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捷越聯合創始人王曉婷:金融科技到底是啥

“真正好的金融應該是利用大資料等技術找到理想的客群, 在做好風控的前提下在不同場景中為客戶提供服務。 科技在金融發展過程中,

扮演的是打破地域、場景等邊界的角色, 只有科技在這些方面發揮效用, 金融才能真正下沉服務好社會, 服務好更多的人”。 11月15日, 在北京舉辦的第八屆財新峰會上, 捷越聯合創始人王曉婷的演講引起了與會嘉賓的強烈共鳴。

她指出, 金融科技有四個顯著特徵, 分別是可觸達性、可負擔性、可持續性和多樣性。 她強調, 金融應該為所有人服務, 好的金融是無微不至的, 在做好風控的前提下, 在任何場景、時間段都能夠提供服務, 使得商業模式得到延展。

在王曉婷看來, 金融科技在發展過程中將逐步打破地域、場景、時效、成本的邊界, 實現科技泛金融、金融無邊界, 最終打造出有溫度的金融。

以下為王曉婷的發言原文:

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金融科技, 我想知道我們在討論金融科技在討論什麼, 金融科技核心是什麼, 我們希望改變什麼。 所以今天我分享的標題是《金融與好的社會》。

2012年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希勒的一本書叫《金融與好的社會》, 很多華爾街人士和金融人士人手一本。

我願意把這本書內容跟大家做簡單的分享, 我特別贊同羅伯特.希勒書裡的提到的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 任何金融創新必須以保持社會總資產作為根本目的, 這是金融創新前提。 第二個觀點, 要相信金融有充分能力為我們打造公平、公正的社會。

我們核心的本質是科技能給金融帶來什麼, 金融為社會帶來什麼?如果沒有金融社會會怎麼樣?金融在經濟社會中它是根本, 金融是整個經濟的血脈, 而我們要做的, 中國要做的在金融與好的社會裡, 要做下一步怎麼去做這個事情。 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金融科技當中, 科技對於金融的整個推動。 往前面走一點, 我大概對於整個金融發展做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03年到07年這是金融時代最主要提供者是銀行。 對於這個階段, 大家有特別認識。 物理網點, 銀行服務大眾是最基本的。 金融發展2.0階段是數字金融, 手機銀行, 3.0階段是科技引領階段, 中國出現支付寶, 4.0階段現在面臨的階段, 金融科技的加速發展的階段,

我們面臨著大資料風控、模型演算法、區塊鏈等等。

在金融發展的4.0階段, 我們的規模是怎樣的?金融科技市場面對著規模增速的高速增長以及快速裂變, 這兩個資料可以關注。 2013年到2017年只看網路信貸增長餘額, 150%的增長速度到現在20%, 3到4年, 整個信貸規模增長還是20%, 這是高速發展、快速裂變的現狀, 在這樣的現狀當中看地區發展不均衡是怎樣的?北上廣深佔領整個金融的大半壁江山。

大西南、大西北面臨怎樣的落後狀態?這張圖在整個中國非常直觀的圖, 沿海城市是整個科技金融以及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最前沿, 我們看到的是東部和中部第二梯隊, 再是大西北極度缺乏地方, 但是我們看到了它的快速發展, 北上廣深金融規模趨於平穩,但是大西南、大西北依然快速。

2016年科技金融100強,美國有35席,中國有8席。2016年世界投融資排名前三國家,中國、美國、印度。看看近幾年在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當中我們經歷了怎麼樣的全世界矚目和驕人成績。金融科技融資總金額占77%,網路融資借貸占到7億美金,2016年協力廠商支付規模上,我們增長速度達到年化382%,支票在美國現在還是普遍接受的支付方式,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實現了無現金支付。我們出門打車、消費、吃飯、結算,甚至醫療,可能一部智慧手機就已經解決這些問題了。

在細分領域的市場,我面對這麼好的前景,面對著生態化和快速裂變。我跟大家講我們鋪會金融的空間?剛才幾位專家講,普惠金融面臨的困難?大家可以看一下,G20平均階段水準14.87,我們只有5,G20平均分61分,我們只有50。西南財經大學家庭研究報告,80個家庭擁有借貸比例15%-20%,這個資料耦合了中美在接受銀行服務覆蓋的比例,在中國能夠接受銀行覆蓋客戶人群15%-20%,美國是75%-80%。

沒有借貸的客群占到80%-85%,有貸款需求占20%,有貸款需求人中提出申請以及被拒絕的原因大家看一下。我們講什麼叫普惠金融?2006年聯合國對普惠金融定義叫“包容性金融”,服務所有客群和所有人金融。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可觸達性,第二個特點可負擔性,第三個特點可持續性,第四個特點豐富性。

什麼叫可觸達性?它應該是覆蓋所有的人和客群,工業時代為金字塔頂端人士服務的。今天金融應該為所有人服務,所以強調可觸達性。好的金融是無微不至的金融,在任何場景、時間段都能提供服務。

第二說金融的可負擔性,是普惠金融的惠是實惠可接受的。過去面臨小微企業融資難,為什麼難?原來傳統的物理網點,人力成本無法降低,傳統銀行無法覆蓋到你。大西南、大西北沒有金融服務你,但是科技發展,科技促動這個會真正發展,科技在普惠金融裡帶來的可持續性結果。

第三,普惠金融需要持續,從你出生到生命終止任何任何旅程當中都能提供服務,長期服務於你。

第四,普惠金融多樣性。第一個印象,我要借錢,這是網路借貸。普惠金融多樣性,不單單停留在給你借到錢,幫你做更多,幫你理財。支付寶打破了原來的100萬以上的高淨值人群,1000塊錢你都可以理財,做保險,做任何事情,這就是普惠金融。

所以我們在討論科技金融的時候討論的核心點是,科技給普惠金融,給全社會需要服務的人群帶來了什麼。尤其在中國今天的新經濟常態下,我們已經面對著從投資驅動轉成消費驅動時候,普惠金融發展更應該服務更多客戶。易綱講到普惠金融是未來五年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

最後真正好的金融是什麼狀態?能找到你的客群,能用大資料找到想找的客戶,通過風控、反向手段真正服務他,在任何場景中提供你想要的服務。商業模式得到延展,這是理想的金融。

科技在金融的整個轉變過程當中,我認為它的邊界,首先打破地域、場景、時效、成本邊界。科技只有在這方面做一系列改動,金融才能真正下沉服務更好社會,服務更多的人。

在今天科技泛金融時代,我們希望金融沒有邊界(科技泛金融,金融無邊界),我們希望做有溫度的金融,謝謝大家!

我以捷越為例回答主持人的問題,捷越主要客戶是4到5萬,週期30個月的個人消費貸貸款,我們現在成立5年服務400萬客戶。我們所有客戶避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我們客戶都在二、三、四、五線,在中國地圖看到名字沒有想到的地方,甚至走到城域到縣域期間。

這類客戶有幾大特點,第一它本身是白戶,跟傳統銀行沒有打過交道,在銀行沒有信用卡、借貸關係,銀行對它沒有過去的判斷,這是一大類客戶。

另外一大類客戶是新生的85後、90後的新生群體,特點是在二、三、四、五線。比如大學本科畢業這是顯著特點,這是在其他共性特點裡很難找到的。

我們風控怎麼做?對於白戶,傳統銀行不給授信客戶,我們用了大量弱變數解決問題,對於傳統銀行對於客戶用很多強變數,比如信用卡額度、還款週期、收入情況等。對於沒有經過銀行授信的人用大量的弱變數,對於一個人來講大量弱變數有多少?基本弱變數大概有300個,如果額度授信到後面再續貸客戶,獲取弱變數會到500甚至更多,我們用這些來做風控。

這些客戶帶來的成果,給大家做簡要的彙報。我們在全國覆蓋的客戶大概有400萬個,這種白戶占大一半以上的客戶。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在新疆這種傳統銀行很少的地方,我們用行業裡的逾期率經過30天催收之後,在新疆逾期率不到1%。

北上廣深金融規模趨於平穩,但是大西南、大西北依然快速。

2016年科技金融100強,美國有35席,中國有8席。2016年世界投融資排名前三國家,中國、美國、印度。看看近幾年在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當中我們經歷了怎麼樣的全世界矚目和驕人成績。金融科技融資總金額占77%,網路融資借貸占到7億美金,2016年協力廠商支付規模上,我們增長速度達到年化382%,支票在美國現在還是普遍接受的支付方式,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實現了無現金支付。我們出門打車、消費、吃飯、結算,甚至醫療,可能一部智慧手機就已經解決這些問題了。

在細分領域的市場,我面對這麼好的前景,面對著生態化和快速裂變。我跟大家講我們鋪會金融的空間?剛才幾位專家講,普惠金融面臨的困難?大家可以看一下,G20平均階段水準14.87,我們只有5,G20平均分61分,我們只有50。西南財經大學家庭研究報告,80個家庭擁有借貸比例15%-20%,這個資料耦合了中美在接受銀行服務覆蓋的比例,在中國能夠接受銀行覆蓋客戶人群15%-20%,美國是75%-80%。

沒有借貸的客群占到80%-85%,有貸款需求占20%,有貸款需求人中提出申請以及被拒絕的原因大家看一下。我們講什麼叫普惠金融?2006年聯合國對普惠金融定義叫“包容性金融”,服務所有客群和所有人金融。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可觸達性,第二個特點可負擔性,第三個特點可持續性,第四個特點豐富性。

什麼叫可觸達性?它應該是覆蓋所有的人和客群,工業時代為金字塔頂端人士服務的。今天金融應該為所有人服務,所以強調可觸達性。好的金融是無微不至的金融,在任何場景、時間段都能提供服務。

第二說金融的可負擔性,是普惠金融的惠是實惠可接受的。過去面臨小微企業融資難,為什麼難?原來傳統的物理網點,人力成本無法降低,傳統銀行無法覆蓋到你。大西南、大西北沒有金融服務你,但是科技發展,科技促動這個會真正發展,科技在普惠金融裡帶來的可持續性結果。

第三,普惠金融需要持續,從你出生到生命終止任何任何旅程當中都能提供服務,長期服務於你。

第四,普惠金融多樣性。第一個印象,我要借錢,這是網路借貸。普惠金融多樣性,不單單停留在給你借到錢,幫你做更多,幫你理財。支付寶打破了原來的100萬以上的高淨值人群,1000塊錢你都可以理財,做保險,做任何事情,這就是普惠金融。

所以我們在討論科技金融的時候討論的核心點是,科技給普惠金融,給全社會需要服務的人群帶來了什麼。尤其在中國今天的新經濟常態下,我們已經面對著從投資驅動轉成消費驅動時候,普惠金融發展更應該服務更多客戶。易綱講到普惠金融是未來五年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

最後真正好的金融是什麼狀態?能找到你的客群,能用大資料找到想找的客戶,通過風控、反向手段真正服務他,在任何場景中提供你想要的服務。商業模式得到延展,這是理想的金融。

科技在金融的整個轉變過程當中,我認為它的邊界,首先打破地域、場景、時效、成本邊界。科技只有在這方面做一系列改動,金融才能真正下沉服務更好社會,服務更多的人。

在今天科技泛金融時代,我們希望金融沒有邊界(科技泛金融,金融無邊界),我們希望做有溫度的金融,謝謝大家!

我以捷越為例回答主持人的問題,捷越主要客戶是4到5萬,週期30個月的個人消費貸貸款,我們現在成立5年服務400萬客戶。我們所有客戶避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我們客戶都在二、三、四、五線,在中國地圖看到名字沒有想到的地方,甚至走到城域到縣域期間。

這類客戶有幾大特點,第一它本身是白戶,跟傳統銀行沒有打過交道,在銀行沒有信用卡、借貸關係,銀行對它沒有過去的判斷,這是一大類客戶。

另外一大類客戶是新生的85後、90後的新生群體,特點是在二、三、四、五線。比如大學本科畢業這是顯著特點,這是在其他共性特點裡很難找到的。

我們風控怎麼做?對於白戶,傳統銀行不給授信客戶,我們用了大量弱變數解決問題,對於傳統銀行對於客戶用很多強變數,比如信用卡額度、還款週期、收入情況等。對於沒有經過銀行授信的人用大量的弱變數,對於一個人來講大量弱變數有多少?基本弱變數大概有300個,如果額度授信到後面再續貸客戶,獲取弱變數會到500甚至更多,我們用這些來做風控。

這些客戶帶來的成果,給大家做簡要的彙報。我們在全國覆蓋的客戶大概有400萬個,這種白戶占大一半以上的客戶。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在新疆這種傳統銀行很少的地方,我們用行業裡的逾期率經過30天催收之後,在新疆逾期率不到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