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慣子不孝,肥田出癟稻

當我從媒體上看到或聽到, 子女買房救病重父母.子女割身上器官救父母.子女為父母獻血......這類的新聞時, 一種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

但在現實生活中, 也有不少子女卻對父母非常冷漠。 甚至虐待.謾駡......

就拿我們社區姓N的師父來說吧, 他的兒子出生還不到一歲, 孩子的媽媽就去世了, 他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 也沒有再找女人了。 自己省吃儉用給兒子買了一套樓房, 也為兒子取了老婆。 媳婦第二年就生了個男寶寶, 按理三代人在一起生活, 不是其樂融融嘛!可是兒子.媳婦經常和老人吵架, 兒子還常說:“我看你是老子的老子, 不然老子就把你打死!”老子很無奈只好一個人到農村老家去生活了。 聽社區裡的居民說:去年夏天突發腦溢血, 死在家裡好幾天才被村民發現了.真是太慘啦......

“慣子不孝, 肥田出癟稻”, 從我記憶起, 父母就在我面前經常說這句話。 意思是:孩子不能對他溺愛, 而應該讓他從小吃苦;“喜歡放在心裡, 不能掛在嘴上”(媽媽的話)。 這樣樸素祖訓育我成長。

胡適《我的母親》一文中提及:

有一個初秋的傍晚, 我吃了晚飯, 在門口玩, 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 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 她怕我冷了, 拿了一條小衫出來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 她說:“穿上吧, 涼了。 ”我隨口回答:“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剛說了這句話, 一抬頭, 看見母親從家裡走出, 我趕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

晚上人靜後, 她罰我跪下, 重重的責罰了一頓。

從這簡短的文字中, 我們看出胡適的母親對子女要求是嚴格的, 並不寵溺。 多年後, 他還能記得這樣的家風細節, 足見刻骨銘心, 影響一輩子。

對於孩子的溺愛, 造就了孩子不知道感恩, 不懂得如何去愛父母和家人, 性格古怪自私不和人交流,

難道這就是大家都談論的白眼狼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