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金農:半世顛沛流離,一生狂放灑脫

金農是揚州八怪的首領和核心人物

一生遊歷四方, 大半在坎坷中度過

有時歲得千金, 亦隨手散去

隨時實踐李太白的“千金散盡還複來”

他一生博學多才嗜奇好古

收金石文字千餘卷

精篆刻、鑒賞, 善畫竹梅

鞍馬、佛像、人物、山水

最終成就為

一位浪漫情懷的詩人

一位中興書壇的風騷領者

一位大氣晚成的文人畫家

一位無拘無束的野逸文人

一位高大上的文藝群群主

一位玩世不恭的畫廊創始人

一位不修邊幅的文化旅遊創始人

... ...

飽含塵外之心的字型大小

金農一生字、號、別號眾多

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

又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

別號就更多了

金牛、老丁、古泉、竹泉、

稽梅主、蓮身居士、龍梭仙客

恥春翁、壽道士、金吉金、

蘇伐羅吉蘇伐羅(佛語金吉金)

心廿六郎、仙壇掃花人

金牛湖上會議老、百二硯田富翁

..... 等 ..... 等 .....等....

三十歲時與厲游病于江上

讀到崔國輔詩句“寂寥抱冬心”

從此自號“冬心先生”

從這些字型大小能感知金農一心向佛尋淨土

超塵出世興之所致卻又玩世不恭

隨性隨情興不盡

非凡非聖心出家

清代書道中興的風騷領者

金農一生癡絕處, 偶像是米芾

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

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

生性不羈的米芾並不滿足于王獻之的字

早在紹聖年間就喊出了

“老厭奴書不換鵝”、

“一洗二王惡劄”的口號

天性散淡的金農亦同樣厭煩了

當時柔弱巧媚呆滯僵化的書壇

向書壇重重開炮揮筆寫下

"

會稽內史負俗姿, 字學荒疏笑騁馳。

恥向書家作奴婢, 華山片石是我師。

"

其沖天豪氣可見一斑

▲ 金農《降龍圖》立軸 設色絹本

米芾書法造詣非凡

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

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尤其是書寫速度較快節奏變化大

通過“刷”字加大“勢”感

以字欹側生勢,以“刷”筆強勢

形成以“刷“字為特色的行筆特點

金農那一顆羡慕的心蘊含的靈光一閃

你米芾刷書,咱刷漆

於是書法史上迎來了

驚天霹靂,驚世駭俗

徹底突破了中國書法的傳統法度

在用筆用墨技法上達到了一種大自在

隨心所欲的創作境地的——漆書

▲ 金農 漆書

漆書實是隸書中兼有楷書的體勢

用筆方扁墨濃似漆

雅拙為趣,金石氣為其內涵

用筆澀進力遒濃墨厚重而不板滯

筆劃之間一放一收極富張力

字形長扁適度一派天真爛漫

猶如深山幽谷老柏蒼松

天然有出塵之意

達到了登峰造極的藝術境界

▲ 金農《隸書》

文化旅遊創始人

金農一生的驢友生涯近十五年

他的足跡走遍大半個中國

為了解決旅遊經費問題

他異想天開的整了一個文化旅遊團

自任團長,其成員有

擅長雕鑿紋刻硯石的甬東朱龍

擅長界烏絲欄的新安張喜子

擅長抄寫仔會稽鄭小邑

擅長彈奏樂器的吳門莊閨郎

擅長畫墨竹的蘭陵陳彭

每到一地各自就亮出特色手藝

彈的彈、寫的寫、畫的畫、刻的刻

給老百姓來一場豐富的文化大餐

美名其曰“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

其實際目的是為

籌得下個目的地的旅遊經費

真可謂是一舉而兩得

▲ 金農《墨梅》

高大上的文藝群群主——金農

一生遊歷多年交友十分廣泛

名門公卿、富豪巨賈、三教九流全有

大部分是文化圈各領風騷之人物

全國詩壇名宿毛奇齡

東南詩壇盟主朱彝尊

文學大腕全祖望袁枚杭世駿

書畫家高翔、鄭板橋、汪士慎、餘元甲、邊壽民

詩人馬曰琯、厲鄂

書畫篆刻家丁敬等等

▲ 金農手劄

其中最與之交好的當屬鄭板橋

兩人喜歡一起“杯酒言歡,永朝永夕”,

“相親相洽若鷗鷺之在汀渚”。

鄭板橋也說“杭州只有金農好”

他倆不僅有共同的人生觀、藝術觀

個性脾氣也特別相投

常常一起出入秦樓楚館酣飲

到南京小倉山隨園拜見袁枚

除了談論討教詩文以外

就是與身為吃貨的袁枚探討如何吃了

強大的朋友圈滿滿的正能量

他一生拜訪交流的書畫文人無數

給自己的藝術之路汲取營養增添養分

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大器晚成的文人畫家

年到五十的金農某一天大概若有所悟

元代畫家黃公望五十歲開始學畫

終成一代大家的故事

人生何時都不晚於是也開始了畫

涉筆即古脫盡畫家之習

皆因所見所聞所閱古跡多了

及金石收藏文物之底蘊

所積累的厚積而薄發

其佈置花木奇柯異葉

設色尤異非複塵世間所睹

蓋皆意為之

畫馬常歎息世無伯樂

畫梅要求天大寒時香千里

畫竹則磨墨五升畫狂竹,不釣陽鱭釣諸侯

最爽不過“風來四面臥當中”的水池亭中畫

平生高岸灑脫之氣全見畫中

在繪畫藝術創作上大張個性

睥視一切權威

先生自是如雲手,先脫南宗與北宗

他在一種無我又有我

有我又如此無我

似又不似不似又如此似中

獲得空間和時間上大自由的發揮

正是這種內外不住來去自由

成就了金農晚年繪畫的藝術風格及成就

玩世不恭的畫苑創始人

晚年的金農名聲大噪

主業仍然以賣字畫為主

慕名求索者太多又非知音

疲于應付的他腦筋急轉彎

收羅聘項均等為詩畫弟子

成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畫苑

在他的督導下

羅聘項均作畫,金農作詩題署

成了師生的詩書畫合壁之作

師借門生賣畫錢,門生畫亦賴師傳。

兩家互換稱知己,被爾瞞人有十年。

髯兮愛錢不動筆,均也甘心畫不止。

圖成幅幅署髯名,濃墨刷字世便驚。

貌似金農因為愛錢設局瞞人

而借此成立畫苑機構

實則他在其題畫記中言多閃爍

多處提到為他代筆的學生

嗟乎!前年得羅生聘,今年又得項生

共結詩畫之緣也

說到底這種高手組合的操作模式

實乃金農玩世不恭的大遊戲而已

七十四歲的金農曾在其《自度曲》中雲

“置身天際之外,目不識三皇五帝。”

玩世不恭、狂放不羈的性格

由此可見一斑

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

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尤其是書寫速度較快節奏變化大

通過“刷”字加大“勢”感

以字欹側生勢,以“刷”筆強勢

形成以“刷“字為特色的行筆特點

金農那一顆羡慕的心蘊含的靈光一閃

你米芾刷書,咱刷漆

於是書法史上迎來了

驚天霹靂,驚世駭俗

徹底突破了中國書法的傳統法度

在用筆用墨技法上達到了一種大自在

隨心所欲的創作境地的——漆書

▲ 金農 漆書

漆書實是隸書中兼有楷書的體勢

用筆方扁墨濃似漆

雅拙為趣,金石氣為其內涵

用筆澀進力遒濃墨厚重而不板滯

筆劃之間一放一收極富張力

字形長扁適度一派天真爛漫

猶如深山幽谷老柏蒼松

天然有出塵之意

達到了登峰造極的藝術境界

▲ 金農《隸書》

文化旅遊創始人

金農一生的驢友生涯近十五年

他的足跡走遍大半個中國

為了解決旅遊經費問題

他異想天開的整了一個文化旅遊團

自任團長,其成員有

擅長雕鑿紋刻硯石的甬東朱龍

擅長界烏絲欄的新安張喜子

擅長抄寫仔會稽鄭小邑

擅長彈奏樂器的吳門莊閨郎

擅長畫墨竹的蘭陵陳彭

每到一地各自就亮出特色手藝

彈的彈、寫的寫、畫的畫、刻的刻

給老百姓來一場豐富的文化大餐

美名其曰“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

其實際目的是為

籌得下個目的地的旅遊經費

真可謂是一舉而兩得

▲ 金農《墨梅》

高大上的文藝群群主——金農

一生遊歷多年交友十分廣泛

名門公卿、富豪巨賈、三教九流全有

大部分是文化圈各領風騷之人物

全國詩壇名宿毛奇齡

東南詩壇盟主朱彝尊

文學大腕全祖望袁枚杭世駿

書畫家高翔、鄭板橋、汪士慎、餘元甲、邊壽民

詩人馬曰琯、厲鄂

書畫篆刻家丁敬等等

▲ 金農手劄

其中最與之交好的當屬鄭板橋

兩人喜歡一起“杯酒言歡,永朝永夕”,

“相親相洽若鷗鷺之在汀渚”。

鄭板橋也說“杭州只有金農好”

他倆不僅有共同的人生觀、藝術觀

個性脾氣也特別相投

常常一起出入秦樓楚館酣飲

到南京小倉山隨園拜見袁枚

除了談論討教詩文以外

就是與身為吃貨的袁枚探討如何吃了

強大的朋友圈滿滿的正能量

他一生拜訪交流的書畫文人無數

給自己的藝術之路汲取營養增添養分

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大器晚成的文人畫家

年到五十的金農某一天大概若有所悟

元代畫家黃公望五十歲開始學畫

終成一代大家的故事

人生何時都不晚於是也開始了畫

涉筆即古脫盡畫家之習

皆因所見所聞所閱古跡多了

及金石收藏文物之底蘊

所積累的厚積而薄發

其佈置花木奇柯異葉

設色尤異非複塵世間所睹

蓋皆意為之

畫馬常歎息世無伯樂

畫梅要求天大寒時香千里

畫竹則磨墨五升畫狂竹,不釣陽鱭釣諸侯

最爽不過“風來四面臥當中”的水池亭中畫

平生高岸灑脫之氣全見畫中

在繪畫藝術創作上大張個性

睥視一切權威

先生自是如雲手,先脫南宗與北宗

他在一種無我又有我

有我又如此無我

似又不似不似又如此似中

獲得空間和時間上大自由的發揮

正是這種內外不住來去自由

成就了金農晚年繪畫的藝術風格及成就

玩世不恭的畫苑創始人

晚年的金農名聲大噪

主業仍然以賣字畫為主

慕名求索者太多又非知音

疲于應付的他腦筋急轉彎

收羅聘項均等為詩畫弟子

成立了中國古代第一個畫苑

在他的督導下

羅聘項均作畫,金農作詩題署

成了師生的詩書畫合壁之作

師借門生賣畫錢,門生畫亦賴師傳。

兩家互換稱知己,被爾瞞人有十年。

髯兮愛錢不動筆,均也甘心畫不止。

圖成幅幅署髯名,濃墨刷字世便驚。

貌似金農因為愛錢設局瞞人

而借此成立畫苑機構

實則他在其題畫記中言多閃爍

多處提到為他代筆的學生

嗟乎!前年得羅生聘,今年又得項生

共結詩畫之緣也

說到底這種高手組合的操作模式

實乃金農玩世不恭的大遊戲而已

七十四歲的金農曾在其《自度曲》中雲

“置身天際之外,目不識三皇五帝。”

玩世不恭、狂放不羈的性格

由此可見一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