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信電器收購東芝 公司收購應規避哪些風險

近年來, 中國企業收購外國公司勢頭不斷發展, 通過收購可以把國外成熟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引入國內, 但風險也隨著收購的步伐加速而逐漸增加。

海信電器收購東芝:百年日企倒下 海信版圖再度擴張

11月14日, 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佈:海信將收購東芝映射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 簡稱TVS)95%的股權。 本次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約合7.55億人民幣), 預期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交易完成後, TVS生產銷售的家用電視等影像設備, 仍將使用東芝品牌。 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 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東芝因激進投資陷入財務泥潭, 不得不“瘦身續血”。 2016年3月, 東芝以537億日元將家電業務80.1%的股權轉讓給美的。 2017年年中, 東芝出售旗下半導體業務公司(TMC), 引發多方競購,

最終於9月出售給貝恩集團為首的“Pangea”財團, 交易總額達2萬億日元。

海信集團總裁、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表示, 收購後, 海信將整合雙方研發、供應鏈和全球管道資源, 快速提升市場規模, 加快國際化進程。 此前, 海信在2015年託管了“夏普”北美電視業務。 海信電視方面稱, 近年已在南非、澳洲躋身市場第一的位次, 2015年、2016年位居全球第三。 (IT168)

公司收購應規避哪些風險

在股權收購實踐中, 難免有些投資者僅憑自己對目標公司的瞭解以及感覺就做出最終的決定, 結果步入地雷陣。 股權收購作為一項複雜的法律工程, 成功與否既取決於前期對於目標公司狀況全面準確的調查掌握, 也取決於收購過程中各種法律保障手段的有效設置。

針對如此複雜的法律工程, 作為投資者還應清楚該避免哪些風險。

(一)資本、資產方面的風險

1、註冊資本問題

在打算進行收購公司時, 收購人應該首先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詢目標公司的基本資訊, 其中應該主要查詢公司的註冊資本的情況。 在此, 收購方需要分清實繳資本和註冊資本的關係, 要弄清該目標公司是否有虛假出資的情形(查清出資是否辦理了相關轉移手續或者是否進行了有效交付);同時要特別關注公司是否有抽逃資本等情況出現。

2、公司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等問題

第一、在全部資產中, 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具體比例需要分清。 在出資中, 貨幣出資占所有出資的比例如何需要明確, 非貨幣資產是否辦理了所有權轉移手續等同樣需要弄清。

只有在弄清目標公司的流動比率以後, 才能很好的預測公司將來的運營能力。

第二、需要厘清目標公司的股權配置情況。 首先要掌握各股東所持股權的比例, 是否存在優先股等方面的情況;其次, 要考察是否存在有關聯關係的股東。

第三、有擔保限制的資產會對公司的償債能力等有影響, 所以要將有擔保的資產和沒有擔保的資產進行分別考察。

第四、要重點關注公司的不良資產, 尤其是固定資產的可折舊度、無形資產的攤銷額以及將要報廢和不可回收的資產等情況需要尤其重點考察。

同時, 公司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也是收購公司時所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

公司的負債中, 要分清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 分清可以抵消和不可以抵消的債務。 資產和債務的結構與比率, 決定著公司的所有者權益。

(二)財務會計制度方面的風險

收購方在收購目標公司時, 需要對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詳細的考察, 防止目標公司進行多列收益而故意抬高公司價值的情況出現, 客觀合理地評定目標公司的價值。 必要時, 收購方可以聘請專門財務顧問來評估目標公司的價值, 但是, 如果收購金額本身比較小, 可以聘請懂財務會計的法律顧問單位, 由其對收購中遇到的法律和財務問題進行綜合指導。

(三)稅務方面的風險

(四)可能的訴訟風險

在可能的訴訟風險方面, 收購方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風險:

第四、最後,需要考察目標公司以及其負責人是否有犯罪的情形,是否有刑事訴訟從某種意義上影響著收購方的收購意向。

收購外企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高水準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的一種重要方式,但在走出去之前所要經過的艱辛只有實施收購的企業清楚,而那一個個的風險若企業沒有很好的避免不但會導致收失敗,更有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四、最後,需要考察目標公司以及其負責人是否有犯罪的情形,是否有刑事訴訟從某種意義上影響著收購方的收購意向。

收購外企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高水準參與國際分工合作的一種重要方式,但在走出去之前所要經過的艱辛只有實施收購的企業清楚,而那一個個的風險若企業沒有很好的避免不但會導致收失敗,更有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