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渝北篇」優化經濟結構 轉換增長動力 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渝北發展先進製造業的主戰場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要載體, 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工業興、則渝北興, 工業強、則渝北強。 今年以來, 渝北始終專注發展定力, 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在工業產值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基礎上, 實現了效益更優、品質更好的轉型升級——

11月4日, 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6個落地項目集中開工, 重慶中光電產業園項目正式投產便是渝北積極謀劃產業轉型, 加快形成新的現代產業優勢的生動注腳。 隨著OPPO、金立、傳音、深科技、江粉磁材、利納馬等36個招商項目的開工、投產, 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這塊20平方公里的熱土, 智慧終端機、智慧裝備及汽車零部件產業正茁壯生長、開花與結果。

這個距江北國際機場通行距離僅1公里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將崛起成為一座集研發、製造、服務於一體的千億級產業新城。

壯大實體經濟

優化完善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

“我們將牢牢抓住落戶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這一歷史機遇, 力爭提前一年建成‘澳騰前沿基地’專案,

爭取在2018年12月前建成投產。 ”重慶澳騰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高翔在11月4日舉行的落地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上表示。

重慶澳騰汽車部件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年輕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主要從事汽車高強度材料和零部件研發、製造、銷售, 是長安福特、江鈴福特、富豪等品牌汽車的供應商。 澳騰前沿基地總投資3.8億元, 占地面積約48畝, 達產後年產值有望達到6.8億元。

作為中國最大汽車生產基地, 重慶汽車產業的核心集聚區——渝北, 汽車產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 汽車整車產量年達到140多萬輛, 占全市汽車整車產量的46.2%, 汽車製造業年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

為持續發展壯大實體經濟, 進一步完善渝北汽車產業鏈條, 今年以來, 區委、區政府結合我區汽車產業發展實際,

在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佈局落地利納馬、愛爾鈴克鈴爾、中利凱瑞、澳騰汽車、桑德科技、達碩實業、華博汽車等11個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 進一步為長安福特、長安汽車等整車品牌商提供配套支撐。

據瞭解, 桑德汽車影音研發製造系統專案占地面積約68畝, 總投資5.1億元, 主要生產車載音響機芯、整機及導航等產品, 2020年達產後年產值有望達到18億元;重慶達碩車載顯像系統研發生產基地專案總投資2.8億元, 占地面積約36.8畝, 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 2021年達產後年產值有望實現5億元;重慶華博項目投資2.7億元, 占地面積約39.44畝, 主要研發和生產汽車集成化內飾產品及相關上下游相關配套零部件,

打造汽車製造、集成化內飾研發基地, 達產後年產值約4億元。

培育新增長點

集群發展智慧終端機產業

從簽約落戶到開工投產, 重慶中光電產業園項目只用了1年時間。

重慶中光電產業園專案位於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 占地面積243畝, 總投資50億元, 由液晶顯示行業的龍頭企業、出貨量名列全國第四的中光電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投資運營, 以研發和生產顯示觸控等產品及相關上下游相關配套零部件為主, 於2016年9月簽約落戶渝北。 華為、中興、OPPO、諾基亞等國內外知名手機品牌均是該公司的客戶。

“之所以選擇落戶渝北, 不僅因為這裡非常符合我們的發展需求, 渝北區的工作特別務實高效, 打動了我們。 ”在11月4日的項目投產活動後,

中光電公司董事長賴志華滿面喜悅地接受了記者採訪, 中光電的客戶群大多都在西南部, 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地理位置好, 離機場很近, 物流方便。

中光電專案是前沿科技城正式投產的第一個項目, 也是渝北集聚發展智慧終端機產業的序幕。

去年以來, 區委、區政府積極謀劃產業轉型, 立足臨空區位優勢, 著力在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上做文章, 瞄準智慧終端機產業進行專業招商、精准招商, 先後簽約落戶OPPO、金立、傳音三大職能手機品牌及深科技這一大型整機代工企業和江粉磁材、中光電、捷榮技術等20餘家智慧終端機核心配套企業, 構建起了“3+1+20”智慧終端機產業體系, 為渝北經濟裝上了新引擎。

以中光電專案為例,產業園(一期)建有20萬平方米的工業園,包括寫字樓、研發基地、生產基地及相關配套設施,建有16萬平方米的千級無塵車間,功能覆蓋全貼合、線路板、鍍膜、五金等,完全實現從研發到生產全配套的功能,有效填補了顯示幕模組在全制程整合製造領域的空白。

“此次投產的一期項目主要涵蓋手機螢幕、車載顯示幕、平板顯示和筆記本四個系列。”賴志華說,專案全部投產後,預計月產能可以達到2000萬件套,年產能達2.4億套,顯示觸控等產品的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

創新驅動戰略

聚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用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作為全力打造的先進製造業基地,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是渝北區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的戰略平臺和打造臨空製造區的核心引擎。目前,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已簽約落戶36個重點專案,總投資達376億元,預計到2020年,園區工業產值可達到500億元以上。

“產業是基礎,創新是關鍵。”重慶創新經濟走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唐利表示,六個項目的集中開工和中光電項目的正式投產,標誌著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跨越新的里程碑,能極大提升前沿科技城的產業集聚能力,形成規模示範效應,推動智慧終端機產業實現集群發展。

“園區將以中光電專案竣工投產為契機,充分發揮中光電、OPPO等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唐利說,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將圍繞智慧終端機、智慧裝備及汽車零部件等產業目標定位,未來五年實現730億元產值規模,做大做強戰略新興產業集群,聚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一是做大做強智慧終端機產業,到2023年實現產值600億元,稅收17億元,產能1.5億部,打造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智慧製造基地。二是做精做優汽車零部件及裝備產業,到2023年實現產值130億元,稅收6億元。三是商住商貿產業配套發展,打造集投資、創業、商住、休閒為一體的產業新城。

以中光電專案為例,產業園(一期)建有20萬平方米的工業園,包括寫字樓、研發基地、生產基地及相關配套設施,建有16萬平方米的千級無塵車間,功能覆蓋全貼合、線路板、鍍膜、五金等,完全實現從研發到生產全配套的功能,有效填補了顯示幕模組在全制程整合製造領域的空白。

“此次投產的一期項目主要涵蓋手機螢幕、車載顯示幕、平板顯示和筆記本四個系列。”賴志華說,專案全部投產後,預計月產能可以達到2000萬件套,年產能達2.4億套,顯示觸控等產品的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

創新驅動戰略

聚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用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作為全力打造的先進製造業基地,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是渝北區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的戰略平臺和打造臨空製造區的核心引擎。目前,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已簽約落戶36個重點專案,總投資達376億元,預計到2020年,園區工業產值可達到500億元以上。

“產業是基礎,創新是關鍵。”重慶創新經濟走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唐利表示,六個項目的集中開工和中光電項目的正式投產,標誌著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跨越新的里程碑,能極大提升前沿科技城的產業集聚能力,形成規模示範效應,推動智慧終端機產業實現集群發展。

“園區將以中光電專案竣工投產為契機,充分發揮中光電、OPPO等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唐利說,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將圍繞智慧終端機、智慧裝備及汽車零部件等產業目標定位,未來五年實現730億元產值規模,做大做強戰略新興產業集群,聚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一是做大做強智慧終端機產業,到2023年實現產值600億元,稅收17億元,產能1.5億部,打造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智慧製造基地。二是做精做優汽車零部件及裝備產業,到2023年實現產值130億元,稅收6億元。三是商住商貿產業配套發展,打造集投資、創業、商住、休閒為一體的產業新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