畫》仍在策劃、製作和運營階段。

目前,唐德存貨和應收賬款已超21億元,9部計畫開機的專案亟待投錢,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是迫切需求,否則大規模的投資將會不斷加重公司現金流的負擔,范冰冰主演的《贏天下》無疑是唐德重點押注專案。

去“範冰冰化”,趙薇哥哥減持,唐德與明星的離合

2005年,唐德依靠影視劇的製作發行起家,拍攝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趙薇主演的《車神》。2011年4月,範冰冰和趙薇在唐德增資擴股時進入,分別持有129萬股和117萬股。2015年2月,範冰冰、趙薇世紀同台,在唐德上市儀式上敲鐘致辭,被傳為一段破冰佳話。

同年,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為唐德帶來了4.3億元的業績貢獻,直接使公司市值最高觸及160億元的規模。為了密切與範冰冰的合作,雙方在范冰冰經紀約到期後商討不再續約,唐德於2016年上演資本版的“千金買骨”:擬用4.35億元高價收購範冰冰空殼公司51%股權。但由於估值過高,收購案以失敗告終。不過,這並未影響范冰冰作為唐德主心骨的地位,2016年仍保持了電影《絕地逃亡》的合作。

但單一明星能帶來極大收益的同時,發展過程卻有點“囫圇吞棗”式。 今年,唐德展開一系列去“範冰冰化”的舉措,除《贏天下》外,削減了一切與範冰冰的影視合作。 從前三季度依靠其他類型電視劇實現的業績反彈或許可以成為唐德多元化發展的一個節點。

女版巴菲特趙薇在經歷了萬家文化的一系列事件後,強化了身上資本之惡的公眾形象,成了網友眼中控制輿論的萬惡資本家。

唐德影視的三位初始出資人之一趙健,即趙薇兄長,在10月份宣佈將自己持有的總股本的4.81%過戶給前妻陳蓉,自己保留總股本的3.2%,造成轟動一時的天價離婚案。有人質疑,此舉是為了規避5%的減持披露紅線。如果唐德影視股價持續向好,在價格合適的前提下,限售股解禁後遭遇股東減持並非不合理。 只是減持這一動作在外界理解來看,是不看好企業未來表現。

是否具備《中國好聲音》製作權及是否要還債2.75億元仍是橫在唐德面前的一場持久戰,但毫無疑問的是,唐德在這個項目上已經花費的1.25億元難以追回,目前現金流不暢的弊端仍要依靠《贏天下》賣劇收益緩解。

而現在,唐德影視的股東名錄上,陳蓉、趙健、範冰冰、趙薇依然在列——按照上市時的承諾, 他們的股票鎖定在2018年2月解禁後才能出售, 4個月後見分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