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愛我家》裡的房子值1000萬?原來老片中全是隱形富豪!

《我愛我家》要翻拍成電影。

這一翻拍, 康總我這代人的童年神作, 也要被強姦了。

到今天還有人想拿這部20年前的神作圈錢, 只因為《我愛我家》實在太經典。 豆瓣評分9.0, 最高收視率85%, 優酷網1億6000萬次播放——

中國第一喜劇, 非《我愛我家》莫屬。

知道要翻拍的消息後, 康總我趕緊找出《我愛我家》重溫了一遍。 大概是因為最近關注北京天價學區房、限購限貸之類的新聞, 這次看《我愛我家》, 我看哭了——

《我愛我家》裡的老賈家, 實在太有錢了。 他們家在北京的大房子, 就算是康總我這樣的有錢人, 也買不起!

發現這件事之後, 我又把其它發生在北京的老喜劇片翻出來研究, 然後就紮心了:

《我愛我家》之外, 平時一副寒酸相, 其實卻住著天價房子的喜劇片主角, 真不少!

這份心酸, 我一人承受不來。 這就給各位觀眾老爺看看, 20年前喜劇片裡的人, 到底多有錢。

我愛我家的北二環賈府

1993年《我愛我家》首播時, 萬人空巷, 中國人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了自己家庭的模樣。

絮絮叨叨的爺爺, 婆婆媽媽的爸爸, 小家子氣的媽媽, 遊手好閒的二叔, 不愛學習的孩子。

想裝空調得和爺爺集資買, 吃大蝦就算是“有口福”, 孩子上重點中學掏贊助費猶豫不決, 看到有錢鄰居擺闊也會有點眼紅……

《我愛我家》裡的老賈家, 是最平凡的中國家庭。

可是, 平凡外表下, 一般人家可沒有他們家這麼大的房子。

傅老大兒子志國一家三口沒有自己房子, 跟老人一起住;二兒子志新30歲了還沒有正經工作, 也只能賴在家裡睡客廳;加上上大學的小女兒小凡和小保姆, 7口人全住在一起。

不顯山不露水的老賈家, 在北京住的是一間四室二廳一衛的大房子!

《我愛我家》劇情主要發生在客廳, 一套沙發, 一個電視櫃, 一張書桌, 一個書櫃, 一個櫥櫃。 一家7口圍著電視看《渴望》一點不局促, 估算下來, 客廳面積不會小於20平米。

爺爺和志國夫婦的臥室比較大, 不僅能放下床和衣櫃, 還能再放上組合椅和爺爺的躺椅, 這兩間臥室不會小於15平米。

相比之下, 小凡的臥室以及圓圓和保姆的臥室相對小一些, 只能放一張床和一個寫字臺, 但也絕不會小於10平米。

再加上餐廳廚房, 算下來, 賈家房子使用面積不會小於95平米, 建築面積不會小於120平米——即使是現在, 也稱得上豪宅!

再從劇情中找到他家住在哪。

小學5年級的賈圓圓同學就讀于和平里四小。 這個小學真實存在, 而且賈圓圓穿的正是這個小學校服。

由此可以確認, 賈家住在東城區和平里四小學區片。

第二條線索, 《我愛我家》第26集, 志新在“家附近”的青年湖和人打架掉進湖裡。 由此可知,賈家住在青年湖附近。

綜合這兩條線索,賈家的大致位置,應該就在雍和宮往北走,地壇公園附近的和平里。

根據房屋交易網站的資料,2017年2月,北京東城區和平里周邊,二手房均價為92012元/平米。由此我們可以計算出老賈家房子的價值:

92012元/平米×120平米=11041440元。

聽說《我愛我家》的電影翻拍,大致劇情是爭奪傅老留下的遺產,康總我只想問導演一個問題:

這不是扯淡嗎?老爺子留下的東西再貴,能有這1000萬的房子貴?

《閒人馬大姐》的西二環豪宅

神級經典《我愛我家》後,導演英達和編劇梁左再次合作,製作了《閒人馬大姐》的前100集。

2000年《閒人馬大姐》在全國99家電視臺播出,創下了非黃金時間12%收視率的紀錄。此後樑左去世,《閒人馬大姐》成為這位《我愛我家》編劇的絕響。

跟《我愛我家》裡的賈家相比,普通工薪階層的馬大姐家寒酸不少。

北京計劃經濟時代的“筒子樓”,廚房衛生間都是和其他人家共用,自己家空間只有一個客廳一間臥室,建築面積不會超過45平米。

馬大姐也想換房子,但是工資買不起房,單位分房又不好拿。馬大姐甚至想出過為了拿到分房假離婚的主意,比後來的假離婚大潮早了10多年。

然而,就是這間讓馬大姐不想住的破房子,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馬大姐家的住址,第41集居委會孟大媽說過,是“西城區大羊坊路小羊坊胡同”。可惜城區並沒有“小羊坊胡同”,所以孟大媽的話只告訴我們,馬大姐家在西城區。

真正的突破口在馬大姐女兒艾嘉身上。

第一,艾嘉的學校是“文秘職高”;

第二,第28集艾嘉學校在她家步行範圍以內;

第三,艾嘉放學後去後海和同學野餐然後回家,說明學校和家都離後海不遠。

北京西城區所有有文秘專業的職高,離後海較近的只有“實用美術職業高中”,且其前身就是“西四外事文秘職高”,1996年後位址在地鐵二號線阜成門站附近。

再聯想到第71集馬大姐從家跑到護城河救人的情節,馬大姐家肯定也在阜成門附近。從北京動物園南門向南步行,不到半個小時就能走到她家。

根據房屋交易網站的資料,2017年2月,北京西城區阜成門周邊,二手房均價為110433元/平米。

110433元/平米×45平米=4969485元。馬大姐的家,也是500萬的豪宅。

想想電視劇裡馬大姐,平時過得摳摳索索,打車都要咬牙,收一張50塊假幣能彆扭一整天,對此康總我只能說:

這大概才是樸實的富人應該有的樣子吧。

《甲方乙方的》的北四環雅居

時至今日,馮小剛1997年的電影《甲方乙方》,仍被很多人看作是他最好的電影。

電影中一條主線是葛優的房子。只要能結婚,家裡一套多出來的房子就歸他。以此為藉口,沒有正式工作的他屢次三番求劉蓓和他結婚,最後居然真把劉蓓追到手。

其實葛優這套房子很小,進門之後一套沙發一張床,再加上一個陽臺,並沒有其它空間,最多40平米。如花似玉的劉蓓當然不是沖著這套小房子才嫁給他的。

但是,放到現在,葛優這套小房子也是不俗的資本。

葛優的房子在哪?電影中絲毫沒有提及。但是,這個問題也並非無跡可循,康總我憑藉比名偵探柯南還要敏銳的推理能力,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

所以,下文請配合柯南背景音樂閱讀。

電影裡葛優和劉蓓拿到房子後,去超市時撿到女明星的狗,超市門口可以看到“普爾斯馬特”的字樣。

故事發生的1997年,北京只有一家普爾斯馬特超市,位址在北四環外的學清路上。

沒有人會去離自己家很遠的超市買東西,這家普爾斯馬特超市離葛優的房子不會太遠。

另一條線索,1997年北京東四環剛開始設計,四環路尚未全線通車,四環外的北京還沒怎麼建設。站在學院路旁邊的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往北看,基本上是一片荒地。

由此可以斷定,從學清路向南,進學院路,再進入四環,葛優的房子就在這附近。

巧了,就在北四環以南,學院路旁的塔院社區,正好有房型完全相同的房子在房屋交易網站上出售,面積40.29平米。

網站上這套房子,單價109208元/平米,總價440萬——

如果是現在,葛優在電影裡不用折騰什麼“好夢一日遊”公司,單靠收房租,就能成為貨真價實的鑽石王老五。

平凡的老賈家,寒酸的馬大姐,“自由職業”的葛優,居然都擁有北京的天價房,這不禁讓人懷疑:

如果生活在20年前,如果出生在北京,生活是不是輕鬆很多?

其實未必。

20年前的《甲方乙方》裡,劉蓓說“沒有愛情的婚姻可是不幸福的”,葛優回應“沒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

閒人馬大姐20年前的工資仍然不夠買房;《甲方乙方》裡的志國20年前仍然只能住在老爹的房子裡。

房子也是他們心口的大石頭,但他們仍然活的有滋有味。

現實的煩惱不會因為你早生20年或者生在一線城市而消失。只會哀歎房價飛漲,哀歎自己生不逢時,哀歎自己出身平凡…這樣的人,生在哪個時代,都不會快樂。

既然生在這個時代,那就像個爺們兒一樣把腰杆挺直,笑著生活——

房子是奮鬥的動力

不是怨天尤人的理由

由此可知,賈家住在青年湖附近。

綜合這兩條線索,賈家的大致位置,應該就在雍和宮往北走,地壇公園附近的和平里。

根據房屋交易網站的資料,2017年2月,北京東城區和平里周邊,二手房均價為92012元/平米。由此我們可以計算出老賈家房子的價值:

92012元/平米×120平米=11041440元。

聽說《我愛我家》的電影翻拍,大致劇情是爭奪傅老留下的遺產,康總我只想問導演一個問題:

這不是扯淡嗎?老爺子留下的東西再貴,能有這1000萬的房子貴?

《閒人馬大姐》的西二環豪宅

神級經典《我愛我家》後,導演英達和編劇梁左再次合作,製作了《閒人馬大姐》的前100集。

2000年《閒人馬大姐》在全國99家電視臺播出,創下了非黃金時間12%收視率的紀錄。此後樑左去世,《閒人馬大姐》成為這位《我愛我家》編劇的絕響。

跟《我愛我家》裡的賈家相比,普通工薪階層的馬大姐家寒酸不少。

北京計劃經濟時代的“筒子樓”,廚房衛生間都是和其他人家共用,自己家空間只有一個客廳一間臥室,建築面積不會超過45平米。

馬大姐也想換房子,但是工資買不起房,單位分房又不好拿。馬大姐甚至想出過為了拿到分房假離婚的主意,比後來的假離婚大潮早了10多年。

然而,就是這間讓馬大姐不想住的破房子,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馬大姐家的住址,第41集居委會孟大媽說過,是“西城區大羊坊路小羊坊胡同”。可惜城區並沒有“小羊坊胡同”,所以孟大媽的話只告訴我們,馬大姐家在西城區。

真正的突破口在馬大姐女兒艾嘉身上。

第一,艾嘉的學校是“文秘職高”;

第二,第28集艾嘉學校在她家步行範圍以內;

第三,艾嘉放學後去後海和同學野餐然後回家,說明學校和家都離後海不遠。

北京西城區所有有文秘專業的職高,離後海較近的只有“實用美術職業高中”,且其前身就是“西四外事文秘職高”,1996年後位址在地鐵二號線阜成門站附近。

再聯想到第71集馬大姐從家跑到護城河救人的情節,馬大姐家肯定也在阜成門附近。從北京動物園南門向南步行,不到半個小時就能走到她家。

根據房屋交易網站的資料,2017年2月,北京西城區阜成門周邊,二手房均價為110433元/平米。

110433元/平米×45平米=4969485元。馬大姐的家,也是500萬的豪宅。

想想電視劇裡馬大姐,平時過得摳摳索索,打車都要咬牙,收一張50塊假幣能彆扭一整天,對此康總我只能說:

這大概才是樸實的富人應該有的樣子吧。

《甲方乙方的》的北四環雅居

時至今日,馮小剛1997年的電影《甲方乙方》,仍被很多人看作是他最好的電影。

電影中一條主線是葛優的房子。只要能結婚,家裡一套多出來的房子就歸他。以此為藉口,沒有正式工作的他屢次三番求劉蓓和他結婚,最後居然真把劉蓓追到手。

其實葛優這套房子很小,進門之後一套沙發一張床,再加上一個陽臺,並沒有其它空間,最多40平米。如花似玉的劉蓓當然不是沖著這套小房子才嫁給他的。

但是,放到現在,葛優這套小房子也是不俗的資本。

葛優的房子在哪?電影中絲毫沒有提及。但是,這個問題也並非無跡可循,康總我憑藉比名偵探柯南還要敏銳的推理能力,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

所以,下文請配合柯南背景音樂閱讀。

電影裡葛優和劉蓓拿到房子後,去超市時撿到女明星的狗,超市門口可以看到“普爾斯馬特”的字樣。

故事發生的1997年,北京只有一家普爾斯馬特超市,位址在北四環外的學清路上。

沒有人會去離自己家很遠的超市買東西,這家普爾斯馬特超市離葛優的房子不會太遠。

另一條線索,1997年北京東四環剛開始設計,四環路尚未全線通車,四環外的北京還沒怎麼建設。站在學院路旁邊的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往北看,基本上是一片荒地。

由此可以斷定,從學清路向南,進學院路,再進入四環,葛優的房子就在這附近。

巧了,就在北四環以南,學院路旁的塔院社區,正好有房型完全相同的房子在房屋交易網站上出售,面積40.29平米。

網站上這套房子,單價109208元/平米,總價440萬——

如果是現在,葛優在電影裡不用折騰什麼“好夢一日遊”公司,單靠收房租,就能成為貨真價實的鑽石王老五。

平凡的老賈家,寒酸的馬大姐,“自由職業”的葛優,居然都擁有北京的天價房,這不禁讓人懷疑:

如果生活在20年前,如果出生在北京,生活是不是輕鬆很多?

其實未必。

20年前的《甲方乙方》裡,劉蓓說“沒有愛情的婚姻可是不幸福的”,葛優回應“沒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

閒人馬大姐20年前的工資仍然不夠買房;《甲方乙方》裡的志國20年前仍然只能住在老爹的房子裡。

房子也是他們心口的大石頭,但他們仍然活的有滋有味。

現實的煩惱不會因為你早生20年或者生在一線城市而消失。只會哀歎房價飛漲,哀歎自己生不逢時,哀歎自己出身平凡…這樣的人,生在哪個時代,都不會快樂。

既然生在這個時代,那就像個爺們兒一樣把腰杆挺直,笑著生活——

房子是奮鬥的動力

不是怨天尤人的理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