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子道德經:僅用一句話,解釋了什麼叫做“人道合一”

道不遠人人自遠

老子曰:“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宇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 ”由此可見, 道生天地萬物之後, 道之本體屬性功能仍然混溶於天地萬物之中。

人既然是天地萬物之中的一部分, 人身中自然亦有道。 那麼道付諸於人身是什麼?是天真本性。 也就是說, 人性即道。 孔儒曰:“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 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 ”正指道付諸於人身為性而言。

道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係就如同水與波——水即波、波即水, 水波一體;道即物、物即道, 道物不二。 由此可見, 道有什麼功能與作用, 人本身也會有。

人的言行舉止、處世接物, 應該按照自己的天真本性, 而不應該摻雜任何私心雜念。 只有真誠無妄地對待事物、應人處世, 才符合道的法則。 《中庸》曰:“自誠明謂之性, 自明誠謂之教。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 唯天下至誠, 唯能盡其性。 能盡其性, 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

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 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則可與天地參矣。 ”

《莊子·在宥》:“聞在宥天下, 不聞治天下也。 在之也者, 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 恐天下之遷其德也。 天下不淫其性, 不遷其德, 有治天下者哉?”其大意是說人要時時保持自己的天真本性, 鞏固自己的本來之德, 使之不被後天的一切事物所玷污。 如此立身處世, 方可萬無一失。

而人遠道

孔儒曰:“道不遠人, 人之為道而遠人, 不可以為道。 ”又曰:“性相近也, 習相遠也”, “君子喻于義, 小人喻於利。 ”

《清靜經》中說:“夫人神好清, 而心擾之;人心好靜, 而欲牽之。 ”

老子曰:“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 既得其子, 複守其母, 沒身不殆。 ”其大意是,

人的本性為母, 人的百般情感意識為子, 而人往往由於為世情名利所驅趕, 忘本逐末, 愈驅愈遠, 無形中失去了本性。

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 而使自己原本純潔的心性被名利所遮掩。 一旦人的私心欲念侵蝕了本性的原貌, 或者說人的良知為欲望所阻撓, 其價值觀和人生觀就扭曲變異了, 往往會幹出一些有悖於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比如縱欲享受、貪圖名利, 以至於作奸犯科, 最終淪落為狂妄之徒。

丘處機面見成吉思汗, 在談及修身之道時, 曾有以下精闢的論述:“其愚迷之徒, 以酒為漿, 以妄為常, 恣其情、逐其欲、耗其精、損其神。 以致陽衰而陰盛, 則沉於地而為鬼, 如水之流下也。 ” “背道逐欲者, 如擲石下乎峻坡, 愈卑而是愈易。

斯須隕墜, 一去無回, 以其易為也, 故舉世從之, 莫或悟也。 ”

魏伯陽祖師曾說:“金為水母, 母隱子胎, 水為金子, 子隱母胞。 ”修性達命之關鍵就在其中, 把性比作金, 把情感比為水, 但是性生情之後, 其性仍隱含在情感之內。 性和情不可分離。

《功課經》中說:“刀圭入口, 神化無方。 ”這句話的重點就在“圭”上。 “圭”這個字上下都是土, 土在人身中為意, 上面土為先天真意(性), 下面土為後天的情感。 此二者為先(性)後(情)之關係。 修行的妙道就在於, 使此二土相守不離。

《清靜經》曰:“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即失去道的原因), 為有妄心;既有妄心, 即驚其神;既驚其神, 即著萬物;既著萬物, 即生貪求;既生貪求, 即是煩惱;煩惱妄想, 憂苦身心;便遭濁辱, 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

永失真道。 ”

人在各種不同的境遇中, 本性的陣地往往會被七情六欲所佔領, 本性也就喪失了棲身之處。 故佛經說, 一旦被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阻礙, 則本性便不能自在。

《消災護命妙經》中說:“生離死別、愛恨情仇、悲恐驚憎, 如是等故, 皆相伴左右, 如影隨形, 掙之不脫, 惱之更惱, 苦也。 其根乃七情所定, 六欲所生, 噫!若非洞破迷障, 何獲清靜清涼清自在。 狂躁魔窟火燒天也。 ” “若然沉浮溺愛, 假一時之念, 以為心花, 鼓一瞬之氣, 以為操持, 精動欲生, 迷掩心竅, 真一難風也。 ”這段經文正是說, 一旦因為念慮重重、滋情縱欲而障隱了本性, 人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遠離了道的本體。

返樸歸根, 與道合真

怎麼得道?如何成真?

儒家的《大學》在開篇之首就說:“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儒家將“明德”、“ 親民”和“至善”三者作為人生的理想目標,並以“誠意”為修、齊、治、平的先導,以“修身”作為人成就自我的基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日常的處世接物中,儒家主張人要每日三省其身,並以溫、良、恭、儉、讓自律,這樣才能最終達到至善的境界。

《周易·乾卦》九三爻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孔子說:“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這是孔子對此爻之解說。意思是說,德才兼備的君子,其胸懷在眾人之上,被人們擁戴。到此地位如何立身?必須保持忠誠信實,以繼續增進自己的美德。其言辭發自誠摯的感情,積蓄功力,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地努力,知道終止的時候就及時終止。這樣就能居上而不驕傲,處下而不憂愁。自省自律,隨時謹言慎行,這樣即使面臨危險,也能免遭咎害,保全自身。

《清靜經》說:“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消災護命妙經》將修心作為成道的門檻:“驅魔拔苦,掃盡不祥,接納眾妙之門者,內心也。是謂自修自得,自己解脫,修心即修道也。心存妖妄,無邊之苦,心現靈光,彼岸現矣,破迷證真,脫離苦海。”

人的純真本性被遮掩,人的心性就會迷於外物;七情六欲逞強,人就會隨心所欲,肆無忌憚。這就在無形中失去了人的本性,導致人心浮躁、神魂顛倒、情智反常,時時處於驚恐之中,這正是人失去本性的表現。故道教先祖在修煉的開始,就要人先斷七情、絕六欲,滌除雜念,返心歸性,這是修煉的第一要求。佛教對於修行的要求也大致如此。《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正指此而言。

《清靜經》中說:“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即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這就是返情歸性的最高境界。修行到此境界,不能著相。能忘此境界,才是真靜。

《生天得道真經》中說:“依憑齋戒,作是津梁。一切有為,顯持真路。體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眾緣,永除染著。外相不入,內相不出。於正念中,乃得五臟清涼,六腑調泰,三百六十骨節之間,有諸滯礙。十惡之業,百八十煩惱之業,眾苦罪源,悉皆除蕩。即引太和真氣,注潤身田,五臟六腑,心目內觀,真氣所有,清淨光明,虛白朗耀。杳杳冥冥,內外無事,昏昏默默,正達無為。”達此境界,人的情和性相交,也就是返情歸性。

《護命妙經》中說:“清靜六根,斷諸邪障。”到此境界,人之靈台自然乾淨,自身之天性自然歸宿“元神”。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常無欲,以觀其妙”,“我無欲而民自化”。在人的立身處世以及修養身心方面,老子給我們指明了金光大道。他要人們不要“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要“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闡明在為人處事中不可魯莽、粗野、冒進。同時在修養自身時要謙虛、柔和、含蓄、低調,與社會大眾和光同塵。

老子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意即:人如能掃除諸妄念,反情歸性,一意真誠,同心向善,人與人如能心心相印,萬眾一心,同心同德,就可以使人性與大道合為一體。”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不僅發現了道,而且更明白如何做人,即人要法自然。因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並與道合一,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自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有益於自身的人。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我們轉載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儒家將“明德”、“ 親民”和“至善”三者作為人生的理想目標,並以“誠意”為修、齊、治、平的先導,以“修身”作為人成就自我的基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日常的處世接物中,儒家主張人要每日三省其身,並以溫、良、恭、儉、讓自律,這樣才能最終達到至善的境界。

《周易·乾卦》九三爻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孔子說:“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這是孔子對此爻之解說。意思是說,德才兼備的君子,其胸懷在眾人之上,被人們擁戴。到此地位如何立身?必須保持忠誠信實,以繼續增進自己的美德。其言辭發自誠摯的感情,積蓄功力,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地努力,知道終止的時候就及時終止。這樣就能居上而不驕傲,處下而不憂愁。自省自律,隨時謹言慎行,這樣即使面臨危險,也能免遭咎害,保全自身。

《清靜經》說:“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消災護命妙經》將修心作為成道的門檻:“驅魔拔苦,掃盡不祥,接納眾妙之門者,內心也。是謂自修自得,自己解脫,修心即修道也。心存妖妄,無邊之苦,心現靈光,彼岸現矣,破迷證真,脫離苦海。”

人的純真本性被遮掩,人的心性就會迷於外物;七情六欲逞強,人就會隨心所欲,肆無忌憚。這就在無形中失去了人的本性,導致人心浮躁、神魂顛倒、情智反常,時時處於驚恐之中,這正是人失去本性的表現。故道教先祖在修煉的開始,就要人先斷七情、絕六欲,滌除雜念,返心歸性,這是修煉的第一要求。佛教對於修行的要求也大致如此。《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正指此而言。

《清靜經》中說:“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即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這就是返情歸性的最高境界。修行到此境界,不能著相。能忘此境界,才是真靜。

《生天得道真經》中說:“依憑齋戒,作是津梁。一切有為,顯持真路。體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眾緣,永除染著。外相不入,內相不出。於正念中,乃得五臟清涼,六腑調泰,三百六十骨節之間,有諸滯礙。十惡之業,百八十煩惱之業,眾苦罪源,悉皆除蕩。即引太和真氣,注潤身田,五臟六腑,心目內觀,真氣所有,清淨光明,虛白朗耀。杳杳冥冥,內外無事,昏昏默默,正達無為。”達此境界,人的情和性相交,也就是返情歸性。

《護命妙經》中說:“清靜六根,斷諸邪障。”到此境界,人之靈台自然乾淨,自身之天性自然歸宿“元神”。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常無欲,以觀其妙”,“我無欲而民自化”。在人的立身處世以及修養身心方面,老子給我們指明了金光大道。他要人們不要“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要“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闡明在為人處事中不可魯莽、粗野、冒進。同時在修養自身時要謙虛、柔和、含蓄、低調,與社會大眾和光同塵。

老子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意即:人如能掃除諸妄念,反情歸性,一意真誠,同心向善,人與人如能心心相印,萬眾一心,同心同德,就可以使人性與大道合為一體。”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不僅發現了道,而且更明白如何做人,即人要法自然。因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並與道合一,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自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有益於自身的人。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我們轉載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