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今年春天最厲害的女人撕B大戲,比《小時代》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女性題材是今年春季美劇最熱門的主題之一, 《大小謊言》《傲骨之戰》《宿敵》和《名姝》四部女人大戲接連問世, 四月還將推出一部話題作品《使女的故事》。

已經播出的四部女人大戲, 從左至右:《大小謊言》《傲骨之戰》《宿敵》《名姝》

但論主創陣容和抓馬程度, 最精彩的當屬本周剛剛迎來大結局的《大小謊言》。

《大小謊言》改編自澳洲作家莉安·莫里蒂亞的同名小說。 幾年前, 奧斯卡影后瑞茜·威瑟斯彭讀了原著,

一心想把故事改編成影視作品。 正巧瑞茜的製片搭檔和另一位影后妮可·吉德曼關係很鐵, 於是這本書就通過這位中間人傳到了妮可手裡。 後來妮可立馬找到作者, 買下了故事的拍攝版權。

兩位影后開始搭夥翻拍, 她們不僅在劇中擔任主演,

還身兼製片人的職務。 為了這部劇, 瑞茜和妮可動用了各種人脈資源。

瑞茜先是找來了合作過《涉足荒野》的導演讓-馬克·瓦雷, 後者曾憑藉《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將馬修·麥康納推上奧斯卡影帝的領獎臺。 瓦雷原本只打算執導劇中前兩集, 但拍攝完後, 瑞茜開始採取狂轟濫炸的電話攻勢, 招架不住的瓦雷最終執導了完整七集。

妮可則找來“E大”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演繹自己在劇中的丈夫。 她和E大的爸爸斯特蘭·斯卡斯加德是老相識, 之前合作過拉斯·馮·提爾導演的《狗鎮》。

讓E大當老公, 真的不是妮可給自己的福利嘛?!

另一位主演是90後影星謝琳·伍德蕾, 她又把合作過三部《分歧者》的佐伊·克拉維茲拉入夥。

《大小謊言》編劇大衛·E·凱利是曾寫出《波士頓法律》《律界巨人》等等法律劇的老手, 而他筆下的女人戲也同樣不失細膩。

他對原著故事進行了更合理的改編, 在貼近生活的同時也不缺堪稱今年春天最抓馬的情節和最狗血的撕逼。

大衛·E·凱利的老婆是一代女神蜜雪兒·菲佛,果然美女偏愛才子

瑪德琳(瑞茜·威瑟斯彭飾)、塞萊絲特(妮可·吉德曼飾)和簡(謝琳·伍德蕾飾)三個幼稚園孩子的母親機緣巧合成為好友。

瑪德琳是鎮上的Drama Queen,始終保持著滿血狀態,每集都會撕逼,隨時準備戰鬥。

懟前夫已經成了一種必備的撕逼鍛煉:

好友被冤枉的時候,拔刀相助,絲毫不介意引火上身:

卻也因為虛榮和偽善被情人罵的狗血淋頭:

塞萊絲特漂亮又溫柔,老公有錢又恩愛,生活看似無懈可擊。實際上她也是撕逼好手,只不過對手是她的丈夫——和諧的夫妻關係下家暴其實是日常便飯。但她為了維持美好形象,甚至沒有告訴她最好的朋友。

簡是個單親媽媽,剛搬到這個社區獨自撫養兒子。她也有一段黑暗的過往,她的兒子是一次性暴力的產物。而施暴者一直是簡無法繞過的心結。

故事發生在美國加州的濱海城鎮蒙特雷,這裡是美國西海岸最美的半島,海邊別墅林立,到處都能看到超美的海景。但大海在這裡多了另一重的寓意,鏡頭反復給向拍打礁石而被震碎的海浪,如同劇中幾位主角所面臨的內心暗湧。

劇中每個人在保守著不願曝光的秘密時,不斷地以大大小小的謊言來維持自己看上去很美的生活。

就像《大小謊言》的海報一樣,“完美生活”崩塌之後,只剩下“完美的謊言”。

在撕逼和抓馬之外,故事有一條貫穿全劇的懸疑線索。從劇集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人們的注意。第一集在最初就告訴觀眾發生了一場謀殺案,可是死者是誰,並沒有立馬揭曉。

鏡頭直接轉到鎮上居民審訊的情節,大家說的都是一些關於別人的閒言碎語,誰都沒有明確點出死者的身份,但每個主角聽起來都像是潛在的死者。

配角的三言兩語刻畫出冷漠看客的形象

這個懸念到大結局才被揭曉,第七集終於講出了誰才是那個死狀恐怖的倒楣蛋。而直到最後我們才發現,這場貫穿全程的謀殺案其實只是編劇精心編排的一場結構遊戲,死者和兇手都不是故事的重點。

撕逼與懸疑終究是《大小謊言》的皮囊,它真實的目的則是展現女性真實生活狀態。

比如職業女性在心理上的不自信,因為有工作和事業,所以註定無法成為一個好母親,也要受到那些全職媽媽的非議和誤解。

瑪德琳因為欲望,寧願犧牲她最珍惜的家庭而選擇出軌,卻飽受內心道德與情感的審判。

簡因為打扮樸素,就被人嫌棄與社區格格不入,女人間階級隔閡的赤裸裸體現。

劇中描寫篇幅最多,爭議最大的是家暴戲份。妮可和E大兩位演員,顏值最高,尺度最大,“動作戲”也最多。

妮可飾演的塞萊絲特和老公佩里日常畫風是這樣的:

連旁人都看不下去了,如果要給秀恩愛加個期限的話,最好是五年:

但兩個身高180+的大個,經常因為一句話開始對掐。

劇情對家暴的心理也提出了探討。E大的角色佩里解釋因為太愛妻子,太怕失去,所以才會動手,說白了是一種因為懦弱而引發極端佔有欲。

塞萊斯特在最開始沒有意識到家暴的危險性,認為愛能解決所有問題,對未來充滿希望。最開始面對醫生的時候她會自責,因為她也是施暴的一方,也並不想離開暴虐的丈夫。

這對夫妻的關係中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動力,佩里施暴後會表現得非常殷勤,這段時間裡塞萊絲特佔據著主導權。當佩里的愧疚感淡化後,他又成為掌控著主導權的人,開始施暴。這種動力逐漸成為一種無休止的迴圈,最終釀成悲劇。

劇裡家暴場景真實震撼,因為這些高難度動作都是妮可親身上陣,E大在片場也是真打,沒有替身,沒有借位。

塞萊絲特身上的淤青,也沒有靠化妝技術,都是妮可在拍家暴戲的真實“成果”!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妮可承認在演繹角色時採用了方法派的表演:“我必須把自己拋到和角色相同的境遇下,才能演好這個角色。”

為了讓這些戲份像現實一樣逼真,妮可每次挨打完脖子上和身上都是淤青和傷痕。她對角色太過投入,無法自拔,甚至每天工作完,都要到浴缸裡大哭一頓。

對於女人遭遇的家暴、欲望、嫉妒、困惑的描寫,構成了《大小謊言》最終的核心: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作品,不僅以女性視角定義劇情,其中的女性角色還應當飽滿、複雜,而不應是扁平、單一的。在這方面,諸如《小時代》的國產影視作品應該學學怎麼才能讓女主角們不再那麼臉譜化。

瑞茜·威瑟斯彭在採訪講述拍攝《大小謊言》的意圖時,說道:

“我們必須開始看到女性真實面貌和經歷,無論是否會牽扯到家庭暴力、性侵犯、母性關係、夫妻關係、身份認同或者離婚。”

強勢直爽的瑪德琳、平凡獨立的簡、遭受家暴的塞萊絲特……她們勾勒出一幅現代社會的女子圖鑒——她們身處的境遇並不是孤立或者特殊的,她們真實、立體、原生,甚至在人性展現上超出了性別的範疇,從她們身上我們能看到所有人的影子。

貼著春季最狗血撕逼的標籤,《大小謊言》在保持著“好看”的前提下,依然能撕出高度,撕出水準,撕出對女性群體身份和心理的思考,撕出對女性的尊重。

時光網出品

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精彩推薦內容

沒能“嘔出靈魂”的中國“嫌疑人”

日版推理拼貼韓版狗血 沒玩砸但太平庸

在貼近生活的同時也不缺堪稱今年春天最抓馬的情節和最狗血的撕逼。

大衛·E·凱利的老婆是一代女神蜜雪兒·菲佛,果然美女偏愛才子

瑪德琳(瑞茜·威瑟斯彭飾)、塞萊絲特(妮可·吉德曼飾)和簡(謝琳·伍德蕾飾)三個幼稚園孩子的母親機緣巧合成為好友。

瑪德琳是鎮上的Drama Queen,始終保持著滿血狀態,每集都會撕逼,隨時準備戰鬥。

懟前夫已經成了一種必備的撕逼鍛煉:

好友被冤枉的時候,拔刀相助,絲毫不介意引火上身:

卻也因為虛榮和偽善被情人罵的狗血淋頭:

塞萊絲特漂亮又溫柔,老公有錢又恩愛,生活看似無懈可擊。實際上她也是撕逼好手,只不過對手是她的丈夫——和諧的夫妻關係下家暴其實是日常便飯。但她為了維持美好形象,甚至沒有告訴她最好的朋友。

簡是個單親媽媽,剛搬到這個社區獨自撫養兒子。她也有一段黑暗的過往,她的兒子是一次性暴力的產物。而施暴者一直是簡無法繞過的心結。

故事發生在美國加州的濱海城鎮蒙特雷,這裡是美國西海岸最美的半島,海邊別墅林立,到處都能看到超美的海景。但大海在這裡多了另一重的寓意,鏡頭反復給向拍打礁石而被震碎的海浪,如同劇中幾位主角所面臨的內心暗湧。

劇中每個人在保守著不願曝光的秘密時,不斷地以大大小小的謊言來維持自己看上去很美的生活。

就像《大小謊言》的海報一樣,“完美生活”崩塌之後,只剩下“完美的謊言”。

在撕逼和抓馬之外,故事有一條貫穿全劇的懸疑線索。從劇集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人們的注意。第一集在最初就告訴觀眾發生了一場謀殺案,可是死者是誰,並沒有立馬揭曉。

鏡頭直接轉到鎮上居民審訊的情節,大家說的都是一些關於別人的閒言碎語,誰都沒有明確點出死者的身份,但每個主角聽起來都像是潛在的死者。

配角的三言兩語刻畫出冷漠看客的形象

這個懸念到大結局才被揭曉,第七集終於講出了誰才是那個死狀恐怖的倒楣蛋。而直到最後我們才發現,這場貫穿全程的謀殺案其實只是編劇精心編排的一場結構遊戲,死者和兇手都不是故事的重點。

撕逼與懸疑終究是《大小謊言》的皮囊,它真實的目的則是展現女性真實生活狀態。

比如職業女性在心理上的不自信,因為有工作和事業,所以註定無法成為一個好母親,也要受到那些全職媽媽的非議和誤解。

瑪德琳因為欲望,寧願犧牲她最珍惜的家庭而選擇出軌,卻飽受內心道德與情感的審判。

簡因為打扮樸素,就被人嫌棄與社區格格不入,女人間階級隔閡的赤裸裸體現。

劇中描寫篇幅最多,爭議最大的是家暴戲份。妮可和E大兩位演員,顏值最高,尺度最大,“動作戲”也最多。

妮可飾演的塞萊絲特和老公佩里日常畫風是這樣的:

連旁人都看不下去了,如果要給秀恩愛加個期限的話,最好是五年:

但兩個身高180+的大個,經常因為一句話開始對掐。

劇情對家暴的心理也提出了探討。E大的角色佩里解釋因為太愛妻子,太怕失去,所以才會動手,說白了是一種因為懦弱而引發極端佔有欲。

塞萊斯特在最開始沒有意識到家暴的危險性,認為愛能解決所有問題,對未來充滿希望。最開始面對醫生的時候她會自責,因為她也是施暴的一方,也並不想離開暴虐的丈夫。

這對夫妻的關係中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動力,佩里施暴後會表現得非常殷勤,這段時間裡塞萊絲特佔據著主導權。當佩里的愧疚感淡化後,他又成為掌控著主導權的人,開始施暴。這種動力逐漸成為一種無休止的迴圈,最終釀成悲劇。

劇裡家暴場景真實震撼,因為這些高難度動作都是妮可親身上陣,E大在片場也是真打,沒有替身,沒有借位。

塞萊絲特身上的淤青,也沒有靠化妝技術,都是妮可在拍家暴戲的真實“成果”!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妮可承認在演繹角色時採用了方法派的表演:“我必須把自己拋到和角色相同的境遇下,才能演好這個角色。”

為了讓這些戲份像現實一樣逼真,妮可每次挨打完脖子上和身上都是淤青和傷痕。她對角色太過投入,無法自拔,甚至每天工作完,都要到浴缸裡大哭一頓。

對於女人遭遇的家暴、欲望、嫉妒、困惑的描寫,構成了《大小謊言》最終的核心: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作品,不僅以女性視角定義劇情,其中的女性角色還應當飽滿、複雜,而不應是扁平、單一的。在這方面,諸如《小時代》的國產影視作品應該學學怎麼才能讓女主角們不再那麼臉譜化。

瑞茜·威瑟斯彭在採訪講述拍攝《大小謊言》的意圖時,說道:

“我們必須開始看到女性真實面貌和經歷,無論是否會牽扯到家庭暴力、性侵犯、母性關係、夫妻關係、身份認同或者離婚。”

強勢直爽的瑪德琳、平凡獨立的簡、遭受家暴的塞萊絲特……她們勾勒出一幅現代社會的女子圖鑒——她們身處的境遇並不是孤立或者特殊的,她們真實、立體、原生,甚至在人性展現上超出了性別的範疇,從她們身上我們能看到所有人的影子。

貼著春季最狗血撕逼的標籤,《大小謊言》在保持著“好看”的前提下,依然能撕出高度,撕出水準,撕出對女性群體身份和心理的思考,撕出對女性的尊重。

時光網出品

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精彩推薦內容

沒能“嘔出靈魂”的中國“嫌疑人”

日版推理拼貼韓版狗血 沒玩砸但太平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