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既是將軍府,又是都督府!明朝抗倭名將陳璘在雲安的家現狀如何?

作者:阿卉五叔

邑人陳璘, 是明朝抗倭名將、民族英雄。 他的家在東安縣晉康都清秀裡南鄉大營村, 即今天的雲浮市雲安區六都鎮南鄉村委大營村小組。

▲陳璘領兵打仗的3D畫像, 攝於崖鷹山公園

筆者很好奇, 數百年前, 陳璘的家是怎麼樣的呢?但如此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幷沒有保存到今天。 陳璘家雖然是將軍府、都督府, 但因為陳璘清廉、儉樸, 住的房子也只是普通的房子而已, 日子太長了, 根本經不住時間的洗禮。

▲陳璘造像。 作者:雲浮市工藝美術大師、西雅房書畫社副社長、六都南鄉鄉賢潘斌強

最近, 筆者專程約幾個好友尋找陳璘足跡。 在陳璘以前家的地方, 我們能看到的, 只是一些房子的地基和一段院牆。

▲陳璘家老房子只剩下一圈地基

地基的周圍長滿了竹子、香蕉樹、雜樹雜草。 因為是陳璘舊居的所在地(龍崖陳公祠在其前面), 多少年來, 沒有誰敢在其上面建房子或作其他用途, 包括陳璘的後人。 看不到有多少文物保護意識, 主要是出於對陳璘的敬重。

陳璘家的院牆。 三合土夯的土牆, 高約4米, 牆厚70釐米左右, 底部略大。 經過數百年的風雨的沖刷洗禮, 雖然很破舊, 但依然屹立不倒。

院牆現存尚有數十米, 呈“丁”字形不連續分佈, 基本可以推算出當時院子的四至。 院子是陳璘家的後院, 是陳璘指導諸孩子習武的地方, 也是他“三落”後, 賦閑在家訓練家丁的場所。

援朝抗倭時,陳璘把在此院子訓練出來的500名家丁帶上戰場,在援朝抗戰中發揮了尖刀作用,為露梁海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牆上長滿了藤蔓、小樹、雜草,有的地方藤蔓密密麻麻的,像將軍身上的盔甲。

▲被歲月撕裂的院牆

▲陳璘將軍的後人陳鏡波先生向我介紹他小時候在祠堂讀書時,爬牆上捉迷藏的情形。

.▲此處的院牆破了個洞。

▲走近看,別有乾坤呢!

▲三合土夯牆的結構,看得清清楚楚。

龍崖陳公祠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這緊挨著祠堂的陳璘舊居遺址和院牆。但是,現場我看不好任何文物保護的標識及保護的痕跡。我心裡有點焦急。因為,這院牆不但是陳璘將軍的遺跡,還是明朝南方建築的化石,是研究三合土夯牆的絕佳樣本。若果再不施以實質性的保護,以後恐怕想找也找不到了。

輕輕拍打著院牆,貼牆細聽,仿佛聽到了數百年前院牆內家丁操練的吆喝和兵器碰觸的聲音。

援朝抗倭時,陳璘把在此院子訓練出來的500名家丁帶上戰場,在援朝抗戰中發揮了尖刀作用,為露梁海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牆上長滿了藤蔓、小樹、雜草,有的地方藤蔓密密麻麻的,像將軍身上的盔甲。

▲被歲月撕裂的院牆

▲陳璘將軍的後人陳鏡波先生向我介紹他小時候在祠堂讀書時,爬牆上捉迷藏的情形。

.▲此處的院牆破了個洞。

▲走近看,別有乾坤呢!

▲三合土夯牆的結構,看得清清楚楚。

龍崖陳公祠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這緊挨著祠堂的陳璘舊居遺址和院牆。但是,現場我看不好任何文物保護的標識及保護的痕跡。我心裡有點焦急。因為,這院牆不但是陳璘將軍的遺跡,還是明朝南方建築的化石,是研究三合土夯牆的絕佳樣本。若果再不施以實質性的保護,以後恐怕想找也找不到了。

輕輕拍打著院牆,貼牆細聽,仿佛聽到了數百年前院牆內家丁操練的吆喝和兵器碰觸的聲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