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孫燕姿:每個人都被賦予一些些瘋狂

前陣子, 孫燕姿發了一張準備了三年的新專輯, 《跳舞的梵穀》。

(梵穀是梵古的另一個譯名)

孫燕姿並不是一個經常出現在螢屏上的人, 一是因為她不喜歡, 而是因為她不需要。

她的第一張專輯, 拿到當年臺灣的年度銷售冠軍。 往後的一些獎項和影響力就不寫了, 因為寫不下。

有人是這麼形容的:“光是02、03年的成就, 孫燕姿就配的起天后兩字。 ”

03年, 出道三年的燕姿正處於事業巔峰期, 那時候她出演電視劇《向左走, 向右走》, 一首《遇見》直到十四年過去後, 都穩穩的站在她熱門歌曲的第一位。

而她卻選擇在那個時候休息了一年。

後來07年, 因為不滿公司宣傳方過度炒作, 她又休息了一年。 再後來, 因為生孩子, 燕姿也休息過一段時間。

有些人說她有些叛逆, 對自己的演藝生涯說斷就斷。

孫燕姿點點頭說:“可能我確實比較叛逆吧。 因為我現在會覺得, 不需要去迎合。

喜歡你的人會依然喜歡你。 ”

而面對“說斷就斷”這樣的評論, 她倒是有些小心翼翼:“其實我沒有斷啦。 就是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下而已, 我還是有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啊。 比如家庭, 比如畫畫。 我沒有斷啦。 ”

面對很多的採訪裡, 孫燕姿很少強調自己有多努力, 她更喜歡說, 那些是自己喜歡的事情。

面對喜歡的東西, 她確實沒有斷過。

新專輯命名為《跳舞的梵穀》, 很大原因就在於她學畫畫的那幾年。

“當我聽到梵古瘋狂學畫畫的事情時, 我有被觸動到, 就想起自己其實對音樂也有些瘋狂。 然後聯想到每個人都被賦予過一些些瘋狂吧, 就做了這樣子的一張專輯。 ”

MV裡, 那句“每個人都被賦予過一些些瘋狂”跳出來時, 我是有些莫名感動。

跳舞的梵穀MV

前幾天看孫燕姿的採訪, 有兩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一個是作為出道17年的天后級別歌手, 在面對鏡頭時, 你會很輕而易舉地發現孫燕姿有些羞澀, 有些靦腆。

她說話時不像很多螢幕前的人, 非常地鏗鏘有力。 相反的, 她似乎是一邊思索, 然後一邊拖著很多的語氣詞, 然後一邊努力地去回答問題。

在那一瞬間, 你很難想像她是一個在樂壇歷經17年的女歌手和媽媽, 你會覺得她的身上依然存在著一股天真。

《天黑黑》的詞作者廖瑩如說:“燕姿就是那種女孩子。 就是你看到她時, 你覺得不拿出最好的東西, 都不好意思。 ”

真摯而純粹, 這麼多年過去以後, 即使當了媽媽, 即使面對過很多輿論, 孫燕姿身上依然保留著這一點。

第二個細節是, 當她提起自己的孩子時, 突然會止不住笑容, 然後說話會突然流暢很多。

在製作《跳舞的梵穀》之前, 燕姿出了一首《彩虹金剛》, 寫給自己的孩子。

她說:“我一定要先寫完這首歌, 然後才能去寫後面的。 ”

這是她給自己的孩子以及工作的一個交代。

很多人在評論裡親切地稱呼孫燕姿為“姿媽”, 有些人會覺得做媽媽應該會對孫燕姿有比較大的影響。

所以當《克蔔勒》這張產後專輯發出來時, 不少人會說變化很大啊, 這是分水嶺之類的。 而孫燕姿倒是有些奇怪地皺皺眉, 說:“我自己沒有很大感覺啦, 不知道不一樣在哪裡。 ”

我想, 對於孫燕姿而言, 不管是音樂還是孩子, 都屬於那“被賦予的一些些瘋狂”。

而在這些瘋狂面前,

純粹的她, 展露出來的, 都是同一個樣子。

我想很多人喜歡孫燕姿,大概都在於她曾經用歌唱出了每個人心裡的那個聲音,當曾打動過自己。

而我對孫燕姿的著迷,在於她在《跳舞的梵穀》裡所展露的那股“不回顧、不頑固、不躊躇”的意味。

對於唱了這麼多年歌的孫燕姿而言,她坦言:“其實比較難的地方在於,唱了這麼多年以後,我要找到往深一步的意義。”

尋找喜歡的意義,這件事我想不是孫燕姿第一次做了。在03年休息、07年退出樂壇、生子當媽媽這些階段,她肯定都曾經思索過,什麼是生活,生麼是工作,什麼又是瘋狂的熱愛。

在採訪裡,孫燕姿說過這樣一句話:“畫畫時,你會發現所謂的白,其實留空,然後用一片灰色、黑色或者其它顏色把它圍起來。這就是白。”

我想所謂的白,所謂的純粹,大概就是那“被賦予的一些些瘋狂”。

很多人都曾有過,為某些東西而瘋狂的熱血和勇氣。只是時隔很多年以後,生活的很多事情會磨去那時候的執著。

很多人會選擇回顧。

可只有當你已經放棄了那時候的熱血和勇氣,才會用“回顧”這樣的字眼。

所以“不回顧”,不是冷漠,而是希望你能帶著那曾被賦予過的瘋狂,繼續往前走。

我知道,繼續往前走時,會有人阻礙你。他們不理解你的瘋狂,你不理解他們的阻礙,也許你們會吵架,也許你會感到痛苦。

而這時候,“不頑固”才能繼續找到方法往前走。因為喜歡的東西給自己帶來痛苦時,是一種更深的痛苦。

別固執地認為黑色和灰色就是來破壞你那片白,那片瘋狂的。是因為它們圍在了一起,才能凸顯那片白。

最後,別躊躇不前。

如果你真的放棄了,我理解你。但別往前走的時候,還一步三回頭。如果你還在堅持,那我祝福你,繼續往前走遠一點點。

也許未來我們還是會放棄,但能走多一點點,就走多一點點吧。

孫燕姿說:“我覺得我不用刻意迎合,會有人喜歡我的;我現在覺得不需要太考慮市場,你應該做的是找到自己。”

每次我聽到這些話時,並且看到她確實這樣做著,也確實做到時,我會覺得,

好像,我還能帶著那不被人理解的瘋狂,繼續再往前走一點點。

我想很多人喜歡孫燕姿,大概都在於她曾經用歌唱出了每個人心裡的那個聲音,當曾打動過自己。

而我對孫燕姿的著迷,在於她在《跳舞的梵穀》裡所展露的那股“不回顧、不頑固、不躊躇”的意味。

對於唱了這麼多年歌的孫燕姿而言,她坦言:“其實比較難的地方在於,唱了這麼多年以後,我要找到往深一步的意義。”

尋找喜歡的意義,這件事我想不是孫燕姿第一次做了。在03年休息、07年退出樂壇、生子當媽媽這些階段,她肯定都曾經思索過,什麼是生活,生麼是工作,什麼又是瘋狂的熱愛。

在採訪裡,孫燕姿說過這樣一句話:“畫畫時,你會發現所謂的白,其實留空,然後用一片灰色、黑色或者其它顏色把它圍起來。這就是白。”

我想所謂的白,所謂的純粹,大概就是那“被賦予的一些些瘋狂”。

很多人都曾有過,為某些東西而瘋狂的熱血和勇氣。只是時隔很多年以後,生活的很多事情會磨去那時候的執著。

很多人會選擇回顧。

可只有當你已經放棄了那時候的熱血和勇氣,才會用“回顧”這樣的字眼。

所以“不回顧”,不是冷漠,而是希望你能帶著那曾被賦予過的瘋狂,繼續往前走。

我知道,繼續往前走時,會有人阻礙你。他們不理解你的瘋狂,你不理解他們的阻礙,也許你們會吵架,也許你會感到痛苦。

而這時候,“不頑固”才能繼續找到方法往前走。因為喜歡的東西給自己帶來痛苦時,是一種更深的痛苦。

別固執地認為黑色和灰色就是來破壞你那片白,那片瘋狂的。是因為它們圍在了一起,才能凸顯那片白。

最後,別躊躇不前。

如果你真的放棄了,我理解你。但別往前走的時候,還一步三回頭。如果你還在堅持,那我祝福你,繼續往前走遠一點點。

也許未來我們還是會放棄,但能走多一點點,就走多一點點吧。

孫燕姿說:“我覺得我不用刻意迎合,會有人喜歡我的;我現在覺得不需要太考慮市場,你應該做的是找到自己。”

每次我聽到這些話時,並且看到她確實這樣做著,也確實做到時,我會覺得,

好像,我還能帶著那不被人理解的瘋狂,繼續再往前走一點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