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聽過歐陽菲菲、梅豔芳張國榮的《情已逝》,還是李健最動人

本文由小環醬原創

上周李健在《歌手》舞臺上, 又用化骨綿掌送給觀眾一陣溫暖的春風。

如果說李健第一次參加《我是歌手》有些許的功利心亦或是勝負欲,

那這次重返舞臺他完全以一個佈道者的心態來歌唱。 他的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把那些音樂遺珠介紹給世人。 這些遺珠足夠閃耀溫暖, 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被納入尋常人的歌單, 於是李健站在舞臺上, 娓娓道來, 然後你被治癒、被溫暖、被撫慰, 那這首歌於你, 便成了依賴般的存在。

李健, 就是帶著分享這種音樂的使命, 所以他身上已經沒有其他歌手的炫技、飆高音、顯擺音樂素養的急功近利, 依舊的溫潤如玉、謙謙風範。

李健這周唱的《love is over》是由日本著名音樂製作人伊藤熏創作, 德永英明/歐陽菲菲/梅豔芳都先後有過不同版本的演繹。

在聽過李健之後, 我也第一時間去聽了歐陽菲菲的版本, 歐陽菲菲的版本更多的是一種受傷後的自我寬慰, “雖然過去你曾對我 表示過真情意 也曾對你許下諾言 今生我永不渝 為何 你一去無音訊 撕碎我的心”。 歐陽菲菲唱著被劈腿後的女人心事, 追憶以前的誓言約定, 又告訴自己“時光匆匆如流水 流水撫平我心靈 創傷早已無痕跡”。

歐陽菲菲將都市女人的情傷細細數來, 有一種不言自明的悲傷和孤寂。

梅豔芳和張國榮的版本, 依然的撕心裂肺, 雖然梅豔芳帶有歲月感的颱風讓我總是跳脫, 但是看見兩人同台, 又唱著《love is over》, 歌是人非, 難免傷感。

而李健這般的改編,

則是一種歷經風雨後的淡然和超脫。 他雖然也在講一個追憶舊情的故事, 但是他營造的整個氛圍, 卻是坐在搖椅, 圍坐爐旁, 品著咖啡的追憶, 最好手裡還拿著一本詩集。

“老電影又看一遍、房間又被貓咪弄亂、路邊那家咖啡館、看一場音樂會”, 簡單直白的敘事, 卻一如既往的飽含情愫。 李健用蒙太奇的手法, 將場景切換, 場景不停變換, 思念卻灌注全程。 這副畫面, 充滿歲月感, 依稀悲傷遺憾, 卻更加和煦溫暖。 值得一提的是, 李健最後還加入了蕭邦的《離別曲》。 他將日本大師伊藤熏的創作與鋼琴詩人蕭邦的鋼琴結合, 弦樂的層層遞進, 也將離別之緒推向高潮, 著實惹人感歎。

最後李健憑藉這首《love is over》成了本期的第一名, 這似乎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李健成了這個舞臺的清流, 如果說我現在還在看《歌手》, 別懷疑, 我只是只為李健。

很多人的音樂沒有靈魂, 他們為押韻而押韻, 為抒情而抒情, 為憤怒而憤怒, 他們的音樂裡沒有思想的火花、人性的思考、人生的拷問, 但是李健的音樂不一樣, 他的音樂從始至終都在闡述一種生活態度,就是淡然和豁朗。

不論是小人物地鐵的疲累和無奈,還是父親貧窮日記裡的斑斑卑微,不論是異鄉人裡的濃濃思鄉愁緒,還是愛情已逝回憶依然灼痛的傷感,在他的演藝下都變的溫暖和治癒。

誠然,這世界太多骯髒和不堪,但是我們需要人歌唱美好和希望,需要有人施予溫暖和撫慰,李健是這樣的存在,這是歌壇之幸!

他的音樂從始至終都在闡述一種生活態度,就是淡然和豁朗。

不論是小人物地鐵的疲累和無奈,還是父親貧窮日記裡的斑斑卑微,不論是異鄉人裡的濃濃思鄉愁緒,還是愛情已逝回憶依然灼痛的傷感,在他的演藝下都變的溫暖和治癒。

誠然,這世界太多骯髒和不堪,但是我們需要人歌唱美好和希望,需要有人施予溫暖和撫慰,李健是這樣的存在,這是歌壇之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