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正本清源美聯儲

研報摘要

FRB美國聯儲局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核心管理機構。 而FOMC 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是美國貨幣政策的決策主體。 特朗普正式提名現任美聯儲理事、中間派鮑威爾為下任美聯儲主席人選。 入職後, 鮑威爾大概率會基本延續耶倫前期漸進式加息縮表政策, 但也很可能推進放鬆金融監管。 隨著杜德利宣佈將提前卸任, 美聯儲三大核心人物謝幕時間均已確定。 相比美聯儲主席, 市場後續需重點關注聯儲理事會空缺崗位提名。 長期來講, 加息路徑取決於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脹目標以及實際與預期的經濟條件如何。

中短期來看, 美聯儲縮表和加息的既定路線已經較為確定, 即今年 12 月加息一次, 明年仍然有加息三次到四次的計畫, 縮表的路徑也已經較為明確。

一、美聯儲的架構, 目標和工具

1、各種聯儲機構指代稱謂的區別

FED 是指整個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是對美國央行系統(美聯儲)最廣泛的稱謂;

FRB美國聯儲局(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或者)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核心管理機構, 該委員會由七名成員組成(其中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位, 委員五名), 須由美國總統提名, 經美國國會上院參議院批准方可上任, 任期為十四年, 其中主席和副主席任期為四年, 可連任。 現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為耶倫, 由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提名, 於 2014 年 2 月 3 日上任。

其任期為四年至 2018 年 2 月 3 日結束, 是美聯儲百年歷史上第一位女性掌門;

FOMC 是由 12 個委員組成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 是美國貨幣政策的決策主體。 FOMC由上述美聯儲主席在內的 7 名聯儲局成員及 5 個地區聯儲主席構成, 除紐約外其餘 4 個地區聯儲主席的投票權在 4 組中實行輪換制。 具體架構見下圖。

圖1: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組成

2、美聯儲決定政策的目標

美聯儲決定政策目標主要是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 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對美聯儲政策目標的描述是:“ maximum employment, stable prices, and moderate long-term interestrates”。 由於穩物價與穩長期利率的目標相輔相成, 兩者常被合併稱為一個目標。 因此, 一般稱美聯儲有雙重目標(“ dual mandate”), 即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 美聯儲的通脹目標非常明確, 就是 2%。 此外, 美聯儲也負有監管銀行機構、維持金融體系穩定和防範系統性風險的職責。 與中國相比, 美聯儲相當於中國人民銀行加銀監會的角色。

3、美聯儲的操作工具

美聯儲的具體加息和縮表操作:與歐洲央行不同, 美聯儲控制基準利率的途徑是先控制市場的流動性,

非常透明和公開化。 美國銀行從央行獲得常規流動性的途徑是在聯邦基金市場進行公開交易, 美聯儲作為這個市場的參與者之一, 以買賣國債的方式向這個市場提供/收緊流動性, 以控制這個市場的利率, 即聯邦基準利率。 具體來看, 美聯儲主要通過1)上調超儲利率(IOER); 2)用逆回購工具回收流動性(ONRRP); 3)其他補充性工具, 如 Term Deposit Facility來回收流動性。

同時, 美聯儲暫時只會以一種方式收縮資產負債表, 即停止到期債券的再投資而非主動拋售債券。 當前, 美聯儲總資產為4.5 萬億美元。 預計到 2019 年底, 美聯儲總資產規模約為 4 萬億美元, 所以整個縮表過程將相對緩慢。

圖2:當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

圖3: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

二、中間派鮑威爾被提名為聯儲主席

11 月 3 日,特朗普正式提名現任美聯儲理事、中間派鮑威爾為下任美聯儲主席人選,接替在明年初卸任的耶倫。若後續參議院投票通過, 鮑威爾將於 18 年 2 月接替耶倫正式就任美聯儲主席,目前來看國會通過概率較大。美聯儲主席任期 4 年,可以連任,任期中途總統無權罷免,罷免需經國會通過。如何執行後續加息和“縮表”計畫、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同時確保美國經濟繼續復蘇,是下屆美聯儲主席面臨的首要任務。

現年 64 歲的鮑威爾出生法律世家,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BA)及喬治城大學(JD)。畢業後鮑威爾曾擔任投資銀行助理,後升至高級副總裁。曾經在財政部和對沖基金界工作多年。 1990 年跟隨 Nicholas F. Brady 加入美國財政部,擔任副部長。 1997 至 2005 年鮑威爾擔任凱雷集團合夥人。 2012 年 5 月, Powell 加入了美聯儲理事會,並於 2014 年 6 月 16 日宣誓連任,任期至 2028 年 1 月 31 日。如後續順利獲得參議院批准,他將是 40 年來首位沒有經濟學學位的美聯儲主席。

圖4:最近半個世紀歷任美聯儲主席簡介

Powell在貨幣政策上的態度屬於中間派。在過去 5 年每次議息會議中,他從未投過反對票,偏好漸進加息縮表。從之前的發言看,鮑威爾對適度放鬆金融監管持開放態度,認為有必要簡化部分政策以提高監管效率。所以市場預期,鮑威爾入職後,大概率會基本延續耶倫前期漸進式加息縮表政策,但也很可能推進放鬆金融監管。相比耶倫,更加符合特朗普對監管政策的偏好。

圖5:鮑威爾在美聯儲主要職責政策立場

三、重點關注聯儲理事會空缺崗位提名

本周美聯儲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宣佈將在 2018 年中期提前卸任,董事會正尋找繼任者。至此,美聯儲三大核心人物謝幕時間均已確定。相比美聯儲主席,市場後續需重點關注美聯儲 7 人理事會空缺崗位提名。

首先,自從去年以來多位聯儲理事辭職, 此番提名聯儲主席的同時, 又並未提名副主席,在耶倫離職之後, 美聯儲 7 人理事會將只剩 3 人、空缺 4 位。特朗普具有提名權,對聯儲人事安排的後續影響較大。同時,隨著杜德利的提前退休,FOMC人事格局變動更大。

同時, 18 年 FOMC 地方聯儲投票權輪換後,鷹派和中性委員增多,首先 10月剛獲任命的誇爾斯(Quarles)在貨幣政策上態度就偏鷹派,其次,在地區聯儲主席中,與 17 年地區主席立場偏鴿的分佈不同, 18 年新獲投票權的克利夫蘭和理士滿的主席也均是鷹派, 因而聯儲人事變動或影響整體政策基調,值得關注。

四、實際加息路徑更多取決於經濟前景

長期來講,加息路徑也就是未來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進一步調整的時間和規模取決於相對於兩個主要因素 - 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脹目標 以及實際與預期的經濟條件如何。在評估過程中,委員會將考慮各種資訊,包括勞動力市場環境的指標、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指標、金融和國際形勢發展的資料等。委員會將密切關注,朝著對通脹目標方向取得的實際進步和預期的通脹發展。經濟狀況將保證利率以漸進式提高的方式發展。所以總體來講,聯邦基金利率的實際路徑將取決於未來資料顯示的經濟前景。

但中短期來看,基於對未來通脹上升的預判和美國2018年經濟基本面的各項先行指標向上的樂觀局面,美聯儲縮表和加息的既定路線在今明兩年已經較為確定,即今年 12 月加息一次,明年仍然有加息三次到四次的計畫,縮表的路徑也已經較為明確。通常情況下,不同候選人當選會對美聯儲政策取向產生影響,如果偏鷹派人物當選,或對短期經濟資料的下跌更為不敏感。而偏鴿派人物當選,則會依照市場情況的變化調整貨幣政策。鮑威爾作為一個中間派,入職後大概率會基本延續耶倫前期漸進式加息縮表政策。

圖6:美國就業市場持續緊縮

圖7:美國製造業持續為經濟提供支撐

免責條款

本報告中的資訊、意見等均僅供投資者參考之用,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該資訊、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

二、中間派鮑威爾被提名為聯儲主席

11 月 3 日,特朗普正式提名現任美聯儲理事、中間派鮑威爾為下任美聯儲主席人選,接替在明年初卸任的耶倫。若後續參議院投票通過, 鮑威爾將於 18 年 2 月接替耶倫正式就任美聯儲主席,目前來看國會通過概率較大。美聯儲主席任期 4 年,可以連任,任期中途總統無權罷免,罷免需經國會通過。如何執行後續加息和“縮表”計畫、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同時確保美國經濟繼續復蘇,是下屆美聯儲主席面臨的首要任務。

現年 64 歲的鮑威爾出生法律世家,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BA)及喬治城大學(JD)。畢業後鮑威爾曾擔任投資銀行助理,後升至高級副總裁。曾經在財政部和對沖基金界工作多年。 1990 年跟隨 Nicholas F. Brady 加入美國財政部,擔任副部長。 1997 至 2005 年鮑威爾擔任凱雷集團合夥人。 2012 年 5 月, Powell 加入了美聯儲理事會,並於 2014 年 6 月 16 日宣誓連任,任期至 2028 年 1 月 31 日。如後續順利獲得參議院批准,他將是 40 年來首位沒有經濟學學位的美聯儲主席。

圖4:最近半個世紀歷任美聯儲主席簡介

Powell在貨幣政策上的態度屬於中間派。在過去 5 年每次議息會議中,他從未投過反對票,偏好漸進加息縮表。從之前的發言看,鮑威爾對適度放鬆金融監管持開放態度,認為有必要簡化部分政策以提高監管效率。所以市場預期,鮑威爾入職後,大概率會基本延續耶倫前期漸進式加息縮表政策,但也很可能推進放鬆金融監管。相比耶倫,更加符合特朗普對監管政策的偏好。

圖5:鮑威爾在美聯儲主要職責政策立場

三、重點關注聯儲理事會空缺崗位提名

本周美聯儲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宣佈將在 2018 年中期提前卸任,董事會正尋找繼任者。至此,美聯儲三大核心人物謝幕時間均已確定。相比美聯儲主席,市場後續需重點關注美聯儲 7 人理事會空缺崗位提名。

首先,自從去年以來多位聯儲理事辭職, 此番提名聯儲主席的同時, 又並未提名副主席,在耶倫離職之後, 美聯儲 7 人理事會將只剩 3 人、空缺 4 位。特朗普具有提名權,對聯儲人事安排的後續影響較大。同時,隨著杜德利的提前退休,FOMC人事格局變動更大。

同時, 18 年 FOMC 地方聯儲投票權輪換後,鷹派和中性委員增多,首先 10月剛獲任命的誇爾斯(Quarles)在貨幣政策上態度就偏鷹派,其次,在地區聯儲主席中,與 17 年地區主席立場偏鴿的分佈不同, 18 年新獲投票權的克利夫蘭和理士滿的主席也均是鷹派, 因而聯儲人事變動或影響整體政策基調,值得關注。

四、實際加息路徑更多取決於經濟前景

長期來講,加息路徑也就是未來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進一步調整的時間和規模取決於相對於兩個主要因素 - 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脹目標 以及實際與預期的經濟條件如何。在評估過程中,委員會將考慮各種資訊,包括勞動力市場環境的指標、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指標、金融和國際形勢發展的資料等。委員會將密切關注,朝著對通脹目標方向取得的實際進步和預期的通脹發展。經濟狀況將保證利率以漸進式提高的方式發展。所以總體來講,聯邦基金利率的實際路徑將取決於未來資料顯示的經濟前景。

但中短期來看,基於對未來通脹上升的預判和美國2018年經濟基本面的各項先行指標向上的樂觀局面,美聯儲縮表和加息的既定路線在今明兩年已經較為確定,即今年 12 月加息一次,明年仍然有加息三次到四次的計畫,縮表的路徑也已經較為明確。通常情況下,不同候選人當選會對美聯儲政策取向產生影響,如果偏鷹派人物當選,或對短期經濟資料的下跌更為不敏感。而偏鴿派人物當選,則會依照市場情況的變化調整貨幣政策。鮑威爾作為一個中間派,入職後大概率會基本延續耶倫前期漸進式加息縮表政策。

圖6:美國就業市場持續緊縮

圖7:美國製造業持續為經濟提供支撐

免責條款

本報告中的資訊、意見等均僅供投資者參考之用,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該資訊、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