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馬雲:我沒花一分錢就把世界功夫巨星都打了一遍

01

意外的, 雙十一之後的這幾天沒有像往年一樣被“XX件快遞在高速上燒掉”、“快遞公司大量招收大學生當廉價勞動力…”之類的新聞到處刷屏。

究其原因, 無外乎阿裡董事長馬雲請來了十一位頂級動作明星、運動員以及三位超級重量級大咖作為武術指導拍起了電影。

是的, 一部馬雲自己當主角的“電影”——《功守道》 。

除此之外, 馬董事長還請來了王菲合唱主題曲《風清揚》 , 此等風光可謂是不小心一次實現了無數人的夢想。

因此, 在大概性的流覽了一些片段之後大家迫不及待的開始發聲:

有錢真的能夠為所欲為!

天下武功為富不破!

又或者:

這廣告打得沒誰了!給我來罐支付寶!

是, 我承認相比較這些武打巨星之前的輝煌劇中“馬師傅”一些對打的鏡頭的確是稍顯尷尬。 相較一兩個小時的常規電影更是“劇情無能”。

但是, 真相是《功守道》一部宣傳片而不是電影。

02

這部看似無厘頭的宣傳片實則處處暗藏寓意, 最明顯的就是最後終極對決中與“功夫皇帝”李連傑對打的場地。 是的, 那是個擂臺。

從泰拳到拳擊散打、再到長短棍, 之後又接上相撲、詠春直至太極。 馬雲的確和李連傑演了一場大戲, 只不過這場戲不在“電影”裡。

這部戲正正精彩的的地方, 在於馬雲和全世界認知的一個較量。 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用曲線救國的方式, 成功的闖進了所有人對於功夫的認知。

這部片子若是作為電影、可能真的只有零分, 但是若是作為達到目的的工具、我給一百個滿分。

03

今天《功守道大賽》開幕的日子。 沒錯《功守道》其實是《功守道大賽》的宣傳片, 它用了三天時間將一場本來極可能無人問津的比賽得到了極高的關注。

很遺憾的, 這種討論在一種不公平的傳播下對於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播是極其不利的。 於是, 病魔纏身的李連傑親自錄了視頻鼓勵太極再戰。

其實真正有接觸過功夫的都知道, “功夫多是殺人技”。 相比其他具有表演和觀賞性質的晉級, 真功夫及其不易於傳播。

於是, 便有了後期的“武術”。 和功夫不同、武術將功夫向著傳播的方向改良, 只存其型、不留其意的結果就是:苦練三十年、徒有花架子。

從小習武的李連傑在更早的時候便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功夫巨星他十分渴望中國功夫能夠真正的面向世界。

至少, 一度成為中國代名詞的kung fu要真的有一個能夠代表中國的具體標誌。 比如,

成為奧運項目。

至少, 要讓我們的後人知道:功夫不是老年體操。

04

但是中國武術博大精深, 功夫想要傳播必須就要像“kung fu”一樣去繁求簡:要讓普通人看得懂、要有規則才能讓更多的人接受。 不過還好, 李連傑遇到了馬雲。 比他更瘋狂比他更聰明也比他更有能力的馬雲。

於是, 他用了六年時間想好的劇本有了最好的開始。 只用了三天, 知道並開始瞭解這個賽事以及賽事背景的國人迅速蔓延至整個互聯網。 這看似一次玩票就達到的恐怖的傳播速度和效果背後, 是馬雲和眾多明星的一次“曲線救國”。

假如只是請眾多明星來拍攝一部宣傳片, 雖然也具有一定話題性但是很可能大家看過之後便你失去了興趣。 而且一部宣傳片所能夠包含的內容實在是太少,

無法讓大家能夠有效的瞭解什麼是《功守道》 、更無法讓大家去瞭解背後的艱辛和隱情。 所以, 才有了這部《功守道》 。

一部“文化類公益電影宣傳片”, 一部融合了“功夫皇帝”多年來對於功夫和中國文化的理解和一群無數人功夫夢的微電影。

05

不知道在大家吐槽馬雲一高興就通關了中國大半個武林的時候, 是不是知道這些巨星都是零片酬?

不說大家都知道李連傑的病情、另一位大咖武術指導洪金寶六十多的高齡做完手術直接坐著輪椅去的片場。

不知道大家在吐槽一群武打巨星排隊挨打的闖關設定的時候是否有注意明星們出場順序的設定?

第一個是泰國的托尼賈。 。 泰拳是橫練, 練外不練內,典型的外家拳硬碰硬風格。雖然迅猛但沒有太多的技巧,被馬雲推手巧勝。

第二個是鄒市明。代表著拳擊,拳擊也是硬剛的那種。屬於洋派的外家功夫。也因為局限性被出局。

第三個是向佐,一個年輕氣盛的人,耍了一套花架子,華而不實。

第四個是吳京,雙短棍對戰馬雲長棍。這段打戲說明的是一寸長一寸強,正如馬雲說的那樣,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第五個是日本的相撲手橫崗朝青龍,相撲雖兼有技巧和力道,但終歸過於笨重。敗在馬雲使出了四兩撥千斤。

第六個叔甄子丹,代表近年大熱的詠春拳。詠春拳攻守兼備,但是打之前甄子丹把話說太滿。所以甄子丹輸了,因為他用了三腳半……

第七個是李連傑,也就是太極推手之間的終極較量了。說明太極才是最全面最具有綜合性的。習武要做到內外兼修,如同做人和做企業一樣,要全面,要兼具內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與此同時,打鬥的場景也都和每一種武術的文化背景相合。特別是最後兩人打擂臺,其實就是功守道比賽的藝術展現以及場地、規則的簡單還原。並且,每一次彼時和較量即使大家都曾賽前自信狂妄卻恪守點到為止,最後結束的鏡頭也是以一個推手結束而未分勝負:這些都是中華武術以武會友不論輸贏的思想體現。

短短20分鐘的一部無厘頭短片、簡單的七個場景,卻將太極功守道和大眾熟知的各個武學流派做了一翻比較。甚至在各個細節中將要宣傳的太極的“定、隨、舍”展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從內容上講》 功守道不遜色甚者超越了大多數的宣傳片,或者說它更像是一部“自助”式的教育片。因為馬雲用自己身的話題性在一個巧妙的時間地點將這部片子推送到大家面前。這種方式使得大家暫時的將注意力放在了劇情、演技、大咖等關鍵字上而在最開始的時候忽略真正的內涵。等到大家調侃笑駡冷靜下來之後,才恍然大悟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然後去重新驗證自己的疑惑,這時候大佬們早已在網上給我們做好了精細的解說。

戲裡戲外、馬老闆用行動向所有人展示了一遍什麼是太極。

拳無影 腳無形

無門無派 隨心從緣

天下萬物 日月行矢

勇而不敢 拈花微笑

得之則少 失之彌多

人剛我柔 隨心從緣

心中無敵 無敵天下

舍己從人 歸去來兮

用功 守住有形

用心 融入無形

——功守道

練外不練內,典型的外家拳硬碰硬風格。雖然迅猛但沒有太多的技巧,被馬雲推手巧勝。

第二個是鄒市明。代表著拳擊,拳擊也是硬剛的那種。屬於洋派的外家功夫。也因為局限性被出局。

第三個是向佐,一個年輕氣盛的人,耍了一套花架子,華而不實。

第四個是吳京,雙短棍對戰馬雲長棍。這段打戲說明的是一寸長一寸強,正如馬雲說的那樣,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第五個是日本的相撲手橫崗朝青龍,相撲雖兼有技巧和力道,但終歸過於笨重。敗在馬雲使出了四兩撥千斤。

第六個叔甄子丹,代表近年大熱的詠春拳。詠春拳攻守兼備,但是打之前甄子丹把話說太滿。所以甄子丹輸了,因為他用了三腳半……

第七個是李連傑,也就是太極推手之間的終極較量了。說明太極才是最全面最具有綜合性的。習武要做到內外兼修,如同做人和做企業一樣,要全面,要兼具內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與此同時,打鬥的場景也都和每一種武術的文化背景相合。特別是最後兩人打擂臺,其實就是功守道比賽的藝術展現以及場地、規則的簡單還原。並且,每一次彼時和較量即使大家都曾賽前自信狂妄卻恪守點到為止,最後結束的鏡頭也是以一個推手結束而未分勝負:這些都是中華武術以武會友不論輸贏的思想體現。

短短20分鐘的一部無厘頭短片、簡單的七個場景,卻將太極功守道和大眾熟知的各個武學流派做了一翻比較。甚至在各個細節中將要宣傳的太極的“定、隨、舍”展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從內容上講》 功守道不遜色甚者超越了大多數的宣傳片,或者說它更像是一部“自助”式的教育片。因為馬雲用自己身的話題性在一個巧妙的時間地點將這部片子推送到大家面前。這種方式使得大家暫時的將注意力放在了劇情、演技、大咖等關鍵字上而在最開始的時候忽略真正的內涵。等到大家調侃笑駡冷靜下來之後,才恍然大悟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然後去重新驗證自己的疑惑,這時候大佬們早已在網上給我們做好了精細的解說。

戲裡戲外、馬老闆用行動向所有人展示了一遍什麼是太極。

拳無影 腳無形

無門無派 隨心從緣

天下萬物 日月行矢

勇而不敢 拈花微笑

得之則少 失之彌多

人剛我柔 隨心從緣

心中無敵 無敵天下

舍己從人 歸去來兮

用功 守住有形

用心 融入無形

——功守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