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政府腐敗外交,歷史上第一位大使成犧牲品

清政府始終認為自己是天朝大國, 外國都是“蠻夷小邦”。 在外交上採取閉關自守、盲目自大的政策。 凡外國使節來華, 一律作為“貢使”看待, 覲見中國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 1792年, 英國派馬戛爾尼為特使率二百多人, 以補賀乾隆皇帝八十壽辰為名, 赴華謀求通商。

馬戛爾尼訪華

來華之後, 在拜見乾隆皇帝的禮儀上, 清政府堅持要行三跪九叩之禮, 而馬戛爾尼卻堅持要用叩見英王的禮儀。 後乾隆皇帝看在英使遠道幾萬里前來祝壽的份上, 才同意按英國禮節, 屈一膝叩見, 但免除吻手之禮。 但這事使乾隆大為不快。 後來以天朝上國的口吻給英王一道敕諭, 表示“我天朝物產豐盈, 無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拒絕了英國的通商要求。 二十多年後、英國再次派出使團來華, 也是因為叩頭問題相持不下, 結果嘉慶皇帝龍顏大怒。 連面也不給見。

就下逐客令了。

馬戛爾尼訪華漫畫

道光皇帝時, 清朝已經衰敗得只剩一個大國的空架子了、但仍在外交禮儀上自大。 當時,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胡夏米要求來中國通商, 當時清朝大臣蘇松太道在對其回復的檔中仍稱英國為東夷, 胡夏米表示不滿、又專門上書蘇松太道,

說他們大英不是夷國, 乃系外國, 是世界上無國能比的大國。 而蘇松太道的回書仍很強硬, 書中寫道:“……南方謂之蠻, 東方謂之夷, 西方謂之戎, 北方謂之狄。 中國古聖人之書, 固已明言之, 自始至今, 皆用如此稱呼, 不能更改!”而英國的胡夏米也較起真來, 再次上書說不妥, 並列了三條理由, 一說英國在中國的西方, 不在東方、稱東夷不對;二說英國的屬土遍及中國的東西南北, 並非僅東方。 第三, 引用了中國的典籍和名人蘇東坡的話, 說稱英國為夷是對他們的侮辱。

閉關鎖國

一個國家不圖富國強兵之策, 而只是在外交禮儀上妄自尊大, 這樣的國家怎麼能不衰敗呢?

從清朝政府對外派遣郭嵩燾為駐英使者引起的風波, 也可看出清朝閉關鎖國腐敗外交的嚴重影響。

郭嵩燾

國與國之間互派使者本是外交慣例, 但清政府的傳統觀念是, 中國是天朝大國, 外國都是蠻夷之邦, 只有蠻夷之邦派“貢使”來朝拜之說, 而絕無中國派使“駐外”之說。 當國門被列強打開, 不得不外派使者時, 受派使者又成了被攻擊對象, 說他們出洋是去“事鬼”, 好似漢奸。 當郭嵩燾受派出使英國的消息傳到他的家鄉湖南時, 湖南的士紳竟認為這是丟了湖南人的面子, 是湖南人的恥辱, 要開除他的省籍。 他在英國的近兩年時間裡, 處處小心從事, 但仍不斷受到指責。許多正常的禮儀活動也被視為有辱國體。

郭嵩燾

一次,巴西國王訪英,郭嵩燾參加了巴西使館舉行的茶會,當巴西國王入場時,郭嵩燾隨大家一同起立,這本是起碼的禮節,也被說成是大失國休之舉,說他“堂堂天朝,何至為小國國主致敬”,並告到國內來。類似這樣的例子,多不勝舉。郭回國後還繼續受人攻擊,當他回到家鄉長沙時,全城竟到處貼著揭帖指責他“勾通洋人”,最終郭在一片辱駡聲中離開了政治舞臺,成了清朝腐敗外交的犧牲品。

但仍不斷受到指責。許多正常的禮儀活動也被視為有辱國體。

郭嵩燾

一次,巴西國王訪英,郭嵩燾參加了巴西使館舉行的茶會,當巴西國王入場時,郭嵩燾隨大家一同起立,這本是起碼的禮節,也被說成是大失國休之舉,說他“堂堂天朝,何至為小國國主致敬”,並告到國內來。類似這樣的例子,多不勝舉。郭回國後還繼續受人攻擊,當他回到家鄉長沙時,全城竟到處貼著揭帖指責他“勾通洋人”,最終郭在一片辱駡聲中離開了政治舞臺,成了清朝腐敗外交的犧牲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