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曝光!包河鳳凰文化廣場3年不開業,至今仍是毛坯!

包河某商場延期3年不開業

內部竟還沒建好

隔壁商業綜合體一半商家撤退

店老闆怒吼:能好才怪

新地中心、松芝萬象城、加僑廣場...

合肥一大批實體商業都在煎熬

合肥人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商業綜合體?

一、包河某商場延期3年不開業

提到大商場、商圈, 合肥人下意識就出現幾個符號:淮河路、銀泰、萬象城、之心城、包河萬達。 但實際上合肥的實體商業遠不止這些, 不過那些處在金字塔下方的, 過得就不太如意了。

今天, 小編來到包河區鳳凰文化廣場, 來看看這個拖延了3年還沒開業的商業綜合體。

1、商場內部並未建好

由於地鐵5號線工程施工, 鳳凰文化廣場的四周被圍擋隔開。 從週邊看, 商業樓棟主體已經建成, 廣場上還殘留一些建築垃圾未清理。

商場週邊的地下商業框架已經建成, 但還是粗坯, 現場也並未看到有人員施工。 進入到樓棟內部, 還是毛坯, 基本的裝修並沒有完成。 工作人員解釋: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何時開放未知。

(△ 該圖片來自我愛鋪網)

(△ 該圖片來自我愛鋪網)

2、2014年就該開業

合肥鳳凰文化廣場位於包河區徽州大道與南二環交叉口, 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在江蘇之外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項目總占地4.4萬㎡,總建築面積約31萬㎡。

專案規劃有文化綜合體、演藝中心、商辦樓、酒店式公寓四大功能區,同時,配建一座1000座劇場和超高層商務寫字樓。

2012年該地塊出讓後,2013年在專案開工時開發商就表示,文化MALL將於2014年年底前建成並開放。但是已經將近3年時間,開業還遙遙無期。

3、客源太少,遲遲開不了業

鳳凰文化廣場並非合肥本土企業,在南京已經有成功案例。奇怪的是,即使3年不開業,周邊居民並沒有覺得奇怪,在他們看來似乎有些意料之中。

1、對面就是大摩廣場,客源少。項目一路之隔就是大摩廣場,即使在高鐵站對面,人流量也並沒有想像中充裕。大摩廣場的境況已經不佳,此時開業很大概率是賠錢,開發商自然不願意。

2、緊鄰徽州大道高架、南二環2條主幹道。徽州大道和南二環有2個特色:幾乎一直都在堵、大貨車太多,環境差。合肥大部分在高架橋邊的商業都收到制約。

3、處在地鐵線施工路段,經常封路。比如說今天,該專案東側的廬州大道段,就因為地鐵5號線的施工被封路。本來客流就少,再一封路,人就更少了。

二、大摩廣場一半商家撤退

交房3年沒有房產證

鳳凰文化廣場一路之隔的大摩廣場境況似乎更慘,內部近一半的商家退場,5層的大商場人跡寥寥。

1、商場空置率將近一半

我們先通過一組現場圖看一下情況:

1層的商鋪基本還是滿的,但人很少, 極少,目測不到20個消費者!上到2樓以上,相當多商鋪就已經關門歇業了。有的甚至一排連續3-4家都關門了。真的挺慘的!

2、周邊居民:能好才怪

就大摩廣場營業慘澹的現象,我和附近的居民聊一聊,他們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能好才怪!

水果店老闆A:剛開始還可以,很多年輕人來這消費,後來經常性的修路、封路,人都搞跑了,能好才怪呢!

餐飲店老闆B:別提了,大摩廣場這個爛攤子。可能現在還有一些人沒拿到房產證吧。

3、交房3年沒有房產證

大摩廣場的專案材料,開發商也沒有移交給包河區房產部門,而且,開發商以辦房產證為由沒有開具購房發票,導致業主無法單獨辦理房產證。不僅如此,還有住戶竟然發現自己的房產莫名被抵押,處於凍結狀態,經查,開發商背著部分業主將房產抵押了出去,被抵押房產的業主有50多戶。

2015年7月21日,大摩廣場開發商辦公室大門緊鎖,門上貼著法院傳票和業主的催告函

三、合肥一大批商業體都在煎熬

鳳凰文化廣場和大摩廣場的例子並非孤案,經營慘澹是合肥很多實體商業共同的病症。

1、政務區新地中心

自2016年1月轉型以來,新地購物中心的經營狀況一直不理想。在銀泰城、萬象城、天鵝湖萬達的包圍下,商場每天都處於一種虧損的狀態,只能期望有實力的商業夥伴可以幫扶。

目前新地中心已經變身保利MALL,希望能拯救這個黃金地段的巨型商業。

2、包河加僑廣場

加僑廣場屬於被高架耽誤的典型,位於南二環與馬鞍山路交口,門口就是南北一號高架,整天滴滴滴的喇叭聲不斷。

3、蜀山松芝萬象城

項目總用地面積為33934.17㎡,總建築面積約為18萬方,其中商業體量約12萬方。2005年開始投資建設,曾是合肥市重點工程項目。但隨後卻遭遇拖欠工程款、改名等一系列風波,一直宣揚的沃爾瑪超市也沒有進駐。

類似這樣的商場不在少數,盛極一時的元一商圈、合肥第一家地鐵商場太陽城萊迪廣場等等都比較尷尬。

四、合肥人需要什麼樣的實體商業?

看過這麼多實體商業時運不濟的現狀,我們不妨來思考幾個問題。合肥需不需要這麼多商業?合肥人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實體商業?

1、為啥這麼多商業都搞不好?

關門的,倒閉的,歇業的,爛尾的基本都是頂著名號來合肥的,但光有名氣不行,合肥大部分實體商業的問題是相似的。紮堆、沒特色、定位不清晰。

比如政務區巴掌大的地方,聚集了天鵝湖萬達、保利MALL、萬象城、銀泰城、安糧城市廣場5家大型商業。同質化嚴重,典型的資源過剩!

換句話說,合肥人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的實體商業!

2、啥都想做,啥都做不好

別看各大商圈鬥得火熱,掰著指頭數數,合肥商業當中,人氣最旺的其實是永輝超市!

在合肥,隨便走進一家商場,不看招牌,基本分不出來是哪家。一樓奢侈品專櫃、二樓三樓衣服鞋帽、四樓嬰幼兒用品、五樓餐飲、六樓電影院。好像不做全了就有點跌份!

其實各個行業發展到後期,一定是越來越細化,分工越來越明確,加強自身的功能性比什麼都重要!

3、“大躍進式”透支消費力不可取

合肥人還是習慣看三五十塊錢一場的電影,希望開發商能放下身段,真正瞭解周邊5公里人群的消費能力,再招商運營。否則這種“大躍進式”的透支周邊消費力的做法,不會長久。

項目總占地4.4萬㎡,總建築面積約31萬㎡。

專案規劃有文化綜合體、演藝中心、商辦樓、酒店式公寓四大功能區,同時,配建一座1000座劇場和超高層商務寫字樓。

2012年該地塊出讓後,2013年在專案開工時開發商就表示,文化MALL將於2014年年底前建成並開放。但是已經將近3年時間,開業還遙遙無期。

3、客源太少,遲遲開不了業

鳳凰文化廣場並非合肥本土企業,在南京已經有成功案例。奇怪的是,即使3年不開業,周邊居民並沒有覺得奇怪,在他們看來似乎有些意料之中。

1、對面就是大摩廣場,客源少。項目一路之隔就是大摩廣場,即使在高鐵站對面,人流量也並沒有想像中充裕。大摩廣場的境況已經不佳,此時開業很大概率是賠錢,開發商自然不願意。

2、緊鄰徽州大道高架、南二環2條主幹道。徽州大道和南二環有2個特色:幾乎一直都在堵、大貨車太多,環境差。合肥大部分在高架橋邊的商業都收到制約。

3、處在地鐵線施工路段,經常封路。比如說今天,該專案東側的廬州大道段,就因為地鐵5號線的施工被封路。本來客流就少,再一封路,人就更少了。

二、大摩廣場一半商家撤退

交房3年沒有房產證

鳳凰文化廣場一路之隔的大摩廣場境況似乎更慘,內部近一半的商家退場,5層的大商場人跡寥寥。

1、商場空置率將近一半

我們先通過一組現場圖看一下情況:

1層的商鋪基本還是滿的,但人很少, 極少,目測不到20個消費者!上到2樓以上,相當多商鋪就已經關門歇業了。有的甚至一排連續3-4家都關門了。真的挺慘的!

2、周邊居民:能好才怪

就大摩廣場營業慘澹的現象,我和附近的居民聊一聊,他們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能好才怪!

水果店老闆A:剛開始還可以,很多年輕人來這消費,後來經常性的修路、封路,人都搞跑了,能好才怪呢!

餐飲店老闆B:別提了,大摩廣場這個爛攤子。可能現在還有一些人沒拿到房產證吧。

3、交房3年沒有房產證

大摩廣場的專案材料,開發商也沒有移交給包河區房產部門,而且,開發商以辦房產證為由沒有開具購房發票,導致業主無法單獨辦理房產證。不僅如此,還有住戶竟然發現自己的房產莫名被抵押,處於凍結狀態,經查,開發商背著部分業主將房產抵押了出去,被抵押房產的業主有50多戶。

2015年7月21日,大摩廣場開發商辦公室大門緊鎖,門上貼著法院傳票和業主的催告函

三、合肥一大批商業體都在煎熬

鳳凰文化廣場和大摩廣場的例子並非孤案,經營慘澹是合肥很多實體商業共同的病症。

1、政務區新地中心

自2016年1月轉型以來,新地購物中心的經營狀況一直不理想。在銀泰城、萬象城、天鵝湖萬達的包圍下,商場每天都處於一種虧損的狀態,只能期望有實力的商業夥伴可以幫扶。

目前新地中心已經變身保利MALL,希望能拯救這個黃金地段的巨型商業。

2、包河加僑廣場

加僑廣場屬於被高架耽誤的典型,位於南二環與馬鞍山路交口,門口就是南北一號高架,整天滴滴滴的喇叭聲不斷。

3、蜀山松芝萬象城

項目總用地面積為33934.17㎡,總建築面積約為18萬方,其中商業體量約12萬方。2005年開始投資建設,曾是合肥市重點工程項目。但隨後卻遭遇拖欠工程款、改名等一系列風波,一直宣揚的沃爾瑪超市也沒有進駐。

類似這樣的商場不在少數,盛極一時的元一商圈、合肥第一家地鐵商場太陽城萊迪廣場等等都比較尷尬。

四、合肥人需要什麼樣的實體商業?

看過這麼多實體商業時運不濟的現狀,我們不妨來思考幾個問題。合肥需不需要這麼多商業?合肥人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實體商業?

1、為啥這麼多商業都搞不好?

關門的,倒閉的,歇業的,爛尾的基本都是頂著名號來合肥的,但光有名氣不行,合肥大部分實體商業的問題是相似的。紮堆、沒特色、定位不清晰。

比如政務區巴掌大的地方,聚集了天鵝湖萬達、保利MALL、萬象城、銀泰城、安糧城市廣場5家大型商業。同質化嚴重,典型的資源過剩!

換句話說,合肥人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的實體商業!

2、啥都想做,啥都做不好

別看各大商圈鬥得火熱,掰著指頭數數,合肥商業當中,人氣最旺的其實是永輝超市!

在合肥,隨便走進一家商場,不看招牌,基本分不出來是哪家。一樓奢侈品專櫃、二樓三樓衣服鞋帽、四樓嬰幼兒用品、五樓餐飲、六樓電影院。好像不做全了就有點跌份!

其實各個行業發展到後期,一定是越來越細化,分工越來越明確,加強自身的功能性比什麼都重要!

3、“大躍進式”透支消費力不可取

合肥人還是習慣看三五十塊錢一場的電影,希望開發商能放下身段,真正瞭解周邊5公里人群的消費能力,再招商運營。否則這種“大躍進式”的透支周邊消費力的做法,不會長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