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馬背上的民族-哈薩克族,開始進入喀納斯草原上的春牧季

{ 哈薩克族 }

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 其先民曾是生活在亞洲大陸上的重要民族之一, 曾一度生活在西至中亞的烏拉爾河, 東至天山南北的大草原上, 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草原遊牧文化的傳統影響著哈薩克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4月2日, 哈薩克族牧民在駱駝上捆綁行李, 為轉往春牧場做準備。 近日, 地區各縣市哈薩克族牧民開始了今年第一次牲畜大轉場, 百萬頭(只)牲畜將陸續轉入春牧場。

隨著天氣漸漸轉暖, 青草發芽, 羔羊在春牧場內能夠吃到可口的青草。 牧民在轉到春牧場大概住20餘天后, 再向夏牧場轉場。 春、夏、秋、冬四季牧場的遷徙, 是哈薩克族的祖先流傳下來的生產生活方式。 牧民的轉場吸引了阿勒泰哈薩克民俗攝影協會的攝影愛好者們, 他們跟隨轉場的隊伍, 用相機記錄下轉場中的點點滴滴。

馬背上, 四季的牧場生活

哈薩克族在千百年來按照自己獨有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勞作著, 哈薩克族遊牧生活歷史悠久, 在悠悠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特有的轉場文化。

在我所從事的二十幾年的攝影工作的生涯中, 經歷過阿勒泰馬背上的民族—哈薩克族的四季牧場的轉場。 在這期間歷經了阿勒泰地區的轉場牧道。親眼目睹了哈薩克牧民在轉場途中的地勢險峻、蜿蜒崎嶇和崎嶇難行,切身體會到了哈薩克牧民轉場的艱難困苦。特別是在冬牧轉場時,風雪交加和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下,使得原本就艱難險峻的轉場牧道更加的寸步難行。而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千百年來哈薩克牧民就是這樣時節轉場,逐水草而居的生生不息著。

哈薩克民族作為歷史悠久的草原遊牧馬背上的民族,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哈薩克人的轉場具有獨特的文化韻味,既有科學性和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轉場賦予了人們無窮的精神食糧。也正因為如此,哈薩克民族的轉場文化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搭起氈房,在春夏秋中游走。

攝影師介紹:

巴合提別克•阿什木汗,哈薩克族,新疆阿勒泰地區布林津縣人,從1994年起從事攝影工作,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家協會會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攝影家協會會員,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攝影家協會會員,阿勒泰地區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新華社和《新疆日報》簽約攝影師.

攝影作品他多次在《中國攝影雜誌》、《中國攝影報》、《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家》、《中國民族畫報》、《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3890余張攝影作品,並多次在哈爾濱、上海、烏魯木齊等多地展出,深受觀眾喜愛。其中攝影作品《霜》、《冬》、《沐浴》等攝影作品和《水草豐盛的家鄉》、《定居者有望》、《在雪野裡奮戰的人們》等數十篇作品分別被評為國際級,國家級、自治區級、自治州級、地區級一、二、三等獎。

哈薩克族手工藝

哈薩克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著悠久的草原文化。哈薩克族的手工藝術是構成其遊牧文化的重要方面。

從原始社會到當今社會,在很多方面都能看到絢麗多彩、各式各樣的草原文化。生活器具方面:從古代陶木到後來用銅鐵做成的碗、碟、盤、壺;男女服裝、鞋帽;住房和室內陳設;各種手工藝術與圖案藝術;各種圖案花紋的氈房;各種手工製作的精品,都能充分彰顯草原文化的魅力。

哈薩克手工藝術品形式主要有刺繡、編制、雕刻和手工藝術。

刺繡

哈薩克人的刺繡是十分普遍的傳統工藝,婦女們大都善長。她們從小學起,能在各種絨料、綢緞上刺繡,有挑花、刺花、落花、補花、嵌花、鍛花、貼邊花等刺繡藝術。哈薩克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掛毯、箱套,衣服袖口、前襟和下擺、手巾、掛簾、帷帳、窗簾、門簾、被罩、枕套、帽子、遮蓋衣服的布幔等都繡有美麗的圖案。

她們主要用絲線和金線刺繡,色彩大方鮮豔,多用對比色,表現風格不落俗套,集中反映了哈薩克族善良、勤勞、健康、愉快的思想感情及樸實的審美觀,給人一種濃重的草原民族氣息。

刺繡圖案名目繁多,有幾何、花木、飛禽走獸以及大自然中的各種景物等圖案,從刺繡的題材、內容到色彩都與牧民生活息息相關。哈薩克族的氈房藝術在草原到處可見。氈房內四周是掛壁,地上是花氈,各種幔帳都是刺繡藝術品,使人賞心悅目,仿佛置身于藝術殿堂。

當哈薩克族的男人們身騎駿馬,肩托獵鷹,伴著冬不拉悠揚的琴聲,在遼闊的草原上遊牧時,哈薩克族的婦女們就在自家的氈房裡,用五彩絲線繡出幸福的生活,繡出快樂的心情,繡出心中的歌。哈薩克有句諺語:“歌謠和駿馬是哈薩克人的兩隻翅膀,刺繡是哈薩克人心中放飛的理想”。

刺繡工藝在哈薩克族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她們從帽子到衣服、從布袋到壁毯、從枕頭到被單牆帷、從被褥到馬具彩帶,無不留下哈薩克婦女用五顏六色的絲線、金線和毛線,精心刺繡的,各種對比強烈,古樸典雅,結構緊湊的花紋圖案,充滿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哈薩克族刺繡是哈薩克族服飾中最有代表意義的一種裝飾工藝,無論是哈薩克族的衣服、裙子,還是鞋帽、帕包以及床炕上、室內的裝飾用品,都點綴著哈薩克族婦女的精湛繡品。哈薩克婦女的頭飾也豐富多彩,別具一格。

花氈

花氈(氈繡),哈薩克族語叫“斯爾瑪克”。婦女們利用精巧的構思,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圖案,用配成各種色彩的毛線沿著布剪的圖案,千針萬線,把兩層新氈縝密地縫製在一起,花氈中有黑底紅花、白底黃花、黃邊綠葉、綠邊白花,五顏六色,把整個氈片點綴得華麗美觀,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這些花氈大小各異,方正有別,用場不同。長方形的,多鋪在氈房地上,專供客人就坐;扇形的則是按照圓形氈房的角案而製作,做睡覺時的鋪氈,既軟綿舒適,又能防潮防寒。

花氈從打羊毛、擀氊子到縫製全用手工。花氈的原料有羊毛、羊毛線、彩色布、線等。

哈薩克婦女一般製作三種花氈,一種是將彩色的布剪成圖案,用羊毛線縫製在白色的氊子上;一種是把氊子染成各種顏色,用染好彩色的氊子拼成各種圖案,再用羊毛線縫起來; 一種是用剪好彩色氈片和彩色的布組合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再一針一線縫起來。花縫製花氈的刺繡工藝也分為很多種,如:平繡、十字繡、索子繡、絨面繡、串珠繡等。

花氈結構緊湊,多用大塊幾何對稱圖形做圖案,四周配以對稱的羊角變形花紋,大氣豪爽又不失婉約柔美。色彩豔麗也是特點,自然界中的色彩斑斕,青翠的原野、藍天白雲、盛開在草原上姹紫嫣紅的野花,這些都是色譜中純度和明度較高的,所以哈薩克族傳統手工藝製品在色彩上都是高純度的豔麗色彩。

設計者用色大膽有視覺衝擊力,在一張花氈同時出現7-8種色彩,喜慶而又華貴。有的在白氈底上用黑花紋加紅邊,有的在紅底白花紋用綠邊,綠底黃花紋用紅邊。有的在雪青底上用紅花淡綠邊。其中白、黑、紅、綠等顏色有強烈對比度,紅、黃、淡綠較柔和,不但沒給人色彩雜亂感覺,反而使整張花氈光鮮亮麗。並且哈薩克族用這些色彩來表達自身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

壁毯

壁毯,哈薩克語叫“圖色克依姿”。壁毯是每頂氈房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掛在床內側緊挨牆,可以擋風遮雨,預防強烈陽光的作用。壁毯長約1,7米,寬1,5米左右。壁毯是哈薩克刺繡品工程最大、工藝最複雜、用料最講究、做工最精細的刺繡品。

整個設計採用方框線條構圖,多在三個以上的方框內才是毯心方框。在各個方框線空間內,採用各種角形、雙角形、毛角形及梅花、菱形等哈薩克民間圖案。制花方法有扣花、釣花、堆花、拉花等手法。

茶葉袋和幃幔

茶葉袋哈語叫“卡依卡甫”,有皮制和布制兩種,刺繡方法多用貼花和扣花的方法制做。圖案均為上述各種民間圖案。

幃幔,又叫“壁簾”,哈薩克語稱為“吐西吐克”,一般掛在哈薩克族的土房和木房的壁上,既美觀,又有防塵隔潮保護牆壁的作用。帷幔一般是用紅、紫色的布做面料,有時也用紅、紫色的金絲絨。常見的幃幔長6米、高2米,也可根據房屋的大小設定。

帷幔的上邊和左右邊鑲15—20釐米的黑邊或綠邊,在邊上用毛線繡上各種花草、樹木、山水、雲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的圖案。帷幔的頂部下垂約30—40釐米長的黑邊或3—4個綠色的三角,三角邊上又飾3—4釐米長的紅穗或黃穗。帷幔現在已經成為哈薩克族牧民出嫁閨女時必不可少的嫁妝。

克依木加甫

用來遮衣服的掛單,約為1.5米高1米寬左右的白布料,刺繡的圖案和花朵在佈局上有一定規矩,有上下左右之分,上面有襯眉剪花鎖邊,最下邊用彩線鉤上花邊。雅致美觀,實用大方,很有特色。

芨芨草編織

凡是在哈薩克氈房裡,都有芨芨草編織的“瓊木其"。因為生活環境的需要,他們就地取材用芨芨草編織“瓊木其”。芨芨草主莖挺直,外表光滑,哈薩克人用它編成的“瓊木其”順著氈房的圓壁展開,為氈房擋風同時阻擋外來物的入侵。

哈薩克族崇拜自然,在實用的同時,他們把羊毛剪下來,用天然顏料染好,再把羊毛撕開,纏繞在芨芨草上,編成自己本民族和本部落的印記和圖騰。“瓊木其”圖案粗獷、豪放、大氣的哈薩克族獨有的一種圖案,也是草原文化遺產中,值得研究的活化石。

哈薩克族芨芨草手工編織技藝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內容豐富多彩,美觀大方,充分反映出哈薩克族的生活和藝術風格;製作工藝原始,是純手工製作。

工藝流程:哈薩克族婦女們將芨芨草,打捆成束、放到向陽處曬乾。剪好的羊毛,染上各種顏色,撚成所需要各色的毛線。然後將各色的羊毛根據圖案的要求,纏繞在芨芨草上,將自己所需要的圖案編完後,用斧頭等工具砍齊兩頭。

芨芨草編織技藝在哈薩克族語中稱為“棋托乎”。主要是哈薩克族婦女世代相傳的一項手工編織技藝。芨芨草編織品一般用於生產生活,是哈薩克氈房的重要組成部分。芨芨草編織的織品可以順著氈房圓形的周圍展開,可以阻擋外來物的進入,既實用又美觀,不僅是氈房的裝飾品,也可以用來裝飾房間。

氈房藝術

哈薩克族的氈房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烏孫時期。氈房內四周是掛壁,地上是花氈,各種幔帳都是刺繡藝術品,使人賞心悅目,仿佛置身于藝術殿堂。 哈薩克婦女中有很多人稱得上是民間藝術家,她們編織的氈房週邊主帶,是用一根根彩色毛線,按照一定的圖案精織而成的,主要用來加固氈房的木柵欄,美化氈房。

做一條花氈,要經過很多工序,最基本的材料是民用的各種呢子和布片,把這些呢子和布片剪成毛角花、鹿角花等圖案,精心帖縫在氊子上,構圖嚴謹,色彩協調、美觀大方,同時又經久耐磨。特別是作為姑娘結婚嫁妝的壁掛,是每個氈房必備的裝飾品。

姑娘們都要把自己喜愛的花卉、花邊圖案刺繡和勾繡在上面,有的還在圖案周圍鑲上金絲,綴上銀珠,手法巧妙,是很有欣賞價值的裝飾品。鋪在氈房地上,用於隔潮防寒、美化室內環境的補花氈,大多繡有毛角、鹿角、樹枝、雲等圖案,用紅、黑、桔、綠、藍等色布套剪,正反對補,虛實相映,圖案粗獷豪放,色彩對比強烈,豔麗奪目,充滿草原氣息。

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綴滿了白色蘑菇似的氈房,由於氈房是由白色氊子做成的,裡面又佈置得十分講究,所以人們稱之為“白宮”。

哈薩克族的氈房,是可以活動的房子,其輪廓渾圓飽滿,圓柱拱頂造型別致,外觀看似簡單卻有著複雜的工藝,包含了雕、刻、鑿、編、紮、染等多種工藝,所有建材及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

地毯藝術

小小一方地毯,織就的不僅僅是哈薩克族悠久的歷史、也是折射燦爛的哈薩克文明、更飽含著哈薩克人對於生活的熱忱和她們全部的美好、巧思、祝福與希冀。

地毯自古以來就是珍貴的傢俱用品之一,不同歷史時期的能工巧匠將其精湛的編織技藝代代相傳。哈薩克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塞種,匈奴,月氏 ,烏孫的古代突闕民族。

西元前,這些草原民族的畜牧業就相當發達,他們養殖羊,牛,馬,駱駝等牲畜,並開始利用羊毛製作簡單的手工地毯。考古發現的原始地毯織機和其它工具證明,早在屬於青銅時代的安德羅諾文化時期,既西元前18 世紀至13世紀,在哈薩克所在的中亞地區就出現了手工編制的地毯。哈薩克族地毯手工業主要在哈薩克南部和西部的草原一帶興盛,尤其是錫爾河流域和咸海地區。

編織地毯是哈薩克最傳統的手工藝,以其天然的選材、獨特的編織工藝、大膽熱烈而又富有想像力的圖案享譽世界。根據編織特點和功用,地毯分為毛絨、無絨、拉毛、柏拉賽式、阿拉伯式、烏茲別克式、布哈拉式、土庫曼式等16 種之多。

各種色彩的和諧搭配以及圖案的對稱性是編織地毯時應該遵守的主要原則。地毯大多用紅色、深藍色和黃色等自然現象的色彩。例如,藍色代表蒼天、黑色代表大地、紅色代表火焰和太陽、白色象徵幸福快樂、黃色象徵智慧、綠色象徵青春等。

對於哈薩克人來說,地毯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並被認為最珍貴的手工藝術品之一。

雖然機織地毯已經成為全球地毯紡織業的主流,但是,傳統的哈薩克地毯依然全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編織工藝,由於其紋理細密、圖案精緻且經久耐用,因此一張好的哈薩克地毯往往要耗費好幾年的人工。一張手工地毯,可以說是工藝、心力、想像力和時光的凝聚。

銀器藝術

哈薩克族已經廣泛使用銀器,銀器藝術的精巧,就已十分著名。哈薩克族是一個熱愛銀飾的民族,銀器常見的有銀碗、刀、銀壺、頭飾銀簪、各種馬具鞍花等。馬鞍用品、馬蹬、銀盅、銀碗、銀戒指、銀耳環、銀手鐲,頭飾……銀器在哈薩克族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圖案佈局合理,花紋疏密得當,紋樣主次分明,形體美觀協調,體現了哈薩克族人民的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

哈薩克族金銀匠手藝也相當精巧。他們常常用金、銀、銅和寶石、瑪瑙裝嵌在馬鞍、馬銜、馬鐙帶上,設計出各種賞心悅目的圖案。

革皮編織工藝品

革皮編織是哈薩克生活不可缺少的技藝,俗話說:“馬是哈薩克人的翅膀”。要騎馬必須有馬鞭、馬龍頭、馬釵子、馬鞍、馬肚帶等附件。漫長的遊牧生活使哈薩克人民創造出了獨特的革皮編織工藝。

馬鞭的編制

馬鞭是哈薩克族牧民形影不離的夥伴,牧民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上。他們除了騎馬用馬鞭之外,遇到黃羊、野兔等,還可用鞭擊中要害而捕到獵物;遇到狼、熊等野獸時還可以抵禦。

由於馬鞭的用途多,所以馬鞭的種類和形狀也就多。在哈薩克族的每個部落幾乎都有做馬鞭的匠人,而每個部落所做的馬鞭也不盡相同。馬鞭的制做工藝十分講究,既要保證結實、耐用,又要美觀、新穎。其原料主要是牛、馬、駝、羊的皮革。除此之外,還要用銅、銀、鐵等金屬來裝飾。所以一根好的馬鞭,既是一件得心應手的工具,同時也是一件精湛的工藝品。

每根馬鞭所編的鞭穗花紋也不一樣,結穗的方法也不太相同,講究的馬鞭從把手到鞭全部是用一塊牛皮編成。既柔軟又結實,可以放在口袋裡或插在靴筒裡。

有的馬鞭用紅柳、牛羊角做把柄,上面還鑲嵌銀、銅、鐵金屬條,並組成圖案,顯得精美而又富麗,有的馬鞭把子中間鑲鐵棍,鞭把和鞭子的接頭處還有一串串鐵環,顯得十分別致;有的馬鞭把子裡還藏有一把刀,刀柄就是馬鞭的把手,而把手還雕有花紋,並鑲嵌有金屬和彩色有機玻璃的裝飾品。這種刀鞭合一的馬鞭就顯得十分珍貴。

馬鞭對牧區的男人來說既是一件裝飾品,同時也是向人們炫耀的工具。馬鞭儘管對牧民來說十分重要,但走進別人的氈房裡,特別是老年人的氈房裡,是絕對不允許帶進氈房裡的,所以他們在進屋時,都要將馬鞭放在門外,然後再進屋,這樣做是表示禮貌和對主人尊重。

木雕工藝品

木雕是哈薩克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也是哈薩克族獨有的工藝製品。雕刻藝術相當精湛,哈薩克族在木床、搖籃、木箱、櫃子、桌子、木門和馬具,乃至樂器上無不施以雕刻,作為裝飾。這些雕刻有的線條豪放,造型優美,有的工藝細緻,剔透玲瓏。

哈薩克人用山楊木或柳木雕成精巧的大小不等各種式樣的木碗、木臼、木盆、木盤、木桶、木勺等等,多在底邊和沿口周邊上雕刻上韻味濃郁的哈薩克圖案花紋,也有的在用來喝馬奶酒的木碗表上,鑲嵌銀箔、金箔或銅箔的鹿角形圖案,非常精巧,金光閃閃,富麗堂皇,顯示了哈薩克人民的審美觀和藝術風格。

用整塊楊木或樺木、榆木,精雕細琢,配以濃郁哈薩克族民族風情圖案,不用清漆,色澤自然光潤,造型古樸精緻。

用質地堅硬的樹根、樹幹挖鑿、雕刻出各種工藝品:木碗、木勺、木盆、木筒等餐具類;冬不拉、庫布茲、斯不斯格等樂器類;各種人物、動物雕塑類等。用獸角、獸骨、獸皮、鬃毛製作出各式精緻的圖案或者飾物,鑲嵌在鞭把、手杖、煙盒等器物上作為裝飾。

哈薩克人還喜歡在木床、箱子、桌子、搖籃、木勺和車子上雕刻各種花紋。

馬鞍

哈薩克族人尤其對馬鞍特別重視。其中男用馬鞍具的鞍馱較小,馱架輕薄、牢固,放在馬背上舒適、耐用、漂亮。各種配套鞍具簡便適用,飾品較少,以實用為主。女用馬鞍具的馱架較重、寬,多用金、銀、寶石進行鑲嵌。

馬鞍男女有別,大致可分為三類:木制雕刻漆畫鞍、木制包皮鉚釘鞍和木制包皮烤花鞍。不論哪種馬鞍,上面都佈滿了線條優美、色彩豔麗的裝飾圖案。

用銅釘排列組成的圖案花紋,閃閃發光,光彩奪目。馬褡子則用自製的毛線手工編織而成,上面用不同的色線編織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樸素大方,結構嚴謹,絲條均勻,大都是幾何紋樣,配以色彩協調的粗獷線條。在色彩處理上,往往使用強烈的對比色,以鮮明地體現哈薩克牧民的藝術愛好和審美情趣。

骨雕工藝品

哈薩克族的骨雕藝術是完全來源於生活的手藝。骨雕,以骨骼作為載體的雕刻藝術,骨雕的歷史悠久。隨著歷史的變遷,骨雕從日用品逐漸演變為裝飾品,古人早就把骨利用,做成針、刀,並把文字和圖案刻在骨上。

據考古資料顯示,人們利用骨頭製作生活用品和工藝品的歷史源遠流長,與石製品、木製品一樣,同屬人類最早發現利用的生產或生活用品。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孔雀河墓地挖掘出土了骨別針、骨管、骨馬鑣,在交河溝北墓地挖掘了鹿首骨飾等骨飾品。在阿勒泰市 紅墩鎮克孜加爾村,考古工作者在古墓挖掘中,發現用骨頭做成的箭鏃,如今保存依舊完好,據初步測定,約有數百年的歷史。這些足以說明,生活在新疆的哈薩克族在較早的時候就利用骨頭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品了。

在草原上,牛、羊、馬和駱駝的骨頭便成為他們的創作的靈感來源。那些被廢棄的骨頭經過智慧工匠們的靈巧雙手一經加工,就變成了羽羽如生、叫人拍手稱絕的工藝品。

骨質品造型各異,來到哈薩克族牧民的草原上,你會發現有許多精美的工藝品,其中還流傳著用各種動物的骨頭做成的各種骨質品,例如用骨頭製作羊頭、牛頭、雄鷹、龍、鳳凰、花草、昆蟲、小鳥等工藝品,以及箱子、床、刀柄、骨針、骨簪等生活用品近百種,其形狀有大有小,大的有一米多高,小的只有十幾釐米,小巧玲瓏,十分精美。

骨質工藝品的製作和骨雕都是哈薩克族民間的一項傳統工藝,古老的骨質品更多被用作生活用品。哈薩克族的骨質品製作,包括骨質工藝品和生活用品兩種。

按照骨質品的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用具類、陳設類、器皿類、佩飾類、立雕類等類別。骨質品所使用的原料,常用的有牛、羊、馬、駱駝的骨頭,也有使用魚骨和野獸的骨頭。哈薩克族的各種畜骨十分豐富,因而形成了一些和骨頭有關的習俗。

在生活中小孩把玩羊拐(俗稱畢式)當做一種娛樂工具、有人還用羊的肩胛骨進行蔔占、算命等,骨雕在哈薩克族中還是有辟邪保平安等意義的吉祥物,具有招財納福,帶來幸運和福運、財運等一切好運的說法。

總之,哈薩克族手工藝豐富多彩,彙集其悠久的歷史,凝聚其人民的智慧,千絲萬縷,絕代風華。哈薩克族手工藝術是世界工藝美術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必將隨著時代雨露的滋潤,更加絢麗多彩。

哈薩克族生活傳統美食

薩克族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滲透著畜牧業和草原遊牧生活的濃郁色彩。他們一直將牧放牲畜,發展畜牧業當成主要的生產方式,從而使之成為生活的支柱,所以哈薩克族的飲食文化也與之息息相關。

哈薩克人有句諺語:“奶子(牛奶)是哈薩克的糧食。”可見乳製品在哈薩克飲食中的分量。不管是奶疙瘩、奶皮子、奶豆腐還是酥油、酥酪、傑尼特都深受哈薩克人喜愛。哈薩克人將牛、馬、綿羊(山羊)、駱駝的肉和乳汁當成食物,同時也當做藥膳來享用。患了感冒的時候,人們會用綿羊的鮮肉湯來治療,又會用駝乳釀制而成的柯莫孜來治療肺炎、哮喘等疾病。大概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哈薩克人將牲畜的乳汁通稱為“潔白”,並加以珍視,嚴禁踐踏、潑灑和浪費潔白的乳汁。所謂的“潔白”具有神聖和生命的支柱這樣的涵義。

每當你到哈薩克族牧民的家裡做客,主人總會擺出一大桌子的食物來招待你。琳琅滿目的哈薩克族美食,看的你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從哪裡下口,只有流口水的份兒。

在哈薩克族牧民招待客人喝茶時,一定要拿出一種油炸的面製品。這種面製品就叫“包爾薩克”。包爾薩克用發麵做,面稍發好後,在面板上擀成薄片,並切成小菱形,或4-5釐米的方形、長方形。在鍋裡用油炸黃即成。

這個叫克勒給(音),是將生牛奶上面的一層奶皮子刮下來以後製作而成的,用來抹在包爾薩克上面,很好吃。

熏馬腸、熏馬肉是哈薩克族特色風味食品, 每年11月底到12月,哈薩克人家要屠宰牲畜備冬肉,醃制熏幹越冬,薰制的肉香味濃郁、耐貯藏。熏馬腸、熏馬肉油而不膩,肥瘦分明,不僅色澤悅目,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奶疙瘩是奶子的結晶體。奶疙瘩有兩種,一種是甜奶疙瘩,一種是優酪乳疙瘩,可帶油可不帶油。做法大都是靠手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做法。哈薩克族牧民做奶疙瘩時,先將牛或羊奶發酵,把發酵後的優酪乳倒入鍋裡熬,然後裝入布袋裡吊起來,使其水份滴盡,用手捏成小塊,放到鋪有芨芨草編制的席子上涼幹即成。

這個叫塔爾米,它是用小米、葡萄乾、熟的炒麵粉混合在一起製成的,直接用手抓著吃,吃起來感覺比較像少數民族打制的餅乾渣。

這是酥油,是哈薩克人用乳汁製作的食物,也是餐桌上最珍貴的食物。色澤鮮黃,味道香甜,口感極佳!在醇香沁人的奶茶中加入少許酥油,味道更加濃郁。

黑走馬 ,哈薩克語“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它廣泛流傳于新疆境內的哈薩克族居住區。

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語,意為“黑色的走馬”。哈薩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歌和馬是哈薩克的兩支翅膀”。馬是哈薩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夥伴,而“黑走馬”更是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壯,通體黑亮,走時步伐平穩有力,姿勢優美,蹄聲猶如鏗鏘的鼓點。騎上黑走馬,猶如進入一種藝術境界,人在舞,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間舞蹈和同名樂曲。

卡拉角勒哈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舞蹈,關於它的來源,在哈薩克族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薩克族小夥子發現了一群野馬,他揮動套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馬。小夥子歷盡種種艱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將它馴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馬。當他騎著黑走馬回到阿吾勒(家鄉)時,鄉親們聞訊紛紛前來祝賀。小夥子在馬上和馬下,用各種動作自豪而詼諧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馴化黑馬的整個過程。從此,以騎馬為題材的,表現草原上駿馬賓士時矯健姿態的卡拉角勒哈舞蹈便在哈薩克族民間流傳。

》》指南

▶ 喀納斯村、禾木村、吐別克村、白哈巴村 可以到哈薩克族、圖瓦族 人家 家訪,品嘗喀納斯舌尖上的美食,欣賞他們的手工藝品。

▶ 喀納斯山莊、林海山莊、喀納斯餐飲廣場、禾木山莊 可以品嘗到手抓肉、烤串等地道的喀納斯禾木美食。

▶喀納斯山莊、禾木山莊、禾木星空營地 在夏秋冬,可以和哈薩克族圖瓦人一起載歌載舞。

點擊閱讀直接報名

在這期間歷經了阿勒泰地區的轉場牧道。親眼目睹了哈薩克牧民在轉場途中的地勢險峻、蜿蜒崎嶇和崎嶇難行,切身體會到了哈薩克牧民轉場的艱難困苦。特別是在冬牧轉場時,風雪交加和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下,使得原本就艱難險峻的轉場牧道更加的寸步難行。而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千百年來哈薩克牧民就是這樣時節轉場,逐水草而居的生生不息著。

哈薩克民族作為歷史悠久的草原遊牧馬背上的民族,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哈薩克人的轉場具有獨特的文化韻味,既有科學性和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轉場賦予了人們無窮的精神食糧。也正因為如此,哈薩克民族的轉場文化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搭起氈房,在春夏秋中游走。

攝影師介紹:

巴合提別克•阿什木汗,哈薩克族,新疆阿勒泰地區布林津縣人,從1994年起從事攝影工作,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家協會會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攝影家協會會員,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攝影家協會會員,阿勒泰地區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新華社和《新疆日報》簽約攝影師.

攝影作品他多次在《中國攝影雜誌》、《中國攝影報》、《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家》、《中國民族畫報》、《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3890余張攝影作品,並多次在哈爾濱、上海、烏魯木齊等多地展出,深受觀眾喜愛。其中攝影作品《霜》、《冬》、《沐浴》等攝影作品和《水草豐盛的家鄉》、《定居者有望》、《在雪野裡奮戰的人們》等數十篇作品分別被評為國際級,國家級、自治區級、自治州級、地區級一、二、三等獎。

哈薩克族手工藝

哈薩克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著悠久的草原文化。哈薩克族的手工藝術是構成其遊牧文化的重要方面。

從原始社會到當今社會,在很多方面都能看到絢麗多彩、各式各樣的草原文化。生活器具方面:從古代陶木到後來用銅鐵做成的碗、碟、盤、壺;男女服裝、鞋帽;住房和室內陳設;各種手工藝術與圖案藝術;各種圖案花紋的氈房;各種手工製作的精品,都能充分彰顯草原文化的魅力。

哈薩克手工藝術品形式主要有刺繡、編制、雕刻和手工藝術。

刺繡

哈薩克人的刺繡是十分普遍的傳統工藝,婦女們大都善長。她們從小學起,能在各種絨料、綢緞上刺繡,有挑花、刺花、落花、補花、嵌花、鍛花、貼邊花等刺繡藝術。哈薩克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掛毯、箱套,衣服袖口、前襟和下擺、手巾、掛簾、帷帳、窗簾、門簾、被罩、枕套、帽子、遮蓋衣服的布幔等都繡有美麗的圖案。

她們主要用絲線和金線刺繡,色彩大方鮮豔,多用對比色,表現風格不落俗套,集中反映了哈薩克族善良、勤勞、健康、愉快的思想感情及樸實的審美觀,給人一種濃重的草原民族氣息。

刺繡圖案名目繁多,有幾何、花木、飛禽走獸以及大自然中的各種景物等圖案,從刺繡的題材、內容到色彩都與牧民生活息息相關。哈薩克族的氈房藝術在草原到處可見。氈房內四周是掛壁,地上是花氈,各種幔帳都是刺繡藝術品,使人賞心悅目,仿佛置身于藝術殿堂。

當哈薩克族的男人們身騎駿馬,肩托獵鷹,伴著冬不拉悠揚的琴聲,在遼闊的草原上遊牧時,哈薩克族的婦女們就在自家的氈房裡,用五彩絲線繡出幸福的生活,繡出快樂的心情,繡出心中的歌。哈薩克有句諺語:“歌謠和駿馬是哈薩克人的兩隻翅膀,刺繡是哈薩克人心中放飛的理想”。

刺繡工藝在哈薩克族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她們從帽子到衣服、從布袋到壁毯、從枕頭到被單牆帷、從被褥到馬具彩帶,無不留下哈薩克婦女用五顏六色的絲線、金線和毛線,精心刺繡的,各種對比強烈,古樸典雅,結構緊湊的花紋圖案,充滿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哈薩克族刺繡是哈薩克族服飾中最有代表意義的一種裝飾工藝,無論是哈薩克族的衣服、裙子,還是鞋帽、帕包以及床炕上、室內的裝飾用品,都點綴著哈薩克族婦女的精湛繡品。哈薩克婦女的頭飾也豐富多彩,別具一格。

花氈

花氈(氈繡),哈薩克族語叫“斯爾瑪克”。婦女們利用精巧的構思,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圖案,用配成各種色彩的毛線沿著布剪的圖案,千針萬線,把兩層新氈縝密地縫製在一起,花氈中有黑底紅花、白底黃花、黃邊綠葉、綠邊白花,五顏六色,把整個氈片點綴得華麗美觀,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這些花氈大小各異,方正有別,用場不同。長方形的,多鋪在氈房地上,專供客人就坐;扇形的則是按照圓形氈房的角案而製作,做睡覺時的鋪氈,既軟綿舒適,又能防潮防寒。

花氈從打羊毛、擀氊子到縫製全用手工。花氈的原料有羊毛、羊毛線、彩色布、線等。

哈薩克婦女一般製作三種花氈,一種是將彩色的布剪成圖案,用羊毛線縫製在白色的氊子上;一種是把氊子染成各種顏色,用染好彩色的氊子拼成各種圖案,再用羊毛線縫起來; 一種是用剪好彩色氈片和彩色的布組合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再一針一線縫起來。花縫製花氈的刺繡工藝也分為很多種,如:平繡、十字繡、索子繡、絨面繡、串珠繡等。

花氈結構緊湊,多用大塊幾何對稱圖形做圖案,四周配以對稱的羊角變形花紋,大氣豪爽又不失婉約柔美。色彩豔麗也是特點,自然界中的色彩斑斕,青翠的原野、藍天白雲、盛開在草原上姹紫嫣紅的野花,這些都是色譜中純度和明度較高的,所以哈薩克族傳統手工藝製品在色彩上都是高純度的豔麗色彩。

設計者用色大膽有視覺衝擊力,在一張花氈同時出現7-8種色彩,喜慶而又華貴。有的在白氈底上用黑花紋加紅邊,有的在紅底白花紋用綠邊,綠底黃花紋用紅邊。有的在雪青底上用紅花淡綠邊。其中白、黑、紅、綠等顏色有強烈對比度,紅、黃、淡綠較柔和,不但沒給人色彩雜亂感覺,反而使整張花氈光鮮亮麗。並且哈薩克族用這些色彩來表達自身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

壁毯

壁毯,哈薩克語叫“圖色克依姿”。壁毯是每頂氈房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掛在床內側緊挨牆,可以擋風遮雨,預防強烈陽光的作用。壁毯長約1,7米,寬1,5米左右。壁毯是哈薩克刺繡品工程最大、工藝最複雜、用料最講究、做工最精細的刺繡品。

整個設計採用方框線條構圖,多在三個以上的方框內才是毯心方框。在各個方框線空間內,採用各種角形、雙角形、毛角形及梅花、菱形等哈薩克民間圖案。制花方法有扣花、釣花、堆花、拉花等手法。

茶葉袋和幃幔

茶葉袋哈語叫“卡依卡甫”,有皮制和布制兩種,刺繡方法多用貼花和扣花的方法制做。圖案均為上述各種民間圖案。

幃幔,又叫“壁簾”,哈薩克語稱為“吐西吐克”,一般掛在哈薩克族的土房和木房的壁上,既美觀,又有防塵隔潮保護牆壁的作用。帷幔一般是用紅、紫色的布做面料,有時也用紅、紫色的金絲絨。常見的幃幔長6米、高2米,也可根據房屋的大小設定。

帷幔的上邊和左右邊鑲15—20釐米的黑邊或綠邊,在邊上用毛線繡上各種花草、樹木、山水、雲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的圖案。帷幔的頂部下垂約30—40釐米長的黑邊或3—4個綠色的三角,三角邊上又飾3—4釐米長的紅穗或黃穗。帷幔現在已經成為哈薩克族牧民出嫁閨女時必不可少的嫁妝。

克依木加甫

用來遮衣服的掛單,約為1.5米高1米寬左右的白布料,刺繡的圖案和花朵在佈局上有一定規矩,有上下左右之分,上面有襯眉剪花鎖邊,最下邊用彩線鉤上花邊。雅致美觀,實用大方,很有特色。

芨芨草編織

凡是在哈薩克氈房裡,都有芨芨草編織的“瓊木其"。因為生活環境的需要,他們就地取材用芨芨草編織“瓊木其”。芨芨草主莖挺直,外表光滑,哈薩克人用它編成的“瓊木其”順著氈房的圓壁展開,為氈房擋風同時阻擋外來物的入侵。

哈薩克族崇拜自然,在實用的同時,他們把羊毛剪下來,用天然顏料染好,再把羊毛撕開,纏繞在芨芨草上,編成自己本民族和本部落的印記和圖騰。“瓊木其”圖案粗獷、豪放、大氣的哈薩克族獨有的一種圖案,也是草原文化遺產中,值得研究的活化石。

哈薩克族芨芨草手工編織技藝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內容豐富多彩,美觀大方,充分反映出哈薩克族的生活和藝術風格;製作工藝原始,是純手工製作。

工藝流程:哈薩克族婦女們將芨芨草,打捆成束、放到向陽處曬乾。剪好的羊毛,染上各種顏色,撚成所需要各色的毛線。然後將各色的羊毛根據圖案的要求,纏繞在芨芨草上,將自己所需要的圖案編完後,用斧頭等工具砍齊兩頭。

芨芨草編織技藝在哈薩克族語中稱為“棋托乎”。主要是哈薩克族婦女世代相傳的一項手工編織技藝。芨芨草編織品一般用於生產生活,是哈薩克氈房的重要組成部分。芨芨草編織的織品可以順著氈房圓形的周圍展開,可以阻擋外來物的進入,既實用又美觀,不僅是氈房的裝飾品,也可以用來裝飾房間。

氈房藝術

哈薩克族的氈房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烏孫時期。氈房內四周是掛壁,地上是花氈,各種幔帳都是刺繡藝術品,使人賞心悅目,仿佛置身于藝術殿堂。 哈薩克婦女中有很多人稱得上是民間藝術家,她們編織的氈房週邊主帶,是用一根根彩色毛線,按照一定的圖案精織而成的,主要用來加固氈房的木柵欄,美化氈房。

做一條花氈,要經過很多工序,最基本的材料是民用的各種呢子和布片,把這些呢子和布片剪成毛角花、鹿角花等圖案,精心帖縫在氊子上,構圖嚴謹,色彩協調、美觀大方,同時又經久耐磨。特別是作為姑娘結婚嫁妝的壁掛,是每個氈房必備的裝飾品。

姑娘們都要把自己喜愛的花卉、花邊圖案刺繡和勾繡在上面,有的還在圖案周圍鑲上金絲,綴上銀珠,手法巧妙,是很有欣賞價值的裝飾品。鋪在氈房地上,用於隔潮防寒、美化室內環境的補花氈,大多繡有毛角、鹿角、樹枝、雲等圖案,用紅、黑、桔、綠、藍等色布套剪,正反對補,虛實相映,圖案粗獷豪放,色彩對比強烈,豔麗奪目,充滿草原氣息。

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綴滿了白色蘑菇似的氈房,由於氈房是由白色氊子做成的,裡面又佈置得十分講究,所以人們稱之為“白宮”。

哈薩克族的氈房,是可以活動的房子,其輪廓渾圓飽滿,圓柱拱頂造型別致,外觀看似簡單卻有著複雜的工藝,包含了雕、刻、鑿、編、紮、染等多種工藝,所有建材及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

地毯藝術

小小一方地毯,織就的不僅僅是哈薩克族悠久的歷史、也是折射燦爛的哈薩克文明、更飽含著哈薩克人對於生活的熱忱和她們全部的美好、巧思、祝福與希冀。

地毯自古以來就是珍貴的傢俱用品之一,不同歷史時期的能工巧匠將其精湛的編織技藝代代相傳。哈薩克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塞種,匈奴,月氏 ,烏孫的古代突闕民族。

西元前,這些草原民族的畜牧業就相當發達,他們養殖羊,牛,馬,駱駝等牲畜,並開始利用羊毛製作簡單的手工地毯。考古發現的原始地毯織機和其它工具證明,早在屬於青銅時代的安德羅諾文化時期,既西元前18 世紀至13世紀,在哈薩克所在的中亞地區就出現了手工編制的地毯。哈薩克族地毯手工業主要在哈薩克南部和西部的草原一帶興盛,尤其是錫爾河流域和咸海地區。

編織地毯是哈薩克最傳統的手工藝,以其天然的選材、獨特的編織工藝、大膽熱烈而又富有想像力的圖案享譽世界。根據編織特點和功用,地毯分為毛絨、無絨、拉毛、柏拉賽式、阿拉伯式、烏茲別克式、布哈拉式、土庫曼式等16 種之多。

各種色彩的和諧搭配以及圖案的對稱性是編織地毯時應該遵守的主要原則。地毯大多用紅色、深藍色和黃色等自然現象的色彩。例如,藍色代表蒼天、黑色代表大地、紅色代表火焰和太陽、白色象徵幸福快樂、黃色象徵智慧、綠色象徵青春等。

對於哈薩克人來說,地毯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並被認為最珍貴的手工藝術品之一。

雖然機織地毯已經成為全球地毯紡織業的主流,但是,傳統的哈薩克地毯依然全部採用最古老的手工編織工藝,由於其紋理細密、圖案精緻且經久耐用,因此一張好的哈薩克地毯往往要耗費好幾年的人工。一張手工地毯,可以說是工藝、心力、想像力和時光的凝聚。

銀器藝術

哈薩克族已經廣泛使用銀器,銀器藝術的精巧,就已十分著名。哈薩克族是一個熱愛銀飾的民族,銀器常見的有銀碗、刀、銀壺、頭飾銀簪、各種馬具鞍花等。馬鞍用品、馬蹬、銀盅、銀碗、銀戒指、銀耳環、銀手鐲,頭飾……銀器在哈薩克族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圖案佈局合理,花紋疏密得當,紋樣主次分明,形體美觀協調,體現了哈薩克族人民的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

哈薩克族金銀匠手藝也相當精巧。他們常常用金、銀、銅和寶石、瑪瑙裝嵌在馬鞍、馬銜、馬鐙帶上,設計出各種賞心悅目的圖案。

革皮編織工藝品

革皮編織是哈薩克生活不可缺少的技藝,俗話說:“馬是哈薩克人的翅膀”。要騎馬必須有馬鞭、馬龍頭、馬釵子、馬鞍、馬肚帶等附件。漫長的遊牧生活使哈薩克人民創造出了獨特的革皮編織工藝。

馬鞭的編制

馬鞭是哈薩克族牧民形影不離的夥伴,牧民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上。他們除了騎馬用馬鞭之外,遇到黃羊、野兔等,還可用鞭擊中要害而捕到獵物;遇到狼、熊等野獸時還可以抵禦。

由於馬鞭的用途多,所以馬鞭的種類和形狀也就多。在哈薩克族的每個部落幾乎都有做馬鞭的匠人,而每個部落所做的馬鞭也不盡相同。馬鞭的制做工藝十分講究,既要保證結實、耐用,又要美觀、新穎。其原料主要是牛、馬、駝、羊的皮革。除此之外,還要用銅、銀、鐵等金屬來裝飾。所以一根好的馬鞭,既是一件得心應手的工具,同時也是一件精湛的工藝品。

每根馬鞭所編的鞭穗花紋也不一樣,結穗的方法也不太相同,講究的馬鞭從把手到鞭全部是用一塊牛皮編成。既柔軟又結實,可以放在口袋裡或插在靴筒裡。

有的馬鞭用紅柳、牛羊角做把柄,上面還鑲嵌銀、銅、鐵金屬條,並組成圖案,顯得精美而又富麗,有的馬鞭把子中間鑲鐵棍,鞭把和鞭子的接頭處還有一串串鐵環,顯得十分別致;有的馬鞭把子裡還藏有一把刀,刀柄就是馬鞭的把手,而把手還雕有花紋,並鑲嵌有金屬和彩色有機玻璃的裝飾品。這種刀鞭合一的馬鞭就顯得十分珍貴。

馬鞭對牧區的男人來說既是一件裝飾品,同時也是向人們炫耀的工具。馬鞭儘管對牧民來說十分重要,但走進別人的氈房裡,特別是老年人的氈房裡,是絕對不允許帶進氈房裡的,所以他們在進屋時,都要將馬鞭放在門外,然後再進屋,這樣做是表示禮貌和對主人尊重。

木雕工藝品

木雕是哈薩克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也是哈薩克族獨有的工藝製品。雕刻藝術相當精湛,哈薩克族在木床、搖籃、木箱、櫃子、桌子、木門和馬具,乃至樂器上無不施以雕刻,作為裝飾。這些雕刻有的線條豪放,造型優美,有的工藝細緻,剔透玲瓏。

哈薩克人用山楊木或柳木雕成精巧的大小不等各種式樣的木碗、木臼、木盆、木盤、木桶、木勺等等,多在底邊和沿口周邊上雕刻上韻味濃郁的哈薩克圖案花紋,也有的在用來喝馬奶酒的木碗表上,鑲嵌銀箔、金箔或銅箔的鹿角形圖案,非常精巧,金光閃閃,富麗堂皇,顯示了哈薩克人民的審美觀和藝術風格。

用整塊楊木或樺木、榆木,精雕細琢,配以濃郁哈薩克族民族風情圖案,不用清漆,色澤自然光潤,造型古樸精緻。

用質地堅硬的樹根、樹幹挖鑿、雕刻出各種工藝品:木碗、木勺、木盆、木筒等餐具類;冬不拉、庫布茲、斯不斯格等樂器類;各種人物、動物雕塑類等。用獸角、獸骨、獸皮、鬃毛製作出各式精緻的圖案或者飾物,鑲嵌在鞭把、手杖、煙盒等器物上作為裝飾。

哈薩克人還喜歡在木床、箱子、桌子、搖籃、木勺和車子上雕刻各種花紋。

馬鞍

哈薩克族人尤其對馬鞍特別重視。其中男用馬鞍具的鞍馱較小,馱架輕薄、牢固,放在馬背上舒適、耐用、漂亮。各種配套鞍具簡便適用,飾品較少,以實用為主。女用馬鞍具的馱架較重、寬,多用金、銀、寶石進行鑲嵌。

馬鞍男女有別,大致可分為三類:木制雕刻漆畫鞍、木制包皮鉚釘鞍和木制包皮烤花鞍。不論哪種馬鞍,上面都佈滿了線條優美、色彩豔麗的裝飾圖案。

用銅釘排列組成的圖案花紋,閃閃發光,光彩奪目。馬褡子則用自製的毛線手工編織而成,上面用不同的色線編織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樸素大方,結構嚴謹,絲條均勻,大都是幾何紋樣,配以色彩協調的粗獷線條。在色彩處理上,往往使用強烈的對比色,以鮮明地體現哈薩克牧民的藝術愛好和審美情趣。

骨雕工藝品

哈薩克族的骨雕藝術是完全來源於生活的手藝。骨雕,以骨骼作為載體的雕刻藝術,骨雕的歷史悠久。隨著歷史的變遷,骨雕從日用品逐漸演變為裝飾品,古人早就把骨利用,做成針、刀,並把文字和圖案刻在骨上。

據考古資料顯示,人們利用骨頭製作生活用品和工藝品的歷史源遠流長,與石製品、木製品一樣,同屬人類最早發現利用的生產或生活用品。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孔雀河墓地挖掘出土了骨別針、骨管、骨馬鑣,在交河溝北墓地挖掘了鹿首骨飾等骨飾品。在阿勒泰市 紅墩鎮克孜加爾村,考古工作者在古墓挖掘中,發現用骨頭做成的箭鏃,如今保存依舊完好,據初步測定,約有數百年的歷史。這些足以說明,生活在新疆的哈薩克族在較早的時候就利用骨頭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品了。

在草原上,牛、羊、馬和駱駝的骨頭便成為他們的創作的靈感來源。那些被廢棄的骨頭經過智慧工匠們的靈巧雙手一經加工,就變成了羽羽如生、叫人拍手稱絕的工藝品。

骨質品造型各異,來到哈薩克族牧民的草原上,你會發現有許多精美的工藝品,其中還流傳著用各種動物的骨頭做成的各種骨質品,例如用骨頭製作羊頭、牛頭、雄鷹、龍、鳳凰、花草、昆蟲、小鳥等工藝品,以及箱子、床、刀柄、骨針、骨簪等生活用品近百種,其形狀有大有小,大的有一米多高,小的只有十幾釐米,小巧玲瓏,十分精美。

骨質工藝品的製作和骨雕都是哈薩克族民間的一項傳統工藝,古老的骨質品更多被用作生活用品。哈薩克族的骨質品製作,包括骨質工藝品和生活用品兩種。

按照骨質品的用途,大致可以分為:用具類、陳設類、器皿類、佩飾類、立雕類等類別。骨質品所使用的原料,常用的有牛、羊、馬、駱駝的骨頭,也有使用魚骨和野獸的骨頭。哈薩克族的各種畜骨十分豐富,因而形成了一些和骨頭有關的習俗。

在生活中小孩把玩羊拐(俗稱畢式)當做一種娛樂工具、有人還用羊的肩胛骨進行蔔占、算命等,骨雕在哈薩克族中還是有辟邪保平安等意義的吉祥物,具有招財納福,帶來幸運和福運、財運等一切好運的說法。

總之,哈薩克族手工藝豐富多彩,彙集其悠久的歷史,凝聚其人民的智慧,千絲萬縷,絕代風華。哈薩克族手工藝術是世界工藝美術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必將隨著時代雨露的滋潤,更加絢麗多彩。

哈薩克族生活傳統美食

薩克族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滲透著畜牧業和草原遊牧生活的濃郁色彩。他們一直將牧放牲畜,發展畜牧業當成主要的生產方式,從而使之成為生活的支柱,所以哈薩克族的飲食文化也與之息息相關。

哈薩克人有句諺語:“奶子(牛奶)是哈薩克的糧食。”可見乳製品在哈薩克飲食中的分量。不管是奶疙瘩、奶皮子、奶豆腐還是酥油、酥酪、傑尼特都深受哈薩克人喜愛。哈薩克人將牛、馬、綿羊(山羊)、駱駝的肉和乳汁當成食物,同時也當做藥膳來享用。患了感冒的時候,人們會用綿羊的鮮肉湯來治療,又會用駝乳釀制而成的柯莫孜來治療肺炎、哮喘等疾病。大概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哈薩克人將牲畜的乳汁通稱為“潔白”,並加以珍視,嚴禁踐踏、潑灑和浪費潔白的乳汁。所謂的“潔白”具有神聖和生命的支柱這樣的涵義。

每當你到哈薩克族牧民的家裡做客,主人總會擺出一大桌子的食物來招待你。琳琅滿目的哈薩克族美食,看的你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從哪裡下口,只有流口水的份兒。

在哈薩克族牧民招待客人喝茶時,一定要拿出一種油炸的面製品。這種面製品就叫“包爾薩克”。包爾薩克用發麵做,面稍發好後,在面板上擀成薄片,並切成小菱形,或4-5釐米的方形、長方形。在鍋裡用油炸黃即成。

這個叫克勒給(音),是將生牛奶上面的一層奶皮子刮下來以後製作而成的,用來抹在包爾薩克上面,很好吃。

熏馬腸、熏馬肉是哈薩克族特色風味食品, 每年11月底到12月,哈薩克人家要屠宰牲畜備冬肉,醃制熏幹越冬,薰制的肉香味濃郁、耐貯藏。熏馬腸、熏馬肉油而不膩,肥瘦分明,不僅色澤悅目,而且營養價值很高。

奶疙瘩是奶子的結晶體。奶疙瘩有兩種,一種是甜奶疙瘩,一種是優酪乳疙瘩,可帶油可不帶油。做法大都是靠手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做法。哈薩克族牧民做奶疙瘩時,先將牛或羊奶發酵,把發酵後的優酪乳倒入鍋裡熬,然後裝入布袋裡吊起來,使其水份滴盡,用手捏成小塊,放到鋪有芨芨草編制的席子上涼幹即成。

這個叫塔爾米,它是用小米、葡萄乾、熟的炒麵粉混合在一起製成的,直接用手抓著吃,吃起來感覺比較像少數民族打制的餅乾渣。

這是酥油,是哈薩克人用乳汁製作的食物,也是餐桌上最珍貴的食物。色澤鮮黃,味道香甜,口感極佳!在醇香沁人的奶茶中加入少許酥油,味道更加濃郁。

黑走馬 ,哈薩克語“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它廣泛流傳于新疆境內的哈薩克族居住區。

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語,意為“黑色的走馬”。哈薩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歌和馬是哈薩克的兩支翅膀”。馬是哈薩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夥伴,而“黑走馬”更是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壯,通體黑亮,走時步伐平穩有力,姿勢優美,蹄聲猶如鏗鏘的鼓點。騎上黑走馬,猶如進入一種藝術境界,人在舞,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民間舞蹈和同名樂曲。

卡拉角勒哈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舞蹈,關於它的來源,在哈薩克族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薩克族小夥子發現了一群野馬,他揮動套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馬。小夥子歷盡種種艱辛,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將它馴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馬。當他騎著黑走馬回到阿吾勒(家鄉)時,鄉親們聞訊紛紛前來祝賀。小夥子在馬上和馬下,用各種動作自豪而詼諧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馴化黑馬的整個過程。從此,以騎馬為題材的,表現草原上駿馬賓士時矯健姿態的卡拉角勒哈舞蹈便在哈薩克族民間流傳。

》》指南

▶ 喀納斯村、禾木村、吐別克村、白哈巴村 可以到哈薩克族、圖瓦族 人家 家訪,品嘗喀納斯舌尖上的美食,欣賞他們的手工藝品。

▶ 喀納斯山莊、林海山莊、喀納斯餐飲廣場、禾木山莊 可以品嘗到手抓肉、烤串等地道的喀納斯禾木美食。

▶喀納斯山莊、禾木山莊、禾木星空營地 在夏秋冬,可以和哈薩克族圖瓦人一起載歌載舞。

點擊閱讀直接報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