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第三季度財報表現亮眼,宜人貸繼續領航金融科技藍海

文/於斌

近來, 中國金融科技第一股宜人貸可謂是喜訊連連。 先是, 宜人貸榮獲“2017金融科技銳意創新實力企業獎”, 再次進入“2017北京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名單”。

而後, 其發佈的2017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顯示, 淨利潤為3.03億人民幣, 淨利潤同比增長57%, 環比增長13%。

淨利潤大幅增長, 借款額成倍增加

宜人貸發佈的財報顯示, 第三季度其淨收入為15.14億人民幣, 較上個季度增長28%, 較2016年同期增長73%;淨利潤為3.03億人民幣, 較上個季度增長13%, 較2016年同期調整後淨利潤增長57%。 儘管有媒體認為, 宜人貸3.03億元的淨利潤, 較2016年同期的3.44億元下降12%, 但顯然它並沒有將去年公司獲得的所得稅沖減計算在內。

據瞭解, 2016年宜人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被認定為軟體企業, “雙軟認證”的獲得使宜人貸在去年第三季度中獲得了一筆人民幣1.517億元的退稅, 從而使其有資格免除2015年和2016年的企業所得稅。

但如果不計入這筆退稅的影響, 宜人貸2016年第三季度的調整後淨利潤為人民幣1.926億元。 以此來計算, 宜人貸的淨利潤無疑是大幅上漲的。

從借款總額來看, 第三季度宜人貸為192,725位借款人促成借款總額121.85億人民幣, 較2016年同期增長117%;為214,967位出借人完成135.10億人民幣的資金出借。 值得注意的是, 2015年就在紐交所上市的宜人貸, 從2014年到2016年促成的借款金額分別是3.5億美元、15億美元、29.2億美元, 交易規模每年的增速都是成倍的增加。

宜人貸與第二梯隊拉開距離

與宜人貸讓人驚豔的資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金融科技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正在顯現。 一方面, 網貸之家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9月累計停業及問題互金平臺數量為3925家,

9月新增停業及問題互金平臺數量為70家。 另一方面, 今年以來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陸金所、91金融正在謀求A股上市。 而早已實現海外上市的宜人貸正在加快發展, 拉開與行業第二梯隊的距離。

宜人貸是首批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的金融科技平臺, 也是第一家成功登陸公開資本市場的金融科技企業。 無論是政策層面還資本層面, 宜人貸都走在了行業前沿, 持續的高利潤增長正是市場對它的豐厚回報。 據悉, 走在行業前列的宜人貸憑藉線上用戶端服務、大資料風控技術、信用資質評估體系建立了優質的市場口碑和穩定的客戶群體。

宜人貸是全球首個支援全流程手機端借款的企業, 使得手機上申請、審批、資金到賬、還款等環節實現了全流程網上操作,

極大提高了用戶體驗。 大資料風控技術使得個人無抵押信用借款的批核時間被壓縮到幾分鐘之內。 今年剛剛推出的宜人分信用評分模型, 能夠精確反映借款人的信用資質特徵, 極大降低了整體壞賬率和運營成本。

 佈局多元化戰略, 以科技驅動未來

宜人貸CEO方以涵表示, 在國內金融科技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時實現海外上市表現出宜人貸超前的戰略眼光;而現在, 宜人貸正在進行多元化的戰略佈局, 為下一個時期的金融科技行業賦能。

深挖客戶需求、拓展服務範圍是宜人貸發展的內增長原動力。 宜人貸將拓展壽險模式借款服務的範圍, 維持該模式的穩健表現;持續完善公積金模式借款服務,

為平臺吸引更多優質借款人;推出基於社保資料的新產品, 進一步擴大產品和服務的覆蓋面。

在模式創新方面, 宜人貸積極探索與多家傳統金融機構合作, 開拓多元化的資金來源。 未來, 宜人貸將大力推進與銀行、ABS等機構合作, 引入更多資金類別, 提升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的抵禦能力。

在科技創新方面, 宜人貸將在資料科學和人工智慧方面加大投入, 引領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方向。 今年3月份, 宜人貸金融科技能力共用平臺YEP已經與多家公司達成合作, 通過YEP向合作夥伴輸出資料、反欺詐、精准獲客等三個核心金融科技能力。 此外, 它已經與16家機構就資料、風控、客戶獲取等方面達成合作關係, 共同支撐起行業技術發展的未來。

從野蠻生長到健康成長,金融科技已經邁進了新的篇章。宜人貸已經具備完善的線上用戶端服務、大資料風控技術、信用資質評估體系,以科技驅動發展、以服務提升體驗的多元化戰略也已經初具雛形。未來,宜人貸還將繼續在金融科技市場這片藍海繼續領航。

共同支撐起行業技術發展的未來。

從野蠻生長到健康成長,金融科技已經邁進了新的篇章。宜人貸已經具備完善的線上用戶端服務、大資料風控技術、信用資質評估體系,以科技驅動發展、以服務提升體驗的多元化戰略也已經初具雛形。未來,宜人貸還將繼續在金融科技市場這片藍海繼續領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