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本企業開始蕭條,全球500強前十僅有一席,被中國徹底反超

這些年日本企業開始走下低谷, 尤其是日本曾經引以為傲的消費電子品牌, 如今已經被大大地邊緣化, 沉淪到市場配角的地步。 近日最新財富世界500強發佈了, 但是有個顯著特點那就是日本企業已經潰敗了, 前十僅有一家企業, 那就是豐田汽車。 而中國反超, 佔據3家企業, 而且還是前五。 那就讓我們不禁要問, 這些年日本企業怎麼了?

近期, 外資正在拯救日本處於危機中的公司。 例如, 鴻海精密決定收購夏普, 而美的則收購了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 聯想將收購PC合資公司中NEC的股份, 東芝晶片被出售, 東芝電視業務也被近期海信收購等等。 更宏觀一點兒來看, 日本電子產業五大巨頭——日本電氣、松下電器、富士通、夏普和索尼在過去12年裡市值蒸發了2/3。 日本《東洋經濟》雜誌對過去10年間赤字企業的排名顯示, 松下、夏普、索尼分別高居第2、3和11位。

現在勉強能夠一戰的日系消費電子廠商也就只剩下索尼了, 這個頻頻在謠言中破產的索尼還能保持和世界接軌的節奏, 在各個戰線出擊和佈局。 但是它不像蘋果和三星那樣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用高售價換取高利潤;也無法像中國廠商這樣不斷地壓低成本用低價和份額換取活下去的權力。

再來看看1995年全球前十大企業名單, 從上表單可以看出, 前十的企業中, 有6家來自於日本, 且前四均由日本企業佔據。 美國有3家企業入選, 英國/荷蘭有1家企業進入前十。 從營業收入來看, 最高的三菱商事以1758億美元位居第一,

排名第十的皇家殼牌為949億美元。

但是現在呢?前十的企業中, 美國有4家, 中國有3家, 其餘三家分別來自日本、德國和荷蘭。 上面是單就日本企業本身的狀況而言的。 在幾個有代表性的消費電子領域, 日系企業呈現的, 是節節敗退的局面。 尤其現在隨著海信收購東芝電視業務,

在原本中日韓角逐的電視機行業裡, 日本電視企業也被韓國甩開距離, 並且被中國企業所追上。

不過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中國企業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 這絕不是簡單的日本衰落問題, 國產近幾年確實在技術積累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於是放眼全世界,在日本品牌日漸式微的時代,那些名滿全球的日本品牌現在也都成了半個“國貨”。而日本企業在無法承受低價競爭,高端產品又賣不出去的情況下,日企的經營狀況不斷惡化,歸根結底,無關技術,也無關經營,日企的問題就出在日本人本身。日本人失去了往日的創造力,既不願冒險開拓新領域,也不願放血自救實行結構改革。結果,當然是被蒸蒸日上、全力衝刺的國產品牌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您愛看的科技都在這裡!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window,精彩繼續

於是放眼全世界,在日本品牌日漸式微的時代,那些名滿全球的日本品牌現在也都成了半個“國貨”。而日本企業在無法承受低價競爭,高端產品又賣不出去的情況下,日企的經營狀況不斷惡化,歸根結底,無關技術,也無關經營,日企的問題就出在日本人本身。日本人失去了往日的創造力,既不願冒險開拓新領域,也不願放血自救實行結構改革。結果,當然是被蒸蒸日上、全力衝刺的國產品牌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您愛看的科技都在這裡!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window,精彩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