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並不是每一個雛妓都有長腿叔叔

“長腿叔叔”一詞, 出自作家簡·韋伯斯特的同名小說《長腿叔叔》, 講述了貧窮少女受到神秘人資助的故事。 書中, 少女茱蒂將素未謀面的恩人稱為“長腿叔叔”, 後來, 這個稱謂多用來指代神秘而又慷慨的資助人。

而《長腿叔叔》的情節也被廣泛採用, 中、美、日、韓各國都出過相關的影視作品。

2015年, 香港又出了一部“長腿叔叔”式的電影, 只不過, 這部電影卻引發了一定的爭議。 這部電影, 就是由邱禮濤執導, 蔡卓妍、任達華主演的《雛妓》。

這部電影在上映時被打上了三級片的烙印。 不過, 與其去深究那少數幾個裸露鏡頭, 倒不如關注它背後本身就敏感而尖銳的故事背景。

供職於雜誌社的記者Sara潛入會所臥底四個月, 終於完成了一篇關於官商勾結的報導。 然而她的文章不僅沒有成為頭條, 而且隻字不見。

憤怒的Sara沖進老總的辦公室質問原因, 得到的回復是:

文章很好

但出於利益考慮

我們不敢得罪對方

Sara氣得拂袖而去。

意興闌珊的Sara決定暫停在雜誌社的工作, 前往泰國清邁散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 她在酒吧遇見了雛妓Dok-my, 也勾起了多年前的一段記憶。

十多年前, 還是中學生的Sara由於在家中遭遇繼父的強暴, 憤而離家出走在外流浪。 某夜, 她在江邊遇上了她的“長腿叔叔”——甘浩賢, 一位任職於教育部門的高官。

在隨後的八年裡,兩人之間保持一種既類似于情人又類似于父女的包養關係。自以為彼此之間只是交易關係的二人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對對方產生了情愫。

這似乎絲毫不違和的cp感是怎麼回事……

但在Sara大學畢業前夕,兩人還是因為婚姻、社會地位、年齡等種種原因結束了這段關係。

某日,Sara收到了甘浩賢的電話。原來他已罹患癌症自知時日無多,想約她見最後一面。最後,兩人依依不捨地告別,一個走向了新的生活,一個迎來了生命的終結。

從回憶中回過神來,挺過了自殺未遂的坎,重新振作的Sara決心拯救與自己年齡相仿、境遇相似的Dok-my。

影片自上映後便引起了廣泛議論。

也難怪,無論是“雛妓”這個名字,還是“女中學生離家出走被有錢大叔包養”這個題材本身都是足夠抓人眼球的。

但拋開噱頭,電影本身所揭露的現實和傳遞的思想,也讓它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縱觀全片,整部電影共有兩條主線:

一條是過去的Sara與甘浩賢之間的糾葛,另一條是現在的Sara在泰國的遭遇。而在這兩條線索中,也暗藏著主創們想引發我們去思考的兩個社會問題:

1、女性權益問題

“為了生存,一個女人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Sara在戲中的一句臺詞,帶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訊息。在世界女權運動興起並開展已經長達幾百年後,無論是Sara還是Dok-my的遭遇,都像是火辣辣的一巴掌打在我們的臉上。

離家出走前Sara在家教弟弟改錯別字時說的話,結合Sara的遭遇想來,真是諷刺

Sara在家中遭遇繼父的強暴,母親雖然心疼女兒,卻只敢在門外暗自抽泣,不敢伸出援手,連一句話都不敢說。甚至事後也無法給予女兒任何的安慰,只能說一句“早晚要給人的,給他總比給外面的臭小子好。”(EXM!???)

但至少,Sara還是幸運的,因為“長腿叔叔”給了她有希望的未來。而相比之下,著墨不多的Dok-my的人生就更為不幸了。

在雛妓Dok-my的背後,是整個泰國性產業的現狀。

泰國女性地位向來不如男性,但同時它又要求女性承擔起家庭的經濟重擔,讓男性得以更多地參與宗教和公共事務。

而同時,根據泰國上座部佛教的教義,只要性工作者是為了要幫助家庭生計或者捐助寺廟積功德,那麼賣身便不是那麼可恥。

正因如此,泰國的色情產業相當發達,而正因其發達,越來越多的女性自願或被迫地進入這一無底深淵中,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未成年人。

在泰國,乃至整個東南亞,有著數以十萬計的未成年少女像片中的Dok-my那樣靠著出賣身體養活自己乃至養活一整家人。而在她們的背後,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產業鏈。

影片中,Dok-my靠著Sara的努力最終從老鴇手下脫身,住進了救助機構。但是,以後的她會怎麼樣呢?沒有一技之長的她,離開救助機構之後,大概也只能回家,然後,再一次投入那無底深淵中吧。

畢竟,一個Sara僥倖遇上了長腿叔叔,但面對千千萬萬不幸的女性,長腿叔叔又能做什麼呢?

2媒體職業道德問題

作為媒體人,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糾結:

自身堅持的“揭露真相”和外界要求的“顧全大局”,該如何去平衡?

Sara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面對領導施加的壓力,她沒有妥協,而是據理力爭。

面對男友的息事寧人,她也不予理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

從泰國回來,Sara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整理成一篇報導,為挽救Dok-my和所有像她一樣的女性們盡自己的一份力。

而與Sara形成對比的,是她那同為記者的男友。對於Sara的報導被抽稿,他只是認為理所當然;

對於Sara盡心盡力地挽救Dok-my,他無法理解甚至冷嘲熱諷“你能救她一個人,難道還能救所有人?”

對此我們就用Sara的一句話來答覆吧。

媒體人保全飯碗維繫生存沒有錯,但也請不要忘記你的職責所在。

《長腿叔叔》式的故事已經拍得太多講得太多,但大多都著眼於美好的故事,唯獨這一部,讓人在壓抑之餘覺得溫暖,溫暖之餘倍感心酸。

面對這個社會的種種問題,僅靠一個兩個長腿叔叔的慷慨,真的就夠了嗎?

更多好文關注:GY青年說

在隨後的八年裡,兩人之間保持一種既類似于情人又類似于父女的包養關係。自以為彼此之間只是交易關係的二人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對對方產生了情愫。

這似乎絲毫不違和的cp感是怎麼回事……

但在Sara大學畢業前夕,兩人還是因為婚姻、社會地位、年齡等種種原因結束了這段關係。

某日,Sara收到了甘浩賢的電話。原來他已罹患癌症自知時日無多,想約她見最後一面。最後,兩人依依不捨地告別,一個走向了新的生活,一個迎來了生命的終結。

從回憶中回過神來,挺過了自殺未遂的坎,重新振作的Sara決心拯救與自己年齡相仿、境遇相似的Dok-my。

影片自上映後便引起了廣泛議論。

也難怪,無論是“雛妓”這個名字,還是“女中學生離家出走被有錢大叔包養”這個題材本身都是足夠抓人眼球的。

但拋開噱頭,電影本身所揭露的現實和傳遞的思想,也讓它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縱觀全片,整部電影共有兩條主線:

一條是過去的Sara與甘浩賢之間的糾葛,另一條是現在的Sara在泰國的遭遇。而在這兩條線索中,也暗藏著主創們想引發我們去思考的兩個社會問題:

1、女性權益問題

“為了生存,一個女人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Sara在戲中的一句臺詞,帶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訊息。在世界女權運動興起並開展已經長達幾百年後,無論是Sara還是Dok-my的遭遇,都像是火辣辣的一巴掌打在我們的臉上。

離家出走前Sara在家教弟弟改錯別字時說的話,結合Sara的遭遇想來,真是諷刺

Sara在家中遭遇繼父的強暴,母親雖然心疼女兒,卻只敢在門外暗自抽泣,不敢伸出援手,連一句話都不敢說。甚至事後也無法給予女兒任何的安慰,只能說一句“早晚要給人的,給他總比給外面的臭小子好。”(EXM!???)

但至少,Sara還是幸運的,因為“長腿叔叔”給了她有希望的未來。而相比之下,著墨不多的Dok-my的人生就更為不幸了。

在雛妓Dok-my的背後,是整個泰國性產業的現狀。

泰國女性地位向來不如男性,但同時它又要求女性承擔起家庭的經濟重擔,讓男性得以更多地參與宗教和公共事務。

而同時,根據泰國上座部佛教的教義,只要性工作者是為了要幫助家庭生計或者捐助寺廟積功德,那麼賣身便不是那麼可恥。

正因如此,泰國的色情產業相當發達,而正因其發達,越來越多的女性自願或被迫地進入這一無底深淵中,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未成年人。

在泰國,乃至整個東南亞,有著數以十萬計的未成年少女像片中的Dok-my那樣靠著出賣身體養活自己乃至養活一整家人。而在她們的背後,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產業鏈。

影片中,Dok-my靠著Sara的努力最終從老鴇手下脫身,住進了救助機構。但是,以後的她會怎麼樣呢?沒有一技之長的她,離開救助機構之後,大概也只能回家,然後,再一次投入那無底深淵中吧。

畢竟,一個Sara僥倖遇上了長腿叔叔,但面對千千萬萬不幸的女性,長腿叔叔又能做什麼呢?

2媒體職業道德問題

作為媒體人,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糾結:

自身堅持的“揭露真相”和外界要求的“顧全大局”,該如何去平衡?

Sara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面對領導施加的壓力,她沒有妥協,而是據理力爭。

面對男友的息事寧人,她也不予理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

從泰國回來,Sara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整理成一篇報導,為挽救Dok-my和所有像她一樣的女性們盡自己的一份力。

而與Sara形成對比的,是她那同為記者的男友。對於Sara的報導被抽稿,他只是認為理所當然;

對於Sara盡心盡力地挽救Dok-my,他無法理解甚至冷嘲熱諷“你能救她一個人,難道還能救所有人?”

對此我們就用Sara的一句話來答覆吧。

媒體人保全飯碗維繫生存沒有錯,但也請不要忘記你的職責所在。

《長腿叔叔》式的故事已經拍得太多講得太多,但大多都著眼於美好的故事,唯獨這一部,讓人在壓抑之餘覺得溫暖,溫暖之餘倍感心酸。

面對這個社會的種種問題,僅靠一個兩個長腿叔叔的慷慨,真的就夠了嗎?

更多好文關注:GY青年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