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飛停產,又一個老牌企業倒閉!

互聯網時代只要失去了粉絲就會逐漸被大眾遺忘。

當年, 一句“廣告做得好, 不如新飛冰箱好”可謂火遍大江南北, 如今這句廣告詞馬上就要成為絕唱。

今年十月底, 格力電器發佈了2017年三季報, 財報顯示, 其當期營收為416.9億元人民幣, 創下歷史單季新高。 而就在同一時間, 河南省老牌家電廠商新飛卻因經營不善而向政府遞交重整申請, 瀕臨倒閉。

根據已經證實的重整說明所稱, 截至2017年10月31日, 河南新飛製冷器具有限公司、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飛家電有限公司三家公司面臨市場競爭和下滑, 在過去幾年出現持續虧損。 所以, 雖然外方股東給予大量的資金和支持, 還是無法徹底挽回公司面臨市場的挑戰。 迫於資金鏈壓力, 公司目前唯有停止生產活動。 之後, 公司將變賣資產獲取現金, 也將考慮將新飛商標授權給有意合作方使用。

儘管停產消息再出,

但在電商和部分家電賣場仍能買到新飛電器。 在天貓商城, 京東商城、蘇甯易購等電商平臺上, 新飛冰箱還都在參加各自的“雙11”活動。 在新飛電器官網上, 也依然可以下單, 但是部分型號庫存顯示為0件, 還有的標注著“暫不銷售”。

據某電賣場的相關人員透露, 儘管賣場線上線下均有銷售新飛冰箱, 但買的人非常少, 銷售表現糟糕。 另一家電賣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新飛這個牌子, 我們店裡沒有, 其他大店有可能會有, 但這個牌子很少有門店會有吧!”

可以說, 當年可以擺在家中炫耀的新飛冰箱, 如今已經成了無人問津的“雜牌”了。

最新資料顯示, 2017年前9個月, 新飛冰箱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占比分別為2.83%、1.70%, 產品均價為2202元, 早已被擠出行業前十行列。

優劣汰機制讓人措手不及!如果不努力, 下一個被淘汰就是你!

剛剛, 家電業一聲巨響!一代梟雄、曾經的“冰箱之王”新飛電器倒閉了!

1

迫於資金壓力新飛停產!

近日, 一份河南新飛家電、新飛電器、新飛製冷的聯合聲明在網上曝光!這三家企業在過去幾年持續虧損,

重壓之下宣佈停產!↓

與此同時, 另一封《新飛發向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在網上流傳:新飛董事會表示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盈利越來越困難, 無奈閉廠停產!↓

兩封信件道出了一個事實:新飛停產!另外,據記者報導,在新飛電器廠區內空無一人,倉庫和車間均已貼上封條。↓

停產對於新飛電器來說,只是第一步,可以避免短時間內的巨虧額越滾越多。但是,這卻治標不治本,無法真正拯救新飛冰箱在市場上節節下跌的頹勢。

於是,在這一次的停產過程中,大股東同時還拋出“向法院遞交重整申請,通過在法律保護框架下使公司能進入相對安全的經營環境”。這樣,既可以避免公司走向破產清算的通道中,也能在接下來為尋找新買家估一個好價錢。

過去幾年,作為大股東的新加坡豐隆,本身就是財務投資者,其一直在為新飛冰箱尋找合適的買家。緋聞對象更是覆蓋了家電行業的多個領軍企業,但結果卻是一直未談妥。這也導致新飛冰箱的估值不斷刷出新低,收購對象也從行業領軍企業變成中小企業。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新飛冰箱對於新加坡豐隆來說,最近幾年來已成為一個燙手山芋。賣也賣不掉,售價在不斷的貶值;做也做不大,職業經理人操盤遲遲無法突破品牌老化的困局。由此,才會淪落到如今的市場局面,銷量越來越小、但虧損額的雪球越滾越大。當地政府又不希望老品牌就此消失”。

於是近年來,圍繞收購新飛電器的“緋聞對象”,從美的、格力,甚至康佳等一線大牌,隨後向星星、萬寶等二三線企業變化。就在2016年中,新鄉當地媒體披露,在當地政府推動下,遠在廣東的萬家集團,開始與新加坡豐隆洽談收購新飛電器控股權一事。如今時隔1年多,三方一直未能達成共識,而個中原因主要是對新飛電器的估值上。一方希望能不要虧損太多,另一方面卻擔心暗藏窟窿。最終接盤方會不會出現超出市場預期的買家,不排除這種可能。

如今,新加坡豐隆突然選擇對新飛電器採取“休克療法”,不惜以主動停產、甚至向法院提交重整申請的方式,謀求對新飛電器現有的資產進行保護,避免繼續虧損下去。但是,這卻公開暴露出新飛電器的商業價值正在不斷縮水,這自然會讓接盤方公開採取壓價、殺價等方式讓這個擁有33年的冰箱老品牌,顏面再次掃地。

新飛電器官方網站顯示,目前公司旗下共有冰箱、冰櫃、洗衣機,以及空調和電視機五大類產品,但空調和電視機品類均無產品銷售,而洗衣機只有兩款老式雙桶洗衣機。

2

輝煌歷史,寧去新飛,不去銀行!

新飛成立於1984年,由河南一家兵工廠改造而來。前10多年裡,在老一代新飛人的帶領下,它在家電市場所向披靡,指哪打哪,打哪滅哪!2005年,新飛冰箱銷量高達300萬台,巔峰時期市場份額一度直逼20%。

那時候,每個家庭都以買得起新飛冰箱為榮。甚至在有的農村,女方找物件的標準之一就是男方家裡有沒有新飛冰箱!

當時新飛冰箱被稱為冰箱界“四朵金花”中的老大,排在它後面的是海爾、容聲、美菱。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最初的幾年裡,四大品牌一直稱霸著市場,壓根就沒有三星、西門子什麼事兒!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曾紅遍大江南北的經典廣告語就是新飛統治力的真實寫照!沒想到,這句廣告最終成為了絕唱!

對於新飛這次停產,其實它的問題早在2012年就曝出來了。當時廠裡員工罷工抗議“十年不漲工資”,甚至把去世11年之久的新飛創始人劉炳銀遺像搬到了廠門口。人力資源經理上臺安撫,台下雞蛋像炮彈打了過來。

一位員工把新飛的沒落說得非常形象:1994年旺季,工廠一個月給他開了1700元的工資,而當時的平均工資是四百元左右。當年新飛一發工資,員工就擔心下班被打劫。穿著新飛的制服去相親,遠比西裝革履要管用!以前新飛人穿工服去買菜,菜市場的老闆開價總要高一點,知道新飛人有錢,而現在他們知道新飛人沒錢,直接報底價!

這個一落千丈的差距,是個人都會接受不了!

新飛到底是怎麼沒落的?

3

新飛沒落之路:昔日大哥成了“雜牌”

①業績難堪 市場份額大跌

新飛的破產源於它不僅沒在規模和產能上獲得突破,而且新產品、新技術把握上也很落後,另外它還要面臨一批二三線企業的追擊。最後大潰敗絕對是自己不思進取作死的!

早在2011年,新飛就已巨虧2億元。2012年,新飛業績繼續下降194.89%,全年繼續虧損近3億!後來的狀況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三個生產基地大分生產線已經停產,市場佔有率跌到1%,只能在一些小鎮還能看到新飛。而同期,海爾淨利潤增21%,海信增11%,奧瑪增26%,人比人,氣死人!

②盲目引進外資,失掉控股權埋禍根

2002年新飛電器在政府主導下,同新加坡企業豐隆集團實現合資。2005年,新飛電器國有股權再次轉讓,39%國有股再度落入外資公司手中。至此,新加坡豐隆電器股權上升到90%,且從中方手中拿到新飛電器經營管理權。

在外資全面接管新飛的幾年間,新飛急轉直下,關閉了空調線、新飛九廠、小冰箱線。入股後豐隆集團派駐的管理層為改變新飛過於“鄉土”的品牌形象,投入鉅資贊助很多項目,但是並沒有樹立起與海爾、西門子對壘的高端品牌形象,最終淪落到停產倒閉。

③大股東和經營層矛盾致命

新飛控股方豐隆集團是新加坡的地產和酒店業大亨,旗下共有11家上市公司。然而它並不具備冰箱等家電業務的專業化運營隊伍和市場經驗,只擅長資本運作,沒有做實業的想法。

另外,控股方派遣的管理團隊極其無能,“外行領導內行、保守謹慎”等問題層出不窮,從而錯失了中國冰箱產業多輪發展的契機。

曾擔任新飛總經理的李根公開表示:“6年前新飛市場排名第二,現在許多原來的‘遊擊隊’都跑到我們前邊。我們不僅要做正確的事,而且要正確地做事。”最後一句話含沙射影說出了公司決策層保守謹慎,不思進取。

④新產品研發及品牌推廣乏力

新飛電器淪落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原管理團隊失掉控股權後,新飛的新產品研發推出力度不足和品牌推廣不夠這個弊端被無限放大!這使得新飛由早年國內市場的中高端品牌形象下滑,淪為鄉鎮市場的常客,並最終走向了滅亡。

新飛內部人士指出,管理層辜負了股東和新飛員工的信任,不加大新品開發和廣告宣傳,消極應對市場挑戰,將經營不好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市場和不利的經濟形勢,太無能了!

⑤草率進軍小家電,問題頻曝拖累形象

新飛向來以冰箱、冰櫃等大家電出名,但被外資收購後,它便開始了作死的節奏:摸索進入小家電行業的道路。果然,新飛的小家電上市後一直負面不斷!比如山西電視臺和質監局就曾曝一款新飛電飯煲存嚴重品質問題。

一些業內人士分析,新飛本身就不具備小家電的技術、工藝和人才,草率進入非常容易導致品質安全事故頻發,最終損害整個企業品牌形象!

新飛閉廠停產標誌著一代家電霸主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33年,它從一個鄉鎮小廠成長為家電巨頭,最後又走向破產,讓無數人扼腕歎息!

新飛的破產是時代的一個縮影!那些不思進取、原地踏步的人和事,總有一天會被這個突飛猛進、不斷創新的世界懲罰!

兩封信件道出了一個事實:新飛停產!另外,據記者報導,在新飛電器廠區內空無一人,倉庫和車間均已貼上封條。↓

停產對於新飛電器來說,只是第一步,可以避免短時間內的巨虧額越滾越多。但是,這卻治標不治本,無法真正拯救新飛冰箱在市場上節節下跌的頹勢。

於是,在這一次的停產過程中,大股東同時還拋出“向法院遞交重整申請,通過在法律保護框架下使公司能進入相對安全的經營環境”。這樣,既可以避免公司走向破產清算的通道中,也能在接下來為尋找新買家估一個好價錢。

過去幾年,作為大股東的新加坡豐隆,本身就是財務投資者,其一直在為新飛冰箱尋找合適的買家。緋聞對象更是覆蓋了家電行業的多個領軍企業,但結果卻是一直未談妥。這也導致新飛冰箱的估值不斷刷出新低,收購對象也從行業領軍企業變成中小企業。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新飛冰箱對於新加坡豐隆來說,最近幾年來已成為一個燙手山芋。賣也賣不掉,售價在不斷的貶值;做也做不大,職業經理人操盤遲遲無法突破品牌老化的困局。由此,才會淪落到如今的市場局面,銷量越來越小、但虧損額的雪球越滾越大。當地政府又不希望老品牌就此消失”。

於是近年來,圍繞收購新飛電器的“緋聞對象”,從美的、格力,甚至康佳等一線大牌,隨後向星星、萬寶等二三線企業變化。就在2016年中,新鄉當地媒體披露,在當地政府推動下,遠在廣東的萬家集團,開始與新加坡豐隆洽談收購新飛電器控股權一事。如今時隔1年多,三方一直未能達成共識,而個中原因主要是對新飛電器的估值上。一方希望能不要虧損太多,另一方面卻擔心暗藏窟窿。最終接盤方會不會出現超出市場預期的買家,不排除這種可能。

如今,新加坡豐隆突然選擇對新飛電器採取“休克療法”,不惜以主動停產、甚至向法院提交重整申請的方式,謀求對新飛電器現有的資產進行保護,避免繼續虧損下去。但是,這卻公開暴露出新飛電器的商業價值正在不斷縮水,這自然會讓接盤方公開採取壓價、殺價等方式讓這個擁有33年的冰箱老品牌,顏面再次掃地。

新飛電器官方網站顯示,目前公司旗下共有冰箱、冰櫃、洗衣機,以及空調和電視機五大類產品,但空調和電視機品類均無產品銷售,而洗衣機只有兩款老式雙桶洗衣機。

2

輝煌歷史,寧去新飛,不去銀行!

新飛成立於1984年,由河南一家兵工廠改造而來。前10多年裡,在老一代新飛人的帶領下,它在家電市場所向披靡,指哪打哪,打哪滅哪!2005年,新飛冰箱銷量高達300萬台,巔峰時期市場份額一度直逼20%。

那時候,每個家庭都以買得起新飛冰箱為榮。甚至在有的農村,女方找物件的標準之一就是男方家裡有沒有新飛冰箱!

當時新飛冰箱被稱為冰箱界“四朵金花”中的老大,排在它後面的是海爾、容聲、美菱。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最初的幾年裡,四大品牌一直稱霸著市場,壓根就沒有三星、西門子什麼事兒!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曾紅遍大江南北的經典廣告語就是新飛統治力的真實寫照!沒想到,這句廣告最終成為了絕唱!

對於新飛這次停產,其實它的問題早在2012年就曝出來了。當時廠裡員工罷工抗議“十年不漲工資”,甚至把去世11年之久的新飛創始人劉炳銀遺像搬到了廠門口。人力資源經理上臺安撫,台下雞蛋像炮彈打了過來。

一位員工把新飛的沒落說得非常形象:1994年旺季,工廠一個月給他開了1700元的工資,而當時的平均工資是四百元左右。當年新飛一發工資,員工就擔心下班被打劫。穿著新飛的制服去相親,遠比西裝革履要管用!以前新飛人穿工服去買菜,菜市場的老闆開價總要高一點,知道新飛人有錢,而現在他們知道新飛人沒錢,直接報底價!

這個一落千丈的差距,是個人都會接受不了!

新飛到底是怎麼沒落的?

3

新飛沒落之路:昔日大哥成了“雜牌”

①業績難堪 市場份額大跌

新飛的破產源於它不僅沒在規模和產能上獲得突破,而且新產品、新技術把握上也很落後,另外它還要面臨一批二三線企業的追擊。最後大潰敗絕對是自己不思進取作死的!

早在2011年,新飛就已巨虧2億元。2012年,新飛業績繼續下降194.89%,全年繼續虧損近3億!後來的狀況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三個生產基地大分生產線已經停產,市場佔有率跌到1%,只能在一些小鎮還能看到新飛。而同期,海爾淨利潤增21%,海信增11%,奧瑪增26%,人比人,氣死人!

②盲目引進外資,失掉控股權埋禍根

2002年新飛電器在政府主導下,同新加坡企業豐隆集團實現合資。2005年,新飛電器國有股權再次轉讓,39%國有股再度落入外資公司手中。至此,新加坡豐隆電器股權上升到90%,且從中方手中拿到新飛電器經營管理權。

在外資全面接管新飛的幾年間,新飛急轉直下,關閉了空調線、新飛九廠、小冰箱線。入股後豐隆集團派駐的管理層為改變新飛過於“鄉土”的品牌形象,投入鉅資贊助很多項目,但是並沒有樹立起與海爾、西門子對壘的高端品牌形象,最終淪落到停產倒閉。

③大股東和經營層矛盾致命

新飛控股方豐隆集團是新加坡的地產和酒店業大亨,旗下共有11家上市公司。然而它並不具備冰箱等家電業務的專業化運營隊伍和市場經驗,只擅長資本運作,沒有做實業的想法。

另外,控股方派遣的管理團隊極其無能,“外行領導內行、保守謹慎”等問題層出不窮,從而錯失了中國冰箱產業多輪發展的契機。

曾擔任新飛總經理的李根公開表示:“6年前新飛市場排名第二,現在許多原來的‘遊擊隊’都跑到我們前邊。我們不僅要做正確的事,而且要正確地做事。”最後一句話含沙射影說出了公司決策層保守謹慎,不思進取。

④新產品研發及品牌推廣乏力

新飛電器淪落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原管理團隊失掉控股權後,新飛的新產品研發推出力度不足和品牌推廣不夠這個弊端被無限放大!這使得新飛由早年國內市場的中高端品牌形象下滑,淪為鄉鎮市場的常客,並最終走向了滅亡。

新飛內部人士指出,管理層辜負了股東和新飛員工的信任,不加大新品開發和廣告宣傳,消極應對市場挑戰,將經營不好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市場和不利的經濟形勢,太無能了!

⑤草率進軍小家電,問題頻曝拖累形象

新飛向來以冰箱、冰櫃等大家電出名,但被外資收購後,它便開始了作死的節奏:摸索進入小家電行業的道路。果然,新飛的小家電上市後一直負面不斷!比如山西電視臺和質監局就曾曝一款新飛電飯煲存嚴重品質問題。

一些業內人士分析,新飛本身就不具備小家電的技術、工藝和人才,草率進入非常容易導致品質安全事故頻發,最終損害整個企業品牌形象!

新飛閉廠停產標誌著一代家電霸主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33年,它從一個鄉鎮小廠成長為家電巨頭,最後又走向破產,讓無數人扼腕歎息!

新飛的破產是時代的一個縮影!那些不思進取、原地踏步的人和事,總有一天會被這個突飛猛進、不斷創新的世界懲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