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陳景林:自然與生活,會造就最美的植物染作品

口述 | 陳景林

陳景林

臺灣工藝大師、“天染工坊”創始人及藝術總監, 專注植物染30餘年, 著有《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等多本草木染專業書籍,

被工藝界譽為“臺灣染織工藝的推手”。

天然染色早在周朝就有記錄。 路邊常見的黃土、荒地搖曳的野花、蓬勃生長的草木、飽滿的果實及部分植物的寄生蟲等, 都可以成為染料色素的來源。 到目前為止, 色彩種類繁多。

天染工坊以天然染色開發的產品有著自然而鮮豔的色彩。 打破傳統草木染色調單一的印象。

天染工坊在研究上有較大的進展, 目前除了金色、銀色和螢光色還不齊全外, 其餘各種色相, 及其鮮濁色彩變化、間色調配等傳統色的復原已經基本構建完成。 在我看來, 天然染色其實就是還原大地本來的色彩。

我來自中國臺灣, 從大學美術專業畢業後, 被博物館中古代織物及早期臺灣原住民織物的優美色彩所吸引, 決心投入天然染織研究, 到現在已經超過33年。 研究初期, 正值臺灣工藝發展的最低潮。 那時, 我對天然染色也是個門外漢, 便從文獻的閱讀、鄰近國家的訪問和深入山間田野的調查開始, 研究與實驗工作交互進行。

我走訪了不少臺灣地區的原住民部落, 令人難過的是, 這些部落在染織方面多數都使用化學染料。 然而, 經過近20年時間的技藝復原, 目前已有很多原住民重新拾起他們過去擁有的染色技能, 運用大自然提供的最優美的色彩進行染織創作。

二十多年前, 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還隨處可見傳統染色。

我曾和許多少數民族傳統工藝師有過大量互動, 除了積累民間專業知識外, 也從他們的原始生活中, 觀察到800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手工染織技藝, 讓我仿佛回到過往, 回到歷史前段, 體會到遙遠的古代生活。 在這期間,

我們除了記錄民間傳統工藝, 同時做了不下3000個染色實驗, 每一個實驗都記錄了採集地點、萃取方法、時間、溫度、染色步驟等基本資料。 逐一對比後, 再做一些水洗牢度、日照牢度的測試, 這樣才可以銜接未來的實用需求, 並從中淘汰大量實用性低的染料種類。

通過文獻閱讀與田野調查累積, 我發現可應用的傳統染料已有數百種, 但這些只是祖先留下來的部分資源而已。 作為現代人, 我們更關心的是未來的開發與知識整合, 還有我們該為當代生活設計產出的部分。 如果沒有整合創新、沒有現代生活應用, 傳統工藝便只能停留在對過去的追憶及傳統樣式的復原中。

多年前, 陳景林到日本沖繩竹富島考察傳統染織。

創新不是口號,

是為美好的生活應用而開發設計

學習傳統天然染織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想快速發展,也想工藝創新。乍看創新好像很容易,推翻原有的即可。但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如何清晰地認知傳統內容,又如何汰劣存優,如何把傳統形式轉化為當代造型語言,如何透過科學認知進行有效的生產管理,這些都是相當困難的。

一鍋染汁,一塊布,加上縫針紮線,就有上百種紮染法,這些都是源自老祖宗的智慧。想要在染織技藝上創新,需要基礎知識的建立和長期工作的積累。

工藝設計要面對的首先是造型,要考慮到染色後的效果與紋樣。工、藝要合在一起才能創造時代造型。工是技藝,藝是創造的形式美感,這就涉及到藝術設計能力的開發。其次是和諧的色彩應用,它傳達的美感直接而細膩,僅憑熱愛而不知研修色彩的應用,是很難做出扣人心弦的作品的。尤其對於初學者,色素特質是最難掌握的。每種色素的成分和形狀都不一樣,要瞭解清楚之後才能正確應用。最後便是對織維材料和織品布料的理解以及技藝的生產進行探討。

如何將文化母本應用于現代生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到貴州看到很多蠟染,技藝上堪稱精湛,但同樣的圖案搬來搬去,和畫國畫的人搬岩石和樹枝如出一轍。

泥石流三部曲:《風韻》《竄流》《療傷》

我更想從現實生活中取材,例如泥石流是個災難,我可以把它做成畫作,控訴人們對土地的破壞。還有故鄉的山水,我也用藍染來呈現它的清靜與豐饒。很多人以為用毛筆劃上去也可以呈現同樣的效果,但它很快就會褪色。染和繪有很大的不同,染是進入線的內部,繪只是表面的化妝。把染色的材料當作繪畫的筆墨來處理,這在人類的染色文化中算是不一樣的創作。

如果把傳統手工藝看成一艘船,那天然染色技藝只是帆,日常生活應用才是永恆的載體,技藝再精湛,如果沒有載體,也只是徒勞。如今大家的居住空間傾向於簡潔,我們的染色產品就要順應這樣的需求,這便是我所認為的有效創新,好用的東西才會是好的作品。

2010年,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陳景林將植物染應用在纖維材質的居家設計上。

2014年,在博物館中庭的綠工藝意象設計中,用植物染來展現“地.水.火.風”的造形意象。

擴大群眾基礎,

才是傳統工藝的活化傳承之道

20世紀末,天染工坊做了一個“尋找臺灣的色彩”的研究課題,我們把過往十幾年的染色經驗和專業知識進行整合,做了一系列專案研究並將成果匯成書籍出版。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工匠精神”和《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畫》頻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許多年輕人對天然染色逐漸重視,正努力地往工藝研究、復興、創新路上邁進。持續培養專業人才,讓教育引領工藝走向未來,將是手工藝傳承的另一種有效途徑。

“天染工坊”是從調查研究開始的,前期沒有產業誘惑與市場催促,穩定地研究了10多年,有了研究基礎後才開始進行推廣與教學。我們和不同的文化單位合力培養了一些工藝後進,有了人才與工藝品產出後,再推出大量密集的展覽。有了小眾的專業力量,傳播便更顯得尤為重要。現在染織DIY已經非常靈活,很多手作工坊都扮演著傳播的角色。

天染工坊也有很多學生和朋友,陸續開辦展覽和課程,至今,第一代接棒者做了將近20年,現在傳播群體已經擴展到第二代、第三代了。他們會繼續在不同的地區進行下一代的傳承。

天然染色乃至所有的傳統工藝都不只是手上功夫,想要傳承和發展,必須充分利用各種管道,用新生力量將傳統優秀手工藝重新帶入日常生活。擴大普通人的認知和參與,這是讓傳統工藝煥發活力的必經之路。

量產不是降低價值,

而是讓更多人享用

手工技藝可以沿著自己的思維延展,如果設計和製作出來的東西完全是孤本的話,工藝發展會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當我們做出樣本之後,一定要思索如何複製和延展。輔助機械便應運而生。

關於原本手工製作的東西,一旦有機器協助製作上的考量,通常會招來對技藝純粹性的質疑,但機械始終是由人操控的,手工最重要的價值是原創特性的開發,機器不能取代設計思維,它只是一種協力達成的手段,幫助我們提高效率。

很多工藝家容易囿于傳統排斥複製,其實是對現代手作理念的曲解。對於機械輔助量產來說,目的並不是要降低產品品質,而是要讓生產更順暢有效,也可以使好產品被更多的人享用。生活工藝品的製作不能只停留在純手工上,如果這樣,人類的文明就沒有發展和進步。未來在市場需求擴大後,生產力上一定會需要機械的輔助,量產化的過程才能更順暢。

多年以來,陳景林老師扮演著臺灣染織工藝的推動者的角色,發現臺灣當地的美,並用豐富多彩的植物染色彩來呈現臺灣的美,並在民間播種教學、傳授學生。2010年起,他將精力轉移到了經營天染工坊上,以形美、色雅、質優、技精、綠用的嚴謹設計,致力於收藏級美術工藝品的創作,及時尚生活設計品的開發,希望融合傳統與現代,呈現美與實用的良好結合。

如今,陳景林老師已經很少授課,但依然有心讓更多人認識植物染、喜愛植物染。

2017年11月25日-26日,陳景林老師將帶著作品從臺灣遠道而來,出席“染纈之美——2017重慶傳統工藝振興系列活動(第二期)”,將與多位染織方面的藝術家、從業者一起,為大家帶來精彩的植物染沙龍和作品展覽,還將親自教授一場植物染專業體驗課程。

染纈之美

——2017重慶傳統工藝振興系列活動(第二期)

沙龍/ 11.25 14:00-17:00 / 真理客廳

展覽/ 11.25 - 12.02 / 揖美 · 泊物

植物染專業課/ 11.26 9:30-17:00 / 二廠

重慶市渝中區鵝嶺正街1號二廠文創園1棟2樓

掃一掃,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 點擊“閱讀原文” 報名染纈之美活動

多年前, 陳景林到日本沖繩竹富島考察傳統染織。

創新不是口號,

是為美好的生活應用而開發設計

學習傳統天然染織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想快速發展,也想工藝創新。乍看創新好像很容易,推翻原有的即可。但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如何清晰地認知傳統內容,又如何汰劣存優,如何把傳統形式轉化為當代造型語言,如何透過科學認知進行有效的生產管理,這些都是相當困難的。

一鍋染汁,一塊布,加上縫針紮線,就有上百種紮染法,這些都是源自老祖宗的智慧。想要在染織技藝上創新,需要基礎知識的建立和長期工作的積累。

工藝設計要面對的首先是造型,要考慮到染色後的效果與紋樣。工、藝要合在一起才能創造時代造型。工是技藝,藝是創造的形式美感,這就涉及到藝術設計能力的開發。其次是和諧的色彩應用,它傳達的美感直接而細膩,僅憑熱愛而不知研修色彩的應用,是很難做出扣人心弦的作品的。尤其對於初學者,色素特質是最難掌握的。每種色素的成分和形狀都不一樣,要瞭解清楚之後才能正確應用。最後便是對織維材料和織品布料的理解以及技藝的生產進行探討。

如何將文化母本應用于現代生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到貴州看到很多蠟染,技藝上堪稱精湛,但同樣的圖案搬來搬去,和畫國畫的人搬岩石和樹枝如出一轍。

泥石流三部曲:《風韻》《竄流》《療傷》

我更想從現實生活中取材,例如泥石流是個災難,我可以把它做成畫作,控訴人們對土地的破壞。還有故鄉的山水,我也用藍染來呈現它的清靜與豐饒。很多人以為用毛筆劃上去也可以呈現同樣的效果,但它很快就會褪色。染和繪有很大的不同,染是進入線的內部,繪只是表面的化妝。把染色的材料當作繪畫的筆墨來處理,這在人類的染色文化中算是不一樣的創作。

如果把傳統手工藝看成一艘船,那天然染色技藝只是帆,日常生活應用才是永恆的載體,技藝再精湛,如果沒有載體,也只是徒勞。如今大家的居住空間傾向於簡潔,我們的染色產品就要順應這樣的需求,這便是我所認為的有效創新,好用的東西才會是好的作品。

2010年,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陳景林將植物染應用在纖維材質的居家設計上。

2014年,在博物館中庭的綠工藝意象設計中,用植物染來展現“地.水.火.風”的造形意象。

擴大群眾基礎,

才是傳統工藝的活化傳承之道

20世紀末,天染工坊做了一個“尋找臺灣的色彩”的研究課題,我們把過往十幾年的染色經驗和專業知識進行整合,做了一系列專案研究並將成果匯成書籍出版。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工匠精神”和《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畫》頻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許多年輕人對天然染色逐漸重視,正努力地往工藝研究、復興、創新路上邁進。持續培養專業人才,讓教育引領工藝走向未來,將是手工藝傳承的另一種有效途徑。

“天染工坊”是從調查研究開始的,前期沒有產業誘惑與市場催促,穩定地研究了10多年,有了研究基礎後才開始進行推廣與教學。我們和不同的文化單位合力培養了一些工藝後進,有了人才與工藝品產出後,再推出大量密集的展覽。有了小眾的專業力量,傳播便更顯得尤為重要。現在染織DIY已經非常靈活,很多手作工坊都扮演著傳播的角色。

天染工坊也有很多學生和朋友,陸續開辦展覽和課程,至今,第一代接棒者做了將近20年,現在傳播群體已經擴展到第二代、第三代了。他們會繼續在不同的地區進行下一代的傳承。

天然染色乃至所有的傳統工藝都不只是手上功夫,想要傳承和發展,必須充分利用各種管道,用新生力量將傳統優秀手工藝重新帶入日常生活。擴大普通人的認知和參與,這是讓傳統工藝煥發活力的必經之路。

量產不是降低價值,

而是讓更多人享用

手工技藝可以沿著自己的思維延展,如果設計和製作出來的東西完全是孤本的話,工藝發展會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當我們做出樣本之後,一定要思索如何複製和延展。輔助機械便應運而生。

關於原本手工製作的東西,一旦有機器協助製作上的考量,通常會招來對技藝純粹性的質疑,但機械始終是由人操控的,手工最重要的價值是原創特性的開發,機器不能取代設計思維,它只是一種協力達成的手段,幫助我們提高效率。

很多工藝家容易囿于傳統排斥複製,其實是對現代手作理念的曲解。對於機械輔助量產來說,目的並不是要降低產品品質,而是要讓生產更順暢有效,也可以使好產品被更多的人享用。生活工藝品的製作不能只停留在純手工上,如果這樣,人類的文明就沒有發展和進步。未來在市場需求擴大後,生產力上一定會需要機械的輔助,量產化的過程才能更順暢。

多年以來,陳景林老師扮演著臺灣染織工藝的推動者的角色,發現臺灣當地的美,並用豐富多彩的植物染色彩來呈現臺灣的美,並在民間播種教學、傳授學生。2010年起,他將精力轉移到了經營天染工坊上,以形美、色雅、質優、技精、綠用的嚴謹設計,致力於收藏級美術工藝品的創作,及時尚生活設計品的開發,希望融合傳統與現代,呈現美與實用的良好結合。

如今,陳景林老師已經很少授課,但依然有心讓更多人認識植物染、喜愛植物染。

2017年11月25日-26日,陳景林老師將帶著作品從臺灣遠道而來,出席“染纈之美——2017重慶傳統工藝振興系列活動(第二期)”,將與多位染織方面的藝術家、從業者一起,為大家帶來精彩的植物染沙龍和作品展覽,還將親自教授一場植物染專業體驗課程。

染纈之美

——2017重慶傳統工藝振興系列活動(第二期)

沙龍/ 11.25 14:00-17:00 / 真理客廳

展覽/ 11.25 - 12.02 / 揖美 · 泊物

植物染專業課/ 11.26 9:30-17:00 / 二廠

重慶市渝中區鵝嶺正街1號二廠文創園1棟2樓

掃一掃,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 點擊“閱讀原文” 報名染纈之美活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