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小鮮肉”們片酬高演技爛,其實挺合理的

最近爆出了一張名為#2017中國明星片酬權力榜TOP100#的圖。

在這張表裡, 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成龍和周潤發以8000萬的片酬穩居榜首, 而墊底的包貝爾,

電影片酬只有800萬。

此圖一出, 激起了不少人的興趣和質疑:

明星們怎麼拿這麼高的片酬?

但實際情況卻是:

大明星拿高片酬, 不正符合經濟規律嗎?

明星片酬的變遷, 就是一部市場經濟金錢史, 是他們不斷重新確定市場價值的歷史。

要想搞清楚一個社會的經濟變動狀況, 明星片酬就是個極好的樣本。

尤其是頂級明星的片酬, 更是這個樣本裡最敏銳的部分。

在大家習慣性地用國外明星的標準對比中國明星之前, 我們可以先往回倒, 看看中國明星薪水自身的變動狀況。

1930年代, 發工資還靠銀元結算的時候, “明星公司”支付給“電影皇后”蝴蝶的薪水, 是每個月2000個大洋。

有“電影皇后”之稱的蝴蝶

這是個什麼概念?

當時大米的市價, 一石(59.2公斤)也就14個銀元。

而蝴蝶在上海稅務部門供職的父親, 月薪也不過60塊大洋。

1960年代, 香港最紅的頂級明星謝賢, 也就是謝霆鋒的老爸, 片酬最高, 每部2萬。

年輕時候的謝賢, 感覺比謝霆鋒帥呀

就是說他拍一部片, 就能在香港最好的地段, 買一套公寓樓。

這個數字持續到什麼時候?

1980年代, 香港物價飛升, 憑TVB《鹿鼎記》裡的康熙一角, 被捧為“一線鮮肉”的劉德華, 拿著生平第一次高片酬, 才買下這輩子第一套房:大約60平米, 首付加裝修, 11萬。

TVB版《鹿鼎記》中的劉德華與梁朝偉

在自傳裡, 劉德華對這事兒引以為傲。

單從數字看, 片酬飆升到千萬, 似乎很尋常。

但在金錢的膨脹遊戲裡, 在薪資與房價相互飆升的博弈裡, 片酬不過是個跑不快的瘸子。

在這個大背景裡, 2017年劉德華3000萬一部的片酬, 恐怕也不比1930年代蝴蝶的2000個大洋富裕多少。

不過人們通常不這麼類比。

比較流行的看法是:

日本或韓國的頂級明星, 片酬比國內明星低很多。

比如今年早些時候流出的日本頂級女明星新垣結衣的電視劇片酬, 每集才10.3萬。

緊隨其後的是深田恭子和真木陽子, 每集是9.8萬。

熟悉日劇的人都知道, 日劇通常篇幅精悍。 這樣算下來, 這些日本頂級藝人拍一部電視劇的毛收入,也不過一兩百萬。

而國內頂級女明星拍一部劇,片酬早已上億了。

就因為這個,人們常誇讚日韓明星。尤其喜歡誇韓國明星,說他們身體力行地支持本國的電影事業,有“民族風骨”。

持這種觀點的人,既沒正視影視作品的商業屬性,又看不到日韓影視市場的局限性,更沒注意到國內明星產業機制的野生狀態。

日本明星片酬合理,是因為日劇產業被各大民因電視臺和NHK壟斷;韓國明星片酬合理,是因為他們的市場就那麼大。

中國明星片酬昂貴,是因為電視劇的製作、銷售和播放,幾乎是分開的。在這條產業鏈裡,影視作品等同于金融產品。簡單的商業交換邏輯,根本無法衡量它的價值。

這就相當於說:

別老跟我提日本、韓國或美國。

在我們國家,意識形態都能打上“特色”倆字,它們行嗎?

其實我們深知,你我這樣的普羅大眾,對著片酬指指點點,真正介意的不是高。

很多人真正介意的,是那些“片酬高、演技低”的明星。

比如所謂的“小鮮肉”們。

而對那些公認有演技的明星,人們就會覺得“物有所值”。

比如孫儷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片酬過億上熱搜,不少人就留言說“她值這個價”。

在大家心裡:

小鮮肉們片酬高卻演技爛,就跟拿錢不辦事一樣,純屬耍流氓。

與之相反的,孫儷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片酬過億上熱搜,不少人就留言這個邏輯太視覺化,完全浮在表面。

它的真實情況是:這是由市場經濟的供需關係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所以前段時間4個國家相關部門聯合發佈意見,劍指明星高片酬。

關於明星天價片酬,相關部門出臺的相關意見

結果怎樣呢?明星都跑去玩兒綜藝了。

否則這麼萌的阿拉蕾,也不會被孫紅雷給“嚇哭”了。

與相關部門的相關意見形成反差的,就是這幾年越發火爆的“應援文化”。

比如王俊凱的18歲生日,粉絲搞了個“全球化、海陸空”的生日派對。

粉絲願意花錢捧愛豆,就像片方願意掏錢給明星,背後都是經濟學原理在作怪。

比如我們看《寒戰2》裡的周潤發,片酬高到8000萬,但戲份並不重,而且也不關鍵。

那片商為什麼不找片酬500萬的王千源來演這個角色?既省錢還有同樣的演出效果。

但這賬真不是這麼算的。

投資商往裡砸錢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明星的“邊際效應”。

假設500萬的王千源能掙1個億的額外收入,那周潤發肯定能掙1億2000萬。多出來的這2000萬,就是明星的“邊際效應”。

這就像話劇《喜劇的憂傷》。

一場由何冰和陳道明主演,一場由不太知名的藝人主演。

這中間的票房差價,就是明星的片酬和價值。

明星片酬高,這是事實,但是否合理,這是爭議。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不能用自身的情感邏輯,去框定高片酬背後的經濟邏輯。

這些日本頂級藝人拍一部電視劇的毛收入,也不過一兩百萬。

而國內頂級女明星拍一部劇,片酬早已上億了。

就因為這個,人們常誇讚日韓明星。尤其喜歡誇韓國明星,說他們身體力行地支持本國的電影事業,有“民族風骨”。

持這種觀點的人,既沒正視影視作品的商業屬性,又看不到日韓影視市場的局限性,更沒注意到國內明星產業機制的野生狀態。

日本明星片酬合理,是因為日劇產業被各大民因電視臺和NHK壟斷;韓國明星片酬合理,是因為他們的市場就那麼大。

中國明星片酬昂貴,是因為電視劇的製作、銷售和播放,幾乎是分開的。在這條產業鏈裡,影視作品等同于金融產品。簡單的商業交換邏輯,根本無法衡量它的價值。

這就相當於說:

別老跟我提日本、韓國或美國。

在我們國家,意識形態都能打上“特色”倆字,它們行嗎?

其實我們深知,你我這樣的普羅大眾,對著片酬指指點點,真正介意的不是高。

很多人真正介意的,是那些“片酬高、演技低”的明星。

比如所謂的“小鮮肉”們。

而對那些公認有演技的明星,人們就會覺得“物有所值”。

比如孫儷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片酬過億上熱搜,不少人就留言說“她值這個價”。

在大家心裡:

小鮮肉們片酬高卻演技爛,就跟拿錢不辦事一樣,純屬耍流氓。

與之相反的,孫儷在《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片酬過億上熱搜,不少人就留言這個邏輯太視覺化,完全浮在表面。

它的真實情況是:這是由市場經濟的供需關係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所以前段時間4個國家相關部門聯合發佈意見,劍指明星高片酬。

關於明星天價片酬,相關部門出臺的相關意見

結果怎樣呢?明星都跑去玩兒綜藝了。

否則這麼萌的阿拉蕾,也不會被孫紅雷給“嚇哭”了。

與相關部門的相關意見形成反差的,就是這幾年越發火爆的“應援文化”。

比如王俊凱的18歲生日,粉絲搞了個“全球化、海陸空”的生日派對。

粉絲願意花錢捧愛豆,就像片方願意掏錢給明星,背後都是經濟學原理在作怪。

比如我們看《寒戰2》裡的周潤發,片酬高到8000萬,但戲份並不重,而且也不關鍵。

那片商為什麼不找片酬500萬的王千源來演這個角色?既省錢還有同樣的演出效果。

但這賬真不是這麼算的。

投資商往裡砸錢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明星的“邊際效應”。

假設500萬的王千源能掙1個億的額外收入,那周潤發肯定能掙1億2000萬。多出來的這2000萬,就是明星的“邊際效應”。

這就像話劇《喜劇的憂傷》。

一場由何冰和陳道明主演,一場由不太知名的藝人主演。

這中間的票房差價,就是明星的片酬和價值。

明星片酬高,這是事實,但是否合理,這是爭議。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不能用自身的情感邏輯,去框定高片酬背後的經濟邏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