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如何忍受寂寞及享受寂寞?

問:學法過程中, 應如何忍受寂寞及享受寂寞?

答:寂寞就是不寂寞, 不二法門嘛!不寂寞就是寂寞。 甘於寂寞的人永不寂寞, 那是享受嘛,

不甘寂寞的人是常常寂寞。 我只能這麼抽象地答覆你。

實在來講, 你修行沒有上路。 你若上路, 你就知道《證道歌》說的“常獨行, 常獨步, 達者同游涅槃路”。 涅槃, “涅”是不生, “槃”是不滅, 常常到那個不生不滅的路。 什麼不生?外在的一切不從我們心裡浮現;什麼不滅?我的覺性絕不消失, 我不會就變成木頭人, 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是沒有東西, 這是《證道歌》講的“了了見, 無一物, 亦無人, 亦無佛”, 連佛都沒有了。

你們若是有了安祥, 這裡頭有兩種人, 一種是隨緣, 另一種是有了安祥產生欣厭心, 也就是說有了安祥, 沒有人來感覺很好, 有人來很討厭。 這就不對了, 違反中道, 這不叫隨緣。 隨緣就是任何條件我都能適應, 這個叫隨緣。 你若說“沒有人,

最好, 有人來, 就生氣”, 這就不對了, 這就不隨緣了。 隨緣就是說隨順條件, 現實的條件是怎麼樣, 我們就怎麼樣去適應, 這個就叫隨緣。

所以你問“如何去享受寂寞”, 你有了安祥, 就享受寂寞了;你沒有安祥的話, 寂寞就很難過。 我也寂寞過, 味道不怎麼好, 不但不好, 而且容易墮落。 何以見得?“小人閒居為不善”, 一個人在的時候, 做壞事的機會就多, 因為要消遣。 消遣, 有的是好的消遣, 有的是不好的消遣, 有的時候打個八圈的衛生麻將, 這些都是消遣;有的時候租個錄影帶看看, 毛病就出來了。

所以你要解決這個問題, 唯一的方法, 就是你修行上路, 也就是說你有了安祥。 “行亦禪, 坐亦禪”, “常獨行, 常獨步”, 不是說你到沒有人的地方散步,

而是說你走到頂好市場或西門町, 很熱鬧, 喇叭不停地響, 好像你一個人在散步一樣。 我想在座的很多人有這個境界, 這個就是什麼呢?就是《證道歌》給你證明這個就是“道”。 證道, 證實你若是這個樣子, 那就是你在行道。

假如你認為寂寞, 感覺到寂寞, 這個都是火候不到。 若火候夠的話, “語默動靜體安然”, 不講話、靜止也不叫寂寞, 講話、在動也不叫不寂寞, 不二法門, 海水一味, 只有一種味道, 沒有兩種感受, 這個就是修行人到了一定的時間才有的境界。

要加油呀!加油到了某種程度, 你就沒有寂寞感, 你只有安祥感。 但是這個時候最怕“討厭別人來打擾你”, 不要這個樣子。 有很多人一被打擾, 他就生氣, 那是阿羅漢的根器, 換一句話說是小乘根器。

天下沒有見不得人的佛菩薩, 佛菩薩是“眾生哪裡多, 就到哪裡去”, 所謂“十字街頭好修行”, 也不怕人來煩我, 也不討厭自己太寂寞。 這樣就好了, 不隨境轉。

(選自耕雲先生《“學禪的四個基礎”會後解惑》, 1992年, 臺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